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写人的题目)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写人的题目)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9-26 20:49:08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五年级下册五单元作文写人的题目)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一】

各位游客:大家上午好!我们现在所处浙江金华,我们今天游赏的地方叫双龙洞,现在我们出发吧!

现在已经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这里是罗甸,等过了罗店,我们就入山了。已经入山了,这里的公路盘曲而上,山上还开满了映山红,大家打开车窗,尽情欣赏这美丽的花吧!现在油桐正开花,这有,那也有。这座山的沙土是粉红色的,大家没见过吧!粉红色的山和各色的花朵,在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是不是一片明艳呢?

我们这台汽车一路顺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

经过这一段山路,我们到达了双龙洞口,请旅客带好物品,按顺序依次下车。

我们刚看到的溪流就是从双龙洞口里流出来的。大家抬头看看山,是不是很高?再看看树林,是不是很高?再看看树林,是不是很密?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大得是个大会堂。就算有一千名游客观光都不会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现在,我们要经过危险的孔隙,到景观奇特的内洞里!大家在小船里躺好,行驶中不要抬头,确定身体贴在小船里然后再行驶两三丈水程。好了我们到了内洞。感觉到黑了吗?向这里看,一条青龙,一条黄龙,二只龙,就是双龙,双龙洞因此得名。这些龙都是天然形成的,很奇特吧!而且这个洞有十来进房子那麽大!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到这里,我们双龙洞之旅结束了,让我们回旅馆休息,明天继续我们的旅行。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二】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来游览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 非常高兴今天能为大家服务。我是青春旅行社的导游张晓丽,大家叫我小张或晓丽都行。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酉安市东35公里处。自秦兵马俑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开馆至今,众多国家的党政首脑都参观过这个博物馆,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不远干里来参观这个人类奇迹。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秦俑馆一号坑,坑里就是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这些俑是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据村里的老人讲。早在明朝,就有人在这里发现了秦俑。有一天,住在村里的难民在村外空地上订了一口井,井水清澈,甚是喜人,可是第二天他们却发现井底的水不见了。他们中胆大的腰系绳子,下去查看。不一会儿,井里传来惊叫声,上面的人赶紧把井里的人拉上来。这人说,他看见一个站立着的、身穿盔甲的怪物伸手要抓他。村民都非常害怕,想赶快用土回填那口井,但他们最终报告了文物部门。

经过考古专家们的勘探、鉴定。秦捅馆内的1、2、3号坑被确认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经过有关部门多年的努力,3个俑坑全都被保护在建筑物里,不再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供游人观看、怀古的同时,考古工作者们还在这里继续发掘整理兵马俑。

……

现在,我们来到了3号坑。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它占地520平方米。大多数考古专家认为,从这个坑里武士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所握的兵器,以及该坑与秦陵的位置来判断,3号坑是整个军阵的指挥部。你看,他们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因为它们全是根据秦始皇御林军中的将士们制作的,因此,在8000“地下御林军”中,你绝对找不到两个相貌、形体相同的'俑。他们一个个气度不凡,最重的有300多公斤,最轻的也有100多公斤,身高从1.7米到1.9米不等。

当然,秦兵马桶是借庞大的部队,来显示秦始皇灭六国、建立统一帝目的雄心壮志的。这些兵俑手执短兵器、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防止兵器生锈,秦人在兵器表面涂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这种镀铬技术在本世纪20年代才发明出来,而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兵器上镀铬,这实在令人叹服。各位游客,相信你看到这样气势宏伟的兵马俑,想象一下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过去,我们的祖先创造出这样伟大的奇迹,实在是了不起。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游览马上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对我今天的导游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的服务,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玩儿得愉快!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三】

我常常在新闻上看到有很多贫穷的孩子上不起学;过保质期的食品让人生病;环境在一天天变坏等等新闻事件。

我就想:如果我有特殊的能力,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好了。

假如我会变,我就会变出一支神笔,画出很多钱,捐给贫困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开心地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快乐地玩耍;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我还要画出大片大片的森林,让沙漠遍布绿荫;画出清澈的泉水,让干旱地区摆脱缺水的痛苦。

如果老人生病了,需要马上去医院,我就会画出很多医生和护士,让他们只需在家里就能看病,可以及时抢救病人,节省时间。

如果家里的人想吃水果,我就会画出很多苹果、鸭梨和香蕉等水果,让他们马上就能吃到新鲜的`水果。

假如我会变,我就会变出一台多功能检测机,这台机器能检测食品,还能检测书籍是否是盗版;能检测家具内部是否甲醛超标。

如果发现是假货,它就会自动销毁物品,并把生产厂家告上法庭。

假如我会变,我就会变出许多鸟。

你可别小看这些鸟,它们是保护环境的天使!这些鸟专门吃垃圾,它们为什么会吃垃圾呢?是因为这些鸟的身体里有一个机器,这个机器可以把垃圾变成氧气,再让鸟把氧气呼出来,这样不但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让空气变的清新。

假如我会变,我就会变出一个时间机器。

这个机器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让自己回到以前,当人们想看看自己从前的时候,就可以按下按钮,立刻就可以回到从前,还可以改正自己从前做错的事情。

还可以看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样子呢。

如果这些梦想都能实现,那该有多好啊,那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完美,更加美好!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四】

《西游记》中那个孙悟空,他神通广大,可以上天入地,可以腾云驾雾,可以呼风唤雨,一直是我梦中的偶像,我真希望自己也能够像孙悟空那样,可以七十二变。

假如我可以七十二变,我希望能像孙悟空那样拔一根毫毛,变成千千万万的可亲可敬的曾老师,让所有的孩子们都像我一样幸运,有和蔼可亲的曾老师教我们读书,教我们学会做一个正直、诚实、善良的人,教我们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假如我可以七十二变,我会希望能像孙悟空那样拔一根毫毛,变成千千万万个像李四光那样的大科学家,去探寻祖国的丰富的宝藏,去研究航天技术开发太空,去考察南极冰川或者去研究病菌寻找治病的良药……我希望我可以用我们掌握的科学知识为人类战胜贫穷、战胜疾病贡献力量。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希望能像孙悟空一样拔一根毫毛,变成千千万万个消防战士,忙碌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平时,我会认真检查各种消防设施和器材,教大家学会如何安全用电及用火,预防火灾的发生;我会教会大家如何在火灾、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的时候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当这些灾害真的发生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地冲在救灾的最前线,救助那些被困的人。

假如我会七十二变,我希望我能变成一名交警去指挥交通,让城市不在拥堵;我希望自己可以当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可以为祖国站岗放哨,保家卫国;我希望我真的可以变成孙悟空,那样我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五】

假如我是一只神鸟,我会保护森林。让破坏森林的人受到惩罚。

当保护森林的人来到时,我会热情地迎上去,让他们在我背上睡觉。环形山周游,我就让他们玩5个小时。然后给他们一包种子,让他们种下。过了几天,如果他们变成坏人的话,种子会发出我的神力:他们双眼失明;破产。坏人来的话,机关会一起发射,树藤会把他抓住。而且让他知道要爱护树木,不要砍伐,不要被动物们称为缺心眼儿;让他在山顶里住几天,给他上几堂课,直到他懂得了要爱护大森林,才放他回家。如果变好了呢,就会得到1000000000元奖金。如果继续变坏的话,他会立刻中毒亡。

我真希望我变成神鸟。在森林中,保护大森林。

5年级第五单元作文写人的【六】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你们旅行的导游,我叫孔星雨,大家可以叫我孔导。今天我们游览的是著名历史文化遗产--襄阳古隆中,请大家做一个文明的游客,不要乱涂乱画,不要乱扔果皮纸屑。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郊区,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它风景优美,更重要的因为它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在此隐居读书躬耕,刘备“三顾茅庐”以及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的地方。

请大家看我们前方的这座高约6米,宽约10米的石碑坊,它是清朝光绪十九年所建,在石碑坊的正中央刻着三个大字“古隆中”,石碑坊的两边门柱正面上雕刻着杜甫的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侧的小门上刻着诸葛亮的古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走过石碑坊大家可以看到一座小桥,它叫小虹桥。别看这座桥小,它的故事可大着咧!据说刘备冒大风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在这座小桥上看到了一个人,以为是诸葛亮,连忙上去拜访,交谈中才知道这是诸葛亮的岳父,刘备得知诸葛亮不在,便回去了。

接下来,大家看我手指的地方,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是用来纪念诸葛亮的,大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这座祠堂叫武侯祠呢?诸葛亮又不姓候?原来是因为刘备在临终前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诸葛亮,让诸葛亮来教育他,又把诸葛亮封为“武乡侯”。所以这座祠堂叫做武侯祠。

这里还有不少景点,大家可再自由走走、看看。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大家一定还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吧,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配合,谢谢。再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