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思路)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思路)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0 23:28:21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小学四年级语文写作思路)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一】

20xx年9月29日我校开始了新教师教学视导,我在二年级6班进行了《一封信》的课堂教学。这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写“封、新、今、写”等10个生字,并且会认读“削、锅、朝”等17个生字。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学生对认读的生字基本都会读。这篇课文对于二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篇幅较长,而且改编自外国文章,语言风格和叙事结构不同于母语课文,给教和学都增加了不少难度。

我首先从课文的生字入手,解决了基本的生字才能够读通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生字教学我一部分采用了随文识字的办法,另一部分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笔画顺序以及书写等问题。接着我让学生初步朗读课文,大致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主要是围绕露西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的两封信展开的,我首先从为什么要写信给爸爸的问题引导,接着让学生回答文中主人公写了几封信,从第一封信开始讲解。我让学生分析第一封信的内容,并试图让他们总结出露西写第一封信的心情——伤心、难过。学生们可以从文章中的话语感觉出主人公的心情,然后我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们谈一谈如果自己的爸爸不在身边心情会怎么样,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讲解课文内容时,出现曾经学习过类似的句子,我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并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较为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但也还是有个别同学有坐姿不端正的问题,我也走到身边进行了提醒。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也留下时间让孩子们进行生字的写字练习。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在黑板上用田字格写生字的时候,板贴的高度不够,可能后面的学生会看不到。另外在让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我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还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会弥补不足,积极向各位前辈老师求教。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每读起这首诗的时候,就会勾起我无限的思念,虽然不曾见过他,在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传说,一个\"誓不过江东\"的失败者,其一生的坎坷悲壮是每一位关注他的人心中的痛。他便是项羽

在鸿门宴上,亚父范曾却对他说:“如果你想永远称为大王,就必须刘邦。”但是你心想:“曾经是朋友,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敌人?”你完全可以掉刘邦,那样日后称王称霸只是时间问题。你不仅打断项庄的刺,还把刘邦封为汉王,可谁又有知道英雄相惜的情意呢?我敬佩你敬佩你刚烈之中那一丝柔情,敬佩你的豪放气概。

巨鹿之战时,你下令砸碎全部行军做饭的锅。将士们都愣了,项羽说:“没有锅,我们可以轻装前去,立即挽救危在旦夕的赵国!至于吃饭嘛,让我们到章邯军营中取锅做饭吧!”大军渡过了漳河,项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同时烧掉所有的行军帐篷。战士们一看退路没了,这场仗如果打不赢,就谁也活不成了。你这气概何等豪迈?你下了不胜不归之决心,正应为这样,楚军无不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个个如下山猛虎,个个都奋勇拼。你的计谋何等精妙!

垓下之战,你败了,那一天,夕阳如,江心间有一条船,你完全可以回家乡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乌江亭长也劝你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你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你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你仰天大笑,然后寒光一闪,你倒下了。我敬佩你这坦然面对生的潇洒、豪迈气概。你败了,败得一塌糊涂,但虽败犹荣。尽管你“力拔山兮气盖世”,但你也只能突围而逃,留下虞姬,香消玉损。

对面,就是你日夜思念的家乡——江东。乌江江心有一条船,渡过去你便可以重整旗鼓。但你不愿意渡过乌江,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认为大势已去,难有回天之力了。你倒下了,带着遗恨,也留给后世许多思考。

你对曾经部下的刘邦不屑一顾,你不听你的谋士范增的计谋,不重视韩信。在其他人看来你是骄傲的。可在我眼中,你那天下唯我独尊的气概使我震撼,我欣赏的就是这种孤胆英雄。项羽———我最敬佩的人。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三】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也许是革命前辈、英雄模范,也许是你的父母、同学。而我打心底佩服的人就是我的语文老师——孙老师。

孙老师个子不高,一头秀发披在肩上,喜欢穿裙子,很少看到她穿裤装。你别看孙老师个子不高,但肚子里的墨水却多得很呢!似乎什么都知道,什么都难不倒她,真可谓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在同学们的眼里,她就像是行走的百科全书。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同学们都喜欢向老师请教各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孙老师总能热心地一一解答,同学们佩服地说:“孙老师,你真厉害!”还有调皮的凑上一句:“看来浓缩的都是精华啊!”孙老师也不生气,抚摸了一下调皮鬼的脑袋,笑呵呵地说:“你说对了!个儿不在高,有知识就好!”

在同学们的眼里,孙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平易近人,尽心尽职。最令同学们佩服的要属孙老师的火眼金睛。

清楚地记得,开学第一课,孙老师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近教室,向同学们介绍说:“大家好!我姓孙,孙悟空的孙。大家都知道,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煅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告诉你们,孙老师凭着将近30年的教学经验,也练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领。以后你们就会慢慢领教我的本领了哦!”同学们都被这一番特别的介绍逗乐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真的领教了孙老师的独门秘籍——火眼金睛。无论你上课做小动作,还是悄悄和同学讲话,甚至你只是几秒钟的走神,都逃不过孙老师的火眼金睛,但她的眼睛总是那么善解人意。

记得有一次,我上课分心了,也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就被孙老师的火眼金睛逮了个正着。老师把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呆愣愣地站起来,不知所措。孙老师见我不知所措,就重复了一遍问题,当我回答正确后,老师的眼睛似乎在说:“下次不可以开小差了哦!”你们瞧,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中,就能看出孙老师是多么的善解人意啊!孙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智慧和满腔爱心,引导我们一步一步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真的是打从心眼儿里佩服我敬爱的孙老师!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四】

每个人都有自我敬佩的人,而我也不例外。她就是我们班的汪燕同学,一个平凡的人。

王燕中等个子,瘦瘦的,有着长长的辫子一向垂到腰间。她的小脸总是红扑扑的,像个水蜜桃。她那双水灵灵的眼睛总是炯炯有神;那个薄薄的嘴唇十分能说,想象力也十分丰富。她是我们班的班长,对工作十分负责,学习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

有一次我们班上语文课时,教师给我们讲练习四的第一题,题目要求是,讨论:小学生是多看电视好还是少看电视好。于是我们就分成了两个方队:甲方认为小学生是多看电视好,而以方认为小学生少看电视好。于是我们班就进行了一次激烈地“战争”。甲方的同学坐在左边三排的座位上;一方的同学坐在右边三排的座位上。做好位子后,“战争”才正式开始。首先发言的是甲方的杨子超同学,他说:“我认为小学上应当多开电视好。因为电视上能够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所以我认为小学上应当多看电视好。”教师微笑着点了点头,对乙方说:“有谁不一样意他的看法请举手。”我把手举得高高的,“屈聪聪。”教师把我叫起来了,我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一样意他的说法,我认为小学生应当少看电视好。因为看实践上了对眼睛不好。”我刚说完,底下就有许多同学举手,我心想:我说的不对吗?我赶紧低下了头。汪燕看了我,站起来说:“我给她补充!”我看着她,胸有成竹地说:“少看电视并不代表不看电视。刚才屈聪聪说得对。”

汪燕停了一会儿,看了看我,又井井有条的吐出仿佛经过千百次考的话。汪燕说完后,底下的人,有的用敬佩的眼光看着她;有人则市堆她刮目相看,而甲方的人也哑口无言。我愣愣地看着她,不知说什么好,而心里是默默的敬佩她---她的口才真好!

还有一次,教师让我们改作文,改完作文的人就写日记。我没改完,只能回家去改作文。第二天,教师让我找教师。教师告诉我哪不足以后,又让我读了几篇汪燕写的作文。读完以后,我真是受益非浅,没有想到,写个心境感言多能写这么多,并且语句十分通顺。还有一篇写雪的作文,描述的十分好,让人读起来就是一种享受。我经过读了她写的两篇作文后,觉得写作文其实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难。我心里默默的敬佩她—她的想象力真丰富!

我敬佩汪燕的地方多着呢!这只是其中的两件事儿。我最敬佩的是---她写作文的水平。她写的两篇作文居然能让我开窍,我真的没有想到!此刻我和汪燕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我敬佩她,并期望她永远欢乐!

小学4年级语文写作文【五】

《一封信》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一封信》第一课时学习《一封信》生字词,熟读课文,书写生字。第二课时我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先对比两封信,换位思考,读懂人物内心的想法,明白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然后共同阅读绘本故事,练习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最后连结生活,学习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教学尝试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在备课时觉得文本浅显,学生很容易读懂文中两封信的不同。初定以“以读代讲”的方式阅读,学生通过阅读,比较两封信的不同,弄懂露西改变信的写法,体会到信中表达的亲情。无意中看到曹海棠老师的教学设计,她采用“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的.方式阅读、理解、区别两封信的不同,理解主人公露西改变写法的原因。这样的处理方式给学生的思考指引方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阅读方法,也给今后的阅读提供了方法,乃至影响到生活,学会站在别人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人。

不论是生活,还是阅读,我们往往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比如,我们会理解对方的想法,我们会从不同角度了解人物的行为和动机。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既是一种理解对方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这种“换位思考”阅读理解文本的方式,其实人人在读书中都在使用,我们常常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在课堂中常常让孩子站在文中角色的角度去思考,这也是“换位思考”。我们常常在使用这种方法而不自知,什么是学习方法?就是先发现学习中的认知规律,从而理出的广泛适用的手段或方式。它就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一封信》这一课在我备课时觉得“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种方法本身在生活中常用,只是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了阅读中,学生很容易学会,把重点放在了学习方法上,教后我认为重点应该是通过这种方法理解课文。对于现在特别“自我”的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首次了解这种思维方式,只需让他们知道,初步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即可,主要是让他们通过换位思考理解人物行为转变的原因。相信在今后的生活和阅读中他们一定会把此法运用得炉火纯青,自如得法。

初次尝试群文阅读的方式教学,我感动于自己的勇气。这将激励我在教学中继续大胆尝试。教无定法,在语文教学中不论什么方法,让学生爱阅读,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就是好的教育。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