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英语作文影评100字带翻译)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英语作文影评100字带翻译)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20 20:25:25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英语作文影评100字带翻译)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一】

9月21日,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的电影《芳华》在甬城展映,笔者有幸观看了这部电影。

冯小刚用很有度数的红酒来形容电影《芳华》,一大杯酒喝下去,整个人就晕在其中了。自古青春和爱情从来都不会局限在时代的隔膜里,热、激情、躁动、纯真、美好,两样人生一样青春,都散发着追逐理想的芬芳。

电影《芳华》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以70至80年代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文艺兵,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团里,初尝成长中的懵懂爱情,经历出乎意料的命运变数。

你的故事我的芳华

你的故事写满我的芳华,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但那些故事在彼此的芳华里绽放着奕奕光彩。

电影中“活雷锋”刘峰(黄轩饰)是一个在文工团里不被认可的存在,而受到刘峰照顾被文工团破格录取的何小萍(苗苗饰),从到文工团的第一天就成为了一个“笑话”。文工团女兵萧穗子(钟楚曦)作为何小萍这个“笑话”的见证者,因为父亲被打倒这样的经历,萧穗子对何小萍和刘峰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在刘峰和何小萍无意中卷入残酷的战争之后,命运巧合,萧穗子与二人重逢在硝烟弥漫的战场。

影片以萧穗子的第一视角“我” 作为电影的叙事者,见证了刘峰、何小萍等文工团青春少年们大相径庭的命运,具有很强烈的代入感。

美好岁月悲情泣歌

影片开始部分营造的都是欢愉的气氛,欢快的舞蹈、音乐,食堂里的愉快用餐,“活雷锋”街上抓猪的戏谑搞笑,让人感觉放松,但美好之后往往是令人心酸的疼痛。有多美好就有多悲情,这正是导演的聪明之处,伏笔埋的悄无声息。就像心掉在地上摔碎还要被踩上千脚,前后反差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很能抓住观众的心。

刘峰表白喜欢的女孩,情不自禁拥抱女孩被好事者撞见,之后意想不到的事情接踵而至,刘峰被下放到边防伐木连;受到刘峰照顾的何小萍对文工团失望透顶,因为抗争被迫离开文工团到医院当护士;而萧穗子终于有勇气送出第一封情书的时候却被战友截胡。这些打破美好的意外让人深感无奈,无力反抗。

从战场回来后的刘峰和何小萍都成了英雄,但是没人清楚英雄背后承受的东西。一场残酷的战争,刘峰丢了一只胳膊,从小就遭人白眼受尽欺负的何小萍,突然之间成为英雄让她精神崩溃失常美好再次被撕碎,毁的彻底。当何小萍被音乐唤醒,操场上翩翩起舞的身影撼动人心。这是理想的光华,散发着诱人的芬芳。

两样人生一样青春

电影用一镜到底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战场的残酷,6分钟的长镜头非常考验演技、摄影技术,但是冯小刚运用的炉火纯青,整个画面都处理的非常好,直击人心,视觉冲击非常强烈,观众仿佛就置身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场之中。虽然影片中有战争戏,但是导演选择了模糊战争,弱化战场厮,而是以此为故事背景,以此为故事跌宕起伏的诱因,促使这群文工团的青春少年成长成熟。

即使我们和那个时代有距离,即使我们并不了解那样一代人的经历,但是电影《芳华》做到了让我们无障碍触碰。这是一段隔着时空的对话,向我们讲述属于那一代人的热青春。一样的青春特质,点燃人们内心的热激情的火花,向理想致敬,向各自的芳华致敬。

电影《芳华》不只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一种对青春的留恋。虽然面对命运的安排,渺小的人们无力抗争,但是酸涩无奈里有我们不屈的追求。谁的青春不芳华,理想终将在青春里绽放光彩。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二】

(二)

一场地震,造就一世宿命。

小绿:“人,为什么要刺青呢?它算是穿衣服呢,还是裸露啊?”

竹子说:“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做为刺青师,必须了解这一切的秘密,可是不能说破它。”

彼岸花——虽修得同根,然终其一生,花叶无缘相见。寓意生轮回阻隔的两人。

短发,白衬衫,棒球帽,黑框眼镜,俨然一个帅气逼人的小帅哥。

长发,后车座,微笑,唇红齿白,眉目清秀,最是青春韶华的小女孩。

她的手圈过她的腰,欢声笑语。

这夜,相互好感的两人,叠加缠绵。

这响,贯彻天地的震动,轰然倒塌。

竹子呆愣着,注视弟呆坐在废墟上一语不发,凝视父亲外露瓦片之外刺有彼岸花的手臂。

灾难后的阿青,选择性失忆,什么都不认得,只依稀记得那一抹来自彼岸的花。

竹子深感自责,满是愧疚,她在手臂上刺一样的刺青,妄图减缓弟的创伤,自我解脱。

小绿说,她的初恋在9岁半。

她的记忆如此好,好到不差一丝一毫。

一场雨,沾湿小茉莉,一个人,浸染谁的心。

风拂过荒原,行走足踏。

小绿那自得其乐的幻想,对竹子撒谎说地震中去的母亲,习惯用玩具手机自言自语。

离家出走的母亲,常年在狱的父亲,年老眼盲的奶奶,掉落在地的真相,多么残忍。

短暂相遇的两人,一个不曾记得,一个深刻缅怀。

小绿贸然闯进竹子的刺青店,声音娇媚的对她说要刺墙上挂着的黄色花。

竹子承受过往的伤痛,这花,是往地狱去的。所以,不行。

庭院,深夜,竹子给阿青讲关于刺青背后的故事,每晚如此。

每个刺青背后,都有一个秘密。

透过刺青,标志自己。

活在自己梦幻里的幻影。

小绿给竹子留了blog的地址,希望竹子能来,看她在占主导的位置上演绎风情万种。

年轻有口吃的警察,放了钩子,想要引得小绿掉入陷阱。

殊不知,一步步渐入困境的是他自身。

不停猜测,谁是竹子。

误以为的那个,对自己说:因为我是真的喜欢你,希望你好。

没有意识到的是,只是自以为是的一厢情愿的以为。

竹子:传说竹子开花会带来灾祸,科学家研究发现大旱灾前夕,竹树便会大规模开花并枯萎。

双臂刀刃的混混对着自己失落的手臂尖叫,寻彼岸花的阿青又一次遭遇横祸。

原来,你的温存是假的。

但刺了一半的刺青,是真的。

我仍可感觉到,它在隐隐作痛。

听着手机留言里小绿凄凄的“小茉莉”,一直在亲情爱情中挣扎,一直在逃避与自罚的竹子,突然将山崖边的“彼岸花”狠狠踩碎。这一次,她决心挣脱宿命的桎梏。

拉开的门帘,光线明亮,布满视界。

竹子微笑。

小绿迎面走来。

月光静静薄暮垄罩小茉莉

等候著你走进我的梦里。

《刺青》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可以理解、可以感动,并不复杂。这就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爱情、友情与亲情;背叛、离弃与坚守。这也是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绪:欣喜、快乐和幸福;悲伤、孤寂和哀怨。可以相爱,能够相守,那是多可珍视的情感。只不过,这相爱的两个人,都是女生而已!

导演周美玲这样解释片名的意思:刺青师竹子以刺青的痛楚,让自己受创的心不那么痛;视讯少女小绿,藉由虚拟网路里的幻象与捏造,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里;阿东追寻着刺青带給他的力量;竹子的弟弟阿青,则在刺青的图像中遗忘,以度过生命中最大的抛弃……

渴望关爱,期待未来,祈愿幸福,所有想要好好对自己好好待他人的人们,都应该是这样的吧?这一点,不分男女,也与性向无关。

刺青有影,而爱情无形。标记有印,而感觉无型。每个人,都有难以忘怀的往事,都有值得珍藏的回忆,都有想要留住的痕迹。那些过往曾经,可以刺在身上示之于人,也可以记在心头藏之于己;个中缘由,或想对人言,或只自己知。或许,那回忆的印记,只是让人想起,为什么,还不愿忘记!所以,不拘形式如何,全在心意为何罢?

只属于自己的,爱的印记,会有多美丽?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三】

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等主演的电影《芳华》,定档9月30日国庆档上映,昨日影片沈城点映。电影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相比冯小刚一干前作,《芳华》的作者性最为强烈,更像一幅跌宕起伏的人生画卷,而冯小刚就是其中的参与者。无论以不同断点展现时代的变迁,还是歌颂男女主人公美好的灵魂,影片都脱不开“残酷”二字。

命运残酷:男女主人公一惨到底

《芳华》以文工团为整体视角展开故事,但线索逐渐汇聚在两位主人公身上。黄轩扮演的男一号刘峰一直被文工团视为“活雷锋”,影片以多处细节展现他的热心肠:帮战友做沙发、帮女兵挤水疱,猪跑了他帮着撵……正是这样一个人,内心却一直压抑着对女兵林丁丁的爱,最终他终于忍不住抱了对方,却因“人设”坍塌被逐出文工团。新人苗苗饰演的何小萍出身贫寒,一进文工团就被女兵们集体歧视,刘峰走后她失去了人生动力,最终也被送走,成为一名医务兵。在前线,刘峰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失去了右臂;而何小萍也受到惊吓精神失常。不过电影最后,这对苦命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时代残酷:“罗曼蒂克”一路消亡

影片时间跨度长达40年,刚入文工团时,女兵们唱着“就是我们的红太阳”,初入文工团的何小萍感觉一切都是美好的,“可以每天洗澡了”“不用再吃破饺子了”;随即改革开放、时代变了,女兵偷偷穿起紧身衣、戴起墨镜;1979年刘峰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失去了右臂——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6分钟战争场面一镜到底,展现了冯小刚极强的调度功力;之后文工团解散,3分钟长镜头摇过散伙饭上每一张哭泣的脸;时间来到1991年,当年文工团中的舞蹈演员萧穗子真的成了明星,吹小号的陈灿成了地产商,独唱演员林丁丁胖成了“富婆”,而残疾的刘峰成了混得最惨的那一个;1995年,刘峰和何小萍去祭奠战友;直到2016年,影片的叙述者萧穗子,才得到了这对“苦命鸳鸯”走到一起了的消息。

档期残酷:作者性过强是柄双刃剑

此前导演冯小刚曾表示,他拍《芳华》是为了纪念自己当兵的岁月,而从该片的故事、节奏和拍摄手法来看,其作者性远远超过冯小刚一干前作。影片前一半出现了大段的女兵跳舞、演唱革命歌曲的情节,并配以无比激昂的氛围,以至于女兵坐在河边冲脚旁边也有人吹号、女兵写黑板报旁边也有人拉手风琴……这些用今天的眼光看稍显“魔性”的画面;文工团“散伙”时的气氛也被拍得相当悲情。但稍显拧巴的是,两位主人公刘峰和何小萍都是文工团的伤心人,刘峰生活在“活雷锋”的阴影下,离开文工团时甚至把奖状都扔了;何小萍在整个文工团生活中一直受到嘲笑和排挤,这样的处理方式,很难让观众清晰感受到冯小刚对文工团的态度;相比之下,冯小刚把对战争的态度诠释得非常清晰,不仅批判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借刘峰复员后的遭遇,批判了当下社会遗忘战争的可悲。整体上看,《芳华》展现了强烈的作者控制和艺术性,但其故事和表达方式,多少离主流影迷距离较远。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四】

(三)

《刺青》是一部由周美玲导演的台湾电影,叙述了女同性恋竹子和小绿的爱情故事,小绿年幼孤寂,遇上帅气的竹子就再也无法忘怀,为了躲避孤独,她活在视讯情人的网络中。竹子在一次与小绿的约会中丧失了父亲,让弟弟患上了解离症,从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认为是错爱的惩罚,她在手臂上刻下父亲身上的刺青也是弟弟唯一的记忆地狱之花——彼岸花,并成为一名刺青师傅将自己封存在刺青的虚幻世界中。两个无法面对现实的女孩,在再次的相遇中无法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然而在她们痛苦依偎的时候,悲剧再次发生,然而这一次,竹子没有退却与小绿坚决的走到了一起。

导演周美玲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对同性恋题材情有独钟,2002年她同时以《私角落》与《极端宝岛》两片,获得“台湾奖──评审团特别奖”及“国际竞赛类──评审团特别奖”,陆续受邀参加国际影展。2004年,周美玲完成第一部35MM电影剧情长片《艳光四射歌舞团》,继续获邀与入围国际影展,并勇夺同年两项金马奖。《刺青》是她第二部长片新作,她似乎也有意将《刺青》拍成一部挖掘同性恋深度的影片,然而很可惜这部影片只是一部商业电影,影片的内容融合了敏感题材女同性恋和典型的青少年亚文化视讯情人和刺青,由偶像杨丞琳和粱洛诗主演,受众矛头直指青少年。

影片整体看来不是很流畅而且内容非常简单,不过由于运用插叙的手法,弥补了这一缺点,主题揭示也很明显,从小自卑的男孩由于手臂上有了双刀的刺青,勇气大增而欺负路人,结果被砍下双臂,暗示了刺青只是虚幻,导演运用悲剧揭示它我想也是为了服务受众增加一点腥的视觉冲击而已,竹子的弟弟重伤昏迷是第二次悲剧,但清醒后的弟弟解离症却康复了,竹子和小绿也走到了一起,其实结局是一个大喜剧,这又使得被砍双臂这一情节显得基调不吻合,所以说是一部纯商业电影。周美玲被誉为为台湾新秀导演中最具潜力的一位,如果单从这一部来看那么言过其实。不过最后想提一下,弟弟的扮演者演的不错。

影评英语作文优秀范文【五】

陈翠平:性格刚烈,爱的彻底,

吴敬中:老谋深算,“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最适合形容他,官僚形象

吴太太:典型的官太太形象,有爱心,也爱财;

马奎:鲁莽,蛮干,

陆桥三:贪婪,眼光狭窄;

李崖:最近看了潜伏,非常精彩的一部谍战片,之前就看到很多人说除去谍战元素,这是一部办公室政治的片子。

不过在那之前,我更愿意从信仰开始讲起。

信仰

信仰,绝对是这部片的第一主题,作为主角,余则成的信仰是一个逐渐培养并补完的过程,其过程甚至有些残酷和扭曲,

余则成作为青训班的成员,无疑是受过三民主义的教育的,但是他并没有什么坚定的政治信仰,简单的说,他只是那个时代青年所有的理想主义,所以他信仰良心,信仰生活,所以他对左蓝说,抗战胜利之后,我们会发现的生活中并没有政治,我们就是两个普通老百姓,这时他对政治信仰是排斥的,但是恋人为了信仰和他分开,再加上面对自己发现高层中饱私囊所带来的无力感和愤怒,让其投奔了延安,与其说是投奔,不如说是随波逐流,他只是为了能和恋人在一起。延安明白这一点,于是在他去履新的过程中带他去根据地进行一系列的政治思想灌输,这里,他的信仰开始发轫,但是,我觉得他并不是坚定的相信这点,只是开始向往这种理念所描绘的世界。在天津站的工作也是按部就班,组织派来了翠平作为他的假妻子,于是他的生活开始改变,与左蓝的意外重逢让其分外欣喜,也让他与恋人的相同信仰而骄傲开心,这催生了他信仰的成长,联络站长咬舌自残带来的震撼而进一步补完这种信仰,翠平在生活上的支持和其懵懂的理念也感染了他,而左蓝的牺牲所带来悲愤算是给这种信仰的一个补完,但是我觉得与其说他是信仰坚定,不如说是其立场坚定,如他对晚秋所说”你知道我们战的时候,坟头上是鲜花还是狗屎“他对于信仰并没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他的本人是略带点洁癖和布尔乔亚的知识分子,因为对国府的反叛导致的立场的坚定,这种立场和对新世界的向往构成了他的信仰,我不觉得他完全接受了那种系统的意识形态,他只是因为种种因由自然的走到这一地步,加上翠平几年来的陪伴让其结成了患难与共的伙伴,种种羁绊巩固了他的“信仰”甚至可以说是扭曲了他原本朴素的价值观。面对自己的使命,他只有像殉道者一样,“梦想光明,心中覆盖悲伤”,面对组织交代的使命,不断牺牲和抛弃多余的东西,一步步走下去。所以,我觉得他的结局有其必然性,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复杂,敏锐,谨慎,心思深沉,只有面对自己的恋人时才卸下包袱,但是命运的偶然和必然让其休息片刻之后必须继续上路,直到去。

里面信仰坚定的人物大约就是是左蓝和李涯了,他们的信仰都是一以贯之的。

左蓝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她身上闪耀的理想主义色彩宛如太阳般炫目,演员精彩的'演绎和剧本准确的刻画,让这位女革命者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剧中,她不像以前作品中样板式的单薄形象,而是有有肉,有情有爱的,也是我剧中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她为了信仰,和恋人分开,重逢之后的忐忑犹豫,发现对方身份之后的激动都是非常纯净的情感,也印证了剧中那句话,革命的爱情,分外浪漫,作为女人,她虽然对翠平和余则成有疑惑,但是她保持她的分寸,为了保护恋人同时也是同志冒险行事结果牺牲。用毛为人民服务中的话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比泰山还重,左蓝同志就是我们队伍中的一个同志,《““潜伏”观后感”》。

而李涯,作为主角的强大对手,有很多人喜欢,他的形象有点像是悲惨世界中的沙威,同样,他是一个信仰坚定的人,他相信三民主义,卖力工作,就是希望“为党国消灭所有敌人。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作为潜伏者,他在延安做小学教员教书,做一个教书先生,可能正是他渴望的生活,也算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吧,当他回来之后,面对上级和同僚的排挤受尽委屈,始终勤勤恳恳,几乎就住就在办公室,有人说他心机深,其实之所以他对主角威胁最大,是因为他的纯粹,他坦荡的说”我可以接受任何人的调查“,而他的强大是由对勤奋和才干带来的,而他本身对于政治权力之争并不在行,或者说不屑,加上一无背景,二无后台,也不结党营私,所以经常被人利用和陷害。他说”我运及国运“很悲壮,自己幸苦多年指望晋升军阶却被主角给穿小鞋让其悲愤,最后,陪同他的三民主义理想(廖三民暗喻)去,悲惨。顺便说一下,他是保密局几位大将里面唯一没有带太太的单身汉,真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同样用为人民服务这篇中的话就是,李涯同志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可惜生不逢时,有才干之人报国无门,也政治正确的指出国民党失败的必然。作为他的前任,马奎同样工作勤恳,却是对国府的愚忠,但从另一个角度,他是一个很有职业道德的家伙,不问是非,做事勤恳,也算是个人材。

说说谢若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坚持信仰的人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哲学,他说”我信仰生存主义“纯粹而赤裸裸的为利而生。他说“我现在放这两根金条,你能告诉我哪根儿是高尚的,哪根儿是龌龊的?”,他的信仰有点像尼采所论述的权力意志,就是追求自身的强大,非常纯粹没有任何价值判断的追求,因此他不在乎余是共党还是国党,他只在乎能否得到有价值的情报,甚至说出“你要是一枪打不我,我又活过来了。我还会继续和你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让我们觉得特别有趣,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当道,信仰的时代远去的今天,我们周围有太多这样的人,也许是编剧想借他之口来对我们现在的信仰缺失做一个批判吧。

而站长,拥有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洞察力办公室政治玩的炉火纯青,可谓老奸巨猾,却是典型的信仰缺失,年轻时候意气风发,有过信仰,有过追求,还喜欢哲学,但是现实终于将他的理想主义击垮,他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技术官僚,通过政治手腕把一个天津站经营的很不错(若非出了主角这个大内奸,还真是各司其职,井井有条)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政治正确的同时能捞就捞,一副犬儒主义做派。站长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一个人,他就像你我身边的人,贪财,精明,幽默,有人情味,也有手段,是对我们这个信仰缺失年代的众生的一个写照,所以很多人很喜欢这个人,我也很喜欢,因为真实。演员演绎的也非常到位。

这部片让我们重新记起"信仰",这个似乎已离我们远去的词,也难怪广电总局那群老头子大加赞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