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花洲书院作文650字)

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花洲书院作文65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0-26 11:11:37
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花洲书院作文650字)

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一】

接连下了几天雨,今天太阳终于出来了。难得一个好天气,爸爸带领我们一大家子来到了永嘉书院游玩。

进入了永嘉书院,那清澈的小溪急速地流淌,哗哗哗,好像在唱着一首欢迎曲,欢迎我们的到来,远处的山峰上还有一层层薄薄的雾,朦朦胧胧,像个害羞的姑娘,戴上了白色的轻纱帽,美丽而又神秘。漫步在小溪旁的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书院的桥实在太有特点了。想要过桥是需要勇气的,一座是石条做的独木桥,一座是一个个石蹲做的丁字步,桥下是湍急的溪水。我鼓起勇气走在石桥上,看着脚下的.流水,心里总觉得有点晕,还好爸爸总是牵着我的手。

越过桥以后,再往里面走,小溪的水没那么湍急了,静静的流淌着。溪水中的鹅卵石清晰可见。一群红色的鲤鱼仿佛还没从冬天的寒冷中醒来,一动不动地躲在一个大石头阴影中,红红的一片。小溪旁的柳树,好像知道春天就要来了,它好奇地探出了一点点嫩绿的叶子,桃花也绽开了一个个绿豆大般的花苞……

山路忽然一转,啊,瀑布,哗啦啦哗啦啦,只见前面一条美丽的瀑布就在眼前。我兴奋地跑了过去,站在瀑布下,仰着头,望着瀑布,清凉的风一阵阵的吹我的脸上,凉凉的。飞流直下的瀑布好壮观好震撼。我们几个小孩还在瀑布前面的水塘里,心里“痒痒”地玩起了打水枪的游戏。

好美的永嘉书院,好快乐的一天!

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二】

百花洲座落在南昌市八一公园的里面。百花洲光听名字就应该是一个百花盛开的地方。可是你知道吗?它以前是什么样子吗?

百花洲以前湖面上漂着许多垃圾和鱼,让人闻到一股臭气。早上到百花洲去划船,水不清,很脏,很臭。晚上路边有许多小摊小贩,公园里昏暗无人,但里面的人都是扫公园的。中山路的商店9点钟就关门,因为:中山路的路边的灯都没有,伸手不见五指。

现在的百花洲可美了,中山路路灯繁华,商店10点才关门。因为:现在的中山路美观了。公园里早上有的人在锻炼、练剑,有的还在划船,水可不像以前一样又脏又臭了。划船的游人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放松一下身体,觉得好清爽呀!百花洲真叫人赞不绝口,水清清的,花草树木多了。景美、人美,现在可不像以前一样,人们乱丢东西,如果有人把垃圾丢到地下,扫地的人立马捡起来。不但扫地的人会捡起来,过往的行人也会捡起来。

晚上百花洲路灯五彩缤纷的,还有许多小动物的图案,刻在上面多可爱呀!路灯的颜色也不一样。旁边有许多菊花五颜六色的多美呀!路灯映在水里美丽极了,像幅水上的画。

百花洲真是跟以前大不相同,我想这是南昌花园城市的一大焦点吧!

关于花洲书院的作文400字【三】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去游刚刚修复的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在其原址上扩建而成,位于(邓州)市区东南,人民路与穰城路交口北角,毗邻邓州市一高(现为邓州市花洲实险高中),占地100多亩。

9时许,我们穿过高高挺立的“景范坊”,跨过外城河石拱桥从南大门步入花洲书院景区。景区内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拾级而上古城墙,沿级垒石成景,夹道翠柏成荫。蹲伏在城墙上的状公似小松鼠的室外音乐器,从通红的壳体内奏出邓州籍古筝大师曹东扶先生的经典名曲《高山流水》,筝鸣叮咚,曲声悠扬。

站上城墙,举目四望,自西而东筑有览秀亭、春风阁;折向北又有文昌阁,北至尽头则是纪念造字祖师的连廊仓颉亭。

顺级而下,迎面是黝黑的范仲淹墨玉雕像,似在照示范公劳碌奔波、治国戍边、饱经风霜不平凡的一生。范公身后的照壁上镌刻着邓州籍著名书法家张志和手书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照壁西边为旧时书生洗墨的砚池,池中屹立着后人为纪念范公建筑的“景范亭”。壁内状元苑内筑有“不欺堂”,是为纪念范公书赠邓州新科状元贾黯“不欺”二字的故事。

背依古城墙东北角叠石为山,流水飞瀑。其上三层四角的春风阁尚未竣工。完工之后,登临眺望,书院全景定能一览无余。

转过照壁,自西而东,依次建有名人馆、范文公祠、花洲书院。书院之东,集水筑山,建亭筑廊,雕梁花栋,自状元苑以北春风堂、松风轩、百花洲、学海书舟、清风天籁、闲呤亭、嘉赏殿等组成了天学书海景观群。

名人馆中汇集邓州古今名人,碑壁连廊,奇山点缀,书画飘香,建有医圣张仲景展览馆、当代文学大师姚雪垠文学馆。从中可了解邓州古今灿若星汉的大家名流:霍去病、杜茂、宗炳、岑参、铁铉、韩作黎、张新芳、卢直夫……

范文正公祠向世人展示了范公苦学、报国忧民的伟大的一生。范公幼孤,就读古寺,划粥断韭。1015年进士及第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文以治国,武以戍边。主持“庆历新政”失败后,于1045年谪知邓州。

范公在邓州勤政为民,息诉兴教,修建花洲书院。在此写下饱含忧乐精神的《岳阳楼记》。扩建后的花洲书院用实物图画展示了古代书院变迁史。并依制建有先圣殿、藏书楼。

走出书院,向东信步进入景区,从不欺堂向北,牡丹院内郁郁丛丛,红的、黄的、白的牡丹争奇斗艳,在和风中向游客频频含首。

山洞内溪水淙淙,游廊之侧彩鱼戏嬉。清风天籁亭中,似闻风声雨声读书声。书海亭上,若见文波诗涛。

景区尽头,自西而东,一条长廊曲折往复,拾级皆景,攀上古城墙,廊尽有亭,是为仓颉亭。

漫步花洲书院,心灵之弦为范公的精神轻拢慢拈,感慨颇多,以诗抒怀:

庆历六年

九月十五夜

皓月千里

飘渺如烟

水样流动的月华

洇润花洲书院

览秀亭上

您拈笔凝望

《洞庭晚秋图》

浩淼湖波

浮光跃金

您的神思

乘清风明月

畅游洞庭

仙临岳阳新楼

放眼

湖光山色绘就的

帧帧美图

就在这花洲书院

携神侣仙的圣贤

挥岳阳楼为妙笔

濡洞庭湖水做华章

一曲忧乐天下倡

扶倚亭阁楼台

画枋雕栏

我与大宋宰辅手搭着手

拂拾史海翻腾的浪花

如理您风中飘逸的袍服

岳阳楼擎起千古忧乐炬帜

洞庭湖波荡范公情思神理

览秀亭蕴星月风云四季画

花洲雨霖圣学春华秋实多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