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0-17 23:30:09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作文选材三大诀窍)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一】

母爱在人们眼中永远是慈祥的,但父爱常常使我异常糊涂,为什么明明是严厉,人们却说它是爱呢?

“笔离指尖一寸,眼离课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看书、写作业都要做到三个一。”,爸爸又开始唠叨了,我总是不耐烦地回答道:“明白了”,心中却想:就低一会儿有什么了不起的。想着便又低了下去。过了不大一会儿,听到了脚步声,我瞬间想到:不好,爸爸又来了。刚想到这里一个巨大布满皱纹的手掌压在我的作业本上,我胆颤心惊地转过头来,果真是爸爸,只见他眉毛立着,成了一个倒八字,鼻子翕动着,嘴往下挂着,想一只凶猛的老虎,一只手高高举起,似乎要打了下来又轻轻放下。

过了好一会儿爸爸愤怒地说:“眼镜都多少度了!头还低那么下去!眼睛都要瞎了!”,我原本还想控制住的眼泪,“哗”地一声像断了线的珍珠,全部流了下来。心想:“就低那么一会儿至于瞎了吗!”这时爸爸又将手高高举起,似乎真的要落下来了。我紧闭双眼,双手紧抱住头,小小的心充满了恐惧、害怕、委屈。这时,脚步声临近,我的眼前一亮,原本绝望的心有了一丝希望,因为我的“救星”—妈妈来了。妈妈对爸爸说:“下次不要对孩子这样,又不是很大的错误,何必要打他呢?”妈妈转过身来和蔼地对我说:“爸爸这样做是为了你好,要是眼睛真瞎了该怎么办呀!你下次应该把头抬起来,记住了吗?”,我充满信心地回答:“记住了!”

听了妈妈的话让我明白了,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也是一种爱,是一种隐藏在责备与训斥中的深深的父爱,它是无私的,也是无价的。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二】

这种手法的运用,主要是在组织篇章的过程中,有意将文章的主旨或感情潜藏起来,积情蓄势,就像水库蓄水一样,积蓄到一定程度,行文到适当的时候,突然间将隐含于文中的主旨或感情爆发出来,如水库之开闸放水。如毕淑敏的《儿子的创意》,作者以特有的清新、细腻的文笔,给我们叙述了“儿子”参加一个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故事。通篇的构思十分精巧高明。儿子一心一意想拿金牌,妈妈气急败坏地阻止非难。儿子严肃认真,把参加课外活动看成是培养自己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妈妈则千方百计地引导孩子重视课本。多么尖锐的矛盾!然而,在文章的最后,当儿子拿到金牌,妈妈问他为什么想得金牌到日本去时,儿子的回答却是“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原来儿子的“一心一意”、“严肃认真”竟是为了一台游戏机!这里,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蓄放”的手法。如果说全文的母子之争是一种“积情蓄势”,那么结尾的陡然一转,则是开闸放水了。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三】

正面直接写叫实写,侧面间接写叫虚写,虚写为实写服务。文章要以实带虚,虚中见实,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又一个波澜。如《藤野先生》主要叙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但开头三小节没有直接去写,而是奇峰突起,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刻画了清国留学“逛公园、学跳舞”的思想腐朽、不学无术的丑恶形象。鲁迅对东京的失望,实际上是为中国人的麻木而痛心,从侧面表露了作者不甘同流合污、不与之为伍的爱国之情。又如《荷花淀》,实写水生嫂和水生的对话,虚写水生他们报名参加“地区队”;实写荷花淀几个青年妇女翻身跳下水的紧张场景,虚写参军的战士们紧张迎敌的表现。这样,以实显虚,以虚映实,青年妇女的战斗生活得到生动的刻画,而青年男子的战斗作用也由此表现得富有情趣。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四】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例如:家庭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写记叙文时表现校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同学们可以从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技课的角度选取课堂学习的材料;从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生日等角度选择素材,这样材料才新颖、独到。社会生活涉及范围很广,可以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选取素材,比如:郊游、庙会、灯展、桃花节、西瓜节、文化节等游艺活动:也可从自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选取,例如,志愿者、文明交通岗、清扫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五】

清人唐彪在《谱》中说:“世间文字,断无句句看题、句句不看题之理,其法在于离合相生。”又说:“离合相生者,谓将与题近,忽然扬开;将与题远,又复掉转回顾是也。”对于记叙文来说,就是在处理场面和情节的过程中,不必处处扣主旨,而应采取“若即若离”的方式灵活安排,掀起文章的波澜,避免单调呆板。如季羡林的《马缨花》,文章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回忆过去所住的大院,对这院子的人事沧桑、遗存古迹等等描写得十分具体细微,初读会以为这是回忆往昔居室中闪现出“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以为主人公马缨花登上了文章的中心位置。往后就写马缨花的“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正是这马缨花的“影”与“光”的对比,“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力量”。至此,文章完成了对马缨花的全面的.描绘和赞美。原来,前面部分是写马缨花的“影”的广阔社会背景,没有“影”的对照,就不能衬出“光”。影中的马缨花值得留念,光中的马缨花则更可爱。这不正是“离合相生”吗?

作文选材技巧例谈【六】

写作文同做衣裳一样,对使用的材料必须剪裁。一般来说,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材料,要详写,典型细节要细致刻画;对表现中心思想起辅助作用的材料,要略写;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不管多么生动,也要干脆果断地予以割舍。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写人,作者都是根据需要精心安排,或轻描淡写,或精雕细刻,着墨浓淡相宜,行文详略得当。像通过对贾府大门、内室、人物的服饰以及封建礼法等的描写来反映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气派和豪华,而写大门只侧重对宁国府的描写,荣国府则一笔带过。因为宁国府是长房,宁府大门也是首先映入黛玉眼帘的,况且宁、荣二府格局相同。写内室便侧重荣国府,宁国府只一笔带过,因为黛玉今后是生活在荣国府的。就是荣国府,也只着重写了“荣禧堂”正室及王夫人“时常居坐宴息”的三间房。贾府主子不少,奴仆更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穿戴不一,但作者只详细描述了贾宝玉和王熙凤二人的服饰,余者只笼统地说“华冠丽服”“穿红着绿”之类。宝玉和凤姐,一是少年公子,一是青春少妇,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都有特殊的地位,就其穿着来说,也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人物。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