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400字)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4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24 07:30:33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400字)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一】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童年。”歌曲《童年》带给我们多少关于童年的遐想!我很庆幸自己有一位“顽童老爸 ”。他一有空就会带我到大自然中尽情玩耍。这不,上次刚刚带我用自制的弹弓弹知了,这次,他又带我去网知了了。

知了最多的地方要数姚江边的那两排高高的大树了,我们来到姚江边,拿出我们的捕蝉工具。我们的捕蝉工具可不是买来的,我们是废物利用——把家里废弃的拖把杆子装在一起,然后套一只厚实的塑料袋,用铅丝固定住,这样就做成了一只能伸能缩,能装能拆的环保捕蝉器。

爸爸找准了目标——一只正在贪婪吸着汁液的蝉,然后拿起捕蝉器,慢慢靠近那只旁若无人的蝉,然后猛地网过去。那只惊慌失措的小家伙像无头苍蝇似的在塑料袋里蛮飞乱撞,更加歇斯底里地呐喊着:“怎么搞的?放我出去!放我出去!……”那猴急样,比热锅上的蚂蚁有过之而无不及。哈哈,谁让你偷饮了树汁还厚颜无耻,扰人安宁呢!做我的玩物,也算是你不错的下场喽!

“师傅领进门,徒弟急修行”,看老爸初战告捷,我早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大显一下身手了。真是看看容易做做难,我也用和老爸一样的方式去网,可是试了好几次就是无果而终,难道那些蝉看我人小,故意刁难我?“老爸,是不是‘蝉眼也会看人低’啊?我咋就网不到呢?”老爸听了哈哈大笑:“姜还是老的辣吧!”唉,那大概是我的行动不够敏捷,让蝉给溜了吧!刚才的雄心壮志一下子溜得无影无踪,我像一只瘪气球似的眼巴巴地看着那些“男高音”无能为力。

最后,还是老爸给我抓了两只蝉和两只金龟子。虽然说不上满载而归,但也有收获;虽然烈日高照,大汗淋漓,但谁也比不过我开心的这一刻。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二】

今天中午我在奶奶家,来到一个树底下乘凉,突然发现耳朵边总会有声音在叫,我仔细一听,原来是知了,我说:“别叫了。”可是它们听不懂我就决定把它抓下来。

我拿了一个很高的凳子踩在上面,可是还是到不了树冠我就拿着最低的一根树枝拉着它没想到,树枝竟然被我拉断了,我只好自己爬上去抓知了了,我把发力点在脚跟,然后双手抱紧树干,双腿夹紧树干,然后用力把身体往上拉,终于爬到了树中间可是我体力不支,一不小心从树中间掉下来了。我强忍着疼痛坐在椅子上休息,休息好了就想办法怎么上树,对了,我踩着奶奶家的牛就可以碰到树干了呀。我把牛迁过来以后踩在牛背上扶着树干,终于超过了树干突然我看见了一个有两对膜翅,三对足,复眼突出,单眼三个,没错就是知了。我抓住了它。

怎么样有趣吗?你呢?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三】

那是一个闷热的早晨,太阳刚爬上山坡,知了就热得叫个不停。我轻手轻脚地拿起昨日准备好的网兜和竹竿偷偷地溜出家门,猫着腰跑向树林。

这里真是一个蝉的世界,歌的海洋!我顺着蝉声躲在大树干旁仔细地朝上窥看。好家伙!果然有好几只知了,它们趴在枝丫上翘着屁股使劲地“演唱”着。我蹑手蹑脚地来到它们的下面,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先把低点的一只捉下,再捉上面的。”我心里想着。我轻轻地把竹竿往上递,小心地不让竿子碰着树枝,不然会把知了惊走的。当竹竿上顶上的网兜与知了平行时,我用力猛地一扣,知了应声落入网中瞎飞乱撞。我高兴得差点笑出声来,但又怕知了破网而出,就迅速地把竹竿往下拉。知了在网袋中挣扎得更厉害,快要落地时,不料网兜被一根可恶的树枝拽住,拉不下来。如果使劲,兜儿必定破掉知了逃走。决不能让它逃脱!于是,我果断地松开手,“噌噌”几下爬上树干,猛地伸手一把抓住网兜口,迅速下树。

我得意洋洋地对已挣扎得筋疲力尽的知了说:“你逃不掉啦!谁叫你遇上聪明、机智的高手!”这样一折腾,其余的知了惊跑了。我哪甘心呀?仍然继续在树林中找着最佳战机。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四】

去年夏天,别人送了我们一盆含羞草,先开始,它只有六七厘米长,几片残缺不全的叶子,妈妈说:“只要细心照料,它就会活。”于是我抱着一线希望,把它养了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突然想走了该给它浇水施肥了,便向摆放花盆的那个大地方望过去,“啊,它活了!”一看到盆中的含羞草,我惊喜得差点跳起来,那棵难看的含羞草已经伸直了纤细的腰,伸出了三片嫩绿的叶芽,那嫩绿的娇叶在风中摇摆,仿佛是小姑娘伸出手在向我招唤。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它,它竟然害羞般地收拢了叶子。等一会儿,它又悄悄地把叶片伸展开来,真有趣,从那天起,我每天都要去看它或者给它浇水,我发现含羞草几乎一天长出一片绿叶,每组叶之间一般都长两三个小花蕾,花蕾长到到一两个星期,居然开出了紫红色的小球,椭圆形花儿,没有花瓣,全是细细的蕊,像个好玩的小绒球。面对着含羞草,回顾着妈妈让我把它栽种在花盆中的情景,我深深的陷入了思考中,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边指着含羞草,一边对我说:“你看,含羞草虽然小,生命力却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它都能自强不息,人们宠爱他,它总是把头低下去,从不骄傲。”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知道了要做一个像含羞草那样自强不息,谦逊朴实的人。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五】

放暑假了,我来到奶奶家,二叔说:“梦雨,咱们捉知了去。”

我高兴地跳起来。二叔做好了面筋,拿上长竿,我们就出发了。我们来到一片树林里,听见到处是“知了……知了……”的叫声,我抬头一看,一只又大又肥的知了正趴在树干上拼命地叫着。我悄悄地拉拉二叔的衣角,用手指了指树上,二叔赶紧在竿顶上放了一块面筋,把竿子悄悄地靠近知了的翅膀,面筋一下子就把知了的翅膀粘住了,这时,知了叫得更厉害了。二叔把知了拿下来,我和姐姐把它装进袋子里。我们又来到一棵大树底下,看见一只知了正叫得起劲,二叔又把竿子靠近知了的翅膀,这只知了好象特别机灵,“哧”的一下飞走了。就这样,二叔捉一个,我和姐姐装一个,我们一边走,一边捉,尽管天气很闷热,我们还是使劲忍着,好不容易捉了半袋子,我们高兴地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二叔把知了煎熟了,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又香又酥,味道真不错!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六】

近来,我突然对植物的生长很感兴趣,因此我便买了一些小小的绿豆。本想把它们种在土里,可妈妈说种在水里更快,为了快点看到小绿豆是怎样的,我就按照妈妈说的去做。

首先,把小绿豆们放在一个干净的碗子里,再喷上一点水,就完成了。看着这些被灯照耀、水滋润的绿豆,犹如刚从海底捞出来的`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我盼着,盼着,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

第二天,我一看,绿豆长出了又白又嫩的豆芽,小小的,嫩嫩的,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随着时间的变化,豆芽越长越长,越来越大。差不多到两厘米至三厘米之间,就开始脱掉它绿色的外袍,露出了白色的内衣。过了两三天,绿袍脱掉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过了一天左右,小豆便开始逐渐地裂开,裂口越来越大。不用一两天,裂口里伸出了两片嫩绿的叶子,叶子一天又一天地变大,变绿。我看着每颗绿豆上的叶子,看着,看着,似乎每一片叶子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时间又慢慢地过去了,豆芽的最下面长出了棕色的根,根越来越长。有一天,我发现叶柄上有着许多细细的毛,并用手摸摸,粗粗的,痒痒的,真有趣!

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会不会长出许多小绿豆?小绿豆会不会像小灯笼一样?绿豆会不会长成一棵小树苗……面对这些有趣的问号,我一定要继续观察下去,找出答案。

通过这十多天的观察,我到了大自然的奇妙,领略了观察的乐趣。懂得了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有令人喜欢的地方。

知了的生长过程作文350字【七】

三月份的时候,我们兴高才烈的拿着老师刚发下来的种子回了家。因为种子的发芽不需要空气,所以我并没有直接把种子种到土里而是把它放在了水里等待它发芽再将它移植到土壤里。

没几天水中那褐色的、椭圆形的种子开始膨胀,慢慢的出现了淡淡的绿色,我知道植物的根已经出壳了。我先把它挪移到湿纸巾,静静的等待着,等待它在露出一点“头”来,就像怀孕的妈妈焦急地想看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过了两天,果然不负众望,那嫩绿色的子叶也探出了头,按耐不住性子是的想从种子里爬出寻找自己新的世界。这时我也将它从只有水分的盒子中移植到事先准备好营养的泥土里。每天回到家总喜欢趴在阳台上看看它有没有再挺一挺身子;再长长身体;再壮壮根茎;再……

刚刚移入土里的含羞草似乎不适应环境,几天都没见到它的身影我心里有些着急,怕在移植的时候没有把种子放好,把土压的'太实了伤到了种子……我抱着一丝希望想着:要相信自己。我在阳台上专门给它开辟了一个空间,用来给它沐浴太阳用。我时不时会用手捏一小撮土,看看土干不干要不要洒点水。

在两个星期我精心照料下,看着阳台上那最近才绿油油的两片叶子,心里一阵欢喜。新长出来的叶子是心形的,高低不一;而原来的叶子也早已从心形变成了带着小齿轮的椭圆形,颜色也早已褪去了嫩绿的外表改成了成熟的墨绿。现在,经过近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一样令我唏嘘不已的就是含羞草的根只有几毫米的“腰围”可它的枝叶却有两三厘米粗,谁能想到那白花花的像青菜似的茎居然是含羞草!可是我并没有因为种出来的植物不像是含羞草而气馁,要知道不管怎么说这种出来的成果都是我这三个月来精心照料的结果。我并不是因为等待它给我开出美丽的花儿细心照料它,而是在照料它的过程中发现植物生长的全过程并从中体会到尽心尽力地去照顾一样植物的那份期待和愉快。

现在我的“含羞草”已经长得跟菜叶子一样了,也不知道是我没照顾好还是怎么样,可能是变异了吧。但这始终都是我尽心尽力种植的“含羞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