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汉服事件作文素材)

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汉服事件作文素材)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3-08 04:41:26
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汉服事件作文素材)

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一】

——《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二】

春节拜年对我来讲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年初二一大早,妈妈就催我起床,说今天要到爷爷、奶奶家拜年。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起床。吃过早饭,穿上新衣服,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前往爷爷家。

爷爷的家在乡下,汽车开了不到半小时就到了。我还没走到爷爷家,爷爷、奶奶就已经在门口等候了。我一看到爷爷、奶奶,就高兴地叫起来了:“爷爷、奶奶,我们来给你们拜年了!”爷爷、奶奶乐呵呵地笑个不停。

进了爷爷、奶奶家,他们就给我拿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有水果、有糖、有花生等等。我一边吃,爷爷一边问我:“学习好不好,有没有进步”。当听说我的学习成绩比以前有很大进步时,爷爷高兴地笑了,连连夸我既聪明又懂事,并给了我一个红包。

我高兴地接过了红包,连说谢谢。但我知道,我与其他同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暗暗发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要更加刻苦地学习,提高成绩,缩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吃过中饭,我们就坐车回家了。

关于穿汉服能否出门作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年一度的'春节快要到了!我兴奋极了,心里像揣着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期待着振奋人心的“大红包”!

初一清晨,我破天荒地第一次起了个大早,穿上刚买的漂亮新衣服,就嚷嚷着要到爷爷奶奶家拜年。爸爸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和我一起去拜年。一到爷爷奶奶家,我迫不及待地冲进客厅,腰弯成45度角,说实话,有一点点像驼背的小老太太。双手紧握成拳状,可谓是标准的拜年姿势!我面带笑容,对爷爷奶奶说:“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祝奶奶心想事成,越活越年轻!最后祝二老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哈哈哈,你这小鬼,这招从哪学来的?”奶奶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的话招人喜欢,看!你的红包朝你‘飞’过来喽!”我快乐地挠挠头,腼腆地笑着,以极其娴熟的动作接过“红包”。

除了给家里长辈拜年,我还喜欢到亲戚、邻居家拜年。刚出门,我就遇到了邻居家的儿子和他的女朋友一起散步,我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满面笑容地说:“祝二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我以为他们会很开心的,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竟气冲冲地吼道:“哼!你这个小孩子怎么这个样子?是不是喜欢恶作剧?”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身旁的张奶奶笑着说:“孩子呀,说吉利话要因人而异,他们是年轻人,要说‘恩恩爱爱,和谐共处’才对呀!”

拜年,既收红包,又敬长辈,还收获了许多生活学问,此乃一箭三雕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