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尊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作文)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尊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25 21:45:48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尊重孩子是最好的教育作文)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一】

在这幅漫画里,最引人深思的是孩子头上的肿块,它代表的旧时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伤害,这启示着父母不应该采取偏激的旧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偏激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渐渐产生叛逆心理。所以我认为,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而不应当约束管教孩子。

更令人惊心的'是这幅漫画的标题: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过于远大的目标直接压在孩子身上,只会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来。父母应当引导孩子达成一个一个小目标,从而步入成功的殿堂,而对于这些小目标,也应当是根据孩子的梦想来定,不应该强制性要求孩子。

而对于国家和社会而言,这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社会上的各类人才不能得到发展,孩子们都会陷入“苹果”危机当中,从而不能发展理想,最终只会导致社会上的多元化人才消失。

而在教育孩子上,孟母无疑是成功的。她在发现孩子喜欢模仿后,他做的并不是管教,不是强迫孩子改正,而是迁去学院附近,引导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饱读诗书的人。从而,孟珂也不负厚望,成为了继孔子之后的“亚圣”。

请不要再用“砸苹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了,照搬来的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梦想,请不要掐灭他们的梦想,教育方式应当因人而异。

或许,现在有许多父母都是以“砸苹果”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或许许多孩子还处在被“砸苹果”的痛苦中,孩子们不应该压抑自己的梦想,强迫式的教育方法毫无作用。同时,父母们应该多向孟母学习,理应尊重孩子的理想,并加以正确引导,引领孩子走向成功的殿堂。

每个成功人的背后都有懂教育的父母,愿天下父母都能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成就孩子最美好的人生!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二】

相信每位老师都曾单独批过学生吧,差不多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学生低头站立,默默地接受着老师的批评。老师怒气冲天,越批评越有劲,全班同学都在看着,享受着这个孩子的无奈。有的幸灾乐祸,有的无关紧要,有的隔岸观火,有的心里打着激灵……作为此时此刻的孩子,倒有点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任你老师唾沫飞溅,任你老师怒火中烧。唉,此时此刻的教师,无不感到委屈我是在用心教你,你为什么就要犯错误,为什么就偏要完不成作业?为什么……老师啊,自认为善良的动机,往往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我也经常苦恼呀,为什么?为什么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要相信孩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里告诉了我们答案。

记得在《要相信孩子》这书上有这样一段话“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这段话给我的启发很大。确实,我们不能用我们的思维去想孩子,把我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他们,一旦他们不接受或是做的不好,我们就生气,骂他们,有时火气一上来说的话其实是非常伤他们自尊的。所以说孩子是不能接受你的自认为是善良的动机的做法,因为他们本身并没有这种积极的倾向。任你怎样发火,他们都无动于衷,反而更反感,更要和你对着干呢。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应该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其实有哪个孩子不想老师喜欢呢?不想做好一切呢?可明明他们又管不住自己。所以我们老师就应该去引领他们认识怎样做就是好的,怎样做就是对的,去激起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让他们自己认识到,这才真的有用。不得不承认每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始终坚信自己的学生“行”。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强化,让他树立起自信。有了自信,学生在改正缺点时,就有了主动性,就有了动力。我们要采取赏识教育,因为在赏识教育的环境中,学生自己相信自己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阻力的强大动力。

“教师,甚至学校之所以对个别学生无能为力,其原因并不在于学生是不可救药的,而在于指导整个教育过程的方针是错误的。”书上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后进生”。我们对待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相信许多老师都是在批评多次后无奈的对他“置之不理”,甚至对他们产生厌恶感了吧。因为我们认为的好学生不是这样的,他们不符合我们的要求,我们就把他们称为“后进生”,加之现在中国的教育还是注重升学率的,他们拖了我们教学上的后退,当然就是老师眼中的差学生了。可是,难道他们真的是无可救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每个老师“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只要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的,有一颗关爱学生的心,理解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耐心引导,那么每位学生都会绽放出他特有的风采。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些教育书籍后,我想了很多。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这么多孩子的未来,责任重大啊!所以我们真的应该树立一个终生学习的观念,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基础,用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教师。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三】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同书异读”等活动。最近学校给每位教师购买了苏霍姆林的《要相信孩子》一书,我认真阅读了其中的篇章,感受颇深。

我个人认为,《要相信孩子》这本书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献给我们所有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他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宝库中的瑰宝。

在《要相信孩子》这本书里,作者谈到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女教师在教育一年级的孩子们要保持清洁时,发现一位小男孩的耳朵很脏。她就指着小男孩说“大家看,格里沙的耳朵多么脏!他没有洗耳朵就来上学,这样是不行的。”结果,第二天,小男孩虽然把耳朵洗得干干净净地来学校,但他从此却变得非常紧张和胆怯,注意力往往不能集中,他总觉得大家都在看他的耳朵。教师越责备他,他的情况就越糟糕。这位女教师根本不知道她已经伤害到了一个孩子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她的直接刺伤了儿童的心灵。后来男孩转到别的班里,表现却一天比一天好,过去被那位女教师认为没有数学才能的他,恰巧在数学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事实上,女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来教育孩子们保持清洁——叫大家看一看某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然后号召大家向好的榜样学习,有意识地看格里沙一眼,用目光向格里沙示意。用通俗地话来解释苏的用意,就是要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觉地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事实确实也会如此。比如,做眼保健操时,我班有的学生做得很认真,可也有部分学生很随便。这时,我会说,某某同学做得真认真,这么一说,话音刚落,那几个不认真的同学立刻就开始认真起来了。所以,以表扬代替批评,以榜样为示范,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再如《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这节中作者认为孩子们往往是先在那些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显示其力量的领域里做出成绩,然后从这些领域里渉取精神力量来克服自己某方面的弱点。因此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最好的东西,就成了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却不应该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总希望用尽一切办法去让他们改正,也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断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取长补短。在一次学校的有关教育问题的座谈上也有一名老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问题,说是在自己的班上刚转进来一位学生,学习成绩中下游,但是细心观察这名学生,她非常勤劳,热心。在打扫卫生时总是能把最累最脏的活往自己身上抗,在平时在活动和比赛中非常乐于帮助别人,而且她的体育成绩是班里的佼佼者。我们这位细心的老师从不同的领域去发现学生的亮点,为自己更好的教育埋下了亮丽的一笔。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经常因为学生出现的问题而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对学生的信心真是不应该。勇于面对问题,寻找解决的问题的方法才是一个教师真正应该做的事。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言行严谨的必要性,因为可能自己一句恰当的语言,或者是一个眼神,一句鼓励,都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是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是的言行措施。因此我觉的书中提到的关于对待学生的错误行为处理的观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作者认为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里的批评,这些做法,咋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队孩子进行一次评判,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未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为更冒失,轻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且非常的脆弱,而儿童的自尊心更是尤为的脆弱,如果在教育中我们不注意教育的方式,一味的批评,往往会对孩子脆弱的心造成伤害。

作为一名老师要学会用发展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把尺子就能量出一批好学生,相信学生一定能做的更好。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四】

读了1975年母亲节那天比欠。盖茨写给母亲的问候卡后,启迪很多。一句“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人差”引起了我的沉思。

可以说,我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中成长起来的。“不比别人差”话语看似平常,这里确包含着母亲对孩子的爱,更包含着母亲对孩子的无限希望与鼓励。

我出生时,爸爸是名守卫祖国边疆的军人,因为没有父亲在身边陪伴,童年的我从来不敢一个人出去玩儿。母亲发现后,就从让我“独睡”开始锻炼“胆量”。为了帮我找到自信,妈妈还早早地就用上了“男子汉”这个词来人称呼我。每天早晨起床后,妈妈都有会说:“‘男子汉’又象爸爸一样一个人勇敢地渡过了一个良宵。”

到了上学的年龄,正赶上我国神州一号飞船发射成功,看着遨游太空的飞船,我羡慕极了,妈妈知道后,又一次不失时机地说:“上太空得先学会驾驶飞船的本领。”当我知道这种本领只有在《航空航天大学》才能学到时,我就在心里埋下了长大一定考上这所大学的梦想。直到现在,每当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时,我就感觉自己又向航空航天大学迈进了一步。而母亲也总是不失时机地说上一句“‘男子汉’真行!”

就是带着这种自信心,我由当初一个不敢独自出门玩的儿童成长为如今已有了许多好伙快乐阅读网伴且学习上在不断进步的中学生。

俗话说:“好孩子是考夸出来的。”盖茨的母亲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这绝对不是放纵孩子,而是她知道孩子实实在在的需要这种“鼓励”。只有在孩子的心灵中打下“我能行!我能学会我原来不会的、不懂的东西。”孩子才会鼓起勇气去接受挑战,敢于为理想和目标去拼搏。

与盖茨一样,正是全国人民相信中国的科学家不比别人差,中国的科学家们才创造出了许多“中国制造”,更有了“神舟”号的载人飞天。

古人云:“凡事易先立,立则破!”这个立的过程需要的是勇气,这种勇气就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培养与鼓励。

“从来不说我比别人差”使我明白了学习中遇到不懂、不会的问题是正常的事,是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意义所在。

“从来不说我比别人差”尤如加油站,鼓励我不断地向下一个目标勇敢地进军。

我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儿童,成长为会解“x+y=9”的中学生,要感谢多年来“从来不说‘男子汉’比别人差”的母亲。真的!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五】

初看到这本书,是被他的书名吸引。后来细细读来,觉得里面的内容也说得相当有道理。

《要相信孩子》是苏联教育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

书中这样说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具有说服力的批评,这些做法,乍看起来都是为了把学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动机,或者说仅仅靠善良的动机,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为,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因此,我们从成年人的角度越认为自己对某个学生的看法根据十足,恰如其分,就越会给儿童的心灵造成创伤,越会使儿童感到走投无路,无所适从,越会使本来缺乏经验的儿童今后的行动更冒失,更轻率。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不应该挫伤他们的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是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粗暴的对待,不注意教育方式,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往往会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学生出类拔萃的学生我们偏爱,聪明听话的学生我们喜欢,老实本分的学生我们接受,活泼好动的学生我们忍受,就是又“笨”又“懒”的我们也不能一提起就怒火中烧、大动肝火,也许换个角度去看去想,会有意外的收获和发现,毕竟大千世界需要的是千姿百态、万紫千红!我们老师就要有博大的胸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宽容每一个学生的优劣、长短,相信他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六】

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让我们背乘法口诀表,以为我背的不熟,所以爸爸就给我做了一张乘法口诀表贴在铅笔盒上。

一天,数学老师说要考乘法这个单元,爸爸说:“了,乘法口诀我撕下来啦!”“嗯!”我爽快地答应了爸爸。第二天,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考了89分,一看,啊!我错的全是口算题,回家要被骂了。“我回来了。”我有气无力地说道,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道:“悦悦,数学考了多少?”我说:“考得不好。”爸爸说:“那考了多少?”我说:“89分!”爸爸生气地说:“把试卷拿给我看看。”爸爸拿过试卷说:“怎么错的全是口算题?”我不是贴了乘法口诀表在你的铅笔盒上吗?”说完,爸爸就打了我一巴掌,顿时,我的眼眶里的泪水就打起了滚,紧接着,眼泪就情不自禁的掉了下来,心里觉得好委屈,爸爸说:“现在会不会了?”我说:“会了。”爸爸说:“好,那我再出几道题给我做。”做完以后,爸爸看了一下说:“你根本不会,我不管了,你自己改。”到了很晚的时候,我居然睡着了,爸爸看时间晚了,就下来看看我又没有改完,结果一看我睡着了,就轻轻的拍了拍我的背说:“悦悦,悦悦,醒醒!”这时,我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说:“嗯!”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爸爸打我不是因为不喜欢我了,而是在教育我,不要偷懒,我知道虽然你是这样讲,但心里不忍心,话说到嘴边就咽下去了。

教育孩子要目光长远作文【七】

长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是不善于表扬和鼓励孩子,这使很多孩子缺乏自信,有不少教育专家就呼吁,要学会鼓励孩子!

于是,不知何时起,“无批评教育”成了大家共同膜拜的教育方式。老师被要求尊重学生,不准批评或变相地批评孩子;家长更是将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孩子稍有成就便大加赞扬,甚至有了错误也不敢批评,唯恐打消掉孩子的自信心,因为“树大自然直”吗,小时有点错误算不得什么。

但是,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极端:孩子说不得了。

孩子说不得了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敢批评了。”一位在教育第一线奋斗了十几年的老班主任感慨道,她向笔者介绍了这样两个案例:

一、上课时,老师发现有一位学生拿着喷水器对着另一位学生不停地喷洒,老师很生气,于是批评了这位学生,并要没收他的喷水器。然而,让老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位同学竟然一声不吭走到自己的座位,拿起自己的喷水器使劲地往地上一扔,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居然比老师的脾气还大……

二、一名女生没有完成作业,她的班主任简单地批评了几句,没想到中午这名女生就从学校“出走”了,下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陪着家长四处找她。

“经受不起挫折,这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且年龄越小这个问题越突出。”长期从事中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济南一中张桂薇老师感慨道。

“缺少批评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张老师接着分析,“当前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个性强、任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多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喜欢包办代替,孩子如果想要什么,家长必须立刻做到,这种缺少批评的教育方式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许多学生经不起挫折和失败。”

缺少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美芳教授分析道,“赏识和批评,就像鸟的两翼,缺一不可。每个学生都有可以赏识的地方,自然也有可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以极大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孩子没有经历挫折“会变得脆弱异常”,因此,要让孩子的生活中有禁区,他们犯了错误要受到惩罚,要让孩子懂得有些规则是无法动摇的,有些过失是要自己承担后果的。”

王教授接着举了几个例子,如毁坏公私财物必须赔偿,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就不能跟别人一样参加课外活动,值日不认真就该再来一次,无故逃学、旷课、迟到必须反省改正等等。只有让学生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才能让他明辨是非。如果一味“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批评要注意方式

一般来说,孩子获得了成功或犯错误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是需要大智慧的,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专家认为,孩子易于接受的批评方式应当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要充满爱心。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手段之一的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如果说一个教师要惩罚考试成绩差的学生,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考分大大地拖了全班平均分,影响了教师的个人业绩,那么,无论这个教师采用何种教育手段,都是错误的。

二要因人而异。能被孩子接受的惩戒教育方式,必然是能针对学生实际、走入学生心灵的方式。比如,同样是犯一种性质的错误,对缺乏耐心的孩子可以罚拼七巧板,对缺乏亲情的罚写一封家书,对不爱体育活动的罚跑步等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