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3年级读后感范文简短)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3年级读后感范文简短)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09-16 01:59:41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3年级读后感范文简短)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一】

三月八日星期五,我们在西南影院观看了电影《青春雷锋》,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青春雷锋》讲述了雷锋从小学毕业到牺牲的成长经历,是一部传记性质的电影 。影片着力描写雷锋平凡的成长经历,用生动的影像和鲜活的细节展示雷锋“感恩社会、热爱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

观看了影片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绪万千,深深地被雷锋的精神所感动。雷锋生在旧社会,在党的领导下翻身得解放。他热爱共产党,把党比作母亲,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做到处处为人民服务,时时为他人做好事,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我们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我们有时不珍惜幸福生活,不能做到艰苦奋斗,有时吃饭拣这嫌那 ,认为不合口味。通过观看《青春雷锋》,我认识到自己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和雷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观看影片以后,我决心学习雷锋好榜样,继承和发扬雷锋的光荣传统,学习他“助人为乐,服务人民”的精神,主动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做一个好少年。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二】

周五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收看了《永远的雷锋》这部电影,雷锋叔叔那种助人为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个星期天,雷锋叔叔的战友王大力把所有战士们的袜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锋叔叔正在晾衣服时,发现自己的旧袜子不见了,他就到处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舍不得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得难受?”雷锋叔叔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说:“那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这几句话,就已经体现出了雷锋叔叔的节约精神。他每个月只有6元钱津贴,他却把钱存在银行,一年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新袜子。雷锋是多么节约啊!

雷锋叔叔最后因公殉职了,但他的精神是永远在我们的心中。雷锋叔叔和一些无名英雄一样是我们大家的好榜样,在为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做贡献而牺牲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将来好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雷锋叔叔这种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正是这种精神的化身。雷锋叔叔,我为您感到骄傲!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三】

寒假期间我读过一本书——《雷锋岁月》,雷锋叔叔短暂的一生,只有22个春秋,但他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叔叔曾写过一本日记,在日记中他这样写道:“我帮战友们整理了床铺,收拾了宿舍……尽管很累,但我却感到从没有过的快乐和喜悦。”这就是我在书本中看到的雷锋,一个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看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的雷锋,一个身体力行,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雷锋。

在他的回忆中,曾有这样一件事,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一个年幼的婴儿,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她们没带雨伞,雨水湿透了她们的衣衫。雷锋见了,毫不犹豫地赶到老人面前,一边抱着婴儿,一边扶着老人走路,一直把老人送到家里。等到老人回过神来要准备谢谢雷锋的时候,他却已经悄悄地离去了。

雷锋总是那么默默无闻,他并不追求精神上的赞美,也不追求物质上的奖励,他高尚的品质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震动。这时,小小的我在心中暗暗发誓,我要以雷锋为榜样,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甘当“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继承雷锋精神,做一名助人为乐,不求回报的优秀少先队员。

愿这高尚的雷锋精神永远留在校园、社会、人间!

三年级读后感作文范文简单【四】

雷锋是我从小的偶像,一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今天,看过《雷锋》电影后,让我更加的喜欢雷锋了,电影里面讲了许许多多雷锋做好事的事例,让我感动深刻的是,在一次风雨交加的日子里,雷锋遇到一位大娘带着孙子,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走着,孩子不停地在哭,雷锋二话不说帮助大娘背起孩子,把他们送到家,到家后,衣服湿透了,水也没喝一口,甚至名字没留下,就悄悄离开了。

我想起以前,有一次,放学回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带伞,只好淋着雨回去,没走几步,雨一下子停了,原来是一把伞撑在我头上,我回头一看是一位比我高一点点的姐姐,她笑着说:“你没带伞啊?”我说:“没带”“我送你回家吧!”姐姐说,我不好意思的说:“谢谢你姐姐”。今后,我也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