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为爱而感动作文600字)

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为爱而感动作文6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27 20:13:46
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为爱而感动作文600字)

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一】

在中国,许多相依为命的故事,多是以孤儿寡母为对象,笔调也多是凄苦情深。一般来说,都是母亲很坚韧、儿子很勤奋,最后终于拨开云雾见月明,儿子出息了、母亲安心了,双双扬眉又吐气。而这本书,对于上述情形,完全是一个颠覆。主角不是母子而是父女,笔调也不是凄苦情深而是温馨有爱。或许,这种现象也体现了中外教育理念的一种差别。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用不间断的3218天了创造了一个阅读奇迹——“连胜”计划。父亲每晚为女儿朗读经典,女儿依偎在父亲身边静静倾听……诚如封面推荐那样,父亲用朗读打败时间,成就女儿生命的丰富;女儿用倾听放慢成长,驱赶父亲注定的孤独。他们用这种独特的方式传递情感和心意,相互支撑相互扶持。这本《为爱朗读》就是女儿回首与父亲的“连胜”计划,写下的许多记忆的片断:有脆弱的时候;有“特殊的日子”;有分享的时刻;有人生中的“第一次”……开心与不开心,好办与不好办的任何事情,他们都可以通过他们独特的方式——阅读从容应对。除了温馨感人的阅读故事之外,父女两人相处的方式和态度更让人启发、发人深省。眼下的社会,离异和单亲的家庭明显增多,与传统的“三口幸福之家”相比,这些家庭在很多人眼里是不太幸福的。其实,有时真让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定是“三口之家”才会幸福呢?!当然,三口之家是一种人伦的常规模式,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常规模式为前提,就不能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了吗?母子、父女就不能温馨快乐地生活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可能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然而,作者父女的阅读故事给了我们新的启示。我想,这本书将会成为一种经典和标志,它所传递的愉悦信息或许可以让更多的单亲和离异家庭能够放心释怀地追求轻松快乐的家庭生活,或许……

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二】

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书店买书。然而,前方的一个为人擦鞋的妇女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么冷的天气,她却只穿了一件破旧的棉袄,脚上还穿着一双几乎能看见脚趾的`拖鞋。尽管她在努力遮掩,可我还是看到了她因寒冷而直打哆嗦的身子和已经冻紫了的双脚。她穿的是如此的单薄,如此的破烂,但是她的头发却被梳得整整齐齐。让人一看,便觉得神清气爽。

我看着她熟练的用黑布擦着坐在椅子翘着二郎腿,神情悠闲的男士。心中顿时一股恨意产生,那个男士怎么能这样高傲的不可一世。尽管为人擦鞋这项工作是非常的低微,但是这也是凭着自己的能力赚来的钱,比那些有能力却乞讨的人要高尚得多!

“走了,别看了!”朋友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嗯!”我点了点头。

到了书店,我和朋友在种类繁多的书籍中挑选书。“你们这里有六年级的作文书吗?”恍惚之间,我听到了一个极其沙哑的声音,不免回头一看。我顿时惊呆了,这个声音的主人正是刚刚擦皮鞋的那个妇女。我心中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她为什么来书店?难道是为自己的孩子买书?她……“我们这里哪种作文书都有,六年级的在那一片,你自己去找一下吧!”店主回答她。“哦,谢谢!”妇女走到那里,小心翼翼地翻着崭新的作文书。

过了很久,她才拿着一本书皮是红色的作文书向店主走去。“这本书多少钱?”妇人小声地问。“诺,这里有标价,26元。”只见妇人缓缓地从口袋里拿出那皱巴巴的一团人民币,其中有一角的、五角的、一元的……妇人认真地数了数钱,郑重的放在店主手中。这时我看到她的双手捧着那本作文书,像是捧着宝藏一般满意的笑了。我听到他低声细语了一句:“我儿子终于有作文书了!”果然,我没猜错,这就是她给她孩子买的,是用她为别人擦鞋辛苦赚来的钱买的。顿时,我心中的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母爱真是伟大呀!

生活,如同一片爱的海洋,随手都可取得一朵美丽的浪花。这个有关爱的片段,真让我陶醉!

为爱流泪600字作文【三】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切实保障自己的安全。

暑假的一个早晨,我和外婆去菜场买菜。路过一个十字路口,红灯亮了,我们停止了步伐,等待绿灯再前行。可是,我看见一位骑电瓶车的叔叔反而加快了速度,把红灯当作绿灯,飞快地骑了过去,差点和一辆红色的小汽车相撞。在路边等候的行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闯红灯时非常危险的一件事,如果发生了车祸怎么办?幸好这次是有惊无险,但是我们谁又能保证下一次就没有危险呢?

从这件小事,我想到了,在上学放学途中,走的慢一点没有关系,走的快,不注意马路上来往的车辆,出了车祸,真是得不偿失,那就永远也到不了学校和回不了家了。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生命只有一次,很宝贵,我们要珍惜,不能和生命开玩笑,大家明白了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