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家乡五段式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五段式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25 19:48:15
记忆中的家乡五段式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五段式作文【一】

故乡是门前清澈的小河,轻轻的把她召唤;故乡是河畔烂漫的童声,牵挂着她的的童年;故乡是外公奇怪的故事,充满她的心田。她,不是别人,她就是我的妈妈。

确切地说,那怕是妈妈大学四年,也没有离开过故乡。所以,妈妈的故乡情,并不是在他乡的一种思念,而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和眷恋。江南水乡,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就是那小桥流水,而在妈妈的记忆深处,最让她难以忘怀的,还是门前的那一条“普通”的小河。

玩,自然是小孩的天性,妈妈也不例外。梅雨季节,当小河里的水涨到了石板路上时,她就兴奋的挽起裤脚,在水里跑来跑去,脚发霉了也不在意。这可真是贪玩过头了啊!还有就是捉迷藏,可以躲到岸上人家的草垛里去,躲进停在岸边的船里,躲进河边的草房,躲在桥边的树丛中,接下来就是捉的人来捉了。由于都总是那么几个老地方,也就不难了。偶尔发现了新的地方,在找的人失去信心之后,自己回家吃饭去了,只有那个藏起来的人“栖息”在自己的藏身之处。夏天小河可好玩了,最令人兴奋的就是“跳水”。胆大的例如我的舅舅站在小桥上,纵身一跃,“扑通”一声,便跳进了河里,溅起很大的水花,如果你站在旁边,一定会变成一只落汤鸡。胆小的(例如我妈妈)不敢站在高高的.桥上,那就只好站在停泊在岸边的船上,以惨不忍睹的姿态,一头栽进小河里,爬出来时狼狈不堪,令人发笑。有跳水自然也有游泳,而小孩子一玩起水来,那可是不要命的,尤其是夏末秋初时,傍晚的河水有点偏冷,但妈妈和舅舅那怕冷得嘴唇发紫,也要外公或外婆用竹竿赶,他们俩才极不情愿地上岸回家。外公怕他们游到深处会有危险,夏天纳凉时,就会自创了奇怪的小故事骗妈妈和舅舅在水浅处游,在小河的中间,有一个漩涡,漩涡里面住着一条龙,他会把游到漩涡旁边的人给吃掉的。但是,直到有一年村里给小河的河底除污,当小河里的水抽光了以后,妈妈特意看了那里,却连个洞的没有,那时妈妈终于明白外公为什么要编这个故事的。

一条“普通”的小河,却带给我妈妈不普通的乐趣。记忆中的那条小河,成了妈妈心中永不泯灭的美好的回忆。

记忆中的家乡五段式作文【二】

年味,似乎总是和童年靠得很近很近。

童年的家,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住着我的奶奶、二奶奶、大伯、叔叔们等九家人。九家人围成一个圆,青灰色的瓦一片连着一片,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进入腊月,院子里热闹起来,母亲和婶婶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厨房、井台、灶炉间,她们或是炒花生、瓜子;或是穿针引线为我们几个小毛头做衣服和鞋子;或是揉面、蒸馒头;或是制作着各自拿手的年糕、风味小吃……

衣服做得最好的是三婶,她是个天生的裁缝,做的衣服又挺括又合体,所以直到除夕夜,她都在飞针走线。

母亲会做一种很好吃的点心,叫散子。母亲和父亲一起把配好的水、面、糖等均匀地揉和在一起,面揉好、饧好后,母亲切下一小块,用刀划一下,把中间划出一条条的缝,散开,再弄另外一小块面,两块面合在一起拧一下,一个散子就制作好了。锅里的油热后,母亲把散子放进锅里,一会儿那拧着的小面片,就在锅里变成了金黄色,中间划的小缝经油一炸也裂开了,就像一把小扇子。等母亲捞出,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一根送进嘴里:甜甜的、酥脆酥脆的,真香!面全部做完后,母亲吩咐我挨家挨户给送去,听着别人的称赞,我替母亲谦虚地应承着,心里美美的。

过了腊月二十,爷爷去赶年集,买回来红红的春联、彩色的福禄寿禧,还有鞭炮、糖果。奶奶把鞭炮分给那些男孩子,给他们不太多的糖果;分给女孩子很多糖果,如果想要鞭炮她也会分给几个。我们得了“便宜”,一溜烟地跑到街上找伙伴们炫耀、嬉戏,满足而幸福。

除夕夜,我们九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浓浓的亲情伴着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庆祝普天团圆。

除夕的钟声敲响新年的时候,我们晚辈一起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欣喜地接过长辈们递过来的红包装在口袋里,还不时地摸啊摸,怕它会飞走……

年味,渗透其中的是浓浓的爱,这爱回味悠长,每次想起,都让心里升腾起别样的温情。

“欢乐欢乐中国年,欢欢喜喜过大年……”你看,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喜气,街道边已挂起红火的灯笼,我们和年靠得很近很近,呼吸间,年的香味飘进了心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