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作文700字)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作文7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9-03 04:59:17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在岁月的堤岸慢慢走作文700字)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一】

李欧梵先生是我敬重的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者,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年读大学,第一次捧读《铁屋中的呐喊》时的震动和愉悦,及至读到他的《狐狸洞呓语》,始在语言的轻松机智和见解的独到深刻背后了解到欧梵先生“狐狸型”的治学方式和为人的性情,更添了一份学术之外的亲切。我耳闻后忙找来一睹为快,同时也在关注网上报端的书评;其间有两则评论、商榷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先是9月7日《中华读书报》上刊登了徐慈威的一篇《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评李欧梵的新著〈我的哈佛岁月〉》,其后半月余,《新京报》“书评版”又登出了一则与徐文商榷的文章(9月23日,《“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兼与徐慈威先生商榷》),署名“舒平”。读完《我的哈佛岁月》,我原本想写点什么,一时没有下笔,正巧看到这两篇评论,还是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写出来。

这两篇文章的名字放在一起有点绕,先要解释一通。徐文题为“一流学者的‘二流’著述”,在文中有一段关于“刺猬型”学者和“狐狸型”学者的论述,坦言“我宁愿相信,事实上李先生也是一流学者”,同时他认为“李先生的这本《我的哈佛岁月》,即使不用学术的眼光审视它,充其量只是二流著述”;而题中的引号一方面表明引自原作,另一方面也隐隐体现了徐先生的善意。舒文名“‘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一看即知化自徐文,舒平先生坚持称《我的哈佛岁月》是“二流”学者的“三流”著述,其实是以退为进的法子,说到底还是想让人承认《我》是“一流”学者的“一流”著述。

舒平就这个问题首先向徐文发难:李先生在书中明确地说过自己只是“二流学者,三流作家”,(书中欧梵先生说的是和“西方传统中的名家”相比,“以世界大师级的尺度来衡量”,“有时自嘲”,以此自况,这其实是看似自谦实则自负的说法),你非把他归入一流之列,莫不是想“借批判的对象来抬高自己”?进而以此猜测竟得出结论:“国内的批评界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有些批评家专门喜欢拿名人开刀,借此打通自己的成名之路,即使批评的对象不够一流,也非要把他说成一流,否则自己的批评便会显得缺乏分量”。看完这段话我大吃一惊,徐慈威的文章写得很是平和中肯,(相形之下倒是舒平的文章到处显得尖酸),我竟没有看出包藏了这样的祸心,忙按图索骥地把徐文又读了一遍,除了读出诸如“由于李先生骨子里是位学者,所以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还是在在地透露出它所蕴含的或者说内敛的学术价值”等句子和为文的坦率真诚外还是没有其它——似乎是舒平虚惊了一常其实舒先生的话也并不新鲜,是文坛上的故伎了,前几年有个沪上文人就惯用此术,把一切批评者都看作“攀援的凌霄花”,这种话的恶劣之处就在于以自己已获得的话语权力而制止别人开口,幸而不是欧梵先生本人;我看到这类话一向有些愤懑不平,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发此旧论,让人不免惊讶,不过听来既颇为耳熟,就不会如小儿女羞赧而退,还要照做凌霄花。

舒平的文章存在两大问题,剖辨清楚,许多问题自然水落石出。舒文的第一类问题在于往往把一个问题推向极端,或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这样就歪曲了徐文的原意往往导致谬误,他再紧抓不放加以发挥,结果讨论的其实不是一个问题;我无暇指出文中无数的逻辑漏洞,仅举两例。

一例是徐慈威先生认为“以一个货真价实的哈佛教授而与哈佛女孩的妈妈去比试,去打擂,起点就不高”,舒平先生则说出这样一番话,“如果一个人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等,那就是思想有问题了”,“哈佛女孩的妈妈怎么了,人家能把女儿培养成才难道没有资格将自己的与众人分享吗?”前者提出的问题是欧梵先生作为在海外多年的学者、知识分子在书写个人记忆时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高度,这种被期待的精神高度使得论者认为李先生不应以一个畅销书作家——哈佛女孩的妈妈作为参照(至于到底应不应该,下面会详细讨论),后者并没有在这个问题的本质上作出回应或驳难,而是粗暴地给对方首先扣上“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喜欢将人分成三六九”,“思想有问题”的大帽子,然后是近似胡搅蛮缠的发挥,回头一看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什么时候前文中讲哈佛女孩的妈妈不能写书了呢?

另有一处,徐慈威举“罄竹难书”一例称《我的哈佛岁月》文字水平未免有些粗制滥造。至少在大陆一般的用法中,欧梵先生确实把这个词一连两次用错了。应该说徐慈威所指的“文字水平”就是指单纯的遣字用词,到了舒平的笔下,却颇为高调地称“我辈喜爱李先生文章,恰恰是喜欢李先生那种随意、潇洒,挥洒自然,天马行空的文风”,由“文字”到“文风”,舒先生偷换的概念可谓大矣!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舒平在文中提出,“徐先生认为李欧梵水平粗制滥造(看官注意,这里‘文字’又被置换成了‘水平’),我也想在此‘不知天高地厚地说一句公道话’,仅从徐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看,徐先生自己的文字水平也未必堪称‘一流’,至少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都没能被说服!”云云,且不说这里的“文字水平”又不知何时变作了论理的水平,也不说徐慈威先生论理的水平到底怎样,批评对象和批评者之间有无可比,需不需要比,这大概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请舒平先生恕我言语稍有不逊,因为这里实在有些离谱了,“商榷”到最后却质问起批评者的水平以壮声势,实在有些不妥;我其实想说明的还是,当一个概念反复被置换时,讨论已经没有意义了。

舒文的第二大类问题,也是根本的问题在于舒平本人对于价值的评判缺少一种内在的尺度,这才导致了形形色色的不一致和整个文章的“格调不高”。舒文中至少出现了三种类型的著述:回忆录、畅销书和学术著作,对于它们评判显然不能执行同一标准:回忆录有自身的精神维度,畅销书要符合的是市场的准则,学术著作也自有一套学术的规范,当然回忆录也可能是畅销书,但总是要遵循最“本己”的价值尺度。舒平本人意识中这种尺度的缺席造成了文章的混乱和可笑,一方面质问“哈佛女孩的妈妈怎么了?……”,另一方面又毫无道理地假借正义之名批判所谓“所谓的学术著作”;尺度的混乱导致对所提及的诸种著述都缺少应有的尊重(误读也是一种不尊重)还是很表面的问题,我说的“内在”是指一本好的回忆录应是一部优秀的精神传记和心灵自传,而不只是身体和经历的纪录,欧梵先生部分地做到了这一点,但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鲁迅的研究者,作为“中国公共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实践者,作为海外“芝加哥大学中国思想者部落”的酋长,欧梵先生所代表的文化趣味、精神倾向和价值立场值得、也引起了无数的关注,人们有理由对欧梵先生的思想和精神高度提出更高的期待。舒平试图否定这种期待不仅没有抬高反而降低了这本书应有的品格。我们希望看到一个以西方精神为背景、在俄罗斯思想烛照下的真正的“狐狸”,而不是一个在多元文化中栖身或逃避的供人玩赏的画了大花脸的波斯猫——难怪舒平先生那么津津乐道。

最后还是回到欧梵先生的这本新书。为写这篇文章,我把《我的哈佛岁月》又仔细读了一遍,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在这本随性的小书中都很丰富,我认为其中写得最好、也是我最喜欢的,是几篇回忆老师的文字,如《史华慈教授》、《普实克》,《退休记事》也颇为感人,然而毕竟《我的哈佛岁月》是本匆促写成的书,没有来得及耐心地打磨,里面确实存在正如徐慈威先生所指出的一些不妥之处;至于书中“每每津津乐道的男女情爱之事”,徐慈威认为“未免不够恰当”(作为知识性的回忆录),舒平则认为是“率真”,是“真性情”的流露(作为个人的自传),我不作判断,而更愿意把它看作“道德判断被延期的领地”。不过舒文中说“今年终于读到了一本真正值得一读的书”,我还是觉得有些夸张了,如果舒先生真得这么以为,那实在是井中之论;而在其文末还有一段近似挑衅的话,我看后触目惊心,真真无言以对,其实舒先生多看几遍《我的哈佛岁月》中所论的书与人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东汉马援在《戒兄子严敦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深以为是,并同样以此为戒,愿与舒平先生共勉: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重之爱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饱学之士大多周慎守礼,肤浅之辈大多腾嚣猖狂。这里我绝无嘲讽舒平先生的这篇文章“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意思,我只是私下里觉得徐慈威先生一番寓褒于“贬”的平和之论可能恰恰是对欧梵先生的理解和尊重,不由让人想起书中写普实克教授和夏志清教授笔战的一段,一对朋友间的“笔墨官司”不但没有损害友情,反而见出了双方的学术风度和风范;而舒平先生以剑拔弩张姿态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误解了徐文的原意,自说自话近乎无理,更为令人遗憾的是与欧梵先生书中所透露的宽容平和亲切的人文气息相背离,同时也冲淡了回忆所弥散出来的可贵的温情。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二】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站在路口犹豫着,不知该选择哪一条。

一片黄叶悄然从树枝上滑落,在空中打了个旋儿,又被风吹得摇摇晃晃,最终还是落到泥土上,与那些同样飘落在地的黄叶覆在一起,等着泥土的洗礼。我又望向面前这两条路:一条宽大的柏油马路笔直而又亮敞,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裹了一圈光环,泛着亮晶晶、耀眼的光芒;一条是土路,窄小得只容许一个人经过,弯弯曲曲绵延着,四周是挺拔的树木,茂密的树叶遮住了刺眼的阳光,显得幽深而静谧。几个行人从我身旁走过,瞅了瞅那条小路,径直踏上了另一条大路。运输的卡车“呜呜”地从大柏油马路上驶过,一群学生蹦跳着,也走向了那条大路。而那条小路,至今未曾有人涉足。我又望了望那条柏油马路,毅然决然的选择走另一条小路。

我踏上了这条小路,尽管我不知道它将通往何方。这条路似乎不曾有别人留下的足迹,我有些高兴—————这条路上将会留下属于我的足迹!我向前走着,边走边观赏四周的风景:有树粗大的枝干,上面包裹着一层干而脆的深褐色树皮;有一丛尖端有些微黄的小草,中央亭亭玉立起一株不知名的黄色花朵;有扎在泥土里的一只只蘑菇,棕色的圆帽子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露珠……我走走停停,为这独特的风景而侧目欣赏。

前方的路越来越窄。路两旁越来越密的灌木已经比我还高了,相互簇拥着,推挤着,我必须侧着身子,才能继续前进。有几枝带刺的枝条调皮地把头伸的老长,挡住了我前进的脚步。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小心翼翼地揪住其中枝条上的一片叶子,把它轻轻拉开一段距离,既能使我通过,又不折断它们的枝叶。一不小心,一片叶子被我拽了下来,枝条反弹回来,在我的手背上划出一道浅浅的口子。细细的珠从皮肉间渗出来,刺痛缓缓在手背漫延。顾不得检查伤口,为了避免身后带刺的枝条继续反弹,我必须一直向前走,不得停留。我更加小心地拨开挡住视线的枝条,渐渐走出了这片灌木林。

拖着沉重的`双腿,逃离了坡路的折磨。又不知走了多久,再抬起头来,眼前焕然一新:一片茂盛的桂树林已经开满了桂花,如广阔深黑的夜空里那一颗颗闪光的小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为我的长途跋涉而吐着芬芳。我沉浸在一片桂花香里,身上的疲劳和酸痛感减轻了许多。我自豪地想,谁会想到铺满落叶的小土路尽头会有如此美丽的桂花林呢?当我在接受灌木林与陡坡的考验时,也没有想到前方是这么浓郁的芬芳呀!我又想起那条我未选择的大柏油马路,那儿的尽头也会如此迷人吗?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三】

先有李欧梵性格上的“狐狸”式之多变,才有其学术上的“狐狸”式之研究。李欧梵大半生经历与治学与此休戚相关。

《我的哈佛岁月》既以哈佛为题,自然撷取与哈佛有关的人生经历。故而书分两部分,一谈其哈佛八年经历,二述哈佛十年教学经历。此外尚有“附录”凑数,吹捧有之,可不必读。特别是他夫人的回忆文字,浓情腻歪,更可不读。

作为学者的一生,研究成果才是生命之花,灿烂无比,而人生经历或如缓流之江水,表面平静、方向明确,偶有暗流潜底、激荡不已。李欧梵从赴美求学至哈佛退休(2004年)的大半生历程,大抵也是如此。他出生于1942年,随后赴美,先是在芝加哥大学学了一年国际关系学,而后转学哈佛在专攻中国近代思想史与中国现代文学,1970年获博士学位。1969年始,李欧梵先后就教于达特茅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最后一站是哈佛大学,历时三十余年。看似平淡无奇,却又十分精彩。

或曰性格决定命运,这话用在李欧梵身上再恰当不过。李欧梵十分服膺英国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刺猬与狐狸之说。(有兴趣者可查译林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俄国思想家》26页)狐狸狡猾多变,刺猬专一精深。李欧梵常以“狐狸”自喻,所以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

实际上,应该是先有李欧梵性格上的“狐狸”式之多变,才有其学术上的“狐狸”式之研究。李欧梵大半生经历与治学与此休戚相关。从本书“序曲”一节便可看到,李欧梵大学毕业之时,决定他前往美国留学的原因并非有明确目的,而是“当时到美国读书是一种风气”,以至于到美国后究竟该学什么,他自己都迷惘不已。于是,也才有先到芝大读国际关系学,尔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转哈佛大学学历史,再转而随史华慈教授攻读中国近代思想史,最后的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却又兼顾思想史与文学的这么一连串“变数”。

把握此一关键,于李欧梵的求学、教学、治学等等一系列问题,便可了然于胸、无所滞碍。就连他在学生时代,为什么会上午到一图书馆,下午到另一图书馆,晚上再换一图书馆这样的小细节,都可以此观之。而他为什么前前后后就教的大学达七家以上,也不难理解了。

李欧梵的哈佛求学生涯,一言以蔽之,可以用费正清教授对他的称呼——freespirit(放荡不羁者)来形容。这指的是他在为学上的自由心态。所以,在博士资格口试的时候,费正清狠狠地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破天荒地考他历史的具体日期这一类细节问题——据说,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把他考得个丢盔弃甲,斗志全失。不过,费正清还是让他通过口试,并反过来安慰他“男人考博士口试,就像女人生孩子一样”,生前有阵痛,痛完了生下来就好了云云。

让人艳羡不已的是,伴随李欧梵整个求学生涯的,是一位又一位的大师、名家。从就读于台大时的英美文学著名学者夏济安,到进哈佛后的费正清、史华慈、杨联升,乃至对他产生实质影响的普实克教授(该书附录有专文介绍)等等,大多是一代学术巨擘。这还不提他当年旁听时遭遇的如社会学家帕森斯等人。这在一般人眼里,却是想也不敢想象的。不过,所谓名师出高徒,李欧梵却似乎并未追从上述诸大师的脚步,却拐到另一条路上去了。当年他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时候,美国这方面的专家屈指可数。

至于李欧梵的教学生涯,该书亦有详细介绍。总体来讲,在具体教学上,李欧梵并非十分出色。特别是教本科生班,自己也承认失败。惟有五六人的小班,他得以因材施教(又是“狐狸式”的教法),故有“狐狸教授”美名。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四】

现代性理论是李欧梵的“手术刀”(当然不止于这一把,“狐狸型”学者的一大特征就是理论之“刀”又多又快),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这话的确精当,与李欧梵自承为“狐狸型”学者可谓款曲暗通,遥相呼应。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李欧梵的著作更是纷繁芜杂,极尽“狐狸”之所能。

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鲁迅打回“人形”。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虽然有人说毛尖女士译得不好,并挑出毛病不下五十处。但至少在我当年读来,依旧让人心潮澎湃,茅塞顿开。特别是将《子夜》里的小资成分“揭发”出来,以及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为之耳目一新。

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凡此种种,可以参见他的新著《清水湾畔的臆语》。

现代性理论是李欧梵的“手术刀”(当然不止于这一把,“狐狸型”学者的一大特征就是理论之“刀”又多又快),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现在有转为“正业”的趋势)。对此,俨然已是老“狐狸”的他,当然深自明了。

所以,如果对李欧梵这大半辈子作反思,径直可以参见《我的哈佛岁月》“结语”一节。我对此节几乎全部赞同,除了有人说他是“二流学者”,而他却变本加厉地自嘲为“二流学者、三流作家”这一点有不同看法之外。我的意思是,我只同意前半句,不同意后半句。就目前来看,如果将李欧梵与他的业师们比起来,“二流学者”他是当定了(这就是吃了“狐狸”的亏)。然而,就写作水准来说,李欧梵不遑多让,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流作家,包括他的情书在内。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五】

不知是怎么了,今天上课的状态又不好,一连几天都是这样,心不在焉真叫人难以理解。

我突然想起那个奇怪的梦--皎洁的月光下,一丛茂盛的爬山虎铺满了那座矮墙,墙外漆黑一片,看不到,什么也看不到,一条弯曲回环的小路通向黑暗的深处就是那样弯曲我想翻到墙外去看看,但我没有,那没用,这样呆着不也很好吗?我就一直这么站着,直到一觉醒来。挺普通的'梦,连续做了好几天,就一同样的梦,也挺奇怪的。

有的书介绍说这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可是我一点儿也不紧张,尽管我离中考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我才不像他们那样,一天到晚拼命地学习,到头来只为了中考,真没劲。中考考好了怎么样?人活着干吗要跟自己过不去,平平淡淡的不好吗?妈妈说我这想法太消极。我可不这么想,我并不想要什么成功,只要不失败不就好了吗?

有时妈妈问我现在这样子以后要怎么办。其实我就觉得我以后能有饭吃,哪怕是乞讨来的,能有住的,哪怕是荒郊野外,我能活到老,不就挺好吗?妈妈说难道我就没什么追求,当然有了,我的追求就是平淡!妈妈却叹息道,那条路太长!难道妈妈知道我的梦?不会的!应该不会。

啊呀!起风了,把那簇爬山虎吹得哗哗响,还摇呢!我依然站着许久我站不住了,风太大!我倚在墙下,看着那条小路,它还是那么弯曲。帽子!帽子给风吹跑了,我要去追。帽子向小路的方向飞,我就追,还有些累,流了汗,很快被风吹干。跑啊,跑啊,变亮了,小路的周围都亮了。阳光明媚,有蝶在飞,景色很美,我不累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比以前的任何时候

我跳了一下,抓住帽子,特轻盈,我发现帽子上多了一个字--追!是的,一觉醒来,在我的人生格言里分明写着个--追,是我写的!似的,我认出了,那正是我的字迹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六】

其实我从未忘记。

班主任在语文课上说:“树是根的梦想,根是树的影子”,细想这话真是饱含哲理。

在生活的话剧里,有这样的两个人,他们的爱,他们的温暖,有时很细腻,有时又很粗糙。他们就是父母。当太阳懒懒的撒在谷场上,稻田里的大家伙都弯下了腰,好像在向播种它们的农人致敬。那是秋收的季节,爸爸妈妈整天在田里忙活。一到双休日,我就带着弟弟妹妹,围在大火炉旁烤番薯吃。香味冒出来了,我赶紧拿起木炭夹,看着黑乎乎的一团,心想:这玩意儿竟能这么香。去了皮,金黄金黄的肉让人直咽口水。吹凉,先让最小的妹妹吃一口,然后是弟弟吃一口,我再吃一口,然后全部给了弟弟妹妹,自己就把那一层皮上残留的肉拿过来啃光。

离家不远的村头有一条小溪,平日里,我们都去那儿玩。在小溪的中流有一个不大的小池,是供人们洗菜浣衣冲澡用的。傍晚时分,看到大人们带着劳动工具在溪边清洗,该回家烧饭了。爸爸妈妈回家了,晚饭也已经准备好了。那个时候我还小,把饭烧糊了是经常的事,我还记得妈妈把烧糊的饭盛过去自己吃了,她说烧糊的饭更香。吃过了晚饭,父亲把我叫了过去,他转过背,让我给他擦药。我看看他的背,不禁热泪盈眶,父亲的背,紫一块,红一块的',有的地方还褪了皮----这都是他在烈日下为全家操劳得到的“奖章”。对于父母来说,子女是他们放飞的梦想,他们就是子女赖以生存的根。他们总是默默地付出,殷勤的守护,一切尽在不言中。

树想要长得更高,就需要更加粗壮的根。根把自己埋在土壤里,拼命地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只为了小树的成长,树的每一片嫩绿都浸润着根的汗水。树长高了,看到了更远的远风景,离根的距离却更远了。而我,我还不懂如何走近他们,但至少,我愿意用笨拙的文笔来描述他们,纪念他们。我在路上不停地奔跑,因为有父母才有意义。

老师是我的第二任父母。上初中的时候,阿姨曾希望我回家帮忙,不让我继续读书了。如果不是老师们的帮助,我都不清楚自己现在身在何处。说我自私也好,要强也罢,我是真的真的不能放下学业。前方的路,虽然不会一帆风顺,因为有贵人相助,却也有惊无险。我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了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深圳耀华实验学校的全额奖学金,来到了深圳,融入到华文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从此一路歌声,一路阳光,曙光和希望就在眼前!

“黎明前最黑暗,胜利前最绝望”,我深知在最后的征程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为了尽快抵达目的地,我需要鼓足勇气,奋力拼搏!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困难不会由我一个人承担,因为我有敬爱的田总和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爱,有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辛勤教诲,还有同学们的相知相伴。感谢田总,感谢耀华,感谢所有给我热忱帮助的人,有你们相知相伴,我将无惧风雨,笑迎未来!

我的岁月我的路作文700字【七】

如果要完整地了解李欧梵,藉由《我的哈佛岁月》这本自传,他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便有明晰脉络可寻,进而对他的学术生命及个人旨趣当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读书如坐地铁,到达终点之前必要一站一站地经过。李欧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站点。一度迷恋李欧梵,未曾谋面的老友绿茶故而寄来小说《范柳原忏情录》。在老家书房那硬木沙发上,曾为这本小书的文字倾心不已。如今在千里以外的寓所遥想那段可以静心读书的岁月,竟恍如隔世。虽然那不过是2001年的事。

后来,只要见到这一作者的书便会不由分说地买下,包括《铁屋中的呐喊》、《狐狸洞呓语》、《东方猎手》、《上海摩登》等等,学术论文、文化随笔、小说无所不包。那本《狐狸洞呓语》还多买了好几本送人。所谓FANS也不过如此。

这也算是与李欧梵老先生的一段书缘吧。于今想来,却有点儿莫名其妙的。到底自己喜欢这老头儿什么?买的他的第一本书是《现代性的追求》,这才代表他的正业——现代文学研究。但说老实话,这本书也是最近才嘱咐家人寄来,且匆匆一翻而过。也许是因着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才慕名拜读《范柳原忏情录》这本续貂之作?找出当时读书笔记,《范柳原忏情录》写得再好,与他自嘲为票房毒药的第二本小说《东方猎手》一样,不过都是他的“玩物”而已。可见,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有正儿八经了解过李欧梵。

想来许多人也是如此。李欧梵得以确立其学术地位以及在美国大学里安身立命的现代文学研究,除非专业人士,想必许多读者都兴趣不大。试问,他那本研究鲁迅的大著《铁屋中的呐喊》有几人认真读过?而他的文化随笔倒是在内地大行其道,出了一本又一本。他自己也是一点儿都没有哈佛大学资深教授的派头,一会儿出书(《过平常日子》)大曝个人隐私,一会儿对话无厘头影星周星驰,乃至被称为“小资偶像”、“时髦教授”。即便是这本新书《我的哈佛岁月》,一开章就摆开要学《哈佛女孩刘亦婷》写畅销书架势,让人苦笑不已。

之所以花了那么多笔墨来描述作为“他者”的李欧梵,无外想说明其人其文某种程度上被“简单化”了。如果要完整地了解李欧梵,藉由《我的哈佛岁月》这本自传,他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作品便有明晰脉络可寻,进而对他的学术生命及个人旨趣当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