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8-11 07:51:49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以诗词为话题的作文)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一】

早就知道顾城是当代的朦胧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拜读过。这次仔细的品味了几首诗,确实如此,诗中表现出一种纯稚风格、梦幻情绪,用直觉和印象式的语句来咏唱童话般的少年生活,心中浮想联翩,特别是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唤醒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充分表达了我们那一代人的忧伤,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回想我们走过的路,孩童时期梦想着成为华罗庚式的科学家,成为黄继光和雷锋式的英雄……,充满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正如“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幻想而挣扎、奋进、努力拼搏,表达的正是龙的传人的精神脉,表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渴望。“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愿意编织美好的画,画下未来,去寻找光明的前程。

但现实的路并不是想象中的美丽,所有的幻想就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一个的破灭,“我只有我,我的手指和创痛,只有撕碎那一张张,心爱的白纸”。现实的生活需要自己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从来就没有嗟来之食,需要脚踏实地学习和工作,经历生活风雨的磨炼,最终才是美丽的彩虹。“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断地画,不断地努力,最终会寻找到我的归宿,虽然许多的梦想破灭,但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我是“一个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想呼唤: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联想到当代,社会进步非常大,生活条件优越,不能坐吃山空,依靠前人的成果,更应该大力倡导和弘扬我们民族的精神脉,发扬中华龙的优秀传统,任性地坚持、任性地传承,为民族永远的屹立在东方添砖加瓦。我任性,“一个被妈妈宠坏的孩子”,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二】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诗,有李白的《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有杜甫的《绝句 》、《春夜喜雨》,还有杜牧的《山行》……这些诗中,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游子吟》。

还记得,刚开始我只会背诵这首诗,对它的意思并不太理解。后来,通过一件事,我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

一天下午放学,老天爷忽然下起了大雨。我和姐姐都没有带雨具,只好在学校门口等妈妈来接我们。等了好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是妈妈!妈妈穿着雨衣来接我们了。妈妈一到我们身边,就让我蹲在前面,姐姐坐在后面。我们就这样准备回家了。可是,雨下得太大,才一眨眼的功夫,姐姐就说:“不好了,我的衣服都淋湿了。”

妈妈一听,立马停下来,说:“小峰,你下来,也去坐到后面吧。”

“那不是太挤了吗?”

“挤就挤会吧,我把雨衣给你俩,你俩就不淋雨了。”

我和姐姐一听,异口同声地说: “不行,这样的话,您全身就都湿了。”

“别说了,快点坐到后面去。”

说着,把雨衣一脱,盖到我俩身上,就赶紧骑车走。

雨越下越大,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

到家后,我和姐姐赶紧接盆热水,让妈妈洗洗,换换衣服。妈妈却非要我俩先洗。

听着妈妈的话,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我的眼眶不由得红了起来,泪水也在打着转。这时,我想起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对我们的爱,我们真得是怎么也报答不完的。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到,诗里不仅充满着妈妈对我们的爱,而且还充满着我们对妈妈的爱。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三】

春。夏。秋。冬,美丽的四季,仿佛是一首动人的。它的美丽,只有用诗歌般唯美的文字才能描绘出来,可遗憾的是,我不是一位诗人,因此也只能用苍白的文字来抒写我心中这首最美的诗。

春天的美,是那种清新淡雅的。青青的草儿,嫩嫩的芽儿。一切事物都在复苏着,大自然充满了生命的气息。在这样的季节里,总会让人蠢蠢欲动,仿佛将要发生什么似的,但后来什么也没有发生,心里不免会有些失落。但在春天里,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坚强。我心中的一首诗

如果将春天比作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那么夏天则更像是一个穿着摩登时装的少女,尽情地炫耀着它的美丽。这样惊艳的美丽,徜徉其中,让人流连忘返。但过于艳丽,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情趣上的疲劳。当一切被黑暗所掩盖,天空中的流星仿佛成了夜空里的焦点,因为它稍转即逝。瞬间的美丽胜过一切。真正的美丽似乎不经常停留,如果美丽的东西经常停留在那里,时间久了,也便觉得它不怎么美了。也许吧,这就是夏天让我感觉不到美丽的原故吧。真的是这样么?

“自古逢秋悲寂寥”这句诗道出了一种美,那便是秋季的凄凉之美。在秋天里,生命似乎在进行着一场华丽的葬礼。叶落归根,归雁南飞。世界在一点一点地变得安静起来,偶尔会听到叶落的声音,心中的思绪被完全唤醒。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宛若梧桐树下的落叶中,一首凄美的离歌。我心中的一首诗

在我的心中,最美的诗句要数冬天的了,尤其是在下雪的时候。冬天是四季里最安静的了,也是最单纯的。可是我喜欢游走这简单的季节里。虽然没有鲜明的色彩,没有动听的歌声,没有复杂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片干净的留白。我喜欢这样世界,简单,明朗,没有一点污秽。这片留白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幻想,这真是一个充满了怀想的季节,仿佛安徒生笔下纯美的童话世界。我心中的一首诗

这便是我心中的四季,化作了一首动人的诗,闯入我心扉。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四】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题记

听妈妈说,我刚出生不久,妈妈把我抱在怀里,轻轻地吟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我躺在妈妈的怀里,一动不动地,静静地听着。偶尔我哭闹的时候,只要妈妈一吟唱“慈母手中线……”,我就会止住哭闹,聆听这首我还不知名字的诗句。后来,我才明白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这首诗也是我最早会背诵的诗歌。当我学会走路时,我已经会背诵好几首古诗了。记得有一天,妈妈叫我背诵古诗,我犹豫了一会,然后把《游子吟》一字一句地背了出来。妈妈听后,微笑地亲了亲我,表扬我真棒。我心里可高兴了。

还有一次,妈妈让我在客人面前“表演一番”。我一开始不敢,后来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大胆地背了起来。当我完整而流利地背诵出《游子吟》时,客人们都说我很厉害。有个客人还夸我说像“棒棒糖”一样棒呢,我高兴极了。二年级时,老师教我们学习古诗《游子吟》,这首我早就会背的诗。老师教课文时,让同学们朗诵。有些同学读得结结巴巴的,有些同学读得断断续续的,全班几乎只有我一个,能流利地背诵。我骄傲地在同学们面前背诵这首诗,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热烈的掌声,我开心极了。课后,老师还表扬我了呢。如今,妈妈除外去打工了,虽然常常打电话回家,可我总忍不住思念妈妈。每当思念妈妈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吟诵《游子吟》这首诗,我就会想起妈妈教我读这首诗的情景,仿佛妈妈就在我的身边。

《游子吟》这首诗,是妈妈教我如何成长的一首诗,是妈妈教我怎样学习的一首诗,更是妈妈教我好好做人的一首诗。我一定会记住妈妈的话,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五】

我心中的一首诗,博大精深,让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我心中的一首诗,朴实无华,“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它的真实写照。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小时候,我以为你很有力,总喜欢把我们高高举起。于是,心里便暗下决心——长大后要成为你。

在一次作文中,自己把心中隐藏己久的秘密倾吐了出来。作文本发下后,您在上面写了红红的批语——只有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方能为人师。且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得是一条河。

似懂非懂的自己,心中便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刻苦努力地朝它奔去;懵懵懂懂的自己,心中便有了一盏指路明灯,夜以继日地朝它迈进!

终于,自己如愿以偿地跨进了梦寐以求的学府。“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得是一条河”,那句话时常在耳畔响起,鞭策着自己前进。

自己便猛地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学舞蹈、说英语;练弹琴、绘绘画;读语文、做数学……

2000年,自己以优异的成绩的毕业了,踏上了那三尺讲台。用自己所学浇灌那娇嫩的芽儿;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培育灿烂的花朵。

那时的自己才明白: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落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自己。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灾难降临到了中国大地,四川汶川发生了几十年不遇的8级地震。

王忠洪——抢救了学生而牺牲了自己。那天,正在上课的他,一发现异常情况便迅速疏导学生脱险。在所有人都奋力奔向完全地带时,他却不顾一切地跑回教学楼,原来还有几名学生躲在里面不敢出来。无情的灾难夺去了他的生命,他壮烈而光荣的牺牲了。

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护住讲台,因那下面可以躲藏几个学生。他用自己的肉之躯换回了学生的新生;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神圣而光芒夺目的“教师”二字!

此时的自己方明白:自己心中的那首诗如巍巍昆仑;自己心中的那首诗如波涛大海;自己心中的那首诗如神秘宇宙!

我心中的一首诗,是一截蜡烛,总是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我心中的一首诗,是悠悠五千年文明史,历久而弥新;我心中的一首诗,是一首激情昂扬的歌,催人奋进!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六】

读顾城的总是让人感到一种挑战想象力的快意,因为他笔下的世界是与我们所在的世界完全不同的童话世界,是一泓透明的心之湖泊倒映出的天上的虹影,让你在五彩斑斓之间忘记了现实。他的诗里,所有的令人欲解不得又欲罢不能的奇幻活泼的想象,并非诗人刻意为之的技巧,事实上,真正的诗人是拒绝技巧的,诗人所描述的是用眼睛触摸本真的感觉,他只是在记录,而不是在创造。换句话说,诗不是他灵感的产品,诗是对面飞来的精灵,她可能来自丛林,可能来自溪水,可能来自蝴蝶轻轻舞动的翅膀,可能来自神秘的时间深处。

《许多时间,像烟》这一首诗,也会就会唤醒我们的这种奇妙的感觉。时间,以及与时间相关的往事,当我们站在某一个地方蓦然回首的时候,常常能有烟波浩渺之感。秦观的《满庭芳》中有“多少蓬莱往事,回首处,烟霭纷纷。斜阳外,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之句,不知令多少时间里的浪子为之唏嘘不已。西沉的落日,万点的归鸦,无语东流的水,藏在大山里的小村,一切都被朦胧的烟霭中轻轻地裹着,仿佛是一幅以追忆逝水年华为主题的水墨,让人想来就有无涯的落寞。

而与这种落寞紧紧地绾结在一起的,就是时间。时间是永恒的,但是与往事相关的时间又是飘忽不定的。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分钟又都在变成往事,这就是我们的命运,每一刻都生活在烟云笼罩之中。

“许多烟从花草中出发,小红眼睛们胜利地亮着”这一句就让我们见到一幅诗人独对火堆的剪影。夜色降临,一堆火轻轻地燃起,那些温和的火苗里,袅袅的白烟静静地升腾。在诗人的眼中,那闪闪烁烁的火苗,就是烟的眼睛。诗人反复地叹惋“有些晚了”,因为那些美丽的火苗,都要变成“美丽的图案,烛光中精致的水瓶”,火将要熄灭了,我们也应该都有过这样的,在火将熄未熄的时候,那柴草上闪烁的火星有着另外的一种摄人心魄的美感。

这种美不是静止的镜像,但诗人却用“精致的水瓶”这一个比喻将其传神地描绘了出来。那将而那袅袅地升腾的白色的烟雾,如花一样覆盖下来,随之而来的是第二天的黎明。而昨天所发生的一切,已经成了为与烟有关的记忆。昨天是什么?有着“子弹击中铜盘”的响亮的声音,有明亮的火光,也有着与甜蜜有关的狂欢。

这些,在今天都只是留下了一些必将沉入港口的碎片。“有点晚了”,我们又一次听到了诗人的叹息,因为在时间里,很多的东西都已经成为无法拯救的旧事,那曾经如此真实的一切,包括爱情与理想,包括成功与失败,都已经变成时间里的尘埃。今天,悬浮在梦想之上的今天,必将是另外的情形。

与昨夜相关的时间,已经像随风漂走的烟的花朵一样消失了,带走的还有诗人无法挽留旧梦的叹息。可是,对于生命来说,光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溪流,已经走了千年之久,而且还将永远的行走下去。既然如此,拥有光的人们,还有必要为昨夜的逝去而叹息吗?青葱的岁月,金色的年华。

如烟的'往事,清晰的今日。生命中有太多的色彩令我们不忍割舍。正如我们在童年的夏天里,赤脚行走在水里的清凉,或者在狂暴的风雨里骑着自行车疯狂地奔驰和放歌。正如年轻时候和心爱的姑娘所牵手走过的绿荫,共同拥有的月色,以及无数次的误会与眼泪,还有无言相对的身影。

这都是我们在昨夜燃起的火光,然而其实即使在火苗最美丽最温暖的时候,让人忘记时间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奢望过,它能一直伴我们走过如此富有诗意的长夜,我们只是看着空中绽放的烟的花朵,祈祷着,能在黎明后的某一个时候,拥有一个有你的梦。

我们已经成熟了。有时候想来,成熟真是一个让人感到苍凉的词语,当你说自己成熟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把自己完全交给了现实。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美丽而又庄重的词语包装它,比如善良、责任、忠诚等,我们一任自己被现实的水磨平自己的棱角,一任自己逐渐地适应各式的面具,自如地扮演各样的角色。生活里不再有看星星的心情,我们只是在有的时候,看着镜子里不再年轻的面容,看着渐已萧疏的头发,心里悄悄地掠过一丝的凄凉。

因为,那我们不曾在意的风,已经把我们送进了秋季。面对这个我们不喜欢的世界,逃离的冲动似乎也不复存在。我们曾经是那只小蝌蚪,想着终生都能够生活在水中,想着会像一条鱼那样活泼泼地活着,可是时间却让我们变成了青蛙,这个世界不是给蝌蚪准备的,它存在的唯一的命运就是,长大,就是,失去自己,变成另外的一副丑陋的身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活下去。直到最后。在稻香里歌唱的时候,还会想起那个梦吗?

也许真的,有点晚了。但是,当整个世界的阳光都照在我的身上,我依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那天晚上,烟的形状。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七】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乡下女孩。爸爸说,当我不会说话的.时候,妈妈就常常在我耳朵旁给我念唐诗。听说,只要一听到唐诗,我就会咯咯咯地笑,可爱极了!

当我会说话了,妈妈就天天教我念唐诗,我学得最多的是《咏鹅》诗。“鹅,鹅,鹅”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我经常读成“哦、哦、哦”,家里人听了常常笑话我,因为这件事我和爷爷还吵过架呢!还有“曲项向天歌”我就经常读成“曲项天天歌”,但是,我小时候也很爱唱歌,所以我才把“曲项向天歌”读成“曲项天天歌”,那时,家里人只要想听我唱歌,就在一旁喊:“快来个‘曲项天天歌’!”我就会摇头晃脑地唱起歌,唱完还会得意地说:“鹅会唱歌,我也会唱歌,你会唱吗?”

那时,当我一念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诗时,我就仿佛看到一只有一身洁白的羽毛的鹅浮在清清的水面上游来游去,用它那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水花,真美丽呀!所以每年春天,我就特别喜欢游山玩水,,喜欢看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这风光中寻找春天。我还喜欢小鸡、小鸭、小鱼等动物,我觉得所有的动物都进了唐诗!我很少见到鹅,因为鸭长得就有点像鹅,我就觉得它们都是那首伴我长大的唐诗里的主人公呢!

现在,我学会了更多的唐诗,也模糊地知道了什么是经典。我渐渐地爱上了它!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亲情,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我更爱《咏鹅》这首唐诗,是它伴着我一天一天地长大。以后我会把它念给更多的人听,教给更多的小弟弟小妹妹,让它永远响在人们的耳边,活在人们的心中!

我眼中的诗为话题的作文【八】

写诗的好处在于不必纠结于标点符号,以饱含的激情和冲动,或长或短,天马行空地去表达,而不必拘泥于外在的或者内在的逻辑。更妙的是,你可以不在乎别人是否能看懂,如果能看懂,是知音;如果看不懂的,那么读者水平有限。这是其他任何文学都不能享受的待遇。写诗可以造出一些新颖的词语,如果有人说看不懂这些新的词语,请不必介意:似懂非懂,是事而非,不求甚解,道非道,非常道式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更能体现代诗的美妙。

诗人写诗或许根本就没有想到你会看到他的诗,更没有世俗地在意你是否能看懂。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完全可以用词语堆砌的方式,而且,这些词语可以是相近的相似的相悖的,甚至是重叠的排比的,有时越多越生动越具体越抽象,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情感本身就是矛盾与复杂的。比如你看了一首诗,可能不懂不理解,亦或半知半解不赞同不反对,或者有一点感觉就痛苦涕泣就豪情万丈。但是,想想诗人也不容易,不关自己的事,自己水平不够,时代不同,你还忙着其他的事,何况你还不是一个纯粹的爱好者,你也会给他宽容的点赞。

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一点在诗人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正是这种矛盾无法平衡,才会有创造的灵感和冲动。这种矛盾的不可协调性,体现在诗歌的标点符号上,就是诗人的性情,他们不能准确地知道生活中在哪里使用各种标点符号,所以诗人是感性的,也是率性的。现在有人有钱就是任性,有人有权就是任性,可是有的人有诗也可以任性。

忍耐和包容不能融化诗人的感性和率真,甚至时间也不能抚慰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但是最后都得归于尘土,掩埋在岁月的沧桑中。所以有一些诗人直到最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的。诗人最后还是人不是神,垂暮的诗人总是透露出祥和的气息,但是有几人能把诗歌写到垂暮呢。

诗人有神经质的敏感,敏捷的思维能力,他会快速地将所看所想注入到文字的灵魂中,让文字变成他们宣泄情绪的载体。有些诗人因敏感而激情,因激情而创作,因泛滥的创作而变得不屑一顾。诗人常仰躺于云端,沉醉于蓝色的苍穹,闭上眼睛,就是诗的画面,那些泪如雨下的哽咽文字会令他会心地微笑,那些单纯的善良和复杂的在诗人看来,不纠结,因为感性和率真与多变的天气没有任何关系。

诗人是痛苦与纠结的感性冲动体,没有真正幸福的诗人。汪国真一直过得不错,所以有人说他的诗是明白如话的祈使句,也可以说是心灵鸡汤的.直白;后来日子愈加滋润,就干脆改行画画写字写歌词。诗人就是纠结煎熬徘徊于大的小的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失去的得到的存在的不存在的情景。诗人是任性的,他们最后的任性也许就是不与这个世界玩了,这种任性是没有反悔的余地,他们本来也没有准备反悔。所以,有几个诗人自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自的然而过去现在将来有自念头的诗人不在少数。

诗歌据说是最纯粹的文学,是最美的语言,我看更多是诗人内心纠结的自白。那种纠结甚至诗人本身都不能说明白,于是就朦胧,于是就肆意遣词造句,实在没法表达,就别有用心地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标点符号。一般来说写诗不能养家糊口,更别说发家致富成大款。所以诗人不以写诗为生,不以文学而诗歌,不受固定的格式羁绊,不完全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所以是最纯粹的文学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今存在一些不是诗的诗,不是诗人的诗人,他们只不过使用了诗歌的表达方式,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诗人,只是被一些人和网络称为诗人。真正的诗人除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外,还要去影响他人,就必须在意别人的看法,对读者的看法无所谓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只能说是:没事干,手痒,自言自语,精神恍惚地与文字对话。

在这个忙碌而纠结的时代,你的文字超过200,就算冗长了。年轻的眼睛近视,年龄大了又老花;站着看脚疼,坐着看腰疼。快餐式的文化便成为趋势,所以,诗歌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是一种有前途的文学表达形式。

一个人可以没有根,最多是消失;一个民族没有根,那会是虚无。一个人可以没文化,干点力气活;一个民族没有文化的养分,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

诗歌不应以朦胧为目的,否则是愚弄读者;也不必过分追求直白而损伤了诗歌应该具有的美感,否则就是省略了或者乱用标点符号的随笔。

有的人不是诗人,有的诗不是诗。写一点东西,说它是诗歌不一定是诗歌。真正的诗人是有时代使命感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