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叙事作文(蓦然回首叙事作文600字)

回首叙事作文(蓦然回首叙事作文6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31 03:18:33
回首叙事作文(蓦然回首叙事作文600字)

回首叙事作文【一】

时钟的指尖一秒秒地转动,一纷纷的消逝。听着家中三个挂钟一起走动的声音,“滴答”的声音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清脆,慢慢地向四周混开。闭上眼睛,细细地感受钟声,或许是因为2016的脚步走的太匆忙,我们都还没有准备好几年2016的礼物,只是想在这最后的时刻记上属于2016的钟声罢了。2017的前一夜,我们也许叹息,这么快2016年没了,我们也许兴奋尖叫,我们也许激动,我发言语,明天我们又长了一岁。

我们站在2016与2017的分界线,此刻面临我们的是昨天,今天与明天。今天的我们站在分界线上,但当午夜钟声敲过12点钟,我们已开始迈起步伐,走向明天,音节2016的朝阳,新的一天从我们脚下出发。抛开昨日的幻想,感受今日的美好,把握每一个今天,营造每一份美好。

今天,都是空白的,新的一天都将从起点重新开始。人生的日历,翻过了一页有一页,停留在空白的2017,需要我们用双手绘画出绚烂的人生。回忆的昨天已经默默地消失,期盼的明天还在沉睡。选择明天,才是智者最明确的抉择。认真的度过每一分每一秒,把握住每一个今天。

2017的今天,我们丢掉昨天; 2017的今天,属于这我们!就让我们在2017的今天,禽兽种下属于我们的花儿。

2017,美好生活,我们相约走在一起。

回首叙事作文【二】

我出生在一九九七年,如今,跨越十几个春秋后,我并没有觉得我是一个即将成年的青年。相反,我没走很远的路,也没有很多珍贵的往事值得回首。但我会偶尔记住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成了我所回首的事。

我生活的这个城市,确实是个很喧闹的地方,大家似乎都奋力向前,一分钟也不肯停留,于是喇叭,引擎声不断,其实我更愿意到安静点的地方去,比如月亮上。对于未来的不可知性,我深深恐惧,可更有一股向前的催促,不知是为了顺应潮流还是形势所迫,反正不容我思考片刻,大家就涌着不断向前。我想我们已经走得很远了,远远地望不见背后有什么东西了。

我突然想起有一招功夫叫“老猿挂印”,这招的诀窍不在于“挂印”,而在于“回首”。

是的,我们估计已经获得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荣耀,光芒掩盖了其他物种。我们的“印”已经挂在身上各个地方了,只是尚不清楚能否继续下去,不过这种迟疑被向前的冲动冲淡了。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会记起一些很久以前的事。因为我很久以前在同样的环境下做过同样的事,现在我重复这个动作,所有的记忆一涌而出,连带周围的每种人和物,都十分清楚地浮现出来。当它全盘展现时,我作为一个观察者,为之深深打动。这些就像是我所经历的种种事中不为人知的闪光点,再次重温令我受益匪浅。

我意识到我现在经历的每个瞬间都可能有重大意义,如果往后遇到相似的事,回首时我会看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且清楚此事的前因后果。这比向前的动力更激动人心,它源于以前所有经历的事,像年轮一样深厚。

因此在面临决策时,我将这种回首的意识贯彻到一言一行中,汲取过去的几千几万个小时,及时救赎己身。

我在今天和明天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外表掩饰下内心的记忆更加深厚,当我日后回首,它们会给予我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满世界的经验。、

回首叙事作文【三】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拚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这首《童年》这让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回头想想,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现在总是想挽回那段美好的回忆,可是时间不等人,没办法,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美好的回忆也逐渐记不真切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快乐时光浮现在眼前,我很想去追随,可是它只是渺渺茫茫的浮现在眼前而已。

曾经我记的那是在外婆家住的那段幼时记忆,那时我还小,在农村还不能上学,然而我就整天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玩儿。有一次,我看见他们在一块空地前弹玻珠,我觉很好玩,就趁外婆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和他们一起玩,那可好玩了!你瞧,我还真调皮!呵呵呵……

还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我还要告诉你们呢!那时的我因为长得矮小了点,而且年龄也比其他小伙伴的小,所以呢?他们有时候总是让着我,而我呢?不知好歹,还以为自己有多棒!就是有一次,他们一伙人都在草地上玩123木头人,我呢,被外婆牵的紧紧的,见他们玩,心思思的,心想:要是我出场,肯定将他们一网打尽。回到家后,我撒娇似的拉着外婆的裤脚:“婆婆,就让玩玩儿嘛……”外婆经不住我的绝招,然后指着我的鼻子说:“唉……你这淘气鬼丫头,记得不要玩的满头大汗哦,小心一点……”“知道啦”我扮了一个鬼脸,飞奔出去玩了。

……

是啊,童年的美好时光永远回不来了,我们只有去追向美好的未来了!朋友,放飞美丽的翅膀,飞向那理想的未来吧!

回首叙事作文【四】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拚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毛钱诸葛四郎和魔鬼党到底谁抢到那支宝剑……”这首《童年》这让我也想起了我的童年,回头想想,那是一段多么快乐的时光啊!

现在总是想挽回那段美好的回忆,可是时间不等人,没办法,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美好的.回忆也逐渐记不真切了!但是仍然有不少快乐时光浮现在眼前,我很想去追随,可是它只是渺渺茫茫的浮现在眼前而已。

曾经我记的那是在外婆家住的那段幼时记忆,那时我还小,在农村还不能上学,然而我就整天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玩儿。有一次,我看见他们在一块空地前弹玻珠,我觉很好玩,就趁外婆不注意偷偷溜了出去和他们一起玩,那可好玩了!你瞧,我还真调皮!呵呵呵……

还有一件很搞笑的事我还要告诉你们呢!那时的我因为长得矮小了点,而且年龄也比其他小伙伴的小,所以呢?他们有时候总是让着我,而我呢?不知好歹,还以为自己有多棒!就是有一次,他们一伙人都在草地上玩123木头人,我呢,被外婆牵的紧紧的,见他们玩,心思思的,心想:要是我出场,肯定将他们一网打尽。回到家后,我撒娇似的拉着外婆的裤脚:“婆婆,就让玩玩儿嘛……”外婆经不住我的绝招,然后指着我的鼻子说:“唉……你这淘气鬼丫头,记得不要玩的满头大汗哦,小心一点……”“知道啦”我扮了一个鬼脸,飞奔出去玩了。

……

是啊,童年的美好时光永远回不来了,我们只有去追向美好的未来了!朋友,放飞美丽的翅膀,飞向那理想的未来吧!

回首叙事作文【五】

高中,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时期,很多人在这一时期转型。但高中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真实也是很平凡。

都说高一的学生的幻想派,高二是理想派,高在是现实派。

是的,我们高一的同学还有三年时间,在学习的同时也会经常幻想着自己迷惘的将来。我们如果对未来感到迷惘,就应该先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所以我们应该打好坚实的基础,让美好的将来离自己更近一步。

高二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渡过了高一,高三正向你们招手,只要用心地学,幸运之神会眷顾你们的。

很多人说高三是炼狱,大学是天堂,其实高三并非很恐怖,而读了大学也绝非是解脱。人生是无一场马拉松,高考充其量也就是其中一个弯道而已。高三是上帝赐予的`礼物!虽然要把这礼物收下来很累,但也很充实。

高中三年,痛并快乐着,累却充实的,苦但愉悦着,让我们告别了做梦的年龄,我们向前走,更要向后看,这样才会知道自己走了多远。我们不要报怨路太弯,没有脚印的地方,咫尺之外也称作风景,有脚印的地方,走一步也叫人生。有梦想脚步就不能停下,带着梦想上路,柳暗花明的日子已为期不远。

脚不能到达的地方,志向必可以到达。我们不可揽星星入怀,但我们可以枕星光入眠,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有恒心,没有什么事可以难倒我们,因为我们都志向高远,努力让理想变为现实的人永远是最棒的。

回首叙事作文【六】

回首过去的2010,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呀!有过快乐,有过泪水,有过艰辛,有过奋斗……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搜索着,搜索者每一个难忘的回忆。

“祝你生日快乐……”咦,这是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朗朗训练营的朋友再为我们7,8月份生日的同学过生日。那次生日十分特别,让我明白了不少。大家在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周,一个辛苦而又充满着欢声笑语的一周。我们这几天忙忙碌碌,过得充实,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动手丰衣食足。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接受着魔鬼般的训练。这次的训练使我懂得了朋友的可贵,亲情的所在,团队的力量……但我绝不参加第二次,因为有些东西只需尝试一次就好啦!

还有,在我3年级时,手不幸骨折了,都是同学与老师在帮助我。帮我上厕所,接水,提书包等等,浓浓的同学爱在班中传緹着,深深的同学情在大家心中慢慢淡开,流经着每一处。不止这些,还有: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陌生的好心爷爷对我的帮助,好友对我的默默关怀,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

这一切的一切,像过电影似地,一遍又一遍的在脑中播放着。壹壹年,像一杯清茗,我们用沸水般的热情冲开了新学期的序幕,那种浓郁的苦味慢慢地从杯底蔓延开来。这如咖啡般苦,糖水般甜的回忆真的真的令我成长。

从我出生到现在,我已经度过了五千九百九十三天,这些日子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可它们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本很珍贵的书,需要慢慢去品味研读,慢慢地,慢慢地,这样才能读出韵味来。但书的前三分之一我轻轻掠过,很单纯没有杂念,没有精彩之处,没有留下任何辉煌的篇章,可我却明白了一个小孩子本应该学到的东西,那就是--真情。我虽学习不好,脾气很臭,然而我却懂得付出,珍惜,对身边的人真心真意。

回首往事,真情依在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