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给18岁的自己的一篇作文)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给18岁的自己的一篇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14 05:32:28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给18岁的自己的一篇作文)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一】

你好!

“一个人走到终点,不小心回到起点……”听着这首《我们的明天》,我不禁想给你——刚刚小学毕业将要步入初中的我,写一封信,叨烦些道理,也权当是对自己的鞭策吧。

你那边是炎炎的夏日吧?知了叫得可欢畅?就在前不久的小学毕业中,你得到了不错的成绩,回想复习的那一段时间,你书房的灯总是深夜才熄灭,你桌上的复习资料堆成了小山……也算是天道酬勤,优异的成绩也应是你日日夜夜不懈耕耘的果实吧。

你拿到了毕业证书——那本墨绿色封面的小本子。它是你六年勤奋学习的证明,你毕业了,走出了小学的校门,小学六年的学习,你走到了终点。

但你的学习生涯并没有到终点!这六年只是你要走的路中的一小段。人们总把一段经历的结束,作为另一件事的开始。你站在小学生活的终点上,也站在初中的起跑线上,你将从一个终点出发,走向下一个终点。那是一段全新的.旅程,会有新的老师、新的同学陪伴你。你将学到更多的知识,也将面对更难、更繁重的课业。小学时你不曾落后,初中你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你不能懈怠,虽然你已冲刺过,抵达了第一个终点,可是别忘了,人生的路还长着呢!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人生之路被分成了许多阶段,每一段的结束都是下一段的开始。今后的路上,你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终点,或者说交替点。你能做的,就是从这终点出发,着手下一段的旅程,努力地向前走完,因为每一个终点即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唯有全力以赴、不懈怠,才不不负初心,才会领悟人生路上精彩的瞬间。加油呀,你!

祝你

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15岁的你

20xx年4月13日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二】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有的虽然不能完全对等于颜如玉、黄金屋、千钟黍。但至少可以让我们在对事物的理解上更加包容,对人更加豁达,对感悟更加深刻。

多涉猎一些自己学科以外的知识和领域,可以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让认人到成长。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此种种,皆有所得。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三】

你好吗?

岁月如梭,转眼间,你45岁了。岁月的磨练已经把你打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作家。你可以在明媚的下午,坐在咖啡店门口,享受着可可的浓郁与午后阳光的灿烂。你也可以铺上一张稿纸,静静伏在水晶桌上,头发轻轻垂在耳边,任钢笔在纸上挥舞个不停。那时的你已经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黑色长卷发,还有几束调皮地搭在肩前,上面时常夹着一个浅蓝色条纹蝴蝶结。与这头美丽的头发相配的,则是那双如黑珍珠般的.大眼睛,里面藏着无数个说不完的故事,但是却不失俏皮感。尖尖的鼻子很敏感,可以轻轻松松认出香浓可可与香甜提拉米苏的味道。你的嘴唇如同六月的红樱桃,小小的,甜美的,可爱的。你的皮肤已换成嫩浅肉色,那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肤色。你打扮地如同一个小姑娘,只是岁月没有夺取你的美貌。

你的脾气还是如以往那么好。45岁的我,你已经是个著名的作家了,终于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彼岸》、《默》都是你的杰作,以往夜以继日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它们都已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但你,渐渐变得骄傲、自满了,我只能劝你一句:别忘初心。

小时候,你一直热爱阅读,热爱那些优美的语句,它们仿佛是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吸引着你的目光。读着读着,你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中,你就是主人公,指挥着这个世界的运作。这个世界万物皆有,只有你想不到的。从那一刻起,你,也就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作家,一定要出版书,一定要让读者读到自己写的优美句子!而现在的你,只顾疯狂地写作,疯狂地赚取钱财,不管质量,反正编辑看到是你写的就会出版。但你有没有发现,人气慢慢下降了?记住,你的初心是为了让读者看到自己杰出的作品!

如果要我送你一件礼物,那会是一个蝴蝶结,粉色的条纹蝴蝶结。

致此!

敬礼!

38岁前的你

祝可意

当我遇见18岁的自己作文【四】

什么是“copy型”家长?用书中的话来解释,copy型家长“要么将养育子女的过程看作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他们纠正自己成长过程中曾经犯过的错误,要么就只是将孩子看作是‘子承父业’的人选而已”。

现实生活中,这类型的家长很常见。有些家长为了弥补小时候的遗憾,强迫孩子上某个兴趣班;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理想要让孩子来实现,左右孩子填高考志愿······这样的家长已经完全把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这样的家长不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追求,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导,而不是不得不服从的命令。

我自己也曾属于“copy型”家长的一员。女儿出生后,我把她的小房间布置得粉嫩粉嫩的,认为公主房是最适合女孩的。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纯粹是满足自己所谓的“少女心”“公主梦”呀。为此老公也曾说我:“你是为自己布置的房间吧!说不定女儿不喜欢粉色呢?”当时我不以为然,直到看了书之后,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确实走入了误区,只考虑到自己,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也给我一个强烈的提示:教育孩子,要基于孩子的需要。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