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我的故事的作文600字简短)

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我的故事的作文600字简短)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26 22:37:06
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我的故事的作文600字简短)

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一】

蓝鼻子小女巫给了小木偶所有的表情后,小木偶觉得舒服多了,它兴奋地走着,又遇见了小红狐,小红狐见了它,拼命地逃跑。小木偶跑得比它快,一下子就捉住了小红狐,把它拽到了熊警官那儿。

熊警官说:“怎么又是你们?又有什么事?”

“ 报告警官,”小木偶说,“那个包是我的!”熊看看小木偶,小木偶满脸的愤怒。小红狐害怕极了,它不知道小木偶怎么有了所有的表情。警——警官,那包是我——我——的。”小红狐胆怯地说,它还想极力争辩熊不解地看着它们俩,还是把包还给了小木偶。

这个城里有名的导演老山羊要演一出木偶戏,正在招收演员。小木偶觉得好玩儿,也报了名。面试的时候,导演见小木偶表情丰富,把各种表情都演得惟妙惟肖,就让它演木偶戏的主角。小木偶在木偶戏中扮演小木偶皮诺曹,因为小木偶会笑、会哭、也会着急,表演得非常出色,小木偶就成了没有谁不知道的大明星。

就在小木偶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时候,又有谁知道它曾经因为只会笑而苦恼呢?

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二】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声响了,我把书收回了书包,走到褚广晋的面前,问他:“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褚广晋开心地说:“‘母鸡’!”我吓了一跳,我对褚广晋说:“你是不是晕了?我问你知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你竟然回答道‘母鸡’,你这不是和别人问你你吃饭没,你却说你九岁了,一样吗?”刚听我说完,褚广晋尖尖地冷笑了一下,便回答道:“首先,你听不听得懂白话?”我说:“不太懂,我只能听懂一点点。”褚广晋接着说:“那你应该知道白话中的不知道该怎么说吧?”我点了点头,他接着对我说:“那么好,你想想,用白话说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说‘母鸡’读音很像?”我说:“当然啦!”褚广晋又说:“那就对啦!我所说的‘母鸡’意思就代表不知道呀!其实我是学别人的,”褚广晋接着说:“有一天,我们上校本课,老师问我们班的一位同学:‘你知不知道那位同学跑到哪儿去了?’被老师问的同学自以为是地说:‘母鸡’!老师听了后,觉得很无聊,于是就不问那位同学到哪里去的.事情了。后来,被老师问的同学走到我面前,告诉了我‘母鸡’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这才恍然大悟,我想:要是我把这个‘母鸡’用到生活中,那不知道有多么的有趣。于是我就把它用在生活中了。”

我听了后,说:“哈哈,这可真是一件好笑的事情呀!谁也不会想出这个‘母鸡’是什么意思呀!”

还有一次,褚广晋问我:“你有没有买过‘米米卡’?”我说:“我只听说过,没有买过,这种东西以前挺流行的。”褚广晋再次问我:“你知不知道……”还没等褚广晋说完,我就心花怒放地说:“‘母鸡’!”话音刚落,褚广晋和我都笑了起来。

这件事情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让我永远忘记不了,因为这件事情太好笑了,而且是和同学发生的有趣事情,希望下次还会有更多好笑的谈话。

好笑的故事作文600字【三】

小木偶拥有了所有的表情,他向警察局走去。小木偶找到了熊警官,在他面前放声大哭,熊警官连忙问道:“怎么了,难道你被一个会笑的木偶欺负了吗?”

“我就是那个木偶。”小木偶抹掉了眼泪,委屈地说,“上次那个红背包明明是我的,是小红狐抢了我的包。”

熊警官哈哈大笑道:“那你有什么证据呢?”

小木偶想了想,说:“不信你去查监控吧!”

熊警官接受了小木偶的建议,走进监控室,调出了当时的画面。“原来是这么回事!”熊警官恍然大悟,“对不起,小木偶。是我工作失职,错怪你了!我们这就去小红狐家。”

到了小红狐家,熊警官一脚踢开了大门,小红狐见事情败露,丢下书包就逃走了。小木偶捡起书包,向熊警官道了谢,就向森林走去,森林里传来阵阵鸟儿的歌声。

突然,小木偶发现前方有一个小村子,里面住着一位老奶奶,这个老奶奶好面熟,小木偶认出就是那位说他不诚实的老婆婆。老奶奶正在用力地搬东西,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小木偶连忙冲上去,热情地说:“我来,我来,您歇会吧!”小木偶的力气很大,一会就把东西都搬到了屋里。老奶奶夸奖道:“小木偶,你真是个善良的好孩子,上次是我错怪你了,对不起啦!”

告别了老奶奶,小木偶继续向森林深处走去。突然,传来一声“哎呦!”的尖叫。小木偶连忙向草丛走去,原来是上次遇到过的那只兔子,他的脚被割伤了,流了很多。看到小兔子痛苦的样子,小木偶难过地掉下了眼泪,赶忙从书包里拿出了急救包,给小兔子止,包扎伤口。小兔子非常感激,还送给他一大筐萝卜呢!

小木偶有了各种表情,他会向别人表达关心和同情,他自己也收获了友情和信任。他的朋友越来越多,过着快乐、充实的生活!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