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友谊天长地久六年级作文)

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友谊天长地久六年级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8-27 21:03:37
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友谊天长地久六年级作文)

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一】

xxx:

那天对你说的话,我在此向你说声“对不起”。但不管我对你说过些什么,我也会永远记住,而你也要永远记住,我们永远是好朋友!

我,语文不是很好、知识不是很广阔、表达能力也不是很棒。而你,却与我截然相反。除了英语、数学卷上的90几能给予我安慰外,其他科目都只能算是中。有时候,我真羡慕你,想跟你换个脑袋。因为,起码你各科的成绩都算平等。

3年级的时候,我平时比较静,胆子也比较小,没什么朋友。但新转来的你却和我很要好,直到现在。但在漫长的3年多里,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我的课外知识不多,话也不多。可你,却像是一条永远流不完水的'河,话也永远也说不完。一次,我和你手牵手一起在校园的走廊上“散步”。忽然,徐穗琪像箭一样飞过来,把你拉了过去,然后你们两个便“哗啦哗啦”说个不完。我凑过去,想和你们一起谈话时,却发现,你们说的我都不懂,可能你们说的是关于课外知识的。于是,我只能像一只无人理会的小鸟,站在一旁,给你们冷落了。

虽然,我还记得这些。但是,我也记得我们之间发生过的点点滴滴。我记得我们一起排练小品的过程,记得我们一起痛骂男生们的时候,记得我们一起收本子交给老师的每一天。

我也知道,我也有冷落了你的时候。记得,那天上体育课的时候,我和曹斯敏飞快地冲向体育室,拿了羽毛球和球拍。于是,便痛快地玩了起来,你却只能在一旁无奈的看着(你不会玩羽毛球)。后来,你提出了要一起玩跳跳球的建议,我和曹斯敏却没有听你的话,不理睬你,你二话不说气冲冲地,就走了。我玩得开心,也没有管你走不走了。那次的事,我深感抱歉。

“请有兴趣参加羽毛球比赛的同学立刻来操场”刘老师在广播上说道。于是,不一会儿,操场上,便人山人海了。我在4楼看着操场,你知道我擅长打羽毛球,也知道我很想去参加。便拉着我的手,飞快地跑下楼去。我很胆小,也很害怕。所以最后,还是没有参加,而你却表示对我的失望,有点怪责我的意思了。虽然不是你要参加比赛,可你对我的事却像对自己的事一样,关心、紧张,这也让我无比的感动。羽毛球比赛的事情让你失望了,我在此表示歉意。

不管怎么样,缪丹妮,让我们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度过剩下的2个月吧!!

20xx年x月x日

你的好朋友xxx

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二】

《天长地久》里的作家龙应台,一如既往的敏锐,用平淡的语言慢慢述说了自己这些年想说又来不及说的话,通过一封封份书信触动了大家的内心。

作者全文都以美君称呼母亲,应当是想抛开女儿的身份,以朋友的角度聊母亲。母亲陪伴了孩子那么长的人生,而让她后悔的是她竟然在美君认得她的那么长的岁月里,没有知觉到:我应该把你当朋友看待。

是啊,朋友之间做什么?吃饭、散步、喝咖啡、去电影院、旅游……而母亲,很少在女朋友名单里。她只是母亲而已,她从小起就是我们的后盾,保护我们的安全,推动我们前行,而我们却很少回头看她们。“如果可以早点有这个觉悟,早点和母亲做朋友,真是福分”。我们都没有想到把那个女人,看做是一个也渴望看电影,喝咖啡,清晨爬山看夕阳,需要打电话说闷的女朋友。成年以后我们总是和一群朋友一起玩闹,但没有给母亲相应的照看和关注。可是啊,母亲从来不只是个母亲,她们有名有姓,有性格有脾气,有伤心的时候……只是我们习惯性的忽略他们的诉求。

上一代人不知吐露,下一代人无心体会。作者把她妈妈的历史和她自己的感受呈现给我们。从这里,我也不禁思考,我认识的我的母亲真的只是我的母亲的样子,我不曾了解她的过去,她的青春,甚至是她现在喜欢做的事。

生命从来不等候,人生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工作虽忙,但接下来让我们换种模式和母亲相处,把她们当朋友一样,好好一起成长,或许就从一起看场电影开始吧。

友谊天长地久作文书信【三】

平时对新书,总是持保留态度。放在“想看”书单里,等着达到几百人时的客观评分。但却第一时间预购了龙应台的这本《天长地久》,因为对龙应台的书,不需要再用评分来参考。龙应台在人生阶段写了许多书,无论激昂还是平静。每次都能激发读者的共鸣。

吴晓波曾经在《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里评论龙应台:“安德烈的妈妈可是台北文坛的头号女勇士,《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让整个市民社会燃烧起来,一本《野火集》轰轰隆隆印了100版次,历史硬生生地把一把文化屠龙刀塞进龙应台手里”。

这次龙应台要谈的话题是老年。写给美君也好、写给两个儿子也好,都源于一个65岁的观察角度。

龙应台从母亲美君的苍老思考自己的`”初老“,思考生命的来去:“我们怎么迎接,怎么告别?我们何时拥抱,何时松手?我们何时愤怒,何时深爱?何时坚定拒绝,何时低头承受?……花开就是花落的预备,生命就是时序的完成。”这有禅意。

龙应台从和儿子的对话中思考人生不同阶段的同时存在。龙应台在人生三书里,坚持自己不信宗教,但母亲美君却是一个资深的基督徒。龙应台在《天长地久》里引用了《旧约传道书》“凡事都有定期”的章节。

查看人生的河流,龙应台写下:“太婆、人瑞的布局,其实一直在那里等我,只是当我发愤图强准备联考的时候,当我起起伏伏为爱情神伤的时候,当我意气飞扬、闯荡江湖的时候,从来不曾想到,在那最后一幕,台上摆着一张空椅子,风声萧瑟,一地落叶,月光凉透。”这像是基督教角度的思考。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