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做标本的作文(我的树叶标本作文三年级)

树叶做标本的作文(我的树叶标本作文三年级)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20 13:34:18
树叶做标本的作文(我的树叶标本作文三年级)

树叶做标本的作文【一】

夏先生走了不久,秋姑娘就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你也许感觉不到她,可是她用神奇的双手使这个世界变得焕然一新。那一片片五彩缤纷的叶子,宛如那画家笔下的一幅美丽的油画。

一棵棵高大粗壮的冬青树挤在一起,像在取暖。我摘下一片冬青树的树叶,仔细瞧了瞧。它的叶片是椭圆形的边缘,长满了“婴儿的牙齿”。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非常光滑,像新生儿那白嫩嫩的皮肤一样。而冬青树是一种四季常青的乔木,在无比寒冷刺骨的冬天,它的叶子都丝毫不枯,这种不怕寒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突然,我发现一棵神奇的树。它的全身都是金子,近看才知道,原来是银杏树。它的叶子像一把微型折叠扇,倒过来看,就变成了一件“质地”精良,颜色好看的“裙子”。它的纹路是从叶柄往另一头延伸,并且两边的纹路一模一样,就像亲密无间的两兄弟一样。

秋是五颜六色的,而叶子更是绚丽多彩。

树叶做标本的作文【二】

那天,我正走在公园的小路上。一片树叶飘到了面前,我敏捷地抓住了它,这是一片己枯黄的批杷叶。

我开始仔细的端详它:叶子的边缘己泛起了黑色,叶面也有了黑斑,叶子的颜色红黄驳杂,整体是一个椭圆形,边上还缺了一大块,枯得连一滴水分也没有。一摸,感觉凹凸不平,一闻,阵阵清香扑鼻而来。看着看着,我不禁觉得它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正在感叹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跟随批杷叶的指引,我走到一株枫树前轻轻摘下一片,静静地欣赏它:它已经换上了火红的礼服,叶子上的叶脉均匀地分布着,摸了几下,一面光滑无比,一面粗糙不堪,就像我与妈妈一样。一阵秋风吹来,这片树叶的妈妈,也就是枫树,开始了表演,她先奏起了飒飒的音乐,不一会儿有变身为舞蹈家,在风中翩翩起舞。

我又看见了一株松树,它十分苍老,但又十分挺拔,就像一位不服老的老人。秋天了,所有的叶子都红了,而它的叶子依然翠绿,针状的叶子似乎在比赛谁的衣服更绿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任你东南西北风”说的就是这位老者吧!

秋天的树叶,有的饱经沧桑,有的华丽高贵,有的铁骨铮铮,真是绚丽多彩啊!我真想化为秋天的一片树叶!

树叶做标本的作文【三】

从花市大街的西头一直走到最东头,是一段相当不近的路,白明先生的“睦明堂瓷片标本博物馆”就在大街的北侧,北京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地下一层。白明先生据说在学生时代力主着让父亲把家传的最后48件古瓷精品卖给一位收藏家,现在我估计应该在十亿人民币上下的古董,那时只卖了一万美金。后来,白先生知道了那些古董的真正价值,惋惜之余,爱上了古瓷片收藏,成绩斐然,“片儿白”的名头也逐渐在京城乃至全国响了起来。我最需要他这样的博物馆,而他的博物馆,大概也是需要我这样的人去参观的,但我看完他的博物馆之后,觉得他是又一次浪费了这些古董,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今天的作为,就是他学生时代的故事有一次“故技重演”。我从几个方面讲一下我的感受和感想。

一,外观形象很差。店名已经有些破旧了,没有人擦拭整理,这些事情其实并不需要什么钱,只要有人下点工夫去收拾就可以了。通向地下的宽阔的石阶,落满了尘土,还有好几处脏兮兮的水渍,往里走的时候,感觉很不舒服,仿佛这个店的主人自己都不怎么重视这项事业。进了门,因为门上面有风铃摆动,前台小姐知道有客人来了,就打了个招呼,然后说,参观是要收费的,交上十块钱后,居然没有任何其他反应,既不给张票,也不做任何介绍。

二,瓷片草草放置。进门向北然后往西转,放置了六七个玻璃展柜,只是大概分了类,展柜的后面是胶合板材做成的架子,放着一些稍微完整些的器物。每个玻璃柜子里的瓷片,一般只有十几片上面是有标签的`,只是类似“M清--9”之类的字样,绝大部分瓷片上面没有任何标记,每个玻璃展柜里面有个小牌子,三言两语地介绍了某个朝代瓷器的大致特征。参观者得不到讲解是可以理解的,但连个比较具体的介绍都没有,让人十分遗憾。哪些很少的有标签的瓷片上面的扣取纸,多数已经翻卷起来,很久没有人整理了的样子。而玻璃柜后面柜子上的展品上,即使有标签的,因为距离远,也很难看清那钢笔写的小字。

三,空间闲置。在市中心租这样大的店面一定要花不少钱的,但店里空荡荡的,展柜很少,瓷片也很少。我很奇怪,据说白先生有六万片瓷片,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租这个店面,却只放千来片让人看呢?如果只是把这里当仓库用,那真是太奢侈了。如果让我经营这里的话,我想,这个地方至少可以放置两万片瓷片,让参观者得到一次古代瓷器的饕餮大餐。我想,白先生吝啬不给普通参观者看他那些库藏的瓷片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为什么只放这么点,始终令人费解。

四,氛围不好。前台放置了几本白先生写的书,收款的小姐说这些书是出售的。在店里转的时候,却发现到处零散摆放着一些跟古董没什么关联的报刊,比如房地产方面的杂志,还有《精品购物指南》等,跟博物馆的主题很不搭调,另外,设置茶座占据了博物馆相当一部分面积,给人的感觉也是不伦不类。如果真的是为参观者着想的话,其实放几排长椅就足够了,因为这样的博物馆里来的参观者应该不是以附近居民为主,所以设置茶座的办法感觉是个败笔。不同的地方挂着几段白明先生自己的话,虽然很有激情,郑重其事的知识性介绍等却少的可怜,即使有,也是泛泛地讲个大概。

五,几乎没有管理。前台小姐显然不是喜欢古代瓷器的人,既不给客人讲解,前台也没有有关白先生举办什么活动之类的宣传纸,也没有博物馆的简介,人进了博物馆,像个没头的苍蝇,爱咋转咋转。媒体上所说的“触摸区”,我也没有见到。

按说开博物馆不是赢利性质,是主人的一片恩惠社会的好心。记得白先生隐约有些怨言,抱怨客源很少,亏损经营,我想,似这样经营,不亏损都难。如果古瓷爱好者来到这里,能看见白先生数以万计的瓷片,并有相当数量的瓷片上面或者旁边有标记和简单介绍,人来了一次如同上了一堂生动的古代瓷器大课的话,客人一定会络绎不绝的,我离这里只有五六公里的路,估计一年怎么也得来个几十次。但现在这种状况,就实在叫人不敢恭维。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