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现代社会的现状作文素材)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现代社会的现状作文素材)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3 16:07:29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现代社会的现状作文素材)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一】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被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

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陈姓是中国百家姓排名第五的姓氏。据统计,陈姓人口数量超过8000万。在湖南韶山,还保存着有一米多厚的陈氏族谱,足足50卷之长。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二】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比较容易陷入几种误区:以图代讲, 将德育课程变成了语文课堂上的看图说话训练;偏离原本的教学目标, 错误地解读了绘本的真正意义;将绘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割裂, 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不足。想要走出这几个误区, 就要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中绘本的实际意义和目标定位。

众所周知, 绘本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是其良好品德发展的有效载体, 亦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一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中, 绘本不仅仅在形式上吸引学生注意, 同时, 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情景,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目的。利用此绘本教材, 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加以引导和指正, 并做到因材施教。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三】

迷朦中,我入睡了。梦儿再次展开想象的翅膀,飞走了。啊,我看见了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城市是如此的美丽,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态各异,直插云霄。一块块防紫外线的兰色玻璃在阳光下泛着金光,使得每座楼房都熠熠生辉。高速公路笔直宽敞,汽车川流不息,立交桥密如蛛网,四通八达。在公路两旁,有了更多的美丽的花圃,绿色的草坪,令人赏心悦目。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医学科技也日渐发达,人类攻克了不少的癌症,人们也不再有谈“非”色变的恐慌。在城市的人流中,也有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外国友人,交流中不时有不同的语言声音。

我心中的小康社会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中脱颖而出,不仅靠着他自身非凡的新时代气质,还有着大自然独特的魅力。人们再也看不到裸露的黄土,再也闻不到污水的恶臭。人们看见的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闻到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空气。长江焕然一新,像一条青螺带,缠绕着城市。花儿绽放着欣慰的笑脸,小树扭动着轻快的舞姿,小鸟也“引吭高歌”。广场上和平鸽与人们亲切游戏。自然的美已经融进了城市,与其合为一体,组成了小康社会的一大亮点――花园城市。

伴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也步入了“小康”。当你步入这个陌生的城市,总会得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热情的帮助,让你如归故乡,总有着一种埋在心底的熟悉,亲切。每当你走进商店,也都能听见一声温和的“您好”。人们渐渐懂得了说“不”“没事”“没关系”“请原谅”的艺术,也渐渐懂得了弯腰,鞠躬,点头的礼貌。这一切的一切,使这个小康社会更加像一个大家园。

啊,追寻你,我心中的小康社会!!!

关于当下社会现状的优秀作文【四】

[1]王福英.论小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1 .

[2]宋贵.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5 .

[3]章小英.“法”润童心路径探寻——统编《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例谈[J].中小学德育, 2017 (10 .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