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作文)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9 15:20:26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生活中的各种小窍门作文)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一】

对影视文学中的历史错误找茬,已经成为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该书囊括类型之丰富,内容之全面,足够为广大读者扫清障碍,明辨隋唐影视作品的真伪。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很简单辨别出许多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服装等环节的夸张无度,也能知道唐人吃什么,住什么,用什么,玩什么。譬如《妖猫传》中空海和白乐天流连忘返的市井生活,很明显就纰漏,历史真实中唐人一出门都是高高的坊墙,哪会一览无余?

而影片中首次露面的【西市】则很好表现出唐代东西两市的繁华,来往宾朋的喧闹。值得点赞。至于李白等人钟爱的胡旋舞,更是精彩绝伦。

多知多懂,不光是为了找茬,而是在找茬过程中巩固自己的知识点,并把这些自己掌握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朋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我们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

每一次对影视文学错误的纠正,都是一次重新思考的过程。知道的人越多,对影视文学创作者的鞭策和鼓励会更大,督促他们加强学习,以取得更大的进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废话不多说了,本次安利到此为止。能力有限书中的精彩之处无法详细例举,希望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自己找来这本书读。一定不会失望!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二】

以我这个俗人的眼光看来,一本书的好坏除了内容详实,三观正确,给人以启发之外,更要有趣味性。如果少了趣味性,读起来就多少有些无聊。

能够在寓教于乐中给人以智慧,使人进步,那是所有人求之不得的事。于赓哲先生的《隋唐人的日常生活》满足了我上述的所有要求。

如果你是《百家讲坛》的忠实观众,应该对于赓哲先生不陌生。他对唐代历史文化的研究相当了得,往往三言两语之间,就能够准确概括某历史人物的生平功过,或某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

本次出版的这本书,是他根据电视讲座内容整理编辑而来。通俗易懂,简单有趣,分门别类讲述隋唐人的各种生活习惯。配合着唐诗、传奇故事,引经据典说历史文化。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三】

许多时候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事物,但这些事物大多数会被那些善于发现的人所察觉。

如今,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但也就是因为这些,导致我们的生活一方面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也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在急剧的恶化,人们为了富裕的生活,再加上科技的发展,竟不惜代价,破坏我们唯一的\'家园。还有许多人根本没有良心的在给地球“捅刀子”。制造出白色污染,对地球进行有意伤害。

就在我们同学的身边,就有人在使用这些可恶的污染。修正带、修改液、修正贴的污染,现在几乎可以算入白色污染中的重要部分。这些涂改液等物品非常受同学们的青睐,有很多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书本上变得干净、整洁,因此,就在文具市场上买了这些能够修改字迹的奇妙用品。我们却从来都没有想过、考虑过,这小小的文具其实带给我们人体,以及地球都是有严重的危害。

我想一支修改物品,在文具市场上大概卖4-5元钱,但是,我们无法去计算那些厂家给我们的批发量。就拿修正液来说吧,文具店醒目地摆放着各种香味袭人、形状各异的多款修正液,它们都带有明显的刺激性气味,而且未见铅、钡、镉等有害物质的说明。只有几款不带刺激气味的修正液,在产品说明上写着“绝不含三氯乙烷、甲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及pvc有毒物质”,但是,这些不带刺激性的修正液的价格要比其它品牌的修正液高出一到两倍。因由于价格较高,这种修正液只有成年人或意识到这个东西有危害的人,购买较多;学生们则多数选择价钱较低、印有卡通人物包装和有五彩颜色的其它品牌修正液。真正无害的涂改液应该是无味的。不少学生有啃、咬文具的习惯,这些用品一般与人身、皮肤直接接触,有害物质容易进入学生体内。涂改液一般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这些物质挥发出来的气体对人会有不良影响。

有些同学不喜欢用修正液,都是用修正贴或修正带。但他们不知道,其实这两样文具所制造的材料以及塑料浓度的成份,挥发出来的气体对人会有不良影响,对我们身边的环境也是一样,有大大的危害。

据我了解,涂改液是一种化学合成物,所含的苯和甲苯,长期使用会对肝脏、肾脏等造成危害,甚至导致学生们患上白病。另外涂改液含有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经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有关专家提醒,在使用涂改液时,务必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比如不让涂改液与人体接触,不要让儿童接触涂改液,要把涂改液局限在一个恰当的使用范围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及危害。

用修正液来修改作业的确方便,但是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而且,久而久之会养成同学们做作业不用心,马马虎虎了事,对修正液养成一种依赖性。为了同学们今后的成长,我在这,想呼吁广大的学生们:“放下手中的修正液,还我们一本干净的作业吧!”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四】

有关韩愈日常生活的探讨大致如上。通过研究,我们不仅大致知道了韩愈的生活状况,而且还了解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情况,比如幕府官员生活水平较高、写碑铭挣钱之多、官员宴会的极盛、租房多而买房不易、出行对仕宦与礼制的冲击等。总之,本文不是全面研究和评价韩愈,只是想通过韩愈的日常生活来展现唐贞元长庆时期一个文人型官员的生活水平、生活内容、生活习俗。

当我们将当时其他文人型官员如柳宗元、刘禹锡、元稹、白居易等人的生活也都各各作出研究并且将他们互作比较的时候,一个时代的一个阶层或一种类型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就会凸现出来。这也许会为理解当时的人的发展变化、制度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变化提供某些生活方面的原因和依据。这就是我们研究韩愈日常生活的一个主要的目的

我的日常生活小妙招作文【五】

因此,只有扎实的观察基本功,才是我们解决“写不具体”问题的关键。但是,已经趴在课桌开始写的时候,也是可以找一些技巧帮助我们回忆,想清楚事情的过程。

1、少用“美丽极了”这样的形容方式。

为什么许多同学写不具体?就是因为他爱用“美丽极了”、“感动极了”、“太让人伤心了”、“痛苦了”等这样的形容方式。

有位老师很幽默地说:朱自清写扬州瘦西湖,如果开头就来个“美丽极了”,我看就可以用“流连忘返”或“依依不舍”结束了。这样,一篇还怎么写?

我们要把“美丽”的特征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景物描写出来,把“感动”之情通过一件件事情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我们要让你的描写和叙述把读者带去同你一道感受。

2、少用“做了”这样的叙述方式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人在作文中写的句子多是“我做了……”这样简单的叙述。这些人没有写“是怎样做的”。

请你比较:①艾丽丝没有发现我在支吾搪塞或隐瞒欺骗。②艾丽丝来来回回好几遍地搜索着我的目光,想看看我在支吾搪塞,还是在欺骗隐瞒什么,但是这两样她都没有发现。注意带点的部分:第一句只讲了“没有发现”,却没有像第二句那样讲清了“怎样没有发现”。

3、少用“遇到了—道难题”这样的叙述方式

同学们在叙事的时候往往很着急,一心一意急着往下说。“星期六晚上,我遇到了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后来,我在爸爸的帮助下终于做出来了。”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难题啊?他忘记说。请你比较《美丽的北海公园》修改前后的不同:

修改之前:

星期天早晨,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北海公园游玩。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了北海公园的大门。我们来到玉带桥上,玉带桥的栏杆是汉白玉做的,可精美了。向北看,可以看到高高的琼岛,琼岛上的景物美丽极了。向东边看,是一个大荷花池,那里的荷花真漂亮。玉带桥的西边是北海湖,湖水很平静。

北海公园可真美啊!

修改之后:

星期天早晨,我来到风景如画的北海公园游玩。

我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了北海公园的大门。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架在湖面上的玉带桥。远远望去,它洁白如玉,状如飘带,所以人们称它为“玉带桥”。

玉带桥的旁边各有一座五彩缤纷的牌楼,牌楼顶上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走上玉带桥,可看到汉白玉的桥栏上刻着精美的花纹。

站在玉带桥向北看,可看到高高的琼岛。琼岛上的树木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还可隐约看到绿树掩映的弯曲的小路和小亭子。琼岛上面耸立着一座白塔。远远看去,白塔宛如一位身披白纱的仙女,在万绿丛中迎接络绎不绝的游客。

玉带桥的东面是一个大荷花池。池内盛开着美丽的荷花,粉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这些荷花在肥厚而油绿的荷叶衬托下,显得格外娇媚。微风吹过,荷花微摆,恰如少女翩翩起舞。阵阵清香,随风飘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玉带桥西边是北海湖。湖水碧绿,水面平静,把琼岛环抱其中。有时微风乍起,波纹涌动,使这湖水更有一种诱人的魅力。偶尔,几只小船划破了水面的平静,船上的游客欢歌笑语,尽情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北海公园可真美啊!

在修改之后就写清了“什么样的玉带桥”、“什么样的琼岛”、“什么样的荷花池”、“什么样的北海湖”。这样写,就具体了。

4、事情的过程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讲完了。

记事的时候,事情的过程是的中心部分,不能用一两句话就讲完了。我们要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分解成几步,一步一步地描述。请看病例:

绿梳子的故事

一次,我和好朋友炎炎从公园里玩耍回家。

马路边,有人卖梳子。我选中了一把粉红色的梳子。那个老爷爷以为我付了钱没拿梳子,又把一把绿色的梳子递给我。回到家,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你白白地得到了把梳子,可你丢掉了什么呢?”

我一听,是呀,我丢掉了诚实!这把绿梳子时常鞭策着我一定要诚实地做人!

事情的过程写得太简略了。可以把事情分成几步来写:①看见小摊贩:②选梳子;③好心人又递过来一把梳子;④犹豫后拿着跑了:⑤告诉妈妈后挨批评:⑥还梳子;⑦内疚和鞭策。

修改后的作文,内容就具体多了。

绿梳子的故事

一次,我和好朋友炎炎从公园里玩耍回家。

马路边,一群人正围着一辆手推车看。我挤上前去一看,原来是卖梳子的。好不容易,我从千万把梳子中选中了一把粉红色的,印有卡通人物小兔子的梳子。

我付了一元五角钱,正要走,就听见那个卖梳子的老爷爷喊:“哎,小朋友,你怎么不拿梳子就走了?”说着,顺手拿过一把绿色的梳子递给我。我愣了一下,只见后面有人碰我,一见是炎炎,她努努嘴,示意我收下。我一狠下心来,就拿过梳子转身跑了。

回到家,我给妈妈看两把梳子,并给她说了整个事件的过程。妈妈一听,虎下脸来:“这么大个人了,也不懂人情。人家老爷爷一天才挣几个钱呀!你拿了把梳子,可你丢掉了什么呢?”

我一听,是呀,我丢掉了诚实!

我推开门,出门去寻找那位老爷爷。可是他却是像蒸发似的不见人影。

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至今,这把绿梳子还在我的抽屉中。我经常看着它默默沉思着……

这把绿梳子时常鞭策着我一定要诚实地做人!(汤逸飞

5、一个活动的过程不能用一小段笼统叙述,而要把活动分分阶段,每个阶段用一个自然段来叙述。

写活动要想写得具体生动,就要把活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用一两个自然段来描述。如记叙一个实验活动,可以把实验过程分成“实验的准备”、“进行实验”、“实验结果”三个部分来写。选一个部分写详细点。记一次联欢活动,就可以分成“准备”、“活动进行”、“结果”。其中,“活动进行”写详细:选几个人、几类的情况分人、分类写。在每种情况中加进旁观者的表情、动作。注意,一定要有“开始”和“结束”这两个词,给别人留下有始有终的印象。

6、场面描写要点面结合。

所谓点,就是局部的情况:所谓面,就是整个的场面。我们也可以把一个大场面看作几个小场面来写。

7、把一个动作分解为一组动作。

同学们写人物的动作往往过于简单,只写最后一个表示结果的动作。如写炒菜:“我先用抹布擦,擦不掉。我又用清洁球来擦,可是把桌子上的红油漆都擦掉了。我冷静地想了一下,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样写,比较简单。把每一个动作分解成一组动作后,就具体多了。

我拿起抹布,在水池里将抹布打湿后,来到桌子旁,用力地擦,可是擦不干净。于是,我拿起清洁球,选中桌子的一角,闭上眼睛,咬紧牙关,用力地擦。过一会儿,我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把我给吓呆了,被擦的那一角,红油漆都快给擦掉了。我想:这种办法可行不通,要是把桌子上的油漆给擦掉了,不是给爸妈骂了吗? “怎么办?”我走来走去,焦急的地自言自语。“高欢,你要冷静下来,仔细地想,我相信你一定能想出妙计。”我促使自己冷静下来。我坐在椅子上,绞尽脑汁地想。我又挠了挠头。“有了!”我惊喜地喊道。(高欢作文片段

8、写人物不下“评语”而要让事实说话。

有些同学用一两句评语就给人物下了定论。他们的作文不需要读者自己来判断,来思考。因此,他们作文中的人物,读者无法感受到人物的具体形象,而只有空泛的“特点”。这样写,其实是作者没有抓住特点。我们应让事实说话,让人物在他所做的事情当中变得鲜活起来,变得感人。试比较: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他勤于钻研,不怕吃苦。他甘于寂寞,不贪玩。他积极思考,敢于求证。他对动物的身体充满了好奇心。他小时候也不知做了多少解剖实验。正是他的这种探究精神使他日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大夫。

这段文字几乎都是“评语”,没有一点具体的事例。我们再读一读下面的这段文字,全文只有一句“评语”,作为总起式的开头,其他的句子都用来记叙白求恩所做的事情。

白求恩从小热爱学习。六七岁的时候,他就自动学习解剖甲虫、青蛙和小乌。

有一天,他悄悄躲进楼上一个房间里,关上门不知在干什么。过了一会儿,他妈妈闻到一股腥气味,赶紧推开门进去,只见白求恩一本正经地站在桌子旁,桌上大盘子里盛着一条刚从食品店买来的牛腿,他正聚精会神地用小刀解剖着牛腿呢。“我想知道这里面管、肌肉和骨头的位置。”他向吃惊的母亲这样解释着,“我愿意长大能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成为一个外科大夫。”

母亲疼爱地说:“好孩子,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再学吧!”白求恩严肃地回答说:“应该从小开始!”说着又认真地解剖起来。

9、写不具体,不能胡乱“扩充”,要选准重点部分,作到有的放矢地详写。

写不具体的同学因为作文的字数不够,往往胡乱扩充,这里放大写几句,那里放大写几句,结果,字数差不多了,好像也具体了。其实,这不算具体。真正的“具体”是,该具体的地方一定要具体起来,不该具体的地方千万不能啰嗦。“该具体的地方”就是最能体现主题的地方。我们要把重点部分——最能体现主题的地方,也就是该具体的地方,然后作放大描写,能细致就细致一点,力求让这一部分成为的主干,最好还能写出一个或几个生动的细节来。这就像打蛇要打七寸一样,选准重点部分,就是打到了作文的“七寸”。

10、细节是最生动的。

细节是情节和场面的最小单位,是对人物、事件、环境或景物的某一细微特征所作的具体描写。细节是作文当中最生动形象的部分。细节虽小,往往可以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能突出作文的主题,能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要写好细节,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平时勤于观察,勤于思考,时时刻刻“拿着放大镜”去观察生活和大自然,我们一定能够写出令人感动的细节。最生动的细节,需要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去体验,去提炼。同学们要写细节,也要做好选择。与中心无关或关系不紧的细节就是无用的,我们要舍去不写。

11、描写与叙述的差异。

把故事的经过讲出来,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讲清楚,就是叙述。叙述就是讲故事。叙述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等几种。

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地描绘出来的一种写法。比较:①叙述式: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火很快就旺起来了。②描写式:王师傅往炉子里添了煤,不一会儿,那红色的.火苗就腾腾地窜起来了。再比较:①叙述式:马路上过来一辆小车。②描写式:马路上吱吱呀呀地过来一辆破旧不堪的小车。叙述式的句子只写出了“事情”,描写式的句子不但写出了“事情”,还写出了事情的具体情状。叙述式句子只是告诉读者结果,描写式句子还引发读者的想象。

同学们在作文中要不要多用一些描写式的句子?描写有人物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对比描写等。

12、忘记所有的写作技巧,让人物、事情的本来面貌来说话。

最高的写作技巧是把所有的技巧都烂熟于心,而表达时好象不露痕迹。

有些同学被知识,被章法,给迷住了,给捆绑住了手脚,不敢下笔。方法是为谁服务的?是为我们知道的,看到的,怎么想的服务的,其实,许多很感人,并不是作者写得好,而是人物或事情的本身就非常感动人,无论是谁去写,都能写得感人。因此,抓到好的素材,用最有效的手法,让人物和事情的本来面貌来说话。

13、把厨师带到原料间搜索以后,再构思出好菜单。

拿到一个作文题的同学,就像拿到点菜单的大厨师。厨师看着菜单来选菜、配料。我们写作文也是按照题目来选材、构思。厨房里如果已经没有西红柿了,你怎么有办法烧出西红柿蛋汤啊?只能改换别的菜。

我们在构思“菜单”时,不要匆忙,应该带领“大厨师”来到原料间盘点一下,有哪些材料,然后再动笔。只有构思出原料充足的菜单,我们的作文才会好写哦!

14、把好的嫩芽嫁接到老树枝上,凭想像来点虚构。

有些材料很好,可又感觉到它的内容不够充足。怎么办?最好换掉不写它。但是,有时在考场上已经写了一半了,才发现材料不够,那只有采取“嫁接法”了。把别的树上的嫩芽嫁接到你家的树上来。你把玫瑰的芽嫁接到柳树上,那肯定不行;但是,把玫瑰芽嫁接到野蔷薇树上,反而长得更好,因为蔷薇的具有更强的抗病性,而玫瑰花比蔷薇花更漂亮。这真是完美的结合。

作文的选材也可以来个嫁接。虚构不是不真实,关键合情合理。想象作文不是也能得高分吗?《西游记》不是也是名著吗?

再说,你要写远方的表哥在课堂听课开小差的情景,可是,你并没有看见过表哥上课。天下上课开小差的情景都差不多,难道你自己没有开过小差吗?把你开小差的情状写在你表哥的身上准没错!

15、反复修改,不断删添,向“不具体”开炮。

只要不是课堂作文和考场作文,我们可以把作文稿子放在家里慢慢地修改,慢慢的冷却思维后再读再改,慢慢地请教别人的感觉再改。即使是课堂和考场作文,我们也应该多修改几遍,除非时间不够。

16、避实就虚,发动优势兵力攻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优势和表达优势。在一个班的同学,有的善于议论,有的善于叙事,有的善于表达感情,有的善于写想象作文,有的善于写游记,有的善于写……你应该发挥“优势兵力”对作文题发动攻击。

一旦写不出来,就要采取“避实就虚法”,不能正面描写,就侧面描写。要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朦胧自有朦胧美。

17、遇到名词(表示名称的词),想办法在前面加上“什么样的”修饰语。如“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燕子”这句话对不对?对,但是不具体,不生动。看《燕子》这篇怎么修饰名词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加点是名词)

18、遇到动词(表示动作的词),想办法在前面加上“怎么样地”。如“他走了。”(加点的是动词),要使这句话变具体,可这样写:“他背着书生气地走了。” “他双手捧着书,一蹦一跳地走了。”等等。

19、用上比喻、拟人、联想、夸张、排比使句子活起来跳个舞。

本课要点:

1、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实际上都要记事。记事的核心是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只有扎实的观察基本功,才是我们解决“写不具体”问题的关键。

动一动,练一练:

1你通过什么方法记住了“把作文写具体的十九招”?如果你妈妈问到你,你能答出多少条?

2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自拟题写两篇记叙文。提醒:要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