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浩然之气的议论文800字)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浩然之气的议论文8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1-20 10:20:53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浩然之气的议论文800字)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一】

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二】

而刚柔并济,往往才是真正的不败者。

狂风可以折大树,却不能撼小草;铁蹄可以践小草,却不能及大树。刚毅是大树的灵魂,撑起一片青天。而一味的刚毅却让大树在狂风中倒下。柔韧是小草的品质,泛起绿波粼粼。一味的柔韧却让小草永远无法达到阳光的高度,怎堪与青天试比高?

大丈夫能屈能伸,有刚柔双刃,才能屹立于狂风中不倒。

刚,是火一般的刚。是浮华尘世里的一腔热,是激昂向上的一番斗志,是迎难而上的一怀决心。不管世事如何低沉,不管环境如何萧条,仍不失那刚正与不阿,仍清高自洁笑对风风雨雨,这便是大丈夫。如那陶潜之刚不为五斗米折腰,如那唐寅之刚无意仕途浮沉,大丈夫之为,正是不论顺境或逆境,永远散发着不泯的阳刚之气。

柔,是水一般的柔。是嚣杂浮躁世间的低调谦逊,是低头反思的智慧,是适可而止、知难而退的勇气。这固然比迎难而上更需要勇气,迎难而上往往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一旦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理想那般有意义,便要学会急流勇退、适可而止,否则越陷越深,终遭失败。这柔是顺逆境中的从容冷静,而其中的妥协。

水火不容,而刚柔可济。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拼搏着,正需要这种刚与柔的智慧,为人处世方面,亦需要这种刚与柔的结合,遇到困难挫折,更少不了刚与柔的协调。这种智慧与协调正是内在心理素质的彰显。刚使我们有力量支撑自己于激流中不倒,柔使我们不在此间被冲昏头脑。刚是坚持不懈的前行动力,柔是理性分析后的前进方向。二者结合,方能走到最远。

面对困难,我们敢于挑战,但从不轻视它。面对失败,我们敢于承认,但从不妥协。面对人生随处的乘除,都不应过于轻视或重视,这样才是最淡然的人生。

说到底,刚柔之间,其实就是热情前进与冷静思考的结合。

竹,当是兼具刚柔之美的植物,所以古人以它喻君子。

真正的君子当同竹,刚柔并济,审时度势。如此便能,“任尔东西南北风”,笑傲人生。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三】

——题记

今夜,难以入眠。我坐在台灯下,书桌上摊开的是高中第一本语文书。脑海中闪烁着几个名字——烛之武,荆轲,刘和珍。

是什么让一生都未得重用的千里马在暮年放下私人恩怨,拖着“今老矣”的身体,“夜缒而出”,踏上凶险难测的路,去见那利字当头的君王。独自行走在敌军军营的烛之武,在想着什么呢?肯定不是郑伯所说的“是寡人之过”。他是郑国的子民,救自己的国家于水火之中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仕途的不如意与之相比并不值得伤神。因为,他心中装的是他要用生命捍卫的国家!

他是烛之武,他是君子,是用宽广的胸怀容纳郁郁不得志的遭遇,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心力。

他身上有的是江湖儿女快意恩仇的洒脱,纵酒当歌,放浪形骸。但当燕太子丹需要他为大业献身时,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

那是的他,承袭战国士子谋国的光荣传统,又如何不晓得不晓得寄希望于执一匕刺秦王而改天下有多大把握呢?但他还是去了。

他抱着决然的意志,十二岁敢人的秦舞阳都害怕时,他从容冷静,图穷匕见的那一刻,他心中想的是太子丹的嘱托。只是,他没能逃过命运的安排。历史的巨轮缓缓滚过,他只留下一把匕首。

他是荆轲,那千古一刺,足以证明他是以生命去承载恩人嘱托的君。

她在“强拖出校”、“赁屋授课”的逆境之中“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她却“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她的处变不惊,有胆有识,临时的从容都是鲁迅先生悼念她的原因。

她柔弱的外表下,是坚定不移追求真理的决心;她面对危险,却“欣然前往”;”她时时念着的,是民族的兴衰存亡……她是刘和珍,也是君子,是拿赤子之心照亮中国的君!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四】

何谓君子?最古老的君子的含义,主要指受过教育且有良好品德的人。

将此理解用于现在,明显不实用。读过点书的品德尚佳的就都可称为君子?

不然,不然。君子,有一个基本准则:首先要不违背善良的本性,同时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心胸。其次,君子必须要有文采,同时还需要有个性和内涵。然后,君子是宁可安于贫困的。

如此这般,做一个君子可就难了。

翻一翻古书,本本页页“君子,君子”,模范之多,无时能比。

然而,“君子”一词已离去多载,现今,更多的书籍,是涉及小人的。君子一说,似乎已经销声匿迹,退出了这个人性扭曲的不净之世,归于山林。但,俗说“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君子,理应隐于朝,那么,我们的身旁,谁是那深藏不露隐于朝的圣人君子呢?

寻寻觅觅,谁都不太像。

君子不为身外之物。说白了:谈钱伤感情。如今,哪位不谈谈那赖以生存的money?

放宽松一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有钱之人,不是靠运气一夜暴富,便是靠小手段。再者,最有钱的是哪个领域?商界。何况“无奸不商”,满身铜臭的商人又怎能成为君子呢?

噢,这距离好像远了。拿我们这些学生来说,君子,便是多做事情少说话,万事报以平常心,并且为人厚道的好学生。但是,这样的人往往被人忽略,在现今社会是会吃亏的。所以,人人都希望成为焦点,故而忘却了君子之道。外界的尔虞我诈不提,同学、朋友之间也是勾心斗角、战争不断——今天怕你知道我的学习方法,明天你怕我看了你的笔记;前一秒你打了我一拳,后一秒我一定奉还;上午怀疑你在老师那说我坏话,下午便聚众编造你的谣言。古人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成人之美。君子无所争。”如此争来争去,不说合不合乎君子之道,也太劳心劳力了。

君子之间的交往,乃冥冥之中一份惊喜,人性且厚道。不会时时挂在嘴边,但却是最坚固的。故而“君子之交淡如水”。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有人不解:如何分别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呢?

道理非常简单:道不同不相为谋。同道乃友耳。记得有句话:交了一堆好朋友——烟酒茶,一旦有事去找他——不在家。我想,这便是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最好的诠释。平日里你好我好大家好,遇上麻烦,影子都没了。要检验友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只有患难之时,毕竟“患难见真情”嘛。

真君子,淡泊明志,心怀若谷。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议论文作文【五】

《礼记·曲礼上》有言:“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最早是贵族的统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一词经过孔子的阐释,内涵丰富为“圣人之下,富有礼仪规范的人。”君子的定义成了“具有高道德标准的人”,并成为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孔子当初广收弟子,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铸就君子。何为君子?我认为,君子应该是以追求仁义为目标,坚持修身养性的人。那就是可以做到十年如一日,将修身行善贯彻于心,且永不懈怠的人。坚持和修身养性,独做一件的话,自然容易,两者一理结合之后,就如同石墨与催化剂结合一般,发生化学反应。前者成就儒家仁义典范——君子,后者生成世上昂贵的矿物——钻石。钻石的生成需要历经烈与高压的双重磨炼,而君子的成就又何尝不是呢?

宗圣先师曾子则提倡“君子三费”,后世对君子规范中也有“君子四不”。此外,《曾子立世》中还有大量对君子的严格要求。君子之道,行之艰难,不免让人望而却步。君子并不是由他人评选而出,所以我们不必拘泥于他人的评价,只要初心不变,贯行仁义者,就是君子

北宋理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些人的事迹、作品、精神被后人推崇,流传于世,他们也被尊为君子,或许他们的初心并不是成为君子,对他们而言君子是一份外在的荣誉。君子之人,所期盼的并不是君子之荣,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呕心沥,追求理想,穷尽一生。那些将君子式人格作为理想的人,所追求的也并非为后人赞扬的君子,而是成为君子本身,一辈子学做一个君子。

君子如星,以自身树立起崇高品德的标杆,后来者们仰望浩瀚星空之时,方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更好地脚踏坚实大地去引领社会的道德正义,让仁义之理深入人心。君子如风,在历史烟云中不断涌现,如唐宋八大家中的苏门三君子,戊戌变法里的六君子等。君子如风,一代又一代,他们在璀璨的华夏文明典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君子”一词随着文明的进步,内涵也不断丰富。战争时期人们渴望和平,君子人格中应有勇敢仁爱;和平时期人们追求幸福,君子人格中应有积极进取。但是,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沧海又桑田,君子人格永远是时代洪流里的中流砥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