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中学优秀满分作文推荐)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中学优秀满分作文推荐)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09 20:40:51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中学优秀满分作文推荐)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一】

下面,我们对文中所引三个事例进行解读。上文提到,这三个事例在文中的出现,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怎么做叫有骨气”。当然,这三个事例并非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一一对应,尽管这样理解可以给人一种秩序感和整齐美。 第一个事例中,文天祥的行为可以全部体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如作者所说“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并非如徐、朱两位老师认为的那样只能体现“威武不能屈”。第一,文天祥虽然那时任何富贵也没有,但他只要投靠元朝,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然后去放纵、去享受。富贵对常人的诱惑是难以克制的,但文天祥心志不乱,高贵的灵魂没有屈从此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他克制住了自己。这种做法不正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最好诠释吗?他这种刚强不屈的人格不正是有骨气的体现吗?此可谓“富贵不能淫”。第二,文天祥被抓,关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是个一无所有的“阶下囚”,但他没有改变自己为了民族利益而抗击元朝入侵的正义行为,这又体现了“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精神境界。此可谓“贫贱不能移”。第三,文天祥在北京,野蛮的元人用暴力折磨他,然而此威势武力也没有使他屈服。此可谓“威武不能屈”。

文中所举第二个事例也很值得揣摩品味,这是因为,吴晗先生对此事例的叙事话语和《礼记?檀弓下》中故事原文的叙事话语不太一样。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

在故事原文中,黔敖这个富人确实如徐、朱两位老师所言,真是一个慈善家,尽管在施善时一开始他态度不好,没有给饿者以起码的人格尊重,但他能够知错就改,还是不错的;而文中穷人也确实有点酸,人家都承认错误了,你何必要矜持到底呢?到了《谈骨气》中,故事却成了“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还说:“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这种写法被当作“修改历史”和“添油加醋”,受到了徐、朱两位老师的指责。我们如果深究一下此文作为一篇杂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就很容易知道吴晗先生笔下的这位富人是有所指的,即当时以老大哥姿态而非平等伙伴姿态压制中国的苏联,而穷人即是我们自己。这样,文章对《礼记》故事原文的所谓“添油加醋”式的发挥就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值得借鉴学习,即:借用人们通常熟知的话语,给以个人化的诠释,使原话语承载起新的内容,以适合自己表达的需要。这种旧词新用手法,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徐、朱两位老师批评的所谓本段写作违背了论据使用的基本精神――真实性,应是批错了方向,因为这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根本就不是被当作论据来使用的。顺便提出来:第一个事例中,吴晗先生将“富贵不能淫”解释为“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要较一下真,似乎与本意也有偏离,但这种发挥性的新解其实也是因为现实需要而有意为之,绝非作者对经典的理解偏差所致。

第三个事例用来生动地表现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争议不大,在此不展开论述。

尽管徐、朱两位老师对《谈骨气》写作的逻辑性提出的质疑在我们看来是不成立的,但这种对经典选文进行质疑的精神还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谈骨气》这篇文章也绝非完美无缺,比如文章第四段说:“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接着,文章用事例具体阐述“有骨气”的表现。这三个事例中,文正祥的事迹和闻一多的事迹毫无疑问,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但第二个事例就不行。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二】

我家养了三条淘气得小鱼。那是我过生日时妈妈送给我得生日礼物。

一条长得胖胖得叫做肥肥,一身白色外衣得叫聪聪,一条有美丽花纹得叫做美美。肥肥得肚子胖胖乎乎得,像个园皮球。聪聪头上一对眼睛鼓鼓得,就像两只大灯泡,看起来炯炯有神。一张O字型得嘴巴总是欢快得吐着泡泡。美美得背上镶嵌着橙色,白色和金黄色得鳞片,游起来闪闪发光,就像穿了一件金光闪闪得珠光宝衣。它们胸前得那两片鱼鳍,就像两只船桨,帮助它们划水,使他们游起来一摇一摆得,可爱极了!不过最漂亮得,还要数它们得尾巴,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小鱼》。由三个色彩斑斓得花瓣组成得,像一条款式新颖得公主裙,尤其是游动时简直就是一朵盛开得菊花。

肥肥,聪聪和美美与我是好朋友。每当我去给它们喂食,它们就会摆动着尾巴欢快得游到水面上来,瞪着大眼睛,张着O型嘴,一边吃一边和我打招呼。这些小家伙可能吃了,从来也不说饱。所以请你注意如果你不停地喂它,它可会吃得胀破肚皮得。因此,我每次都只能喂它们一点点。

瞧!我家得小鱼多么可爱啊!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三】

《小王子》中,狐狸说,“我从来不吃面包,小麦对我毫无用处。麦田也不会使我产生任何联想。这是多么可悲啊!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一旦你驯服了我,那将是多么美好啊。那金黄色的小麦会使我想起你来。于是就连那滚动在麦浪里的风声,也会叫我喜欢听的……”

一些看起来疏远的人事,如果细细,你会发现它与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以“_____竟与我有关”为题写作。写作前请先补全题目,题材不限,不少于700字。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四】

文章起始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单独成段,为的是强化读者对它的接受效果。这句话与其说表述的是一种“实然”,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应然”,是一种价值期待,它的真正本意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的号召:我们要做有骨气的中国人。这句话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在这一点上,徐江先生在十年前对某些中学语文教师将其当作事实判断、当作中心论点的做法进行了批评,指出:“其实那仅仅是一句情感性的宣言,是文章的引子。”这无疑是真知灼见,但他进而又表明白己持此种看法的根据――因为这句话没有现实针对性,就与实际不符了。《谈骨气》的写作背景很清楚:文章写于1961年春,之前,由于国家领导层决策的失误,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和我国签订的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在这几年面临着严重困难。文中所言“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针对的即是此种背景。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五】

我提着一盒重重的红色记忆,骑着自行车飞快地向家冲去。那是获奖后激动、兴奋的驱使。

道路两旁的花坛里栽满了各种我不知名的花草,可是那些花儿大都已经开花了,有一种似果粒般的小巧玲珑的'黄花,散发着淡雅的清香,抚慰着人们劳累了一天的疲乏身躯。

看着这些小花儿再看看这盒,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

我突然觉得这次获奖是因为我有这个机遇,我把握住了这个机遇。倘若我不知道这个活动我没有参加,那这一切早就跟我说拜拜了。假如我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写这篇文章,我又怎能获奖呢?

获奖让我懂得了要捕捉机遇把握机遇珍惜机遇。这是一种认知。

五月,是金色的。因为它是夏季的第一个归处。人们说夏是酷夏,不仅是因为它整天释放着热的能量,更重要的是,夏季是一个令人全身充满斗劲、世界充满竞争的季节,竞争是残酷的,它意味着强者生存弱者淘汰。

我本不喜欢,这种急速的生活脚步,可是,要不是这样,我怎么可能获奖呢?在去年的这一时刻,大家都在角逐竞争着获奖名额。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一种幸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努力着,我每天早晨跟东方的太阳为伍,每天放学后与半空中的夕阳为伴,坚定着信念,奋斗着奋斗着……

我不能抱怨,因为这是作学生的职能和责任,“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每个人都没日没夜的拼命,今天我收获了,这是一种辛苦后得以的成果。

――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他们叫我不要骄傲,继续努力;我将这个消息告诉祖父祖母,他们给了我钱作为奖励;我将这个消息告诉叔叔婶婶,他们叫我继续看书,提高文学素养……获奖是一种激励。

获奖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认识。以前我从来不认为自己的作文写得很出色,甚至不敢参加什么比赛,这次要不是老师说全班都得写,恐怕我也不会写吧!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会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更爱好写作爱好文字。获奖是一种改变。

获奖的滋味,是在精神和物质上都被充实了的滋味。

人生有辛酸苦辣,同时上天也很仁慈,他给予我们每个人公平的命运,但是“甜”要我们自己去争取。这就告诫我们: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例子,即使有自己也会觉得心不安理不得;守株待兔更是荒谬之谈。人们要接受现实,让人生获奖。这才是最重要的。

全国初中生获奖作文精品评析【六】

例3:3米是多少厘米?2吨50千克是多少千克?

师说:我们先看第一问,3米是多少厘米?

师说:由于1米=100厘米,那么米和厘米比较,米就是高级单位,厘米就是低级单位。所以这道题将米数改写成厘米数,我们就说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1米是100厘米,3米是多少厘米呢?

生:300厘米。

(师板书:3米=300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由于1米是100厘米,3米就是3个100厘米,也就是300厘米。

师:3米是3个100厘米,如果列式计算,怎么写?

生:100×3=300

(师将这个式子板书在3米=300厘米的下面)

师:在这个乘法算式里,100表示什么?

生: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师将“进率”二字写在100的下面)

师:3表示什么?

生:高级单位的数

(师将“高级单位的数”写在3的下面)

师:300又表示什么?

生: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低给单位的数”写在300的下面。)

师:通过这道题,谁能总结出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方法)

生:进率×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师将“×”“=”补在式子中)

评析(像3米是多少厘米这样的题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掌握,因此教师在这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让学生回答,你是怎么想的。而将重点放在300是怎么得来的?当学生回答是100×3=300得来时,教师接着问100、3、300各表示什么?这样就引入到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上,这样得到的方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容易理解,也就容易掌握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