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孩子写作文总是网上查素材)

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孩子写作文总是网上查素材)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1-29 01:26:27
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孩子写作文总是网上查素材)

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一】

过年有走亲戚的习俗。年初亲戚来访时,主人家总会想方设法去热情相待。孩子也不会没闲着,打招呼、斟茶递水、陪食、送客,忙前忙后。待客有礼能体现主人家热情好客,但有些孩子的表现却偏偏“差强人意”,这时免不了会挨上一顿骂,而且往往是当着客人的面被数落一番的'。骂得最多的就是:“你怎么那么嘴笨”“见了谁也不问,没礼貌”等。

孩子被骂后通常会躲一边黯然伤神,偷偷抹泪。虽然受了委屈,心里却暗暗较起了劲:下次一定不能再这样了。可真等下次又象泄了气的皮球,没了底气。结果在一次次骂声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自卑感,成了成长中挥之不去的阴霾。

面对陌生人或平日里少见的亲属,活泼一些的孩子会放得开些,文静内敛的不免局促,甚至会不自觉地躲起来。通常这时父母们大多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来,忍不住说些中伤性的言语,肯抑制住情绪,待客人散去再来埋怨的已经算是很克制了。若能若无其事淡化处理的,甚至说上几句鼓励话的,皆大欢喜;若还能就事论事,推心置腹去施教的,一定是很有耐性的人了。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捷径。除了耐心,还需寻求技巧才行,才能保证说教作用同时又没伤到幼小心灵。要把握好这个度,说来是件挺伤脑筋的事情,不过肯留心观察,生活中总能找到不少有借鉴作用的事例。比如之前看到的一个例子。一年轻妈妈带女儿外出购物,半路遇上熟人。妈妈唤来女儿叫“阿姨好”,不料孩子却拽着妈妈的衣角害羞地躲到了背后。妈妈并未理会女儿这一举动,而是继续与朋友聊了起来,等说完后才转过身去拉起女儿的手递向那位阿姨,阿姨当即心领神会呈出笑脸,伸手握着孩子的手。妈妈示意女儿说,我们要走了,跟阿姨握手说再见。阿姨率先说了拜拜,孩子没有说,不过却腼腆地笑了。

多有亲和力又值得学习和尊敬的一位母亲。碰到这样的情形,不是当面的呵斥,而是设身处地“护”着孩子,懂得如何引导与尊重她,给予肯定与鼓励,也没有为了自己脸面而为难孩子。虽然孩子最终没说什么,但她的笑容足已说明她内心是开心的,也算是对别人礼貌性的回应了。显然这位妈妈是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的,才没表现出盛气凌人的一面。人人都有童年,挨骂了难免闷闷不乐。我虽小,也有自尊心,经常无端受到责骂,潜意识里觉得自己是大人们的眼里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蠢孩子。少了自信,以后不管遇上任何事,总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唯唯诺诺的,原本该有的棱角与天性,丧失殆尽。所以以自身经历看根本是行不通的,足以引起反思。

可以理解,那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彬彬有礼仪表堂堂呢。问题是,家长们是否有矫枉过正的嫌疑?人当然要有礼貌,平日里碰上相识的人要打招呼、跟别人交谈时不要转移注意力、尊重别人的正常发言等,这些最基本的做到就差不多了,无所谓苛求。相反,要求必须严谨客气,样样都要遵守固有的繁文缛节,反而会滑入“世故”的泥沼里,也会引起孩子们的排斥、厌恶与孤独感。

所以,有时候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太过刻薄了呢?只要他们稍有不合意的,就义正词严横加指责。教不好,是他蠢,教不听,是他叛逆,总能找到理由往他们身上推。从来很少或根本就没从自身找过原因,忽视了孩子的单纯性、承受力、微弱的判断力等多种因素。可见与其一味固守不变,不如寻机求变。过程难免艰难、迷惑,哪怕收获甚微,亦好过放任自流。

我觉得小孩没礼貌或使坏,家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不应端起为人父母的架子强加“唯命是从”的指令,更不要为找台阶下而扯个堂而皇之的借口搪塞到孩子的身上,这样对他们很不公平。不是吗?

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二】

拖着疲惫的脚步,如李白醉酒似的晃出了考场,繁重的试题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回到教室,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独我一人在座位梦游。

突然一句话惊入脑海“今天没作业!”“What?”同学们个个拉长声音,古怪的嚎叫。已入梦的我立刻苏醒,抽了自己几个嘴巴子,虽苦,无作业也罢了!

一回家,突如其来的空闲让我一下子习惯不了,干些啥好呢,干脆一踢拖鞋,拿了本闲书躺在沙发上,颇有些“葛优躺”似的,那种久违的惬意漫上心头。

随手翻了几页,一种淡淡的墨香弥溢出来,正午的阳光斜洒到书面上,暖暖的,柔柔的,不一会儿,我就被书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

张牙舞爪的口野兽,甚是恐怖;脸红脖子粗的.关公,策一匹赤兔好马,颇有大丈夫之气概;西楚霸王项羽,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悲唱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不禁让男儿飘泪……一会儿时间,那一本《中国历史一本全》就被我随手翻完了,微微泛黄的书页似恬柔的清泉,划过我如饥似渴的肌肤,使我干涸的大脑更加润泽,睿智,机敏。

眼皮乏了,一眼瞥到一只篮球,在地面上欢乐地蹦跶蹦跶,似在跳《我的滑板鞋》,这么好的机会不玩篮球干嘛,要玩就玩痛快点,可不能白浪费这么宝贵的大好时光啊,门外太嘈杂,我还是远离世俗,在门内不羁也不差,当年夏侯惇在战场上勇猛敌,虽弃了一只眼,可他那不羁之风依然使我敬佩。

虽说我个子不高,可依旧阻挡不住我对篮球那种天真的向往,我总想象着某年某月某天自己能站在硕大的篮球场上,一展雄风,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打完篮球,一时不知道该做什么,偶然听见电视里正在播我是歌手,歌手们个个纵情歌唱,尽情摇摆,嗨翻到天,这时我突然心来潮,趁爸爸妈妈不在家,跟着电视里的节奏,也尽情歌一曲,舞一把吧。随着音乐的变化,我跳得可来劲了,如疯似傻若狂,柔中带刚,刚中显柔,洒脱活泼,可着劲释放,如获重生。

折腾了这么久,感觉肚子饿了,没事,家里有的是面包裹腹。啃完面包,这下可能是真的累了,不知不觉中,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鼾声惊了天,动了地,好一场酣睡,梦也没有一个。

压力太重会把人压垮,适时的放松有助于调整状态,助我们更好地上路。那一天没作业,真好!

孩子写作文老是没素材【三】

“周三没有作业,我们可以好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真的好开心啊!”3月2日上午,一机七小四(2班的孩子们在语文课上争先恐后、眉飞色舞地表达着自己对无作业日的感受。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如果哪天没有作业,这是多少学生梦寐以求的事啊!一机七小的一千多名学生就是这样的幸运儿。本学期开始,我校将每周三定为“无家庭作业日”,为孩子们减轻学业负担,还给孩子亲情陪伴的童年,引导他们全面发展。

每周三,各科老师不布置常规书写作业,让孩子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主时间。学生们在周三下午享受丰富多彩的二课堂活动,放学后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学校将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性活动:比如阅读课外读物、锻炼身体、帮父母做家务、亲子互动等。当然,这由学生根据需要和兴趣选择开展。

当然"无作业”并不代表无事可做,相反对老师、家长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在课堂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效率,尽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留出空间;家长要和学校积极互动、相互配合,把时间还给孩子,引导孩子们做好规划,让孩子收获与众不同的快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