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介绍孩子的中考作文范文)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介绍孩子的中考作文范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22 17:38:11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介绍孩子的中考作文范文)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一】

“妈妈,快给我买个算盘,明天数学课要用!”明天数学课要学算盘了,一回家我就急忙让妈妈去买。妈妈听了说:“不用不用,家里正好有一个呢。”说着,走进书房,从高高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木质的黑色算盘,并用软布轻轻地擦拭了一番,交到我手里。“小心点用哦,千万不要磕坏了。”妈妈叮嘱到。

这是个什么宝贝啊,这都什么年代了啊,我们计数不是有计算器么,还有电脑,现在谁还用这个老古董啊。我漫不经心地接过这个算盘。显然,妈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说:“不要小看了这个老物件,你奶奶是个老会计,想当年单位里所有的帐都是用这个算盘来算的呢。那时候没有计算器,更不用说电脑了,全靠这只老算盘了。”妈妈一边说,一边拨弄着算盘。“看我们小时候也学过呢。”随着妈妈的手灵巧的一阵拨弄,一颗颗珠子在妈妈手里上面跳跃,一会儿工夫,从整齐的上下合一成了上下两栏,“瞧,从1加到100算好了”顺着妈妈指的地方一看,算盘上珠子排列方式和之前不一样了呢。

第二天数学课上,一阵阵“噼噼啪啪”的响声,犹如过年的鞭炮声,好不热闹。同学们一个个拨弄着算盘珠子,算一道题还不如打草稿快了。我心想着:“这算数题拿算盘子不晓得要拨到什么时候啊。”回到家,我把这个疑惑说给妈妈听,妈妈笑着说:“那是你们不熟练啊,要知道当年就连造原子弹的数据,都是用算盘算出来的呢!”“啊,不会吧,这么大的工程就靠这小小的算盘?”听了妈妈的话,我嘴巴张的老大了。

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周末妈妈特地带我去了趟图书馆。我从书中查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解放初期,物理学家邓稼先带领着大家在没有电脑也没有计算器的坚苦条件下,日夜加班,硬是着一个个算盘计算着极其复杂的原子理论,为了算一个数据,大家一日三班倒,花费一个多月时间才能算出一个数据。经过不知多少次的演算,1946年的10月16日,我们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横空出世。邓稼先爷爷也被授予“二弹”元勋称号,是我国核武器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真没想到这小小的算盘,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这一颗颗小小的算盘珠,算出了无数个数据,算出了高楼大厦,算出了火车轮船,甚至算出了原子弹。它见证了中国的历史,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更见证了中国的腾飞!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二】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照亮了碧江,照着江上的一艘艘船。

碧江上的船大大小小,各式各样。有的运沙土,有的运钢材,还有的是海警快艇。有的大到好像山丘那么高,有的小得看上去像一个玩具。在这繁忙的河道上,来来往往的船中,我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艘是大油轮,它的甲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管道,还张贴着“严禁烟火”四个大字。它可真是个大家伙,大得好像都快霸占整个河道了。还有一个新朋友,它是一艘驳船,船身一周都是橡胶气囊,好像戴了一个大大的游泳圈。它有时来,有时去,每次都会顶着另外一艘甲板船快速前进,而甲板船上总是载着钢板或水管。

我还发现这两艘小船总是逗留在江面上。船上晾着衣服和许多渔网。在夜晚,船上总是点着灯。而白天,它们总是在这一小片水域不停地转来转去。难道它们是疍家人的船吗?

偶尔我在岸边和开来的船赛跑。有时我跑得过大船,但是只能追上它一小会儿,它就渐渐地离我而去。如果是快船,我用尽全力也追不上它。有一次,我站在碧桂园大桥上看到大船要穿过桥洞。我生怕大船把桥墩撞断了!后来才知道桥墩上有水位线和警示灯,用来提示过往船只。

碧江河道很繁忙,就算深夜都有船经过,而且很容易把人吵醒。因为有的船轰鸣声太大了,就算关上窗户也一样能听到那低沉的声音。

我喜欢碧江上来来往往的船,但是有些船竟然往碧江里倾倒垃圾!每次看到大片垃圾飘浮在碧江上,我都会很生气!难道他们不知道水资源有多么宝贵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吗?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三】

当你走在街上或者商店里,你会发现:风铃是一个缤纷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的颜色,令人目不暇接的式样,尤其是那阵阵悦耳的铃声,使你觉得:用风铃来表达美的意境,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家的这串风铃堪称“风铃之首”--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因为它不仅制作精细,音色优美,更在于它的'造型新颖、别致。说到这里,你一定想听一听我对它的介绍了吧。

它和普通风铃的大小差不多,约半米长,由一根很细的金属线悬挂着。主体大部分呈银灰色,看上去朴素、高雅。

它的顶端有一个银灰色的吊盘。你可别小瞧了这个吊盘,整串风铃都由它悬吊着,没了它,风铃也就成了“一盘散沙”。它的上面还有-些簇拥着的向日葵花点缀着,为那单调的银灰色带来一份生机。

说过这些,你一定有呰不耐烦了,因为这些和其他风铃没有什么区别嘛,不过你先别急,听我接着介绍,下面就精彩多啦。

吊盘的下面悬挂着几根15?20厘米不等的银灰色铝管和一片正圆形的“西瓜”。千万别笑,的确是一片“西瓜”,大小和吊盘差不多,不过不能吃,因为它是铝制的,而且是风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悬吊在几根银管的中央,通过银管和它的撞击才能产生悦耳的铃声。看,那翠绿的“瓜皮”,那透红的“瓜瓤”,以及那历历可数的“西瓜籽”,一切都那么逼真。你是不是有些馋涎欲滴了?

不过,一片显得有些单调了,不是吗?--它自己也会感到寂寞的。于是,风铃的设计者,又在银管上增添了几角西瓜。它们大小不等,姿态各异地攀在银管上,显得活泼而调皮。每一片都是那么鲜嫩,吃到嘴里一定很甜很甜。

一阵风吹来,随着银管的晃动,那几角“西瓜”也顽皮地碰撞着,中央的大西瓜盘也有节奏地左右摇摆着。于是,它们的结晶串美丽的音符就诞生了

因为“西瓜”就是这串风铃的特色,所以,我为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西瓜风铃。现在,你明白它为什么堪称“风铃之首”了吧。

听,那铃声又飘起来了,那么和谐,那么完美,使人在那一瞬间真正地感受到了美的内涵与真谛……提起说明文,有些同学就皱起了眉头,认为它是枯燥无味的,但我却不这样认为。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四】

龙虾,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美食。龙虾的做法有很多种,其中我最爱家乡的“香辣龙虾”。

制作香辣龙虾前先要挑选个头较大、身材肥润的龙虾,这样吃起来就不会让人觉得“咬一口就没了”的感觉,在下锅之前,可别忘了给龙虾全身洗个澡。

当配料准备好后,龙虾就能下锅啦!当虾壳开始慢慢变红时,就说明龙虾快好了。嘿!这会儿,龙虾早已没了当初的威风。再放入佐料,翻炒、红焖……一盘色香味俱全的龙虾就出炉了。

剩下的事就是慢慢品尝了。不知道怎么吃不要紧,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吃还吃,那样会闹笑话的。在吃之前,要先把龙虾提起来,吸一下龙虾身上的辣汁,否则辣汁会从指间淌满双手。吸完辣汁后,再将虾头扭下扔掉,扯下大鳌。再剥开龙虾身上的硬壳,饱满而又多汁的虾肉就显露出来了。淡红色的虾肉弯弯的,轻咬一口,辣味中带着香甜,汁水充盈着口腔,在舌尖上流淌。再咬一口,嫩滑的虾肉Q弹极了,让人不舍咽下。最后再品尝大鳌,在大鳌的顶部咬开一个洞口,用牙签从中挑出白白的嫩肉,香甜可口。一只大龙虾下肚,让人还想再吃一只。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介绍,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那么快来我的家乡尝一尝吧!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五】

望着陈放在柜中的空竹,又看着公公那个早已疲倦的背影,心中不住的感动。空竹----这个老物件,寄托了一种情感,即使物旧了,人了老,但那一段岁月,历史永远还在……

今天,回婆婆家。在家里无所事事,闲得无聊,开始翻箱倒柜,竟发现了一个空竹,这空竹还是我很小的时候,住在婆婆家,公公每天休闲,锻炼用的呢!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两根空竹管,中间一根根线,一个公公自己做的空竹,很简单。我仔细端详,还是以前的样子,轻轻抚摸,还是以前的感觉。唯一变得,是空竹上面落了一层灰,中间的铁圈生了锈,这老物件,也应该很久没人动了吧!

我拿着空竹,只感觉手上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来到公公旁,轻敲他的背,他有些迟缓地转过头,看到空竹,露出惊喜的表情,眼中放出喜悦的光芒。“原来这老物件还在啊”,他和蔼地说道,眼神中流露一种长辈对孩子的爱。“乖乖啊” !我今天再给你玩次空竹!他笑眯眯问道。“好啊好啊!” 我应声答应。他把烟头掐掉,手在裤腿上擦了两下,起身,接过空竹。公公摆好姿势,马步扎好,腿稳稳的立在地上,双手将管子伸下,线理好,接着把空竹放上去,他的动作不像以前那么娴熟,反倒有些吃力,一愣一愣的,让人看了很揪心。开始了,双手一上一下开始动,上下拉线……

我看着公公,穿过记忆的隧道,那段流动的光阴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小时候,住在婆婆家,每天下午,公公都会玩空竹,表演给我看。他可是拉“空竹” 的高手,各种的动作都会,我看着他娴熟的动作,听着空竹呼呼作响的声音,就禁不住鼓掌。空竹在他手里神奇地像被施了法,上下翔飞,左右移动,灵活巧妙,我看了总是入了神。就这样,公公和空竹就为我的童年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空竹还是原来的样子,可公公却老了,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弯曲的脊背,早就应付不来空竹这样的运动。公公玩不了那些高难度的动作,就连最基本的拉伸也略显吃力。我再也看不见那个曾经的“空竹”高手,再也听不见童年美妙的空竹曲了……没过一会儿。公公头上便渗出汗珠,喘着粗气。我连忙上前,让公公歇歇,公公边喘气笑着说:“老了啊” !动作没以前熟练了!是啊,岁月不饶人,转眼就把这段时间给带走了……

接过空竹,手上又是沉甸甸的。脑中,思绪万千。这老物件一路上陪伴着公公和我走下来,见证了我和公公之间的故事。无论是小时公公矫健的身姿,还是现如今是这饱住风霜的老人,无论多少段光阴,多少时代的变迁,多少时间的蹉跎,这老物件永远都是一个回忆,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痕迹,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承载了公公对我慢慢的爱啊!让我的生活变的精彩,我永远也忘不掉。现在我才知道,这沉甸中的感觉是爱!

看着手中的老物件,再看着那位老人,两者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公公坐在门口板凳上,点上一支烟,头微仰,看着远方,那烟围绕着他,朦胧一般。

把空竹放回原处,感觉忽地心中什么也放下了,稳稳的。我想这个老物件,永远在这里,继续见证着光阴,书写着故事,永远还在…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六】

今天,爸爸买了6斤小龙虾。我往袋子里一看,呀!龙虾们个个都像刚下山的美猴王,张牙舞爪地挥舞着大钳子,浑身黑里透红,好像在说:“谁把我从水塘里捞出来的?”仔细一闻,我的天,好臭!这臭可不是一般的臭,不仅带着一股泥土味,还带着龙虾本身的腥味。

一旁的妈妈看见了,一本正经地说:“你以为龙虾本来就是香的啊?”哼!我不高兴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妈妈已经抓起一只龙虾,“咔嚓”一声,用剪刀剪掉了它的大钳子。我心想:幸好不是螃蟹的大钳子,不然我非得哭!

呀!这只“龙虾王”要造反,它用巨大的钳子夹住了妈妈的剪刀,妈妈不由分说剪掉了它的“霸王钳”,一边剪一边说:“你只不过是个甲壳类动物,怎么能和我的剪刀比?”我偷偷瞄一眼已经被剪掉钳子的龙虾,它们失去了钳子,一脸茫然地挥舞着脚,看到这里,我开始同情它们了。

终于到了最重要一步:洗龙虾!妈妈先把龙虾们倒进一个大盆里,然后一个个刷洗。妈妈真是辛苦了!

煮之前,不能忘记准备配料。爸爸准备了蒜末、姜末、两听啤酒……我想这下子龙虾就会变香了!

这次是爸爸下厨房,煮熟的小龙虾全身通红,再配上翠绿的葱花,光是看就会把人馋。爸爸做的龙虾味道可真是令人难忘。那种麻辣的香和蒜香,配上冰雪碧,天上神仙的日子也就这样了!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七】

“吱嘎,吱嘎”粉笔在黑板上移动着,无数细细的粉笔末儿徐徐飘落下来,像洋洋洒洒的雪花;像纷纷的柳絮,渐渐地,它变成了短短的一截,它不算大的身躯慢慢消失,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代替它的是黑板上的一行行的粉笔字,这一行行的文字把我们带到丰富的`知识海洋里去遨游。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笔,既像春蚕一样给人们以无私的奉献;又像蜡烛一样,给人们带来了方便,默默无闻,从来没有怨言。所以,与其说粉笔是一种极其普通的物品,倒不如说粉笔更像那些平凡而高尚的人。

粉笔似老师,他们付出自己汗,辛勤地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祖国花朵。他们呕心沥,从春到秋,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拿着微薄的工资,却从无半句怨言;任学生踏着自己的肩头登上成功的宝座;接受鲜花、掌声和奖杯,却从不居功自傲。这不正像粉笔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吗?

粉笔似交警。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交警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们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嗅到的是尾气的异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不平凡,有粉笔精神的人更不平凡!——因为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争名得利,而为社会无私献出自己!

介绍初中孩子的作文【八】

在绍兴游玩时,大家一定要坐一坐我们绍兴的“三乌”之一——乌篷船。

早期的乌篷船有三种:大的叫明瓦,小的叫脚划船,但最适用的是不大不小的“三道”,又叫三明瓦。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箬,上面涂着黑油,所以叫乌篷船。在前后两扇固定的蓬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头做得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直径约一尺,有点透明,所以叫明瓦。乌篷船的船尾有两支橹,船由竹篙来定船。三道蓬大约有一人高,舱内可以放下一张方桌,四个人坐在一起娱乐。

乌篷船的作用非常的丰富。以前的乌篷船是用来载人,装货用的,可谓是当时的交通工具了,我想:这应该就相当于大街上的汽车吧!

现在的乌篷船只用来载人,已经成了来绍兴的旅游者不可不乘坐的旅游交通工具了。在东湖时,它是靠船夫用脚躅桨前进的,要调整航向则要划桨,或把桨夹在腋下当舵使用。船夫手脚并用,船就在湖面轻盈的游行。小船真是一叶扁舟,坐在船底,蓬顶离你的头只有二三寸,你的手可以放在外边玩水,仿佛坐在水面上,所谓“人在乌篷船中,乌蓬却在水中。”所以有些人说:“不坐乌篷船,等于没有来过绍兴。

坐在乌篷船中,你可不能太心急了。坐在船中,船夫慢慢的使船前进,大家应该看看四周的物色:随处可见的“绿”山,水中的小鱼和浮萍,各式各样的桥,疲倦时可睡在船舱里,十分的惬意。晚风轻拂着,乌篷船的船夫要回家了,寂静的湖面上静悄悄的,乌篷船沉沉的入睡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