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七彩语文杯作文大赛2022获奖作文)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七彩语文杯作文大赛2022获奖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2-27 09:23:23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七彩语文杯作文大赛2022获奖作文)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一】

昨晚,央视一套8点档的《朗读者》,播出柳州“走心情侣”丁一舟、赖敏的故事。赖敏现场朗读台湾作家三毛作品,催泪台下观众。

丁一舟、赖敏这对患难情侣,相信柳州人不会陌生。一辆单车、一辆轮椅、一只狗、两个人……为了让患“企鹅病”的女友在剩余生命里到处看看,丁一舟决定带着患病的赖敏,在全国地图上走出一个心形。

2月25日,丁一舟、赖敏受邀到北京,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录制。昨晚播出的《朗读者》上,丁一舟、赖敏与董卿互动,他们和大家分享了旅途中的故事,并分享了即将为人父母的喜悦。赖敏还在现场朗读了一段女作家三毛的作品,《你是我不及的梦》一书中《夜深了,花睡了》的片段。

赖敏说,自从2015年从柳州出发以来,都是丁一舟挣钱养活她,旅途除了快乐,还有很多艰辛。即便如此,丁一舟还是会尽量满足她各种小女人的幻想,给她买婚戒、在拉萨求婚,又在四川甘孜理塘与她举行藏式婚礼。或许他们的生活并不阔绰,但精神却非常富有。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二】

开学有四讲,孝,礼,爱,强,每个字后面都有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一直在延续,传承着每一届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编分享了三篇秋季开学第一课!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三】

“朗读者”文化情感类节目的属性判断,决定了它不能承担过多文化使命,至于“老舍”的“舍”字到底读上声还是去声,《奶奶的星星》里是否能加入衬字,并不是一档电视节目要解决的。与其寄希望于电视节目的文化意义,不如大胆肯定电视节目的文化视野,毕竟,承担文化责任的,是台下与电视机前每一位观众,书前每位读者。幸运的是,“朗读者”抛给我们这样的问题:究竟我们为什么要朗读?

不经意间,一些朗读者们透露出最初的朗读动机:王千源提起出演《钢的琴》的故事,人活着是为了精神;红丝带学校的校长郭小平登台,为33个艾滋患儿朗读……96岁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最为直白且切中要害,谈到自己一直以来在翻译上的坚持,他激动地说“这个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所以他每天为了翻译仍旧坚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2007年曾被诊断为直肠癌,“被判”只有7年寿命。他笑呵呵地说:“人的寿命是可以掌握的,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他朗读、翻译、高龄带病工作,并不为谁,只是喜欢这样去做。纯粹的朗读,并不需要完整、复杂的动机与声光电舞台效果,也不需故事陪衬与情感烘托,乐趣是最佳的朗读动机与需求。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的学者为了提升自己的素养,而今日学者追求别人的评价。何兆武先生也有相似的一段话:“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最好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价值,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将人为附加的功用、意义、情感摒除,剩余的成分是最纯粹的朗读。

2016年3月,“全民阅读”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同年12月,《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今后5年,全民阅读将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全国范围内长期深入推广。阅读的“复兴”或能带来朗读热度。“朗读者”或许不是最佳解决方式,但它却不失为解决并改进的有益尝试,不失为严肃阅读与文学朗诵的一次复兴契机。与守在电视前观看别人朗读相比,我们是否更该去高校走走,到中学转转,听听最稚嫩的声音朗诵,是否该翻出一本压在柜中的书籍,大声朗读出来呢?

2021年秋季期王力杯作文大赛作文【四】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道: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或许因为它只存在于心里,所以提起“味道”这个词,伴随的往往都是记忆。4月22日,央视《朗读者》将以“味道”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著名导演张艾嘉、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奖”得主叶锦添、都市爱情小说掌门人张小娴、杭帮菜掌门人胡忠英、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纯等嘉宾一起在朗读中分享记忆中与“味道”有关的故事。

古诗词大师叶嘉莹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从第一期节目中的“中国英法翻译第一人”许渊冲到后来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中国焊接学科奠基人”潘际銮,《朗读者》的舞台上时常会出现一些值得用生命去尊重的真正的大师。本期节目中,又有一位这样的大师登台,她就是已经93岁高龄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研究大师叶嘉莹。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后师从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学习,深得老师的赏识。1945年大学毕业后,叶嘉莹便开始了自己的教学生涯,先后于多所世界著名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化,去年还获颁“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生成就奖。她一生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

叶嘉莹曾说过:“我以为中国古典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歌中的兴发感动之特质,也是与吟诵之传统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对于吟诵诗词这一活动,叶嘉莹一直十分倡导。而吟诵,其实也就是古典版的朗读。在本期节目中,这位著作等身的教育大师将在《朗读者》中畅谈古典诗词文化对自己人生的影响,并为中华文化而吟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