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和同学之间感动的作文)

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和同学之间感动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5 19:06:02
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和同学之间感动的作文)

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一】

世间有许多让我感动的事,最让我感动的是亲情。

小时候,看见别人都开开心心地骑着自行车,而我却不会,心里很是不甘。终于,我开始学骑车了,妈妈在后面跟着我跑,跑着跑着,妈妈就放开了手,我一个人骑着车,满以为骑得很好了,就拼命蹬着车飞快地在路上骑着。突然一堵墙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我的下车技术不太好,车跟人就笔直地冲向墙上去了。

“砰”地一声,经过一阵昏天黑地的撞击下,果然如我预料,摔了个人仰马翻,可却没有预期中的疼痛。原来妈妈见我骑得这么快,又刚开始学,怕出什么事,就一路快跑跟上我。

我望着妈妈额上那一颗颗晶莹的汗珠,心里顿时充满了一股暖流,手上的擦伤似乎也不是那么痛了。忽然,我在妈妈为我消毒的手上看到了一丝微不可见的伤痕,上面泛出了一个个小珠,妈妈为了不让我担心,把手尽量往衣袖里缩,遮住了伤痕。

那一刻我似乎被电了一下,我明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我在心底永远珍藏着一丝丝母爱,珍惜着母亲对我的爱。母爱让我感动。

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二】

伴随着寝室、操场、过道的灯亮起,一声声口哨传来,又是一个草原的早晨来临了。

学生们都穿戴好有序地洗漱着;厨房里,带着口罩的大叔正搅动着大锅里的粥;画面切换,大叔已拿着口哨在操场上指挥学生们做早操了。这位大叔就是,胡忠。

戴着一副无框眼镜,个子不高的他已鬓角微白,却还有着中气十足的声音,“老师,在哪里不是教书?不是育人?”朴实的语言却传达着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是这样的气魄才是为人师的表率。

短片进行到一半,他突然出发赶往一个地方,学生细心地为他围好围巾,他们知道他们又将多一位新成员。学校里共有143名学生,竟都是孤儿,在这样一座简陋却温暖的学校里生活着。墙上贴着每个孩子的照片,正中间写着“我们是一家人”,只这样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最让我感动。如果没有胡忠为这些孩子搭建这么一个学校,给他们一个家,那么此时,他们又该在哪里挨饿受冻,在哪里流浪?

已长达12年之久,担任这座学校的校长,胡忠却还是只是志愿者的身份,领着只要300元的收入养活了这一百多个孩子,也许正是这一百多个孩子给了他们支持下去的信心。他接回了一个小男孩,刚一回到学校还来不及抖落身上的风雪,就忙着给小男孩洗了个澡,给他穿上了自己的毛衣,还拿出一瓶别人送的护肤霜,满满的一看就知道没擦过几次。我甚至可以想象这一百多个孩子都曾被他这样温暖的父爱所包围,在饥寒交迫的时候,是他伸出了温暖而宽大的手掌。

来到草原,带着妻子儿女,最放心不下的是在城里相依为命的母亲和外婆,她们却用一句“满足”来更加坚定他的选择。让女儿抛弃城里的生活,来到草原,是为了让她亲眼见到父母是怎样做人,让她得到更好的教育;丢下年迈的亲人,是为了当更好地父母,当这一百多个孤儿的父母。

是他们,谢晓君和胡忠,正因为他们心中的爱和信念,他们才成为草原上的并蒂雪莲。在物质繁盛的当今社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精神无敌。

他们追随着白方礼的步伐,那位用自己汗钱向我们诉说着慈善没有门槛的真道理的老人,和义使巴郎相牵着手,向我们诉说着挚爱永恒。

我相信,又有了这许许多多的白方礼们,即使风雪离你很近,寒冷也会离你很远。

同学真让我感动作文【三】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每个人物感动着我。他们是:报国心皎洁的于敏、为霞尚满天的朱敏才和孙丽娜;量与江海宽的赵久富;涓滴见沧海的“炎黄”;爱子心无尽的陶艳波……看了之后,我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和“ 同桌 妈妈”陶艳波。

朱敏才,曾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外交官,在世界各地奔跑,走遍了许多国家。退休以后,本以为他会在北京像老人一样过着安逸祥和的生活,可是现实却不是想象的那样。朱敏才放弃了安逸祥和的生活,和他的老伴孙丽娜一起来到了贵州一个偏僻贫困的小山村当起了一名乡村教师。他们一起在教师的岗位上奋斗了十年。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十年的辛苦,积劳成疾,朱敏才老师突发脑淤,终身瘫痪,最终累倒在支教事业中。幸运的是,在妻子和学生们的一起期待下,朱老师战胜了神,从阎王爷哪里逃了回来。朱敏才老师僵卧在病床上,言语不清,只要有人问他:“你想干什么?”他还是会艰难地回答:“给孩子们上课!”他是多么伟大的一个人啊!感动中国给予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五个字:为霞尚满天。是啊,他们宁愿为了乡村里的小孩子能够好好学习,快乐成长,放弃了原本安逸的生活;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住在简陋不堪的房屋在这里教书……他们是究竟为了什么呢?他们是为了能让更多的山区孩子走出这座大山,取得更好成就!

陶艳波的儿子杨乃斌在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双耳失聪。陶艳波为了能让儿子学会说话,她去学习唇语,回来之后,她不厌其烦的教儿子。整整3年,杨乃斌叫出了第一声妈妈,陶艳波激动得哭了。杨乃斌7岁时,陶艳波辞掉了工作,伴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生活。她决心陪读。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同桌妈妈”。

20xx年,杨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

看完感动中国,泪水一次次润湿我的眼睛,心里又有说出不感动。看完后我有许多收获:朱敏才老师和孙丽娜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做着不平凡的事。我们应该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更应该懂得珍惜眼前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