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写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左右五年级)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写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左右五年级)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26 23:28:41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写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左右五年级)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一】

电影以沈浩的猝然长逝开头,以女儿的一段深情而坚强的告白结尾。真诚和真实让我潸然泪下,不能自已。一声声大爷、一声声奶奶;一只能产奶的小羊,一个多孩子的残疾家庭,一个隆重的葬礼;一台铲车,一条开放路,一个新的纪念馆,一个高科技企业;一次次的奔走祈求,一次次的真情表白;一次特殊的年夜饭,一次一次的红手印;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凝聚起人民的气力,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把人民的需求当作工作的无穷动力,那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赢来的大爱。我从《第一书记》里看到了一个好人的影子,一个真正基层干部干实事的影子,我们呼唤有更多这样的好干部。

看完电影后,引发了我更深的思考:人,只要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把自己的岗位当成自己的家,他就能做到勤奋与坚持,奉献与牺牲,就能造福社会。沈浩固然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却是一个大写的人,就像影片主题曲唱的那样“做人就要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做人就要做大写的人,平平经常,认认真真。做人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一个大写的人!”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二】

当看完第一书记的主题报告会的时刻,我心有触动,那种感觉是非常复杂的,我不得不佩服那些第一书记下基层挑战自我的信念,也不得不感慨中国城乡发展的极度不均衡。有学者曾这样说过:想要感受美国的富裕,就看看美国的乡村,想要看看中国的发展,得看看中国的城市。而中国的农村呢?这位学者貌似刻意回避了这一点:看看中国的农村,才真正能够感觉到中国的贫困。

中国已经成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农村的贫困却被宣传巧妙的掩盖在发展的光环之下,在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家建设模式下,中国一直在走着艰辛的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经济模式逐渐成形,腾笼换鸟模式的兴起,大部分城市接连引进房地产事业以促其发展,就连一些农村和城镇也开始逐渐引进一些工业来振兴地方经济。不得不说房地产的发展让中国大中城市经济迅速腾飞,有媒体甚至鼓吹:卖掉一个北京市,可以换美国一年GDP。房地产的发展也使得城市的生活门槛变得越来越高,城乡两级分化的加剧;大部分农村和城镇都是引进工业振兴地方经济的模式,虽然使得地方财政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人民的生活变得比以前富裕,但是严重的环境破坏却极大地困扰着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剩下的大部分不具备引入房地产条件和没有建立工业条件的农村,就成为第一书记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贫困村。

俗话说,穷则思变,贫困村的村民们是否想过自己要发生变革,至少个人在整个社会往前发展的潮流中产生一些变革?我相信,他们不是不会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也不是不会利用社会优良的资源来成就自我,我更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殷切地要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但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他们还是依然贫困?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不愿意迁徙到一个自然条件好、能让自己变得富裕一点的地方去呢?这其实是因为面临一个制度性的问题:他们能走出去吗?

很难,因为中国的城市化已经给新一轮的户籍制度刻下深深的烙印,不是城市的户籍,很难享受到城市发展所带来的便利,而同样也是如此,不是当地的户籍,也很难在一些能够开展工业或者其他能够创造更大利益的地方谋求工作,这些所谓的“先天条件”让他们实在是很难走出贫困山村,继续耕种着那些本都是不适合耕种的土地维持生计,而农村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和禁止土地买卖的条件又让土地限制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土地的生产模式变得极其僵化。这就是我对第一位上台演讲的书记而作出的感想,我认为他的改革和推动只是在一些层面上改良了土地的使用方式。

第二位上台演讲的书记可谓是声容并茂,她用“微博女皇”的身份很明确也很主动地声明自己已然成为信息时代的一位主力军,但他的所谓发展模式俨然是难以逃出我国发展历来主推的“创模范,抓典型”的僵化路子,因为这套方法很多年前都已经证明了并非明智之举,但是橱窗式的宣传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1963年提出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以中国国土之广袤,人员之众多,集全国之力建好几个村庄几个城市还是可以的,但是覆盖下来全国的农村和城市建设就变得水土不服,最后千疮百孔,不了了之。改革开放之初所设立的几个经济特区的建设也是集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极度倾斜的政策优势,使得几个经济特区如雨后春笋般瞬间兴起,毕竟这些经济特区占有着天时地利人和,而向下推广就变得淮橘成枳了,不但原先构想的先富带动后富也逐渐化为泡影,还造成90年代末以广西北海,海南为代表的房地产严重泡沫化而导致的所谓城市危机。李俊玲书记的辛勤劳苦不能不让我们感动,面对新时代的发展,他学会利用微博来为自己鼓劲呐喊,以集思广益来为自己树立旗帜,但是,对于农村的发展,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开发建设是否还是适用“创模范,抓典型”的传统模式,对于微博的力量是否真能够找到发展路子还是未知。成功的模范典型毕竟是少数,如果以模范典型的模式铺开来全面建设,各地基础条件不同是否适用仍有待考量,更何况贫困村早已是一穷二白,又如何经得起这样那样的实验折腾呢?

第三位出场的书记无疑成为本次报告会的亮点所在,他的流利表达和实例结合都增加了他的宣传力量,并且以一个博士生深入基层、去做一个基层书记的奉献精神也让人倍受鼓舞,他的创新意识和实干能力也在报告中得以一一体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对政策的有效利用,同时,创新也会受制于制度的僵化。当发展创新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难免会对制度造成一定的冲击,而制度的僵化会使这位踌躇满志的博士书记该背石上山的时候还是得背石上山。但我相信,以这位博士书记的精明与才干,以他为先驱,一定可以推动一些制度性的改革。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土地价值的利用与开发始终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因为农业依赖土地,工业依赖土地,工商业服务业同样依赖土地。如果土地开发是模式性的,就如“微博皇后”李书记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虽然能够在一个高投资,快建设的方法创立一个模式,但是其推广就会产生雷同和投资过大、产能过剩的风险,因为不是每个地方的条件都那么相似,不是每一个城市都具备成为下一个深圳的条件。党中央早就强调,不能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更不能单以GDP论英雄,干部的政绩考核不应该只用GDP作为唯一指标,应该把自然环境、社会稳定、幸福指数等等都纳入其中。所以只有抛弃“创模范,抓典型”的老模式,不断深化改革体制,因地制宜,让体制适应各地发展,而不是让各地发展适应一成不变的大局体制才是发展的根本。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三】

今晚我自主观看了《第一书记》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的真实事迹改编而成。该影片讲述了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凤阳县小岗村进行挂职工作,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感人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一个道理,我们的人生价值何以得到体现以及我们如何去实现。通过沈浩请我们低下头来想一想,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一个无论从思想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应该严格要求进步,要做到与时俱进的我们,我们是不是缺失了沈浩的那种拼博奋斗的精神,我们是不是应该时刻提醒着自己,我们是在党的教育领导下的先进份子,就像我们经常写的那样我们将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在这样一个物质化的社会里,沈浩更多的就像是一个另类,当大部分干部将基层锻炼当做是晋升的踏脚板时,沈浩可以撇家舍业的在小岗村工作那么多年,也许很多人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但他却本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看完这部电影后,就会发现,一段真实的人生,真实的故事,真实的,会让人真实的动容。电影采取的夸张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让我流泪。我更加关注的是这么一个人,在这么一个地方,待了这么多年的种种奉献事例。

沈浩的一生虽短暂,所做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对百姓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和百姓鱼水情深,一心为民谋幸福,他是党员的骄傲,党员的榜样。我要以沈浩为榜样,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希望在我们以后回首往事时,不会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我们就会自豪的说,我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伟大的事业。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四】

2012年春天,作为广西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创新性战略举措,广西选派了3000名机关干部到广西最贫困的3000村庄,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按照国家扶贫新标准,2011年底广西有贫困人口950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22.3%。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的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干旱缺水地区、资源匮乏地区和水库移民地区。这些地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第一书记”们去到这些地区之后,想方设法为这些贫困人口脱贫。有的利用自身资源为村庄引进经济项目,有的发挥专长激发和提高村民们的经济意识,不但关心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同时关注村民们的心理健康建设。

《第一书记》节目倡导的是“扶贫先扶志”的新型扶贫投资公益理念。

《第一书记》针对当前老百姓对于公益存有质疑的心理,原创了独特的道德建设节目形态:节目以广西全区选派的3000名扶贫“第一书记”为主角,采用外景拍摄和演播室录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他们工作中如何寻找脱贫致富的项目,邀请该名书记来到节目现场,直接与100位企业家和爱心人士面对面接触,为产业项目寻求捐助;并借助广西卫视这个全国优势平台,将所在村庄的项目向全国进行推荐,同步接受全国电视观众的线下捐助。

同时,受帮扶的村子里还有一些需要帮助的个人,他们有可能是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失去劳动力的残障人士,哪怕是一个书包、一袋大米或是一床被子,都能对他们生活有所改善。

作为全新的慈善公益模式,《第一书记》节目所关注的不仅是个人的需求,更致力于促进企业和农村项目之间的沟通交流,注重的是产业项目的扶持能否实现整个贫困村的可持续性发展。节目倡导的公益慈善不再是单纯的“输”治疗,更重要的是要为受捐助群体建立“造”项目!

《第一书记》走的是一条“面对面透明捐助,点对点放心帮扶,低门槛自发式参与”的慈善路子,力图打造一个全透明、最放心的公益平台。

首先,“第一书记”所带来的致富项目,必须要经过现场企业家的答辩,企业家才会决定是否提供捐助或者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会根据自身的,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和利弊点,帮助“第一书记”进行项目的升级完善。

其次,企业家为项目提供的捐助资金,将直接存给“村民理财小组”的联名账户。“村民理财小组”成员有3人,由“第一书记”所在村庄全体村民投票推选出,他们将负责监督和执行资金的使用,捐助者和群众可以随时查询联名账户中的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来到现场的受助者情况由电视台真实记录、呈现,现场由爱心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组成的“第一爱心团”将捐助直接亲手交到他们手中,现场有银行工作人员为他们即时开设个人账户,捐款不经过电视台、不经过任何组织,由受捐助者本人当场存入银行。

第四、节目组将在后续节目中,为观众播报这些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受助者的资金使用情况。

节目组正在一步步实现这4个目标,力图打造一种最直接、全透明、最放心的公益慈善模式。

《第一书记》节目是以3000名“第一书记”为纽带、以扶贫项目为载体,通过宣传“第一书记”和人物的感人事迹和他们为贫困村策划的具体项目,搭建起一个整合社会资源,并促使社会资源与扶贫项目直接对接的有效平台,为贫困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帮扶和资助。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五】

雷锋那个时代的大公无私,做好事不留名,已经离我们遥远了,现在的人们已经基本上吃得饱,穿得暖,物欲横流,物质至上占领了我们的大脑,沈浩的出现就像闷热的世界突然刮来的一股清风,他虽然只是阵微风,但是却像甘泉解渴搬沁人心脾,给这个时代的人们来了次久违的精神大餐。六年前,沈浩坐在从省城开往小岗村的车上,他不是感慨万千,更不是郁郁寡欢,而是雄赳赳,气昂昂,他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千古:“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对啊,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啊,把曾经的中国改革第一村,如今的贫困村,振兴成为中国第一村。他不怕,毫无惧色,因为他想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只经过了短短的三十年,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车子戛然停下,沈浩的双脚踏上了小岗村的砂石路,他脸上是充满自信的微笑,对着村委会的干部,对着全村人民好奇的目光,他向北投出一种神往的目光,心里呼喊:“祖国,我不会辜负你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永葆青春的宗旨。四十多年前,二十出头的雷锋用他从不消逝的灿烂笑容,扶老携幼,关心战友,做好事从不留名。在那个时代,人们都有强烈的共产主义信仰,人们图的只是温饱,雷锋的一举一动无疑满足了需要帮助的人们的需求。而如今,做好事也不需要不留名了,就算不留名,通过网络等信息渠道很快就会知道恩人是谁,扶老携幼那是必须的,但是只会帮这些小忙,只能说明你是个好人,是个好干部,不能代表你就能帮助人民发家致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告诉我们,党的干部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现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相矛盾。所以,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更要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沈浩做到了,做得很完美。通过深入调研、广泛走访,沈浩认为,小岗村最需要的是发展,但小岗村的发展必须是让群众长远受益的发展,不能盲目的发展,特别是对引进的企业一定要围绕“农”字做文章,让群众能从中受益。2004年,村里依托已有的80亩葡萄示范园,成立“优质葡萄种植协会”,聘请农技专家传授栽培技术,通过党员的示范带动,壮大了葡萄特色产业,还办起了葡萄文化旅游节,现在,小岗村有90%的农户种植葡萄,面积达600多亩,人均增收2000元。2005年,村里引进粮油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采取“订单”方式,与村民签订小麦种植、收购协议,并积极吸收村民到企业务工,村集体每年也可增收10万元。几年来,凤阳县小岗钢构有限公司、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促进了小岗村快速发展。这些,只是沈浩同志丰功伟绩的冰山一角。

沈浩同志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雷锋精神,什么又是超越雷锋的精神,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六】

在新闻媒体上看过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感动。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和单位同事一道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未及看完,已然泪眼蒙胧,身边的同事亦然。看完电影,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沈浩同志的光辉形象令人敬仰。

影片中感人至深的镜头:沈浩在回家过年的路上,被村民吴奶奶拦截吃年夜饭,村里人知道后,一起来凑热闹,大家抢着给沈浩的妻子打电话拜年;沈浩去世后,女儿在钢琴演奏现场对父亲的真情告慰;为了留住沈浩,村民们集体摁手印。电影的感人之处,绝非只有这几个镜头。感人的背后,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的形象,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崇高品德,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为什么村民对沈浩书记有这份深情,有这份感激,那是因为爱。正是沈浩书记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博大情怀和崇高精神,正是他对小岗村的那份爱、对小岗村人民的那份朴素的深情厚谊,正是他面临抉择和矛盾时心里始终装着小岗村和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小岗村的人民已经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小岗村,他誓与小岗村“一起突围”,他是小岗村人民永远的第一书记。

电影主题曲《做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这是对优秀共产党员沈浩同志的诠释。沈浩同志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如何树立正确的时代价值观树立了一座丰碑,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

从沈浩的身上,让我更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什么,而在于给予什么。沈浩同志的精神,激励着我,引导着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国家土地督察干部,我要象沈浩同志那样,有理想、有抱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积极进取,敢于争先,牢记“为国督察、无尚光荣”,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努力工作,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奉献我的全部青春。

愿我们的国家出现更多像沈浩同志勤政爱民的人民公仆,此乃中华神州人民之福祉、中华民族万世之根本!

写一篇书的读后感的作文450字【七】

连日来,一部电影感动了中国,这部电影就是《第一书记》,它真实的再现了一位村党委书记的感人故事,这位感动中国的村党委书记的原型就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为小岗村发展鞠躬尽瘁的选派干部沈浩。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感想很多,但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一个“情”字,这就是沈浩同志与小岗村普通百姓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生相依的感情!沈浩同志用生命诠释了党的干部和人民群众心相印、情相依的肉关系,我不禁扪心自问:怎么才能成为让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让群众离不开,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来自一个“情”字,这样一份至真至纯之“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心贴心、同甘苦、共奋斗,才会油然而生。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对干部的基本要求。长期以来,正是千千万万党的干部保持和发扬了这样的好作风,我们党才深得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使党的各项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沈浩在小岗村,每天都和群众朝夕相处,他一直不愿给自己的住地装铁门,怕的就是一道铁门会拉开自己和群众的距离。我看到,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采取多种举措敞开挡在干群之间的那道门,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沈浩学习,和群众零距离,带着真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体察群众冷暖,向群众掏出暖心窝的话语,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群众感到可亲可敬、值得托付。

密切联系群众,不仅要身到,更要心到、情到,才能赢得群众的真情。老百姓最重感情,作为干部千万不能伤害这份感情。但在现实中却有那么一些干部,他们自认为高群众一等,即便偶尔走到群众中去,也是居高临下,根本没耐心去了解群众想要什么,只会摆足势子作指示,把深入群众纯粹变成一种形式。这种矫情的“深入”,只会让群众失望甚至心寒。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用真诚、热情、耐心来与群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疾苦、需要和愿望,帮助他们办实事,努力做他们的知心人。

民心是杆秤。感受一下小岗人送别沈浩时那悲恸欲绝的情景,就不难悟出,什么干部是群众巴不得他早早离开的,什么干部又是群众舍不得他走的。让群众感到离不开的干部,是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那样,把群众当成至爱亲人,把全部心都倾注在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上,他们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们为群众的利益日夜操劳,人民群众怎舍得他们离开?正可谓情到深处难相离。好的干部要经得起群众的考验,真正为了人民能做实事的干部永远能得到人民的爱戴。我要以沈浩精神为动力,像沈浩同志那样走进群众的心里、成为群众的贴心人,立足岗位,认真履职,努力推动各项工作进一步发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