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如何让孩子自己写好作文)

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如何让孩子自己写好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6-30 06:44:07
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如何让孩子自己写好作文)

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一】

今天观看了王金战老师《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

首先是兴趣,我认为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每天把“学习””学习”挂在嘴边,这样的话学习就会在孩子心里变成巨大的包袱。孩子就会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让孩子放下思想包袱,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为孩子创造一个心情舒畅的环境,恢复、保持和提高学习兴趣。当然作为我们父母还要起到榜样的作用,言传不如身教。父母热爱学习是对孩子的最大鼓励。在学习气氛浓厚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作为父母我们还要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科技馆或博物馆。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多和孩子沟通。记得曾在一本书上看过,不管工作多忙,心情多糟,睡觉前记得摸摸孩子的头,抱抱孩子,通过身体的接触来传递对孩子的无限爱意和期待,有些沟通不需要言语。还要坚持每天和孩子聊一会,不要总是让孩子听,要多让孩子来讲,倾听一下孩子的想法、不满、期许。而且在倾听孩子讲话时一定要态度和蔼,不要打断。只有做父母的认真倾听了孩子的心声,才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自己得到了尊重,也才会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我对王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的另一点就是“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王老师说,我们不要总拿孩子与强的孩子比,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特别在乎家长的评价和情绪。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吝啬的孩子的夸奖,要多鼓励少批评。我们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优点,关注他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

最后,我相信作为家长的我们只要认真去做,不断学习,和孩子一起学习,就一定能让孩子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

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二】

教师的责任是让学生爱上学习,学生学得轻松与否,关键在老师。有常州家长问我,减负后孩子不知做什么,觉得时间很多,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也在老师

人大附中的学生每天早上8:00上课,下午3:30放学,没有早晚自习,双休、节假日均休息(讲到这里,会场发出惊叹声,人大附中的孩子学得不差,这是为什么?拼教师!拼教师不是拼时间,拼加班加点,而是拼精心备课,拼课堂效率。在青岛二中时,我每星期有13节数学课,在人大附中,每星期只有6节数学课,教学内容是一样的,这就逼得我打破原来的一套,精心备课。

教师只有精心备课,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学得好,我现在不花四五个小时备一节课我不敢上讲台。再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效注意力只有10分钟左右,老师就必须把关键的知识在10分钟内讲完,其余的时间带着孩子做做游戏,互动互动。如果把知识拉成30分钟来讲,学生肯定开小差,课堂效果肯定不好,学生很累,还掌握得不好,然后补课,这样学生的负担能不重吗?

我是坚决反对校长、老师利用手中的权力,不停地补课,掠夺孩子们的时间,这其实是校长、老师对自身职务的放弃,这不是教育,这是生产队模式,这对学生是一种摧残。这样的老师与其说他教了多少届学生,不如说他摧残了多少届学生。

教师的责任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渲染学科之美,讲清学科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享受的过程中学习,自主地学,轻负担高质量地学。人大附中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就很强。

我觉得常州的减负工作抓得很好,确实要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有家长问我,减负后孩子觉得无所事事,一下有那么多时间,不知道做什么了,怎么办呢?我认为这不是家长的责任也不是孩子的责任,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教会孩子爱上学习,教会孩子自主地学习。所以,教师要好好思考,如果改变这一现状。

教师的成长分4期:缺乏期、盲目自信期、反思期、专家型学者型期,我目前处在第三期

经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积累,我觉得一个教师的成长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经验缺乏期,这段时期刚从学校毕业,什么也不懂,还不知怎么把握课堂应对学生,需要好好向老教师学习取经。

第二阶段是盲目自信期,这时往往已教过两三届毕业班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了,觉得教好学生也不过如此,的那些题今年是这些明年不还是那些?这个时期敢冒犯所有的权威,觉得自己最有本事。许多老师往往就停留在这个阶段固步自封。

第三个阶段是反思期,当你真正听到教育大家上的课,当你真正领略到教学的魅力,你会为自己曾经的浅薄感到羞愧,然后你会痛定思痛,会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会重新设计自己的的教学方式方法。我现在正处在反思期。

第四阶段是教师的最高境界,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大师,这是每位老师努力的方向,我也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如何让孩子写好的作文【三】

正如王老师所讲的,不需要任何培训,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门槛就能成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会陷于一种误区。我们总是用一种自己模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我们看中的永远是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兴趣。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态,使我们唯恐孩子落在后面,于是不停地为孩子报班,不停地催促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愿望和爱好。正如王老师所讲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

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在学习中,孩子会因为喜欢而投入,也会因为投入而更加专注和高效。孩子学习的兴趣化培养,作为家长我感觉,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以适应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随时为孩子释疑解惑,让他们感到家长和他们在一起。不让他们因为困惑而迷茫,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勇气和信心,并及时分享他们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让成就感和荣誉感成为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对王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的另一点就是“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王老师说,我们不要总拿孩子与强的孩子比,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特别在乎家长的评价和情绪。学习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学习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层层铺垫逐步实现的。

我们不要期望孩子每天都能进步多少,只要孩子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努力,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时节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丰收的喜悦。

我们要学着去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感受和自尊。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扬和鼓励。在认可中让他们找到自信和力量。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感到自身的努力和进步对家长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