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以回忆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以回忆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27 12:20:03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以回忆为主题的作文800字)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一】

观完有一个习惯性的总结:记载片中的十三位主人公,无论是出身上流社会的,出身中产的照样出身工薪阶层的,划分阶层的一个基础点不是金钱,而是学历,不错,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顶尖的大学学历,基础上无论你后天如何尽力和奋斗,哪怕是买了西班牙度假别墅的托尼,也只能永远停留在工薪阶层且一生都在不绝尽力奋斗前半生为了本身后半生为了子孙,但好在本性乐看对生活有着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而女儿考上一所大学考古系的保罗算是工薪阶层里后代前途最好的一个,但仍旧没有实现超过,但好在遇到一个好老婆,不绝勉励他,生活也十分稳定,这些工薪阶层的子女依然是工薪阶层。中产阶层的布鲁斯算是一个范例的代表了,大学卒业于牛津数学系,卒业后出国支过教,返国后不停从事教书工作,伉俪都是教师,且生活稳定充裕,对后代教导也十分中规中矩,一生颇具善心。最后是富人精英四人组,三男一女,男孩们卒业于一流名校,卒业后从事律师和bbc记载片编辑,婚姻稳定后代依旧延续他们的路线,固然进入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但对后代教导的看重始终如一,也基础都在正常轨道内运行,唯一的女孩虽并未进入大学学习但好在婚姻美满,基础上后半生的采访都可见笑容满面,可以说上一代留下来的财充裕以支撑衣食无忧的过好一生,后代也都是从小接收最好的教导,以确保更好的延续财富。

几十年如一日的变更其拭魅这些都是并未转变的绝大多半,偶尔呈现一二个异类,比如胜利从布衣一跃成为中产的尼克,到最后一集的时候再婚娶了美国范例的白富美可以说几乎跻身于富人精英阶层了,而这一切源于大学考上了牛津物理系,不停从事研究工作,后来升职为系主任,评为正教授也授课,到了最后一集之前偶尔的拮据检查几乎统统被幸福的红光满面填满!而另一个阶层滑落的尼尔,从中产一度滑落到布衣,甚至许多年都精神状态不稳定,完全不见小时候的灵气,期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但性格决天命运,这句话我想从来不是空口说,固然后期做了议员,算是从政了,也算勉强回归,但同龄的中产阶层石友布鲁斯已经稳定的胜利抚育了后代长大,他还未婚,也算是另一种滑落吧!最主要的这些都是外在的评论不紧张,紧张的是他个人不感觉幸福。如果他如布衣托尼一样乐看知足,大概会有另一番境遇,但人生不能重来。这几个人算是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最后说说我内心深处的一声叹息:观到英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十几个七岁小孩子的一生,其实不少人到最后都已经相对有些反感了,至少在某些阶段都有过或多或少的抗拒和感觉侵犯个人隐私,甚职苄些人忏悔被逼迫接收了这个采访,虽未明说,但那一丝丝的遗憾未必不是埋怨,大概这个节目影响力太大了,或多或少都对主人公们的人生起到了某种作用,有的好有的欠好,你不能直接说好或者欠好,但好的虽然得偿所愿,欠好的总有些许遗憾,谁不是就过这一生呢?而这些还不是最胆怯的,最令我认为胆怯的是,在五十年前的英国就已经阶层固化如此严重了,可想而知,如今的英国!而我庆幸本身诞生在中国,新中国建国不够百年,它生擅长这样一个科技一日千里的时代,有些人尚且未脱离蒙昧,有些人已经坐着火箭遨游宇宙了,这就不仅仅是阶层二个字可以或许简单概述的了,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国家发足疾走式的成长又让这一切在今日的中国有了些许初现的眉目,借用耿直boy高考状元的一句话:农村子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勤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导资源上享受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许多外地孩子或者农村子的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他的父母都是交际官,他给本身的定位是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

排除财务配景,有二点:

一是父母的职业后面代表的教导水平;

二是父母对他在学业上的影响深远。

一个中学生的言论还上升不到政治的高度去讨论,我只想借用一下,表达本身的观法,我感觉如今的中国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最好的时代,固然我已不是最好的十八岁,但要做最好的三十五,最好的四十二,最好的每一年都要留给选择不绝发展的本身,哪怕一百零五岁也要是最好的一百零五岁。我本日要分外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感谢故国母亲养育了我们,感谢我不停都没有加入过的党不停在兢兢业业的领导这个国家匍匐前进,要知道地球上几十亿人口,中国一个国家就要养活十几亿,人与人之间是最难沟通的,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着我们尽力向上的人确定有着难以言说的艰辛,诡计论者恨不得我们国家早早陷入内斗或者战争,要知道一场战争可以轻松毁了一个国家,以史为鉴!而无论你多么尽力总有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会起而攻之!但意志坚决之人从来会置之一笑,或者说根本没有光阴在意这些小事。我想了许多,感觉庆幸,庆幸我们的故国不停都在稳定的成长着,偶尔有些退步也情有可原,或许从来就没有太多机会留给任何人,有些人生来就有的,是因为父辈祖父辈或者更远的祖辈们用辛勤劳动或者泪换来的`,而今日生来就没有的,那是之前没有人奋斗过或者说没有拼尽全力过,如果必要有人去拼尽全力奋斗,那我希望是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八零后已经为人父母,有些九零后也早已为人父母,现在的七岁小学生们都诞生于这样的年龄布局家庭里,父母多是靠着自身的尽力拼来学历,拼来社会承认的一代,我只探讨有学历的这部分人,可能是本身的切身体会更深些,至于其他了解不多,就不做赘述。

我的父母一位通过不绝尽力进修到本科学位,一位只有九年程度的文化,一位是党校的教育主任,讲师,一位是林业局的管帐,照样靠着父辈有些许才能支配的,如今都已退休。而他们最看重的便是教导后代,二女一子都考入大学,固然都不是一流院校,但要从动身点来观,我们也都算中规中矩的比父母好那么一点点了,当然并没有好许多的水平。

至于我本身大学卒业后在择偶时目标明确有二:

1、必须不低于我的学历,以确保下一代的学历最低限度;

2、身高必然跨越一米七五,因为我感觉我爸妈把我生的矮,固然一米六在现在观来尚可,但要知道在我长大的黑龙江,最不缺的便是大高个儿!因此我抉择必然要通过配偶转变我下一代个子不高的基因。

现在观来学历还没到验收的时刻,但至少个头儿我十分满意了,当选入校舞蹈社团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在孩子诞生的头几年,作为北漂一代,毫无归属感让我们没有太多心思花在孩子教导上,而且财务上也挣扎在贫困线以下,以北京市均匀工资作为参考,所以在她上小学之前基础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因为我们几乎没有选择上哪所幼儿园的才能,她能在公立幼儿园接收三年教导,完全是她本身的好运气!也因为我们大多光阴都要为了生存而工作!至今庆幸在她一岁的时候我们选择了创业,我是法学专业,她爸爸是理工科配景,让我们在知识产权这个圈子里通过六年的创业也算基础入门了,当然在创业之前我们也不停在这个圈子里打工积累,也要感谢积累时期遇到的所有贵人,她爸爸考到了专利署理师的执业证,同时也多亏了我最好的朋友和最亲的大学同学们不停以来的协助,公司这几年稳步成长着。也因此到了她小学入学前,我们有了一点点的小才能在陈诉公立小学的同时,也参加了私立海淀凯文小学的入学选拔测试,并在校长口试后顺利通过选拔,拿到了offer,也缴纳了入学名额费,这一切都在拿到公立校的入学看护书之前完成。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最后选择公立校有绝大部分原因是上文说的只不过是有了一点点的小才能,这点儿小才能颠末深思熟虑我感觉尚不够以支撑我为她设定的求学之路,另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老爸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借用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我们要的应是踏踏实实式的耐久稳步前进。我不能替任何人做选择,但我把我的个人财务配景大致交卸下,和目前的状况简单描述下,想必许多人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有那么一点点代价,就不枉我第一次开诚布公的分析本身,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这有多灾。鉴于我父母不停以来催匆匆我们要看重孩子的教导,遇到的孩子的第一位班主任也多次强调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紧张性,还对孩子们下学后写作业的光阴做了调研,我异常庆幸,遇到这么多不绝煽动我们发展的良师良友!愿将来我也能不停和我所喜欢的朋友们交往,如果我们拥有至少一种重合的代价看的话。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二】

看书累了,我喜欢看看记录片,那是另一种读书。

昨天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看完后感概万千。

片子是英国格拉纳电视台拍摄的,选择了来自英国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的14位7岁的孩子,每隔七年一拍,记录他们的想法和生活。从7岁到56岁,跨越半个多世纪,记录了他们的大半辈子。而这14个孩子的未来,精英家庭出身的孩子无一例外的过着优渥的生活;三个中产家庭的男孩,仅有一位进入牛津大学,其余两位仍旧中产;而那几个来自于底层社会的孩子,年老的他们无一不做着普通的底层劳动,甚至与失业相伴。

这本来是一个揭示英国阶级流动固化的纪录片,然而放在如今的中国何尝不适合?有人做过一个调查,清华北大的学生,其父母社会经济地位高的比例远远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要多。也就是说,他们之所以会在清华北大,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优渥。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结论,有人会说:你的意思是家里有钱的人才能上清华北大?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一个人的努力和他所能得到的资源是互补的。什么是资源?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考试,每年都会有本科生期末考试的原题出现,而这些原题,本校的学生是要比外校的学生容易找到的多,这就是资源。

再举个例子,两个同样努力的孩子,他们的成绩也许差不多。到了暑假,有名师辅导班,一节课500,家境好的孩子眼不眨心不跳的可以掏钱补习。而家境差的呢?他或许要帮家里干活、或许要去发传单挣生活费……慢慢的、慢慢的,两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

老祖宗有句话叫“寒门出贵子”,确实现实中也是有活生生的例子的。往远一点说,有名臣宋濂之流,往近一点说,马云总算一个吧?然而中国十三亿人,宋濂马云之流有几个?为什么每出一个就会轰动一时、远近闻名?因为这样的人太少了呀,谁会巴巴地去报道哪个首富家的儿子开了什么公司(王思聪除外)?谁会去关注哪个二代出了什么成绩?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这都是正常的,只有那些辛辛苦苦从泥潭里爬起来并且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才会安慰吾等凡人的脆弱心灵。你看,寒门出贵子,我们努力了还是可以成为凤凰的。

我说“寒门难再出贵子”,还因为一个人的家境决定了这个人的眼界。在古代,交通不便,我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家境好也不一定见过,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或许你还在美术课上学习断臂维纳斯的美,人家已经站在卢浮宫自己领悟了。而片中,三个精英家庭的小孩说他们读《金融时报》、《观察家报》和《泰晤士报》,他们对自己的未来甚至已经有了隐隐地规划——做律师、上剑桥的三一学院。但是出生贫寒的小孩呢?他们远远没有如此眼界,他们只希望“见到爸爸”、“做个赛马骑手”。当然,理想没有贵贱,谁说想见爸爸不是孩子最纯真的愿望呢,只是阶级的远见性由此已经可见一斑了。

老一辈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的手骨肉匀称、细皮嫩肉,那么他是一个有福之人。以前觉得封建迷信,现在却觉得大有道理。为何呢?细皮嫩肉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人很少干活或者不干活,那么他的家境一定不错,一个家境不错的人,只要不出大问题,将来再差能差到哪里去呢?

站得高你才能看得远,终究寒门难再出贵子。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三】

会看这部纪录片起初是因为知乎上有人强烈推荐,恰巧微博上也有人写了篇文章介绍这部片子。但更吸引我的是它的拍摄方式和内容,每七年一次拍摄,来记录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处在毕业之际,人生交叉口的阶段,难免有些困惑。因而不顾一切想要寻求一些东西消除我的困惑,而这部片子就是其中之一。但看完最新的《56up》后,我的困惑依然没有解除。

虽然这部片子没有什么直接的结论,但仅仅通过观察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对这部片子写些什么。

首先是几位纪录片主人公的一些言辞一直萦绕在我耳边。“人们会误把我们当作代表,然后说他们就是这样的……”,"七年的时光,却要通过镜头前的10分钟展示,这太片面了……"。假设导演选了另外14个小孩拍了这部片子,这部片子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仅仅是14个人不同背景的人就能代表英国的阶级现状吗?他们的真实生活真的是镜头前所表现的那样吗?即使导演以最真实的手法来记录他们的生活,我还是不愿亲率地下定一些结论。

其次,如果不轻率地下定一些结论的话,那我只能从叙述主人公的生活入手。但纵观14位主人公从7岁到56岁的生活经历,我发现自己也很难写出什么。当然我可以写Paul和他妻子卖了房子换了辆房车环游澳洲,也可以写Bruce孟加拉国支教,但主人公大部分的时间还是在生活,生活,生活。结婚,生子,离婚,再婚,失业,换工作,亲人世,看着子女成家立业……

对这部片子的很多论述都集中在社会的阶级问题上,之前提到的微博上那篇文章就从这个角度写了很多。除了Bruce,Nick,Neil比较特殊外,其他11个孩子基本都延续了父辈的成长轨迹。当拍到《56up》时,他们的孩子也延续着他们类似的轨迹。Neil从少年起就受精神疾病的困扰,一生比较坎坷。而Bruce和Nick家境一般,但他们通过另一种方式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教育。

虽然有“阶级”的存在,但由于英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即使是那些工薪阶层都有着非常不错的生活。Tony是出租司机,在西班牙有一套度假房;Simon是单亲家庭出身的,他后来和妻子一起照顾一些暂时无家可归的孩子。即使是有精神疾病的Neil,靠着救济金也还过得可以,当然他也积极地做他议员的工作,还参与社区的活动。可能这也是“阶级”比较稳定的原因。

另外,我认为人的视野、格局和思维方式也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而家庭对此的影响非常大,父辈的生活、行为和思考方式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他们总是按照过的经验来指导你。不管你有意识和无意识地采纳了,都会让你走上与他们相似的人生道路。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四】

“七”是个神奇的数字。在西方文化中,七普遍被视为幸运数字,因而有Lucky7的说法。通用历法中的一周亦为七天。玛丽莲·梦露1955年出演美国电影《七年之痒》,讲述了一对夫妇结婚7年后出现的感情危机。人们爱情或婚姻生活到了第七年可能会因爱情或婚姻生活的平淡规律,而感到无聊乏味,到达倦怠期,要经历一次危机考验。而人的细胞平均七年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做出一些改变。大概这就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选择将7年作为一个周期的原因吧。

我看这个纪录片的原因是因为推荐者说他很欣赏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国外很多人穷尽一生一世只为某一项小小的事业,有的人穷其一生只为证明一个定理,有的人尽其一世只做一种寿司。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太有限。一个人唯有专注一个方向钻研,才能做出成就,这样的人生才能爆出闪光点。这部世界上最长的纪录片,七年又七年,前前后后跨越大半个世纪,不脱节地记录了一代普通英国人的大半辈子。

那么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何在?拍摄目的颇有些“三岁看七岁,七岁定终生”的意味。“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该片意在证明阶级对人的影响:“在英国社会阶级是很难逾越的,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

影片中也问到了其中几个参与者对该影片的评价。苏西说,这很荒谬,她14岁的时候就不想参与了,她感觉这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她的父母硬逼着她参加。尼松说:“出于观众收视需求,还有时间限制等等的局限性,以至于节目做不到完全属实。我想说这样,想说那样,结果电影拍的都是我的蠢事,从七天看七年简直就像圣经故事一样精简,过程充满紧张刺激,结果他们呈现的是短短的生活片段,搞得像是我的生活仅此而已。”当然也的确有人中途退出,因为观众的误解对彼得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干扰。当然彼得后来又回来了,他说他要为他的新歌做宣传哈哈。诚然,跟拍几天来透射七年本身就有些局限,更何况还要制作出影片,那样每个人在荧幕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10~20分钟,作为观众能了解到的则更少。再加上处于收视率的考虑播放的都是些比较吸引人的东西,因而尼松说电影拍得都是他的蠢事;又或者是电影强加了导演意愿,展现的是他所想要展现给我们的观点。他们原本是取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但是也许最后才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不具有“典型”性,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如此,这部影片的局限性就更大了。但是,科学定理尚且需要严苛的假定。对于影片,也许时代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会塑造出不同的人。是,又或者不是。但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这便足够了。

有网友说大半年后再次回头看这部影片,又重新有了自己的思考。回首自己曾经写下的文章,觉得肤浅可笑。可能我亦是如此,不过此刻确实想要留下点什么。

当谈及补助金救济这个话题时,56岁的杰基回答:“补助金缩减了,要求我去体检,回来之后,告诉我,我很健康,可以工作,让我很惊讶。无法用双手的我,能做什么。坐不了太久,站不了太久,走不了太远。我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认为有人会雇佣我。我都没法保证,一周能工作五天。我也算是幸运的了,起码我的三个儿子都在工作……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这么做也没事,一直能得手。如果卡梅伦首相能给我找个工作,那我就去工作。如果他办不到,你告诉他过来,给我个工作,我做!”

听到这段话时,不禁泪流满面,就这样毫无防备地戳中了泪点。我联想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我们父母那一代人和我们这一代人,另一个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等车的时候,一个大姐对我说:“你看这些环卫工人,这么大年纪了,大冷天的在这里捡一天垃圾,一遍又一遍的扫落叶,一个月才1000多块。有时候明明已经打扫干净可是别人把垃圾随手一扔,被领导检查到又要扣钱。”环卫工人大多是一些50多岁的大爷大妈,他们上了年纪干不了别的什么活,只能做这些。原本就上了年纪,一天又要弯那么次腰。他们每天如此辛苦,这么做说到底又是为了什么,不过是为了孩子。一天能多赚点就多赚点,不过是为了给孩子多攒点钱。他们受够了贫穷、挨饿的苦,因此希望孩子考事业单位,当老师,做医生,能有一个铁饭碗,工资不高没事儿只要能安稳的活着就可以。而作为子女的我们却整天窝在宿舍里,看小说追剧打游戏虚度光阴。最近听了太多这种例子,上学的时候大家一起不学习、整天玩、挂科是常事儿。可到了毕业的时候,有关系的找关系工作了,家里有钱的出国留学了,只剩下你自己一无所有,于是一事无成,回家啃老。不过,影片中展现的没有那么消极。当然,现实会很残酷。

这段话让我想到的第二点是关于救济金与社会福利。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大幅削减社会公共福利。彼时,纪录片里的参与者们正处于22~33岁,正是工作的年龄。她大幅削减教育开支,使成为一名教师变得极为困难,让那个毕业于牛津大学想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的尼松不得不离开本土,去了美国。撒切尔夫人的太多强硬政策引起民众甚至党内的不满,最终被赶下台。然而她的继承者却依然沿行了她所推行的.经济变革。也就有了影片中的补助金救济一再缩减话题。杰基说的很对,不管怎么削减救济金,还是有些健康的人设法故意从这个体制里骗钱,而且他们能一直能得手。不禁想到北欧的“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大家一定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样强大的福利系统一直走下去。《那么慢,那么美》一书的作者罗敷回答是“强大且透明的税收制度的支撑”。“全球知名品牌宜家家具的创始人英格瓦·坎布拉德,传老头子创业时为了避开瑞典高税收,而将公司注册在了避税天堂瑞士。如今年老恋乡,落叶归根搬回瑞典居住,被瑞典人民鄙视得狗喷头:年富力强时逃税,年老时却要来享受瑞典的高福利,唾弃之!其实老头子身家千亿,自然不在乎一点老年福利。但对于向来不崇富的瑞典人,千万富翁和一介平民的价值是一样的,大家要的是公平奉献!”“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是北欧的运作模式,极大地缩小了贫富差距,比我们更早地实现共同富裕。不得不说迈克尔·艾普特导演将地点选为英国是极好的,若在瑞典也就没有意义了。

第二幕印象深刻的是一段采访对话:

“会不会遗憾没当成骑师?”

“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换得可以当骑师的机会。但我没那么优秀。我人生最大的满足是在坎普顿和雷斯特比哥同场比赛,我人生中最骄傲的日子。”

“你放弃了。”

“我放弃了。”

“如果当不成骑师会干嘛?”

“不知道。如果我知道我当不成我就退出,我不会困扰的。”

迎难而上愈挫愈勇固然很好,可能够认识到自己能力不足及时抽身也很重要。回顾托尼的大半生,他放弃成为骑师而后做了一名出租车司机的生活未必不好。他靠出租车发家致富,最后有了带游泳池的度假屋,夫妻和睦,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又未尝不是人生赢家。永远记得最初的梦想,无法取得大的成就,就让它只是爱好也是不错。

其实这篇观后感我最想表达的是接下来的话题,有点后悔前面写了太多文字,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七岁时同样清楚地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律师,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两个精英阶层的后代如愿以偿得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原本身处社会中层的孩子的彼得和内尔同样致力于考取牛津这样的名校。最后彼得没考上,上了一所普通大学,长大后成了一名教师。而内尔却在申请牛津失利后命运一落千丈。他辍学、在建筑工地当临时工,甚至一度流离失所。根据影片中彼得的自述,究其原因是性格问题以及随后所导致的精神问题。看到这儿,我们可能会说精英们为其后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与条件。他们的子女理应顺着他们铺就的道路前行。然而事实是后来考入剑桥大学法学院的约翰,他的父亲在他9岁那年离世,母亲被迫外出工作养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有他父亲的帮助。那么他的成功源自什么?大概是榜样的力量、正确的规划能力和良好的执行能力吧。不能说哪一样更重要一些,我却想到了彼得(我记得应该是彼得,又或者是内尔),他说他的优点是坚持而缺点是缺乏执行能力。大概这就是最初同样梦想着考取世界一流名校牛津剑桥的两个孩子最终却取得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吧!我一度着迷于高效学习法、日程本、网格网点工作法,下载了许多管理时间、高效做事的APP,尝试了很多东西,而所有的一切终于在寒假开始一周后全线崩溃。刚开始还能克制自己每天学习几小时,每天有什么安排计划。不过好像只有第一天做到了,随后的日子里逐级递减,直至完全放弃。每天什么也不想干,不想学习,也玩不进去,最喜欢看小说,现在也已厌烦。已放假将近20天了,而且就要过年了,每天刷着乱七八糟的网页也不知道自己都干了什么。再好的APP、再好的日程本、再好的工作法都不如两个字:自律。为什么会缺乏执行力?因为我们不够自律,因为我们足够拖延。因为不自律,所以每天都与别人拉开差距;因为不自律,所以会犯错误。时间一点一点流淌,人与人的差异越来越大。

行文至此,已接近尾声。本文如此,纪录片亦是如此。任何纪录片终究会完,哪怕故事本身未竟。七年又七年,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他们竟这样坚持下来了。但就是这样没什么原因的坚持,成就了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它不直接的向人们倾诉什么道理,只是直接的把社会、把个人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外国的很多东西似乎都是如此。曾看过哈佛公开课Justice,教授始终不断地追问,让你反思,在你说出自己观点的时候又继续追问,最终所有人也没能统一意见。但这恰恰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那就是思考。我们追求的是思考的过程,而不是一定要有一个结果。这就是国际一流顶尖大学教育与国内教育的差别。类比之下,该片也是。尽管影片可能确实存在极大的局限,但是这七年又七年的追踪拍摄已经实属不易,这部跨时最长的成长纪录片确实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不断反思。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生。而接下来要做的,则是需要我们自己去体会,体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回忆七年的作文800字【五】

《人生7年》BBC的神级纪录片,它以纪实访谈的情势跟踪采访了104名来自不同阶级的孩子,包括富人、中产、普通和底层,从7岁开始,每隔7年,1直到他们56岁。这些人中,有人注定成功,有人逆袭,有人平淡生活,也有人在成长中迷失了自己。不过这部片子最令我震动的是,贫富阶级巨大的观念差别。

富人之所以延续富,穷人之所以很难翻身,与其说是由于钱,不如说是由于观念和眼界。7岁的时候,这类巨大的理念差异久开始显现,富人的孩子普遍有目标、知道自己未来一定会念大学,而穷人的孩子更多是斟酌自己未来做甚么样的工作,有些乃至不知大学是甚么。

14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己预计上的中学,对未来也有了更清晰的计划,念法律、从政。而穷人的孩子虽然也在继续念书,但是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概念,比如幸福地活着。

21岁的时候,富人家的孩子几近都实现了自己7岁时的,念牛津、剑桥,明白自己要承当更多的社会责任。而穷人家的孩子已开始工作,成为工人,对未来照旧没有甚么计划。

除目标和计划,金钱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富人的孩子普遍明白钱的重要性,知道钱是实现、抵抗风险的一种工具,而穷人的孩子,大部份表示自己不在意钱,认为钱对生活而言其实不重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