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的作文高一(散步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散步的作文高一(散步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3-12 19:21:31
散步的作文高一(散步作文600字优秀作文)

散步的作文高一【一】

一踏出大楼门口,一阵凉风吹来,令怕冷的我直打颤,想必是现在已经深秋的缘故吧!不过走着走着,身体逐渐暖和了起来,感觉也没像刚出门时那么冷。我们全家人一路上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地,就已经接近公园,人潮也慢慢变多。一闻到从远处飘来的食物香气,我兴奋得心想:“今天我又可以吃到许多美味的`小吃,大饱口福了!”

走入巷内,我们开始四处张望,找寻那些人人都爱的道地美食。忽然有家小摊子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因为排队的人很多,刚开始还搞不清楚是卖什么的,走 近一看,哦!原来是猪糕啊!当我把那沾满花生粉和香菜的猪糕放进嘴里时,那又柔又绵的感觉真是太棒了!再往里走,我们看到了美味的章鱼小丸子和盐酥鸡,虽然人潮不少,但禁不起美食诱惑的我们仍然决定要排队等候,当我和妈妈提着盐酥鸡和爸爸他们会合时,发现妹妹手上还多了一大罐的柠檬蔓越莓汁呢!

这一次的晚餐,虽然走得有点儿累,脚有点痠,但是除了达到健身的效果外,也把肚子填得满满的,也算是一举两得吧!希望有时间还可以像这样全家人惬意地散步去公园,再次体验“公园散步趣”。

散步的作文高一【二】

美学散步,是一本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的精要篇章的集合。

一开始就被这书名吸引,如此诗情画意的名字,但,美学与散步如何揉合?

当我随便翻翻,发现这与别的美学著作很不同:一般的美学著作,总是晦涩艰深,但这本书却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中国美学的精髓。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用散步的感觉写美学,文字自由自在,风格无拘无束。

书里的文章相当准确地把握住了那属于艺术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有关中国艺术的特征。因此,阅读这部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这本书确实让我有所收获,作者用抒情化的语言,引领我进行艺术的欣赏,令这个美学门外汉的我,很形象生动了解关于美学的冰山一角。

我便以书中的“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章中关于意境境界的部分,来说说我的看法。

正如这章的引言所说,世界是无穷尽的,生命是无穷尽的,艺术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就中国艺术方面——这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最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意境。

那首被誉为意境中经典诗篇,元人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四句完全写景,着了末一句写情,全篇点化成一片哀愁寂寞,宇宙荒寒,枨触无边的诗境。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是情,情从景生。

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品。意境,会因人因地因情因景的不同,而出现种种色相,如摩尼珠,幻出多样的美。

在书中提及到,那么意境的境界有什么呢?作者给我们分析到,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1)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2)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3)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4)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5)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

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所以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所以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

所以中国艺术家不满足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而总是要在对对象的反映中折射出人格的高尚格调。

正是中国意境艺术区别于其他民族,才显出中国艺术精神的最精采、最动人的篇章。

而在这部书里其他部分,宗白华用他细腻的笔触与心灵,带领读者与中国及西方那些伟大艺术家一同散步,等归来,便发觉自己的.心灵亦得到了升华与净化。

散步的作文高一【三】

在《美学散步》一书中,作者宗白华对审美现象的价值本性进行了深入挖掘。作者从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入手,论证了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的思想,论证了作为审美现象的美与价值现象的相关性与本质联系,作者令人信服地将审美界定于价值范畴内。作者在强调审美现象的精神性和文化性的同时指出,审美的秘密可能隐藏于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表现于那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之中。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

读宗先生的《美学散步》,感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是生命的节奏和对人生的关怀。就像刘小枫总结的:作为美学家,宗白华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使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看学问时,学问已不再是学问,而是艺术,是人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