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方作文素材(远方议论文素材大全)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远方议论文素材大全)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2-29 07:56:17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远方议论文素材大全)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一】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的,能够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够“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的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的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的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的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的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的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寿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亲情友情。家乡过年的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够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的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的旅途。可家乡热闹的情景好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浓!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二】

我讨厌登山,枯燥无味。

人们常说的山峦宏伟之美,在我眼中不过是淡然的云烟。在我看来,登山的时候,每踏出一步,身上便重一分。人所说的登山之乐,我全然没有体会到,反而对登山有些厌恶,说实在的,登山是一个考验毅力的运动。我想过要放弃,可心中却在告诫我自己不可以自暴自弃。我低着头,看着脚下暗灰色的石阶,实在令人恶心,完全没有那种美好的心境。于是,我压迫自己,静下心来。

我喉咙干得有些想冒火气,猛地一抬头,我看到了前面也在努力向上爬的人。突然,光明像一束激光似的,打入我的心房,让我有种异样的感觉,这感觉激励着着我不断向前。我再次跨出我的步伐,与之前不同的是,从前我只看到灰暗的石阶,而今却望见了那充满光明的星辰。

那种遥不可及让我想去追逐,去放飞自己。我尝试着换一种目光、换一种思维去看待那山,去尝试感受那宏伟之美。慢慢地,山在我眼中,不再是那淡泊的云烟。那鬼斧神工的线条,硬朗中带着柔美,糅合了大自然那不可一世的气概。每一线条都是全然不同的,每一种不同中仿佛带着生命。

在我的眼神中,山不再是无味的,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坚忍不拔却又妖娆多姿,带着一种天然的风。山是一个养性的圣地。

我期盼着,到山顶。在山顶,风光一览无余。头顶上太阳闪耀着,阳光泻在我的面上,也泻入了我的心房。也许这便是大自然给我礼物。

我心中追寻着。追寻着。那遥不可及的太阳……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三】

推开故乡的黑漆大铁门,走进铺着红砖的小院。脚下的小草绿油油的,还带着清晨的露水。墙角的爬墙虎早已悄悄地挂满了灰白的墙面,抬头看,用竹竿围起来的篱笆还在坚持着,仿佛守卫国家疆土的卫士,挺起胸膛,保卫着自己的家园。走近看,篱笆里的长出的野草已经齐腰高。倘若在篱笆旁边多蹲一会,仔细瞧上一会,还能看到草丛里跳跃的小虫。

篱笆里面是竹竿支起来的、更高的黄瓜架,夏天的时候,竹竿上总会挂满了嫩绿的小黄瓜,水灵灵的。小的时候,还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在老家里住的时候,我总会跟在奶奶的脚跟后面,揪着奶奶的衣服,指着架子上面的正在朝我招手的嫩黄瓜说:“奶奶,奶奶,我要上面的小黄瓜”。每到这时,奶奶就会露出和蔼的笑容,用那长年累月受累的双手,一边握着黄瓜,一边摁着黄瓜茎,只听啪的一声,黄瓜便从架子上变到了奶奶的手中。然后奶奶用双手仔细地将黄瓜上的小刺打磨下去,再从旁边的石头盆里洗了好几遍,才拿到了我的手里。我高兴地从奶奶的手里接过小黄瓜,双手握住两边,一使劲,黄瓜便分成了两半,黄瓜水灵灵的,掰开的时候,黄瓜的汁水还会溅到我的脸蛋上。

而今,石头盆依然在那里静静地坐着,里面盛满了雨水,水面上还飘着几片落叶,石头盆里面的盆壁上长了一层绿油油的藻类。古老的石头盆仿佛一位守护着古长城的老将军,朝廷已经将它遗忘,但唯独他自己记得自己的历史使命,倔强地守护着自己的城池,仿佛身后有着千军万马一般,威风凛凛,器宇轩昂。隐约之间,还能看出当年于百万人中直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一般的豪情,依然还能感觉到当年令敌人闻风丧胆,见龙卸甲的威风,在桥前大吼一声吓退数万敌军的气势。

走进屋内,不由得一怔,仿佛突然又回到小时候。那时候一切都好,时光静好,人们都在。虽谈不上富足,但可幸福,爱的人都在身边。温暖的灶台旁,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身上系着白色的粘着有炉灰的白色围裙。左手握着铁钩不时地倒一下灶台内的柴火,右手则用来加柴。奶奶的心里仿佛有一个计时器和温度计一般,到了什么时候,该加柴了,差不多该熟了,一切都衔接的都是那么自然。不一会,奶奶掀开大锅盖,白白的热气迎面扑来瞬间整个屋子都暖和了。

饭熟了,香气溢满整间屋子,搬来爷爷刷上黄色油漆的小桌子,搬过来小木头凳子。我们聚在一起,饭菜不算丰盛,但这种温馨的感觉在我后来所有的宴席之中再也没有感受到过。饭桌上爷爷奶奶聊着房前屋后的小事,现在想起,那才真的是人间烟火气。晚饭过后,我帮着奶奶收拾碗筷,那时得我,总要踮着脚,把碗筷举得高高的,才能把碗筷放到桌子上让奶奶刷洗。

晚间,电视上肯定少不了的内容就是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没有智能手机的那时,电视仿佛使我们和外面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看过天气预报后,就迎来了属于我的快乐时光,我就能自己播想看的节目了。不一会,爷爷奶奶的呼噜声响起,但不觉吵闹,反而就有独特的安全感。小时候的我们,仿佛对那时的一切都习以为常,不觉其昂贵,一以为其平淡无奇,总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但每天中午睡觉时到底是什么样的大车能够发出那么大的喇叭声响?看看城里的孩子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家里也是要用灶台做饭吗?

长大之后,见惯了外界的灯红酒绿,人们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便对城市的生活不再那么向往,甚至有厌恶的情感。感觉电饭锅做的饭比不上老家大锅里做的好吃。电子游戏、手办车模都没有了小时候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的快乐。

时光一起不复返,往事只能回味。今天把往事装进时光胶囊,无论再怎样神往,怎么迷恋,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了,就像童谣里写的那样“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再也回不去了。现在能做的只是把握好当下,全力让我们自身变得更优秀,并不意味着一昧的追名逐利,只是为了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我们爱的人有困难的时候,不想除了眼泪,一无所有!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将记忆埋葬,保留住那一丝乡愁,那将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握住向往的目标,全力奔向诗和远方。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四】

童年是一个梦,虽然缺少动人的情节,但童年的梦却是天真无邪——一个纯洁的梦。

呵、那支动听的歌在哪儿飘扬?那个纯洁的梦在哪儿留下?童年哟,究竟在哪儿?

我思索着,追寻着……

找到了,找到了!

在青青的草地上有童年,因为活泼的小孩爱在那里打个滚儿或翻个跟头,或躺在柔软的草中望天上的白云,或者几个人一起做个好玩的游戏……那片草地上,曾撒过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那块大大的荷田里有童年,因为天真的孩子总喜欢钻进荷田里:让碧绿的荷叶帮他们挡去夏日灼人的`阳光,清凉的田水为他们洗净了小脸儿小手,甜脆的莲子米儿蹦到他们的嘴里……那块荷田里,蕴藏着孩子们意的话语。

那条小小的沟儿里也有童年,因为淘气的孩子们最爱用小网去捉浅水中的成群的小鱼,白嫩的小虾,回家喂那可爱的小猫味……那条小沟沟里,有孩子们胜利的果实。

……

哪里有孩子,哪里就有童年!

哦,童年——动听的歌!纯洁的梦!

追寻远方作文素材【五】

小时候,每到冬天,尤其是进入农历腊月以后,随着过年脚步的日益临近,我最盼望的一件事,就是盼着父母亲早点把家里为过年所准备的快整整养了一年的那头年猪给了。因为只有把那头年猪了,我才能吃到那时我日思夜想的美食“初麻”(指用猪的大小肠灌成的肠和面肠)了。每当父母亲订下猪的日子后,在头一天晚上,父亲就亲自去请猪的师傅(我们当地叫猪匠),而让我和弟弟挨家挨户地去通知家务的男人们(主要指父亲在本村的兄弟们)明天帮着来猪,并邀请他们一家其他人到明天后晌(下午三四点左右)来我家吃“初麻”时,那时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因为我的愿望马上就要变成现实了。一路上,我和弟弟心高彩烈,蹦蹦跳跳、相互打闹着把这一好消息告诉家务们。但由于太兴奋了,其结果往往是一晚上睡不着觉,急切地盼望着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父母亲还在睡觉,可我就起来了,在我的带领下,全家人不得不起了个大早。于是,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开始了,用不着特别交代,大家的分工都很明确。我和哥哥、弟弟帮着父亲把村里的那口专门用来烫猪毛的大锅,小心翼翼地抬到家门上,并找上几块大石头稳稳地把大锅支起来。同时在大锅的四周围上些土,把土用脚踩实了,其主要目的是夯实锅底,以防止锅翻到。另外还要把猪用的刀、斧头、梯子、塑料细绳、草绳、脸盆、碎砖头、簸箕等工具一一准备就绪。而母亲和姐姐的任务,则是在厨房里的一大一小两口锅里,满满地烧一锅开水,并准备好一顿比较丰盛的早餐。

等这一切都准备妥当时,家务的男人们开始陆续到我们家吃早饭来了。大家边吃早饭,边唠嗑,并不时地端杯酒杯,小酌上几杯青稞散酒,主要是起到热热肚子、抵御风寒的作用。然后,大家开始到猪圈里去抓猪。因为要猪,所以一般是前天晚上就断了猪的口粮了,所以正在饱受着饥肠辘辘的猪,脾气正处于火爆之际,稍不注意,就会冲出猪圈的。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所以抓猪的时候,家务的男人们一般都是分成两帮,一帮下到猪圈里,一帮堵在猪圈外边,等里头的人抓住猪以后,外边的才跳下去,抓耳朵的抓耳朵,抓尾巴的.抓尾巴,还有的干脆骑在猪身上,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便把猪从猪圈里一点点地拉出来了,随后又用草绳紧紧的拴住猪的四条腿,并用塑料细绳扎紧猪的嘴巴,然后把猪放倒在一块门扇上,稳稳地控制着。

这时,操刀的猪匠就上场了,开始他表演“技”的时候了。只见他用左手轻轻地在猪的脖子上摸索着,等摸准了位置之后,用右手将一把一尺多长的锋利的尖刀就一下子戳进了猪的脖子里,并慢慢地一点点地顺着猪脖子往心脏里捅去,直到那把尖一尺多长的尖刀只剩下刀把在外面,于是一股殷红的鲜立时喷涌而出,顺着刀把流进了放在猪脖子前面的和着面粉的脸盆里(接猪的目的是为了灌肠)。此时,那头年猪发出了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喊叫声,四条腿在剧烈地抖动着,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起来,随之全身剧烈地抽搐起来,但抓猪的男人们丝毫不敢懈怠,也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地控制着猪。但最后终因是流尽了,猪的叫声一点点地减弱直至彻底消失,四条腿的抖动力度也就慢慢地减弱直至一动不动,心脏也从剧烈的上下起伏直至慢慢地停止了跳动。此时,猪匠找来一根短木棒,用斧头把一头削尖后,把这根短木棒塞进了猪脖子上的刀口里(以防止未流尽的猪流淌)。直到这时,男人们才松一口气,点燃了一支烟,并在抽烟的间隙,大家开始估计起猪的斤数来,这个说是至少在100斤以上,那个说至少在120斤以上。有时候,为了衡量谁估计的斤数准确些,男人们开始打起赌来,以击掌为凭,赌注是一瓶酒。也就是说,以一瓶酒的代价来检验谁的估算能力准些。

母亲和姐姐也在忙碌着自己份内的事,她们已经在那口大锅里点起了一堆麦草,正在紧张地用一根长木棒用力地搅动着麦草,以便使麦草尽快地燃烧起来。等麦草燃尽之后,拿起一把大笤帚,将麦草灰全部扫了出来(点燃一堆麦草是为了起到预热大锅的作用),并提来一桶桶的滚烫的白开水,倒进了大锅里。大锅里立马热气腾腾,一股股白雾冒了出来。这时,男人们把那头猪抬起来,轻轻地放进了盛有一锅开水的大锅里,并不断地把猪拉出来,翻个身后又推进去,就这样忙碌了大概二十几分钟的时间,猪毛开始烫脱落了。于是,男人们将猪从大锅里面抬出来,放在平地上,又在猪的身上洒下几铁锨干白土,然后一人手拿一块碎砖头开始使劲地搓起猪毛来,一面搓的差不多了,再翻个身,继续搓另一面,不大一会儿,满身的猪毛全都被搓了下来。

趁男人们搓猪毛的功夫,母亲和姐姐已将父亲早上卸下来的大门的门扇横放在那口大锅上。接着,男人们又将已搓完猪毛的猪抬上了门扇,用大锅里的热水在猪身上进行反复冲洗,同时把没搓尽的猪毛再用猪刀轻轻地刮一遍,此时一个白白净净的年猪就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然后猪匠用猪刀挑开猪的两条后退的大劲,找两个小木棒穿进去,两头栓上草绳,吆喝着众人将猪倒挂在搭在庄廓墙上的上房的梯子上,开始开膛挖肚了。只见猪匠将塞在猪脖子刀口里的那根短木棒取出来了,然后瞅准位置,把猪头和槽头肉给割下来了,将槽头肉用清水洗干净之后,吩咐父亲下到锅里。接着用猪刀在猪的肚皮上轻轻地直直地往下划开了一条口子,顿时猪的五脏六腑全都从划开的口子里钻出来了,这时父亲立刻拿着簸粮食用的簸箕接住了那些五脏六腑,这些五脏六腑在猪匠用猪刀的轻轻拨弄下,一一跟猪分开了,全都跑到了簸箕里。最后,猪匠用刀割斧砍的方法,把整头猪从脊背出一分为二,一扇一扇地搬进了我家的厨房里。此时,猪匠的工作全部完成,大功告成,为了表示谢意,猪匠被父亲陪着到堂屋里去喝茶抽烟去了。

这时,家务的男人们纷纷动手收拾起那些五脏六腑来。首先将猪肝、猪心、猪肺用清水洗净之后,拿到厨房里等着下锅。此时,我和弟弟就守在大人们身边,催着大人们赶紧把猪尿泡早点分割出来给我们,可大人们可真有耐心,任凭我和弟弟磨破了嘴皮子,也不给我们分隔出猪尿泡,好像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同时也不让我们闲着,我和弟弟被大人们一会使唤着用铝壶去提水,一会安排到堂屋里去取纸烟,一会又帮他们准备灌肠用的酒瓶和筷子,等这一切都完成了,开始灌起肠的时候,大人们才把猪尿泡分割出来给我们。我和弟弟拿着粘糊糊的,还有点尿臊味的猪尿泡,赶紧跑到家门口的白土堆里去,把猪尿泡在白土里进行揉搓,等揉着差不多了,就用嘴对着口子,使劲地往里面吹气,等吹大了,再找上半截细绳,扎住口子,然后当成皮球,我一脚弟弟一脚的踢来踢去,高兴极了,真的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等肠和面肠灌完下锅以后,男人们就围坐在炕桌上吃中午,边吃中午边喝起青稞散酒来,此时我和弟弟就会被安排去请本家(同一庄子上的人)里年长的人,到家里来吃“初麻”。等我和弟弟火急火燎地请人回来后,“初麻”已经煮熟了。于是吃“初麻”大会就开始了。首先端上来的是切成薄片的鲜嫩鲜嫩的猪肝和猪肺,那猪肝上还流着水,但大家吃的就是这个鲜,津津有味地吃着,要不猪肝煮久了,会变老的,口感就会差很多。然后是流着肥水的槽头肉,轻轻地夹起一片,放进嘴里,一口咬下去,满嘴的都是油水,一不小心,油水就会从嘴角两边流出来。最后才是肠和面肠,同样让人禁不住流下口水来。那时候,我最喜欢吃肠和面肠,因为肠不肥,面肠是用包谷面(指玉米面)做的,嚼起来有味道。

如今,只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童年过年时的情景,首先在脑海里闪现的就是家里年猪的情形,我的舌尖上立马就感受到那诱人的“初麻“的香味,口水就不由自主地流出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