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孩子劝家长不看手机作文)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孩子劝家长不看手机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2-09-18 05:38:32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孩子劝家长不看手机作文)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一】

有那么一些人会让我们一直相信,无论我们身处何地,他们都会陪伴我们走下去。——题记

每次提到陪伴,好像我们想到的都是父母、祖父母这些日夜陪在我们身边的人。而我格外幸运,我还有一位启蒙老师、人生导师-我的小学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从一年级就开始教我数学,到三年级时成为我的班主任。其他学科的老师都是一换再换,只有我们李老师是从教一二班变成了教二三班,而二班的我就这么幸运的跟了李老师六年。六年是个什么概念呢?大概就是从前我抱着老师的腰扬头看着她,到如今她环着我的腰抬头看向我。看,这就是岁月啊!

小学毕业后的我们分散到了潍坊各地,在诸城的我距离老师最远,但我见李老师的次数最多,每年暑假回到潍坊,我都会回小学去找李老师玩。我们上学那会儿,李老师仅仅是我们的班主任,如今她已坐上了教导主任的位子。她总喜欢说,是因为我们她才能做到这样;我也总是很骄傲的告诉她,因为她才有了今天的我。哪怕我不完美,不那么优秀,可我的成长也都是她一步步带领出来的。这是岁月最好的模样吧-我为她的优秀自豪,她为我的成长骄傲。

今年暑假聊天时,李老师和我谈到几个月前她去英国学习的经历。她告诉我说,她在那边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和一位年过半百的妇人,都是中国人,经过一番询问后才知道,貌似母女的二人是一对师徒。学生为老师在陌生的国度翻译着,二人走在伦敦的街头,交谈着师生间的旧事……单是描述的画面,就足以令人心神向往了。李老师说:“当时看的我特别羡慕,以后咱俩也是那样。”是啊,那样的陪伴会给岁月镀上一层多么温暖的金边啊。

我认识李老师的时候是六岁,如今14岁,八年就在间隙中一闪而过了,现在的我和李老师相距一百公里,以后可能会是一千公里,甚至1万公里,可我知道,我们的心相距十厘米,我扬头抱她,或她抬头抱我时,心脏相隔就是十厘米的距离。瞧,这就是陪伴啊!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二】

你知道手机有多少人在使用吗?据统计,到20年,全球使用智能手机的人数已超过20亿人,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上。一个挺惊人的数据,但,你真的了解手机吗?

有一次,我遇上一道难题。五分钟过去了,我却迟迟没有想出解题方法。此时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忽然,桌上的手机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急忙向手机请教。咦,还真灵,一下子就找到解题方法。

你看到手机的光鲜亮丽,你还曾注意它带来的危害吗?

有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带着她两岁的孩子出去玩。在过马路时碰到红灯,母亲停了下来,在等待绿灯的间隙,她拿出了手机,津津有味地查阅新闻、刷刷微信……完全沉浸在手机网络世界的妈妈竟忘记看住自己的孩子。两岁的孩子跑上马路玩耍,不幸发生了……汽车来不及刹车,一场车祸使一条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当大家都在谴责司机的时候,那位可怜的母亲是不是也在自责呢?近年来,因使用手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不计其数,手机使人们忘记了最起码的规则要求而引发悲剧。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链接,是一个七岁小孩的哭诉:爸爸以前特别疼我,周末总带我出去玩。可是,自从手机这不速之客的到来,爸爸的生活重心发生了变化。一有空便拿起手机,爱不释手地浏览手机新闻……家里的人、事仿佛都与他无关。手机让我们一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都是手机惹的祸!

手机,让学生们的视力越来越差,接触的讯息也良莠不齐。

手机是有阴阳面的。它像一把刀,我们应拿住刀柄,让它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握在刀刃,让它割破我们的手!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三】

浩瀚的星空中,因为您的陪伴,我不再迷茫;因为您的陪伴,我不在悲伤;偌大的世界中,因为有您的陪伴,我不再孤单。

你的陪伴赐予我天地间最大的温柔。因为有您,我路上的荆棘都被披平,谢谢您给予我的一切,即使我的淘气与叛逆带给你无尽的烦恼。但您还是孜孜不倦的教诲我,让我更好的成长。

还记得吗?曾时,伴随着一声啼哭我来到这世间,看到了繁华似锦的城市,感受了世间的温度。

渐渐长到四岁,我早已学会了将一声称呼献给您,懵懂的我总是将您收拾的家搞得一团糟,但您总是给我一个宠溺的微笑。

上学后,老师的教育让您省了不少力,也少了许多烦恼,我也总会帮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会在你汗流浃背时递上一条毛巾,亦或端上一杯温水,从你们的双眸中总能透出感动。

现在,您总说我不如以前懂事,嘴上说着但总是在背后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奉献,我在寒冷时,起夜为我盖被;炎热时,为我扇风取凉。

您一直都在无私的奉献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但时光并不体谅您,一次次在我快乐的同时,在您的脸上雕刻着皱纹,让您知道,岁月不饶人;让我知道,时光一旦逝去,就是残忍的。

妈妈,好好照顾自己,谢谢您的陪伴,让我在残忍的时光流逝中感受到了一份无限的温暖。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四】

“放下手机,放下手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听我来分析。”一串清脆的音乐从耳边响起,在脑中回荡,想必大家一定知道我今天要谈的主题——放下手机!

一个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早上,我和爸爸准备到新街口的新华书店买书。坐在爸爸的电瓶车后面,“1、2、3、4、5.....”我一路数着,不知不觉中到了书店,竟然达到了200余人,他们在干嘛?原来是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去学而思上课的路上,我看见几人蹲在没开门的“华为客户服务中心”前,一动不动,在干嘛?原来是在聚精会神地打着“王者荣耀”。来到兰州拉面馆,在等餐的过程中,居然有人在公众场所放大声音,旁若无人地打着枪战游戏。哦,我的天哪!哎,现在的人真是“机不可失”啊!手机已经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说到这,有人就要问了:看手机有什么危害呢?别急,我们一起慢慢地讨论:

1、对身体的伤害。频繁使用手机,首先最直接的是对眼睛的伤害,容易造成近视,损害角膜。长时间玩手机还容易导致颈椎问题,使颈椎的压力增大,导致变形。

2、安全问题。走路看手机可能会发生踩空,从而会撞到人、物等,导致身体受伤。妈妈的同事因为下楼时看手机,一脚踩空,身体受到伤害,住院好久,还留下了疤痕。

3、亲情友情的损失。如果你在和家人朋友交流时,不停地摆弄手机,会产生对话的延迟,使对方觉得你缺乏诚意,会造成亲情和友情的缺失。

4、沉迷于手机容易造成“手机依赖综合症”。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五】

如今,人人之间都有种距离。

没有什么能够阻止社会的发展,这里的一切,譬如新兴企业的接连开办、教材每年的不断更新、交通设施的日渐完善、人们的生活节奏等,都像上了发条一般,永远都在不停的前进。

人们在现实中的生活更多样了!再也不是那个到了晚上,家家灭灯;小孩不能玩火;只许大人喝酒的时代了,这里的夜生活美轮美奂,诱惑之大令不少人通宵达旦,很是兴奋。

人们在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更加快乐!不论什么时候,你在公交车上还是餐馆,在空闲时或忙碌时,甚至过马路、开车时,总能看见一帮“低头族”,盯着几寸的“砖头”,目不转睛,看的还有滋有味。

“你在聊什么?总在学校见面的同学还聊不够吗?有什么可聊的?!”这是我父亲曾对我说的一话,我想了想,确实没什么好聊的,但这似乎成了一种习惯:隔几分钟就要划开锁屏,漫无目的的翻翻,刷微博?看微信?即使没什么要紧的事,但这好像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不做慌心似的。

按每周惯例,我家会到餐馆聚餐一次,这里不摆弄手机的只有服务员罢,但若一空下来,他们也“低头投降”了。整个馆内弥漫着一股寂、迷离的气氛,是没有人吗?不是,一群群的人中在吃的只有少数,其他人呢?忙着自己的事:和“好友”闲聊,聊的尽是琐碎之事;玩游戏,孩子们急着“开黑”、用大量钱币去爆装备、升级……

人们已经患上了“手机综合症”,若拿去手机,一切都无法提神,到一个地方问的第一问题就是:“有Wifi吗?有热点吗?密码是多少?”可悲之处是没有多少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仍找借口称这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跟上时代。”

手机的诞生应是方便人们的,而不是在人人之间建起隔阂和屏障。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是1.496亿千米,你若问我人心之间距离是多少?对不起,我不知道,一块桌布?几件衣裳?或者,仅仅是一块屏幕吗……

适时放放手机,瞧瞧世界,真心交往。

呼吁家长放下手机多陪伴孩子作文【六】

“躺在床上玩手机”这个场景对很多人来说极其熟悉,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睡前刷微博、看资讯,第二天睁眼第一件事还是看手机。借用孙思邈的养生观:懒事亦称“瘾”,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瘾。对此, 英国科学家也指出,这种手机心理依赖,也是一种网瘾。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国际照明研究中心(LRC“光与健康”项目带头人马里亚纳·费格罗教授介绍,晚上在床上使用1个多小时的手机、平板电脑或其他会发光的电子产品,会使睡眠发动机的褪黑激素减少22%。

影响不止如此,长此以往形成了心理依赖,和网瘾、烟瘾的本质差不多,一晚上不玩手机,就会感到焦虑烦躁、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错过电话或信息。同时也会危害到眼睛、颈椎和腰椎的健康。

“这是一种心理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要靠手机提供的信息来达到价值感的认同,依赖手机中存在的社交网络。”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彭旭医生这样解释,如不用手机产生了上述的难以控制的“戒断反应”,心理时常处于纠结状态,不妨就像戒烟一样,戒掉这个习惯。

彭医生建议,不妨把玩手机的时间提前到睡前两小时,告诉自己手机、电脑、电视一天只能选一个,玩完了将大脑腾空几分钟,发呆后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睡觉了。

戒掉任何的“瘾症”都是需要强有力的克制力的,戒手机也一样。如躺在床上实在管不住去拿手机的手,那么就把手机放得远远的。当如此做法做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睡前不看手机,没有时时刷微博,生活也没有缺少什么。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