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懒惰作文初中(告别懒惰作文600字叙事文)

告别懒惰作文初中(告别懒惰作文600字叙事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16 08:24:05
告别懒惰作文初中(告别懒惰作文600字叙事文)

告别懒惰作文初中【一】

勤劳又肯付出心力的人,总是能得到多数人的讚赏。假如每个人都能辛勤劳动,社会一定能更进步祥和。而且勤劳的人做事有效率,不计较成败,愿意投入心力与时间,相对的,成功机率便提升不少。社会上各领域有许多杰出的领导者,并非每个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但是他们必定具备的就是勤劳的特质,所以勤劳是迈向成功的不二法门。

如果懒惰,对事情抱着随便苟且的态度,依赖别人,不但影响自己的前途与人生,也会造成社会的负担。不认真读书、不找工作的人变多,国家便会慢慢衰退。懒惰的人做事随便、没有恒心,常推三阻四,不但浪费生命的价值,也会被周遭的\'人唾弃。长期失业,更可能使家中经济贫困,穷途末路时,甚至铤而走险,走旁门左道,做出危害社会大众的事情。所以大家对懒惰这恶习带来的坏影响千万不可轻忽。

“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劳的人要继续保持勤劳的好习惯。懒惰的人,不要再贪图一时的享受而没把事做完,请向“勤劳”这位好友多多学习吧!

告别懒惰作文初中【二】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告别懒惰作文初中【三】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