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真情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真情为主题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1-15 18:41:58
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真情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一】

这就好象当今社会的`一些受到了不公平待遇而不敢伸张正义的人,明明知道可以利用正确方法获得很好的保护,但怕受到不法分子的打击报复,却将正确方法置之度外,天理何在?国法何在!

这就好象一些弱势群体的一些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却不敢将不法之徒送入法院,那么,法律给予我们的武器又有什么用呢?2003年度十大法制人物,不都是一些敢于伸张正义、合理利用法律武器的人吗?

有人检举揭发省、市委高官长达14年,中间受到了不少打击报复,但他仍旧坚持到底,不就是为了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利益吗?而有些人却跟这些人迥然不同。不但不敢同敌人顽强搏斗,反而还向犯罪分子低头、屈服,难道他们不相信法律永远是公平的吗?

看了这幅漫画,我感触很深。之所以那些犯罪分子那么猖狂,是因为一些软弱的人的无奈。我要提倡大家: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定要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二】

面对被殴打得奄奄一息的孩子,围观者却无动于衷,这多么令人悲哀和痛心!但接着就有人大声疾呼:“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中华民族真的到了如此地步了吗?我认为显然没有。

诚然,对此等恶劣之事,人们表现出无比的愤怒与痛惜,我完全可以理解。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众人的冷眼下夭折,可悲啊!这些看客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感,绝对应受到强烈谴责。

然而,如果由此就得出结论,说整个民族正在“缺德”,未免太冲动片面。固然“小悦悦事件”依然刻骨铭心,“扶不扶”的讨论依然不绝于耳,但那些麻木的旁观者究竟只是个例,他们的缺德怎能代表我们全体的国民呢?如果真的可以代表,那么今天中国的“和谐社会”从何说起?“缺德事件”过后社会和媒体的舆论轰炸又从何而来?显而易见,中国人是有道德感的,“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的论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情绪化的人们以偏概全的产物。

况且,传承几千年的中华美德,岂能被几件个案抹?中华美德不仅镌刻于龟甲兽骨上,记录于石碑典籍中,更流淌于每个中国人的脉里。当代中国,挺身而出捍卫道德的人不在少数。隐于市井的退伍老兵吕保民,勇敢地制止歹徒伤害市民,在英勇搏斗中,他身中二十多刀,其他民众也没有沉默,勇敢地将制服,以吕保民为代表的中国人展现出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匡扶正义的勇者情怀,彰显了崇高的道德感,哪有什么“最缺德”的民族,只有一些缺乏文化自信的小市民。

其实,最缺德的,应该是在这场关于道德讨论中别有用心的人。这些人,利用一些极端事件,煽风点火。他们崇洋媚外,将外国人描绘成一个个“圣人”,把外国描绘成失落已久的“伊甸园”,似乎“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这种数典忘祖的行为恰恰暴露出他们的孱弱,暴露出他们的“缺德”!

这起惨剧带给我们的思考,不应是“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而应是舆论的声音不断增强,道德感在群众中越来越普遍和强烈,还应是清醒地认识到提升社会道德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理性认识,全面分析,增强文化自信,才能认清事实,紧握舆论的铁拳,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公德。

用一句“缺德”来痛骂围观者,看似观点鲜明、舒心解气,事实上这只是那些隐藏在屏幕后面的“键盘侠”的孱弱行为,既不能安抚亡者,也无益于此类事件的解决。因此,我们缺的不仅仅是“德”,而是冷静客观的思维能力,是完善的社会制度。

愿逝者安息,愿中华民族的明天会更美好!

关于真情和冷漠的作文【三】

大街上人山人海,那只能让我更讨厌。我躲开人群,穿过一条条街道,找到一处人稍微少一点的巷子。在这里,我的脚步停滞下来,想稍感这一片清净。

可能也因为这份清净,我便有心情环顾了下四周。巷子里有一些墙已经倒了,在一处垮塌的七零八落的'墙边坐着一个老乞丐,不留意是不容易发现他的。因为那乞丐正坐在那,似乎已经和古墙形成一幅古画,浑然一体。来往的人们从乞丐面前走过,似乎并没有发现他,尽管他穿的破烂的衣服是如此刺眼,枯黄的脸是如此憔悴。

我看得入神了,心情又开始复杂起来。就在这时,一个蹦跳的小女孩跳进我的视野里,她好像对这里很熟悉。只见她很熟练地把手里的五块硬币放进了乞丐面前的破碗里,硬币落在碗里发出清脆的声音。乞丐抬起头看着小女孩,立刻笑开了花,像见到老朋友一样。小女孩上前捋了捋乞丐的头发,顿时感觉这幅画更美了。这时,从女孩来的方向传来了一位中年妇女的喊声:“妞妞,吃完冰棍就赶紧回来!”“知道了!”女孩回答后,又对乞丐说到:“我明天再来哦!”说完她就走了。

看到这里,我愣住了,突然感觉背包一轻。翻开一看,原来一种叫冷漠的东西掉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