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足迹作文(关于跟着我去旅行的作文)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关于跟着我去旅行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23 12:00:18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关于跟着我去旅行的作文)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一】

我的这次旅行历时16天,里程8820公里,跨越了9个省市,游玩了中国的两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还看了壮观的呼伦湖。

大家知道呼伦贝尔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那我来告诉大家吧,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呼伦和贝尔是这草原上的勇士,他们不顾一切,除沙魔,灭妖精,把草原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村民们为了赞颂这两位勇士,就把这片草原取名为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的夏天空气清新,气温凉爽。一场细雨过后,一览草原风光,美丽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蓝天白云,碧草绿浪,湖水涟漪,牛羊成群,整个草原清新宁静。茫茫无际的牧场,传来悠扬的牧歌。白色的羊群在地上吃草,远远望去,好似粒粒珍珠洒落在草地上。微风吹过,草浪滚滚,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在霞光的辉映下,草原和天连成一片。这样的草原美景,怎能不叫人心旷神怡?

当然,在这次旅行中还有很多景点,如: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草原天路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

阿尔山森林公园是火山喷发后在这里形成的火山岩,还形成了天池和地池,火山岩中还有壮观的玄武岩和熔岩隧道。如果你傍晚去天池,就会看到漂亮的晚霞,与晚霞相配的,就是天池和地池这两块碧绿的蓝宝石。

阿尔山是很美,但哈尔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也很好看。清晨,成百上千只鸽子在教堂顶上飞来飞去,和教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合影。

我的这次旅行的美景很多,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观赏。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二】

??长的足迹750字

3岁——文学启蒙

3岁的我是一张白纸,那时的我对世界还很懵懂。妈妈是我第一个老师,教我背很多古诗,认很多字,背很多儿歌,为我打开通向文学的窗户。当我看见清清河水时,“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便脱口而出……她给我奠定了文学基础。

6岁——武术之路

5岁时我已经开始习武了,到了6岁,我已经首次亮相于国际大酒店,为日本人表演中华武术,在人生路上留下第一个闪亮的足迹!它给了我很大动力,从那以后我又获得过市武术比赛丁组全部三个第一,又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中国武术国际交流赛中,捧得一块金牌!武术不但让我强身健体,而且让我懂得了“爱拼才会赢”的道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10岁——成长的烦恼

负担一天天加重,才懂得了生活,同学一个比一个认真,才懂得了竞争,于是我苦读诗书,为的是考试后的辉煌,那时的我已懂得了读书,知道了理想。成长背后必定有烦恼,我尝到过考试失败的滋味,我也曾因上课讲话而被老师批评。

12岁——走向成熟

12岁的我是人生经历的转折点,是我离别童年走向少年的转折点,我感觉在渐渐长大,渐渐“成熟”,比如像听歌、唱歌、玩电脑等,我得到过很多荣誉,很多奖状,并多次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英姿”,但我更尝过失败的苦痛,尝过“三星级”的失落。成功了,我不骄傲,失败时,我不气馁,就这样我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成长,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走向成熟!

回头望望成长的.路,长长的罢,不长,十多年;短短的罢,不短,十多年。这就是我的童年,不快,不慢,流淌过的日子里,我渐渐长大,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一天天走向成熟,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三】

今年的暑假,我来到了拥有“十里惊天河,千年古村落”美誉的沂蒙人家,去找寻革命前辈的熟悉足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沂蒙人家我看见了蒙山县县委的旧址和肖华故居等。我在蒙山县县委的旧址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奋斗的地方——几间矮小的草房子又暗又潮,下午根本看不清屋子里什么样。

肖华爷爷的故居非常简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就是这间小屋的全部家当。那张小床还不到一米五十厘米。可以想象肖华爷爷在多少个夜晚,在书桌上奋笔疾书,为我们的生活操劳。

在蒙山县县委外有一个学堂,也不能说是学堂,它由三根石柱组成,两短一长,一共四十多个吧。那是他们上学、开会的地方。共产党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工作。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换来的,在看《开学第一课》的时候我就想到了革命前辈们在战场上,在后方同仇敌忾的场景。我决定为了中华民族的屈辱历史好好学习争取,做好祖国的接班人,长大后加入共产党,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受欺凌!

我的旅行足迹作文【四】

这次“红色追寻”,的确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洗礼。中国革命的硝烟已经散去,昔日腥风雨、刀枪相见的地方早已恢复安宁,当富足和安康使我们把前辈的努力只是看做历史书中的一页时,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段历史,去善待并铭记呢?

我想,真正值得我们铭记的是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忠诚,那种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正是因为如此,秋收起义失败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和山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

权的革命道路;正是因为如此,红军在突破湘江,伤惨重的情况下,通过“通道转兵”,避实击虚,到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去,一路上有飞机大炮追着,还要空着肚子,光着脚走没有路的“路”……他们靠是什么?靠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靠的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是一个民族发展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来源!并以其穿越时空的'魅力,鼓舞着我们为了民族繁荣和国家强盛而继续奋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