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四年级歌颂赞美老师的作文)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四年级歌颂赞美老师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9-15 07:44:52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四年级歌颂赞美老师的作文)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一】

当我提起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的激动。我儿子在实验小学读一年级,虽然只经历了半年的学习生活,但他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感受了老师的无比关爱。因为儿子的成长,让我又一次亲密地接触了老师这一优秀的群体,让我感受到了老师的辛苦和不容易。

还记得当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带着儿子第一次走进实验小学的大门,眼前的一切令我感到新奇和激动,校园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整洁的`教学楼,干净的塑胶跑道,宽敞明亮的教室,五星红旗在阳光下迎风飘扬,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有几名同学在操场上清理卫生,而且个个都懂礼貌,见到我们便主动和我们问好,顿时,我为孩子能有一个这样良好的学习环境而感到舒心,能有一个这样好的学习氛围而感到放心。

和所有家长一样,我对儿子充满了希望,期待他能够好好学习,成绩优秀,可是事与愿违。好心情没维持几天,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不尽人意。入学几天后,老师便发现了儿子的缺点:不会学习、多动、坐不住凳子、做作业很慢、任性,几乎和其他孩子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令我们当父母的很是着急。退学吧,孩子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继续读吧,又怕孩子跟不上,我带着我们的困惑和急切的心情与老师进行了沟通。班主任牛老师微笑着对我说:“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但每个孩子也都有他的闪光点,比如刘羽桐比较聪明,还很会说话、心地善良、诚实,也许是性格比较单纯的原因,再加上在家里过于宠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出现了这些状况,不过没关系,我会尽一切努力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也希望家长能够配合我”。听了牛老师的一席话让我们倍感温暖。

牛老师没嫌弃我们的孩子,相反,她对刘羽桐倾注了更多的爱。

由于儿子性格慢,经常别人都放学了,他作业还没记完,牛老师便用个人时间陪儿子记作业,直到他用工工整整的字迹记完作业,再把这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巩固,直到他都掌握为止。每天我接儿子放学,看到老师用沙哑的声音与我说话时,我觉得老师真的很辛苦,内心充满了感激!

儿子上课经常坐不住凳子,而且多动,这让牛老师很头疼,老师便与我沟通分析原因。问孩子放学后都做什么,我说孩子每天放学后都有不同的课外学习内容,如:英语、语言、公文数学、美术、钢琴等,老师听后便批评我给孩子造成太大压力了,孩子太累了,所以上课时才会没有精力专心听讲。听了牛老师的分析,我觉得十分正确,便逐渐停掉了儿子的课后班,慢慢地儿子感到学习轻松了,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上课也能坐住凳子了。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我心里感到十分的欣慰。

牛老师对孩子严格但不严厉、爱护但不袒护、宽容但不放任,上课时,对儿子要求十分严格,不许溜号,不许搞小动作,眼睛要看着老师,对待孩子的错误绝不袒护。

下课后,牛老师经常找儿子谈心,鼓励他,有一点进步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我经常会听到儿子回家说:“今天老师又夸我有进步了。”

牛老师用她丰富的教学和循序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以及对每一个孩子不抛弃不放弃的敬业精神感染了每一位家长,现在我儿子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上学期那些坏毛病也基本改掉了,这些都是与牛老师的辛勤付出分不开的。

虽然,我没能写出感动天地的事迹,但用大爱来做小事是教育事业最真实的生活写照。教师们用无数个平凡日子里付出的点点滴滴都折射出师爱博大的情怀,相信在这里,将为孩子今后的人生写下一笔绚丽的色彩!

我爱您——牛老师。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二】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博大的爱;黄色是土地的颜色,象征着母亲;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青春活力;红色是夕阳的颜色,它象征着我可爱的老师。

红色娇艳动人,美丽大方,而她的“红”却是一种奉献,虽然默默无闻,但足以温暖人心。

回首往事,有许多她的点点滴滴,她为我们做的一切都让我永生难忘。记得那天,我一如既往地送作业本进办公室,她仍在埋头苦干,听到我的声音便抬起头微笑着看看我,她的目光还是那么慈祥,亲切而不失庄重。“等一下走。”她说。接着,又轻轻地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是一本崭新的书。她递给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绘画书。“真不错啊。”我喃喃自语道。

看着这本梦寐以求的书,我简直有些爱不释手了。“这是老师的礼物。”我听了后欣喜若狂,心中又顿生万分感激。“谢谢!”我的感动尽化为这两个字。看着我的快乐,她脸上的笑容也愈加灿烂,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好好努力吧,大家可看着你的收获呢。”“我一定成功。”我自信而又爽朗地应道。捧着这份珍贵的礼物,仿佛有一股莫大的动力激励着我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走在走廊上,望着窗外,依旧细雨绵绵,雨还是那样稀稀沥沥,天空中还隐约可见几朵白云,我觉得此情此景是多么迷人,似乎是这

春雨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真情的种子。

如今的老师早已桃李芬芳,这样的小事也许不曾记得,但是在我心中的那颗种子早已生根发芽,绽放出芬芳的花朵,在芬芳中飘溢着果实对土地的眷恋,凝聚着花儿对阳光的深情。

我静静地看着夕阳西下,在淡淡的斜阳中,仿佛能看到她的笑脸,她兢兢业业工作的身影。她就是夕阳下披着红裙的天使,舞动着美丽的翅膀,默默地,默默地,奉献着……留下的永远是那一抹最美的红色。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作文四年级【三】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爱国主义教育片。 该电影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期提出,有着极为重要的观看价值,

该电影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与其夫人邓颖超同志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四个日夜、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走村入户,深入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也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传递着极为重要的“正能量”。

影片中,公社主任郭凤林因怕给国家出难题,一直要求下面的干部群众守住自己的嘴,不能让总理听到任何一句关于老革命区——伯延公社的困难。这种情况下,周总理摒弃自己“领导的耳朵”,从没叶的树、群众生活坏境、大食堂设备、小孩童言稚语中感受群众疾苦、了解群众困难,鼓励大家说真话、谈感受。其实,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也一样,各级领导在与群众接触的过程中,要“提防”当地某些干部因私人原因,要求群众谎报虚报当地实际情况,只让下来调研的领导看到好的一面,置群众利益于不顾的情况。这时候,我们的调研领导就需要自己挖掘,擦亮眼睛,关上“领导的耳朵”,真正走入当地,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不能只听信片面之词。

周总理对工作从不走过场。 影片中有一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周总理在一位不吃大食堂的老同志家里了解情况,旁边跟拍的摄影师尽量找好的角度,力争拍出总理最好的一面。而周总理却对这种行为给予了否定,认为影响到了他与群众拉家常、聊感受,遂让摄影师离开。这样的行为正好与现在部分领导一出行就是摄影师、秘书等“拖家带口”一大串,且要求摄影师要找准角度,一定拍出最“和谐”的画面相反。其实,与群众是否和谐,群众认可度是否高,哪里是一张照片能够体现出来的呢?那些追求照片“美”的领导还真是本木倒置了。 在了解到大部分群众对大食堂意见颇大的时候,周总理连夜撰写情况汇报,向反映,及时解决,这也让我们现在的部分领导汗颜。

“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细细想来,真正能做到这点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笔者认为,现在的领导干部应该紧紧抓住群众利益这一主线,注意从实际出发,研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周总理是一位“责人先责己”的好领导 。周总理一进村,面对老百姓,不是端着高高在上的总理架子,而是勇于向群众坦诚:是我这个总理没当好,让你们吃苦了;在面对公社干部多吃多占现象的时候,也是先责备自己,认为是自己的工作没到位。这样的一幕和现在公务员队伍内,一出现问题就相互推脱,甚至在危急关头强拉“临时工”充数,永远不会自我反省的行为刚好相反。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现在的干部要想从根本上转变作风,还是要切实履行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在困难时担起责任,在错误上勇于承认,只有做到了“责人先责己”,不推脱责任、不规避错误,才能成为群众的“贴人心”,被群众所认可。

周总理与人民同甘共苦。一直以来,周总理都是一个亲民者形象,电影中也不例外。他不唱高调,在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时刻,在面对桌上的红烧肉与鸡蛋时,将一条已迈进屋子的腿退了出来,进而与百姓一起喝舀不出米的“糊糊”,一起吃上不了厕所的“馍馍”。在面对连弟奶奶用棺材本换来亲手做的拽面时,他却毫不犹豫吃了个干净,再在走后让随行的秘书从为数不多的存款中拿出钱为连弟奶奶重新添置了寿材。他始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来处理问题,与老百姓同患难。这样密切联系群众的行为给我们现在的领导干部上了很重要的一课,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极为重要的一环,更是对中央提出的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清正廉洁最好的回应。

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而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为广大干部传递“正能量”,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