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爱情的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爱情的高考满分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05 09:50:02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爱情的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一】

漫步于姑苏城的石桥流水间,看着或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桂花香吸引。抬头时,已站在阿婆的院前。

院子里满是阿婆精心呵护的桂花树。枝缝肆意生长,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淡黄色小花,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黄色,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的黄晕的光。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犹记年幼时,阿婆曾搂着我叙说她和桂花的情谊是早已深埋下的。迫于生活,阿婆自小便学会做桂花糕,以此补贴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桂花香中弥漫开来的。

直到现在,正在经历花样青春的我才开始有点明白阿婆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阿婆的青春显然不同于我们的青春。有一条新的花裙子便可以兴奋上好几天,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制作桂花糕,为自己能担起家中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不同的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阿婆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阿婆:头上包着一方蓝碎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叙说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吃力。多少年后的阿婆依旧坚持做桂花糕,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阿婆伏身于石寨前,把蒸熟的米粉、糯粉、熟油、提糖拌匀搅合,然后轻轻压入模具。蒸、擀、匣、刀切后,便盛在盘子里,洁白如玉的桂花糕氤氲着淡淡的桂香,融入口中,清甜爽口,细腻化渣。这就是贯穿了阿婆整个青春的桂花香。

如今的阿婆早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着做桂花糕,坚守着一份青春时期便已坚守的责任。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桂香,桂香中弥漫着阿婆的青春。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二】

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真挚的友情,珍贵的亲情,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聪明,热烈的舞蹈,动人的歌声,还有关于嫉妒关于代沟。年轻的一切都在展现。有着完美而能够预料的没有任何惊喜的结局。我们的青春,本就该这么明亮。不是吗?

《歌舞青春》,这是一部美国电影,讲述的是美国高中生的生活。美国首播之后,该片随即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东南亚、中国等国家不断创造新的收视佳绩,全球已吸引超过1亿7千万收视人次,一股强劲的“歌舞青春”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该剧之所以深受众多年轻观众喜爱并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男女主角清新脱俗的形象和动感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鼓励青少年坚持追逐自我梦想的进取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青春流行摇滚乐,让这部原创电影回味无穷。影片以歌舞这个世界性的语言,鼓励青少年相信自我、表达自我、不断地去追寻自我的梦想。同时,这部片也鼓励着我追寻自我的梦想,看完后内心有一股冲动,有一股暖流,让我倍感信心。

美国的学生和我们中国的学生有很大的不一样。他们会用很高的进取性应对生活,并且他们课外的活动丰富多彩。女主角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叫Gabriella,最初她对唱歌并不是很有信心。可是一个男孩告诉她她唱的十分棒。之后他们在一齐欢乐的歌唱。Gabriella,这个普通的女孩在放声高歌时闪耀得如此自信。Troy,被寄托厚望的篮球队队长,终在梦想和现实之间寻到了自我的梦。至于Ryan和Sharpy,一点点小坏也是那么可爱的。每个人都是那么耀眼有特色。

我认为只要你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去尝试,不论你失败与否,你将永远不后悔。我们必须永远相信自我。这部影片,看似只是青春逼人再加上好听的音乐,其实却有让人蠢蠢欲动的超本事。

我们都是平凡人,可是,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每个人都是一颗钻石,都有许许多多的面,只是,我们因为不自信或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隐却了许多光芒。

简单、热闹、活力,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和画面,有时候一切就能够那么纯粹,青春不会是灰暗的、无望的,只要我们愿意,青春能够是彩色的,能够唱歌、能够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赞颂。

我们的青春,就仅有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为何不抓住她,做我们想做的事呢?

就是这一秒吧!加油!为梦想而生!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三】

电影《七月与安生》改编自华语青春文学鼻祖庆山(安妮宝贝的同名成名小说,讲述了 “安生”和“七月”这两个女孩从13岁相识开始,羁绊十几年的成长故事。

当叛逆洒脱的“安生”遇上乖巧淑女的“七月”,她们一拍即合,一同成长,分享彼此心事,喜欢上同一个男生,也因为“爱”与“让”而分开。她们怨过、恨过、撕扯过,也为“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的羁绊修复友情,最终直面真心,大胆追寻自己的青春梦想。

作为第一部登上大银幕的安妮宝贝作品,电影《七月与安生》在原著只有21页文字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加法, 力图让人物更立体,故事情节更丰满,并设计了全新的结局,更贴近当下的价值观。

在前几轮的媒体和观众场放映中,这些全新的设计不仅让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惊讶“意料之外的感动”,也让原著粉丝分外满意,称赞影片“保有安妮宝贝的风格,同时又充分扩充了一个丰满的故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七月与安生》还获得了原著小说作者安妮宝贝的赞赏。她在看片后“心生感动”,对电影团队说:“其实我的作品还挺难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没想到你们拍的那么好。”

安妮宝贝还破例在微博两次撰文,大力推荐电影《七月与安生》。其中一条,她如此写道:“是十八年前写下的早期故事,也是曾经动荡与对抗的一段人生。觉得制作诚恳、演得认真。谢谢所有人的因缘聚合,这第一部成型的由作品改编的电影是很好的缘起。正式放映时会去影院重看一次。”

看点二:

演技爆发! 周冬雨马思纯获赞周迅林嘉欣接班人

电影《七月与安生》是周冬雨和马思纯的首次银幕合作,也是两人和陈可辛导演的第一次合作。

在《七月与安生》开拍时,有网友曾对选定周冬雨、马思纯担任女主角表示“意外”——在银幕上素来安静的周冬雨如何演出“安生”的叛逆活泼?而以叛逆活泼的“黎吧啦”(《左耳》一角走红的马思纯,似乎很难想象出她安静乖巧的样子。

但口碑证明,陈可辛导演的选角不仅精准、老辣,还挖掘出周冬雨、马思纯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导演曾国祥细致入微的调教下,周冬雨和马思纯贡献了入行以来的最强演出, 演技大爆发——周冬雨饰演的“安生”粉黛变浓妆,抽烟喝酒摔吉他,嗨歌、流浪、睡天桥,一样不落;马思纯饰演的“七月”乖巧淑女,努力过上父母期待的稳定生活,却“一言不合就扒衣”,羞涩告白、热辣激吻轮番上场。

《七月与安生》几轮试映,越来越多的`媒体和影评人不约而同的惊叹两位女演员的“影后之路“通过此片豁然开朗。

比如周冬雨,“没想到,她有年轻时周迅的那种灵气,更古灵精怪,有超出常规的美丽”;而马思纯“无疑是林嘉欣的接班人”,“安静七月骨子里对自由的渴望被马思纯拿捏地恰到好处。那种由内而外、看似平静实际汹涌的爆发力让人想起《百日告别》的林嘉欣”。2015年,林嘉欣正是凭借《百日告别》摘得了金马奖影后。

还有观众风趣评价《七月与安生》说:“周冬雨像周迅,马思纯像林嘉欣,男主角(李程彬简直就是年轻版的彭于晏。一部电影,双卡司享受,不可错过。”

看点三:

细腻感人!最强IP改编贡献“最懂女生的电影“

《七月与安生》中,“安生”和“七月”一起吃饭、一起购物、一起洗澡、一起躺在床上互诉心事。她们会比较彼此的胸围大小,会讨论同一个男生,甚至喜欢上同一个男生,青春激荡。不过,电影主题突破了以往青春题材国产片“为爱撕逼”、“婆媳之争”甚至“歌颂尊严扫地缠烂打的爱情圆满”等不痛不痒、无病呻咛的狗套路,真正将着眼点放在两个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纯粹通透的情感之上——“安生”和“七月”之间,剪不断,理还乱,却肝胆相照。

不少女观众看过电影后,感慨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闺蜜,“我们小时候也比过胸”、“我们也曾一起洗澡“等等久违的青春回忆翻涌心头,称赞《七月与安生》的情感塑造细腻走心,贡献近年来“最懂女生的华语电影”——“每一个女孩,无论她外表多么七月,内心都住着一个安生”,“曾国祥把女生的小心思拍得太好了”……

就连对安妮宝贝作品表示陌生、茫然的男性观众也被《七月与安生》里细腻感人的情感打动,称赞说:“作为一个纯爷们儿,居然觉得很好看。”

还有评论写道,电影《七月与安生》延续了安妮宝贝作品隐藏极深的真情,也是属于80、90后的一种普遍的、被忽视的隐匿情感——在青春期,我们对不同人生体验的向往,对友情的渴望。我们时常幻想过这样一种陪伴,既是情人,又是知己,既是一面相反的镜子,也是自身生命的延续。我们一方面希望像七月那样拥有爱和幸福,另一方面也偷偷向往安生那种颠沛流离放逐自我的生活。所有隐秘的渴望,都在《七月与安生》这部电影里得到具象化。

尤其难得的是,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老师在看过电影《七月与安生》后撰文,怒赞推荐本片“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欣慰表示:“中国的写实主义电影也到了可以看的水准了,而且已经相当好看了。”

李银河在这篇名为《中国的电影真的能看了》的《七月与安生》的观后感中写道:“我相信,人们绝对需要现实主义的影片,需要看到那些自己可能经历到的事,自己在生活中能够遇到的人,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故事,看到那些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就是这样一部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影片。”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四】

去看《七月与安生》,完全是冲着青年演员马思纯去的。

然而,看完了整部电影,却又被周冬雨的表演惊艳到,为电影巧妙的构思、紧凑的剧情所折服。

周冬雨扮演安生,一个向往自由的女孩,她在历经挫折和背叛后,决定换个活法,选择了最安稳的生活;

马思纯饰演七月,她表面上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女孩,但是其后所展现的行为方式,却表现出她对自由生活更炽烈的向往。为了过上理想生活,她不断利用谎言和人性的弱点来伤害身边的人。

可是,在剧情的铺垫里,你渐渐发现,已经没办法苛责马思纯的自私,就像看见周冬雨的哭泣和微笑、一本正经后,你也会放下对周冬雨的怒意一般。

电影中,两个青年演员饰演一对相爱相的闺蜜,在学生时代爱上同一个男人。

对七月来说,一次闺蜜催促而造成的勇敢,让她获得了向往已久的爱情。其后,她在平静的生活中,等待着爱情修成正果的那一刻。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即便遇到怀疑和转折,她还是选择相信朋友、相信恋人,又或者是干脆心如灰般地自我催眠。

七月的状态和我们的人生轨迹多有重合,那是优等生最标准的人生状态。骨子里明明渴望新鲜感觉,却在他人的注视下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我们在那个对爱情向往、青涩的年代里,不是不想要自由,只是更在意世人的眼光。

我们一度相信,只要按照前辈走过的路走下去,自己就可以在可以复制的人生中,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运。

只是,爱情的保鲜度是固定的,人心也是最变幻莫测的,你也不会永远信任一个人,只有当伤害来袭,才有可能真正感觉到:生命从来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你眼中的别人的幸福,并不一定会在特定的时间来到你身边。

近乎偏执的七月没有放弃对爱情的争取,她无底线的退让,让她脱离了对爱情最初的向往。她为了挽回爱情所作出的改变,她在闺蜜骂战中的花容失色、变形举动,只是她用尽力气后最无奈的一次释放。

而真相有时候比任何伪装都可怕,所有那些因为爱情元素而包裹起来的美好情绪,在那一刻分崩离析,再无华彩。

也只有这样一次痛彻心扉的伤害,才可以让人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

七月最终踏上了旅途,过上了自己一直想过的生活。

即便短暂,也已然美好。

最后,去的七月,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安生。

在这对闺蜜诀别之时,安生早已过上了安稳的幸福生活,如她的名字一样,安全、没有波澜、惊喜和新鲜感。

曾经生如夏花一般绚烂的奇女子,经历生活的种种磨砺后,似乎都会默契地选择秋叶般静美的生活。

但是在电影的世界里,每个人注定相互联结。

当初用“第三者插足”桥段伤害最好朋友的安生,也到了自己的末日审判。

很难想象,安生在和这个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还要遭遇多少泪水的洗礼,但是就像这对闺蜜永远无法在平行世界里求得彼此原谅那样,她们互相纠缠,终难将爱恨情仇全部放下。

一对闺蜜从意外的相识到后来的相濡以沫,像极了爱情世界里最常规的套路。只是这并不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和当时电影的宣传噱头完全不同。这两个经历爱情甜蜜和伤害的女子,最先放下的是爱情,最先想到的友情。

即便生活有了差异,即便两个人看待事物的想法已经截然不同,她们仍然固执地向对方求援,期待对方的拥抱。

伤害永远不可平复,亡才是对一段感情最好的交代。

监制陈可辛和直男导演曾国祥的作品令人惊叹,他们出人意料地构造出一个温暖的平行世界。

这让观影的我们得以继续催眠,我们相信现实世界如电影一般,即便有惨痛情节,结局依然美好。

只要我们愿意相信,便有继续前行的力量。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可见无论是一沙一木,还是一叶一花,总在细枝末节处隐现端倪。

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它改变了整个山洞的环境,迫使那些斑斓的大蝴蝶只能另寻栖所。

一叶零落,便知秋天将至。的确,注重细节需要有如“尘”的心思。这是一门洞察世事的学问,并非机械地观察记录,也不是四处探听偷窥,而是以一种至情至性的眼光来看待万物。这几位朋友,在进洞前只有对大蝴蝶的好奇和探索,全无对生命的尊重,因而他们贸然点燃蜡烛。如“尘”的心思是一种有有肉的心灵探索,并不是高等生物对低等生物的征服。“钩帘归乳燕,穴纸出痴蝇。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是苏轼对于生命的大度。这位执铁板唱大江东去的真男儿,心中也有这种如“尘”的时刻。不过,此情并不令人费解,倘若没有这等如“尘”的心思,又怎能留下“十年生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绵绵无绝的佳句?

心思如“尘”,不仅需要“怜蛾不点灯”的大度与包容,还需要我们有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

当我们有了触动事物核心的敏感时,才真正明白细节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力量,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看得更多,看得更远。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独具慧眼,从一花一叶之中,看到比凡人深得多也远得多的东西。懂得细节的人,往往能占尽先机。但凡有智慧的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先知性。同为凡人,为何他们会有这种先知性?究其原因,是他们触碰到时代的脉博和神经,从细节出发,观凡人之不能观,悟常人之不能悟。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当宗法制度在第一个诸侯国被破坏时,当文字狱兴起、抓起第一个书生时,当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第一个民众时,当中国国门第一次被外国列强打开缝隙时,这些细小的迹象都预示着某种地覆天翻,而有智慧的中国人会毫不犹豫地见微知著,迎接变化,抓住机遇,从而成为一个时代的先驱者。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这话一点也不夸张。但凡心中怀有大爱又能关注细节的人,必能为时代所成就进而成就一个时代。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六】

第1段150字左右:写出中心论点,首选单句形式,且是判断句或肯定句。绝对不用复句(复句容易走题,影响得分,点出写作的由头,作文题中含有的.提示性文字材料,一定要有所涉及。

第2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一,如第一节的内容是几个分论点的简单组合,则“分论点一”适宜放在段尾。这样和分论点二、分论点三的位置区别开来,使行文有变化。“分论点一”论证不许举例,采用纯分析的说理论据展开。

第3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二,采用举例论证,首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时也可辅助一个自己举的例子,自己举的例子要比前例文字少。如没有作文题提示中的例子,则自己举个典型的例子来分析论证,同样要求叙写例子的文字一定要比分析论证的文字少。否则对文体特征会产生重创,影响得分。

第4段200字左右:段首讲述分论点三。采用联系实际举例。这是写作本文的时代意义所在。联系的实际可以是学习、生活、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目的是或提高思想认识,或明确是非正邪,或提出解决的方法途径,或揭示某种疑难迷惑,总之要给人以启发。

第5段150字左右:要再现中心论点,扣住中心论点写出作用、意义、号召、展望等。

高考满分作文关于青春爱情【七】

经意间关注到电影上映表里的《七月与安生》,期待之余又有说不出的紧张,时隔多年,这部小说被翻拍成了电影,我知道一旦碰触了,属于它的那段晦涩而懵懂的时光就会重新被揭开,而很长时间的躲避,似乎已经曾经那段日子拉到一个世纪那么远,远到已经记不清当时的自己,但我从来没有忘记你。

一个人去看了电影,这大概是这几年里做的最文艺矫情的事情,平静安稳的日子使我无时无刻需要陪伴,甚至丧失了自主能力。距离十二三岁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年,这十年里命运教会我的也就是如何更好的生活,只是那个时候我没有想过你会离开,当年我们的幻想也终究都成为了不切实际,你可知道当我亲眼看到他们一个个毁灭的时候,会有多心酸。

电影里,剧本在保留原著画风的同时被编剧写了另一个结局,曾经被感动的故事在十年以后以一个不做作,不突兀的方式出现。你看,任何事情都在寻找自己延续生存的方法,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我们的分别是不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安慰彼此的理由…

我是从头哭到尾看下来的,我似乎可以从每一个细枝末节里找到我们的影子。吐露心思的小纸条,厮守在一起唯你不可的决心,每一次安慰痛哭的陪伴,还有那些反复,淋淋的伤害,我们如此用力笨拙得爱着,彼此温暖而又不停地在对方身上寻找存在感。又回想起我离家出走逃到你家的那个夜晚,翻开你的满满的都是我的名字,在你背对着我躺下的时候,我无数次想环抱住你,想做没做的事情,这就是至今最大的遗憾了吧。

十四年后的安生和七月活成了彼此的样子,十年后的我们在各自的轨迹上停留或行走,偶尔听到你的消息却再无交集。心里有好多话想说,但有些话就如同我们之间那些理不清的事情一样,说不明白也讲不清楚,只能在想起你的时候,再次感叹一下生活,这是多无奈的事情。

就像世间很多事物。人们并无方法从它寂静的表象上猜测到暗涌。比如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相遇,或者他们的离别。我恨过你,但是我没有办法不爱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