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十八岁的畅想高三作文800字)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十八岁的畅想高三作文8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6-13 19:11:36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十八岁的畅想高三作文800字)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一】

十八岁,花样的季节。有人说十七岁是雨季,十八岁是花季。是的,在十七岁的天空中充满了忧伤,即便户外阳光明媚,心中也是阴雨绵绵。而十八岁的内心充满了阳光。在十八岁的天空中不只是‘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愁绪。更多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在花样的季节中,不再会因失败了流泪,更多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坚韧。在花样的季节中不再会因他人的非言非语而迷失自我,更多的是‘胸中一片英雄气,生不奸不休’的坚定。

十八岁的天空、人生的花季。我们携手走过。

十八岁,徘徊的季节。告别昨天的胆怯,我们来到这炫彩夺目的十八岁。我们激动,我们兴奋,但更多的是渺茫。我们踌躇,我们徘徊。十八岁的我们不能再向父母撒娇了,十八岁的我们不能在选择逃避了,十八岁的我们必须学会去承担。十八岁对于我们来说实在太陌生了。我们徘徊在这个人生的`转角,不知道何去何从。我不能选择逃避,但我们又害怕前路的荆棘,我们害怕‘侮辱莲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于是我们便在这人生的道口徘徊。我们不是不想去承担责任,只是我们真的还不能适应。或许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通往成熟的第一道考验,我们没有后路,只能勇往直前。

十八岁,在徘徊中,我们日渐勇敢,日渐成熟。

十八岁的天空,在徘徊中我们走过。

十八岁,奋斗的季节。人生能有几回搏。是的,人生短暂没有多少拼搏的机会,而真正的拼搏已经不知不觉的展开了。10年仲夏的高考将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而想在那里实现飞跃,实现转折,并不是一句话说说就行的,需要的正是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拼搏。也只有拼搏才能让我们在10年的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喜欢那困苦之后甘甜的味道,我向往那直捣黄龙的畅快,我追求那傲视群雄的感觉,但是要做到这些唯有不断的奋斗,不懈的拼搏。

十八岁,奋斗的季节,我们与子偕行。在十八岁的天空下,我们日渐成熟。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二】

《十八岁出门远行》里收藏了许多散文,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父亲的雪》。

《父亲的雪》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发生在一个寒冷的严冬。主角“我”的生活也十分艰难,因为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所以跟着二娘和巴巴生活。二娘本身就有了许多孩子,如今又多了几张嘴,所以“我”的肚子总唱着空城计。最终,“我”有机会去看看加到另一个村子的母亲,可是“我”明显地发现,母亲已经把自我列为了“不属于自家人”、“与自我无关”的列表。唯有自我的新爸爸对自我客气一些。但这并不能是新爸爸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有什么改变。“我”从不把新爸爸放在眼里。那时的村庄正下着大雪,母亲地叫她回家,新爸爸正要送我回家,却被我一口否决。到了家中,我决定忘记母亲,忘记新爸爸,忘记那个家。

很多年过去了,我渐渐从一个倔强的女孩长大成一个知性的人,也慢慢明白当初母亲狠心送我走的意图,也慢慢明白母亲很爱我,也慢慢明白,我有一颗很爱很爱我的新爸爸。当时“我”拒绝他送我走以后,他就悄悄地跟着我,在身后帮我驱赶野兽,新爸爸的肺一向不好,经过那场大雪以后,还落下了病。至此以后,新爸爸一向挂念着我,对我放不下心,新爸爸最常说的是:“唉,那娃娃,可倔了!不知怎样样?”这种感情,比浓于的亲情更珍贵。

“父亲”的爱,是如此无言,“父亲”的念,是如此绵延。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三】

十八岁的象征意义远大于生日带来的狂喜,总有些人认为从这天开始,自己该有些什么跟以前不一样了。

去年夏天,弟弟来找我,他刚过十八岁,即将进入大学,却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其实我也找不到他的方向,因为毕竟我不能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他。

在我十八岁的时候,还没有想好自己一辈子将会做什么。那时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整天无所事事,像所有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一样,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自己该做些什么,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这些所谓的对错与否,是否真的那么重要?

那时候我是一个滥情的.诗人,写一些毫无意义的打油诗,现在看起来除了满腔热忱,完全一无是处。可是当时我觉得那很伟大,我做的事简直是这世上最有意义的事。那时候,你会经常看到一个心事重重的年轻人,手里捏着一个裎光发亮的笔记本,走走停停,随手记下些什么。现在想起来,十八岁的那个人简直做作到令人呕吐——可是,亲爱的,好像很多人年轻时候都是这样,曾有过一段不堪回首无法评价的时光。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你呢,准备怎么过以后的生活?

无意中聊天时提到的愿望,听起来都跟钱和生活细节有关,我知道你不只需要那些。而提到大的理想,你又会开玩笑似的说“希望世界和平”。好吧,其实我想知道的,是你关于自己未来的一些计划。

昨天买了一本奥威尔的《我为什么写作》,里面有段话我很喜欢:“大约在我很小,也许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在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在大约十七到二十四岁之间,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念头,但是我心里很明白:我这么做有违我的天性,或迟或早,我会安下心来写作的。”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想好要一辈子做某件事。即使后来经历各种曲折,走了一些弯路,或早或迟,总会沿着心底默认的方向走下去。我觉得找到一个大概方向,或者无意中发现自己乐意去做的事情,这些都比平常的生活细节重要。

前几天重温的《搏击俱乐部》,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则主旨明确的寓言。生活中的庸常,会让人迷失自我——那些衣服、鞋子、家具,工作、金钱、地位,统统都会把人绑架,让你努力去争取一切——然后诚惶诚恐患得患失,不敢失去这一切。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抛开束缚,都更愿意在牢笼中歌唱,或者带着镣铐舞蹈。

今天《荒野生存》(Into the Wild)触动我的,则是关于一个人如果抛弃一切,之后的遭遇会怎样?一个按照父母意愿读完大学的男人,毕业之后,放弃了看起来前程似锦的一切,烧掉现金,孤身上路,经历各种冒险、流浪、自我放逐。但是最后,在他实现自己唯一的愿望——去阿拉斯加无人区冒险之后,却因为食物中毒和饥饿,一个人在杳无人烟的森林公园。

他的前半段经历,鼓励了我曾经萌动的流浪心,但是他的后半段,却让我更加清醒和现实。

正如《搏击俱乐部》最后的结局一样,刚开始为了解脱,可以抛弃一切从头开始;但是一旦肆无忌惮百无禁忌,没有任何原则和目标,没有底线之后,却反而会陷入更深的迷失。

拉拉杂杂说了上面这些混乱而无序的话,权当写给你作为十八岁的寄语。再想下去,我自己也要迷失在这没有方向的泥沼了。

其实说到底,就这么几句话送给你:亲爱的,你是大人了。自己的事情,自己想清楚就好。没有什么值得后悔,只要你循着自己的心。

Follow your heart , and go on !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四】

十八岁的我总喜欢抬起头,拂过的风感觉很好,就像是云朵贴着脸庞,带着微凉,淡定了那颗急躁的心,让漂浮的心事一点点沉淀,在蔚蓝的天空下一片片结晶,幻化成生命最美的琉璃。

十八岁的我很喜欢微笑,努力的在寒冷的季节笑出夏的味道,雪花的开放仍是如此熟悉,带着暖意。夜色把往事过滤得十分清晰,看得到回忆的我有点紧张,因为这幸福来得突然。

十八岁的我喜欢触摸自己的心跳,感受那微妙的起伏,隐隐约约的,时间在流逝,生命在延续。很深很深的夜里,再仔细的倾听黑夜的脉搏,它包容着一切让人敬畏的生命的跳动,应该也包括昏黄路灯下,不停歇地来回飞舞的小飞蛾的心跳吧!

十八岁的我最喜欢的就是发呆了,这一秒还呆呆地想着粘在我身上的阳光,经过漫长的旅途该有多疲惫,下一秒,蹁跹的蝴蝶儿就占据了脑海……再呆呆一笑,这些思考还真是毫无头绪呢!

十八岁的我有欢乐也有烦恼,即使不热闹,却那么美好。张开小手把青春小心翼翼地放开,心地纯净,如天空一样蔚蓝。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五】

嗨,十八岁的我你好吗?

我是十四岁的你,喜欢做梦喜欢偷懒喜欢笑喜欢甜。最喜欢的人,是浑身张扬,眼神明亮,内心温柔的人。或许,你喜欢夏天的'风吗?就像夏天的风这是十四岁的你心目中最理想的自己。

关于十八岁,大概生活会走得很快。或许,十八岁的你已经离开了父母,会很高兴吗?就像终于出笼的鸟儿?逃离动物园的长颈鹿?不一定哦,我猜终于长大的你会有一点高兴,一点点难过和很多的迷茫呐,没关系的,要记得你最爱的是加了冰的红豆奶茶。

哦十八岁的你请记得,日子过得很快已经够苦了,请你也要像十四岁的你一样,藏了一点甜,每天都有一点甜甜。

或许,十八岁的你还很喜欢查杰吗?他是十四岁的你最喜欢的一颗星星,是可以伴着夏风去游泳的小王子或许,十八岁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颗只在回忆里闪光的星星。但是没关系,请你记得他曾说过:希望五年之后的我也跟现在一样,是我的就是我的,不属于我的,也不要去争。

十八岁,有很多很大的梦,浑身用不完的热情。但是,请十八岁的你记得,飞得再高,走得再远,也不要忘记星星说过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去争去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或许,十八岁了,很多人催着你该长大了,快点长大吧。但是你还记得吗?你最爱的迪士尼告诉你,慢一点,再慢一点,先尝一颗糖。每个人永远都是小孩子;永远,永远热泪盈眶。

呐,请你一定、千万要记得少年就是少年,他们赏秋风不悲,看冬雪不惊,像阳光席卷了城市。如果会飞的小仙女太累了,谁又说有一壳慢慢爬的乌龟不好呢?

或许,十八岁的我,你喜欢夏天的风吗?

想象我的十八岁作文800字【六】

读了《十八岁出门远行》,我认为作者可能用象征的手法来描述一个刚刚成年的人走进社会的心路历程。我想这段成长的路程能够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而贯穿其中的就是象征着梦想与追求的“旅店”。

初期的热情,为了遥远的梦想而执著。刚满十八岁的“我”怀着憧憬独自上路。告别童年,告别过去,是成长的第一步,去寻找自我的未来。路上,一向问人前面有否旅店,他觉得在旅途中不能没有旅店,就像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觉得人生不能没有梦想。年轻的我们总是带着梦想出发,并试图在某个地方找到它。

而中期的疲惫,因找不到梦想而困惑。不断起伏的柏油公路,暗示着将遇到的折磨,爬上高处再滑向低处,如此循环,他始终看不到旅店。于是,他的热情逐渐冷却,取而代之的是跋涉的疲惫和困惑。所以,当他看不到旅店时便选择了汽车。此刻他根本不在乎旅店,反正前面是什么地方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了,只要汽车驰着,那就驰过去看吧!现实的安逸让心灵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就如在平庸的生活中暂得了安逸,完全把自我的梦想,抛在一边,不管这种方式是否是自我想要的,不管这样的生活将把自我带到何处。

后期的坦然,他想要的就这么简单。人总要理解现实,并且在现实中寻找自我安慰,学会坦然。就像每个在年轻的时候都梦想着将来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但真正步入社会,发现一切都不像自我当初想象的那样,所以只能学着坦然应对。

读这篇小说,感觉是在一个梦境之中,但这个梦有时那么地真实;不明白它具体告诉我们什么,但又在无形中与我们的心灵深处相契合。笔者之所以选择这篇作品正是被它的偏向于人生哲学的意蕴所触动,也是因为与文中的“我”产生共鸣,觉得像现实中的自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