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传统手艺糖画的作文二年级)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传统手艺糖画的作文二年级)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0-10 05:21:05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传统手艺糖画的作文二年级)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一】

说干就干,我开始准备材料和工具。一切准备就绪,我便行动起来。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小心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离开来,我小心翼翼地轻磕鸡蛋,把蛋壳分成两半,把蛋黄和蛋清在两个蛋壳中不断地倾倒,直至它们完全分离,经过一刻钟的努力,我成功分离了四个鸡蛋。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成功了,使得我对后面的步骤更有信心。我一气呵成地完成了搅蛋清,拌蛋黄,和面粉等一系列步骤,最后我把混合好的面糊倒进了电饭煲里,按下开关,我辛勤地劳动就要出成果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又有点紧张。激动的是第一次自己动手做蛋糕,紧张的是怕蛋糕做失败了。二十分钟后,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黄嫩嫩的蛋糕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仿佛在称赞我出色的表现。

接下来就要装饰蛋糕了!!!我先把蛋糕均匀的.涂上奶油,再拿起一个绿色的奶油棒,在蛋糕的中心添上了两片嫩绿色的叶子,然后把粉色奶油棒和白色奶油棒的颜色混在一起,当然,粉色要多一些,要不然花朵就是白色的了。再然后我把桃子切成碎块,均匀的放在蛋糕边上,当然还有花边,我用一种很细的奶油棒镶嵌上了一种类似于波浪般的花边。最后我用一种纯棕色的奶油棒做了一个小猴子,给他了一双鲜红色的小露珠般似得小眼睛,手里还捧着一个桃子呢!!看上去生龙活虎。

虽然这个蛋糕没有我想像出来的那么好,但吃着我亲手做的蛋糕,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二】

妈妈把车停下,带我来到卖糖画的摊儿前。做好的`糖画插在小竹棍上,有飞翔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可爱的小鱼、神气的大公鸡、红红的桃子……个个栩栩如生。我被一只大大的凤凰吸引了,于是对妈妈说: “我想买个凤凰。”妈妈就请糖画师傅为我现做了一个。

我亲眼目睹了制作的整个过程。师傅先用勺子舀起半勺糖浆,把勺子底部放在平整干净的石板上,画出三条又粗又薄的线,然后勺子微微倾斜,拉出细细的糖丝,画出凤凰美丽的头。接着,往勺子里挤了一点儿红色糖浆,画出凤凰红艳艳的翅膀,再一圈一圈地画出凤凰又密又长的尾羽。最后,他拿了一根又细又长的小竹棍粘在凤凰上,再小心翼翼地用刀剔下来,一只凤凰就做好了,看起来仿佛真的一样。我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甭提有多开心了。

糖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我在一些老电影里看到过,没想到今天竟然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了它,真叫我兴奋哪!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三】

做糖画的'工具很简单,仅为一勺一铲。糖料一般是红、白糖加少许饴糖,放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熬到可以牵丝时就可以用来浇铸造型了。造型大多是各种动物,有龙、凤凰、大鱼、鸽子、白兔等,因此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我们杭州河坊街上糖画摊前常常围满了人。大多是小孩子子,也有大人,甚至有外国人。星期天,妈妈带我到河坊街玩。我们来到糖画摊前,看见有不少人手里都拿着糖画。有的拿着腾飞的金龙,有的拿着展翅的凤凰,有的拿着可爱的小白兔......我看了很羡慕,也让妈妈给我买一个。我转动转盘。指针指到了寿桃上。只见民间艺人阿姨用小汤勺舀起一勺溶化的糖汁,在石板上飞快地来回浇铸。很快,一个中间带有寿字的寿桃就铸成了,桃子上还带着两片小叶子,真是栩栩如生啊!阿姨又在糖画上粘上竹签,随即用小铲刀将糖画铲起来递给了我。我觉得阿姨做糖画的速度非常快,寿桃也做得很精致。我用舌头舔了一口,啊,真甜!

我真喜欢糖画!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四】

我和妈妈总会在周末到南塘玩,我也总会在南塘街那个卖糖画的老人那买个糖画。妈妈去白鹭洲公园玩,我在这里买糖画。

老爷爷的糖画摊在一家酒楼前,很小,可是很干净,左边架着一个小锅炉,锅里有着烧的金黄的糖浆,放在不锈钢锅里,煞是好看,锅炉的右边有一个银色的台面,那是老爷爷的“画板”,画板的右边有一个小小的转盘。

卖糖浆的老爷爷,看起来有六七十岁了,年迈的脸庞常年被猛烈的阳光照射得黝黑,脸上有着许多岁月留下的褶皱。沧桑的双眸却并不昏黄,黝黑的大手上有着不少老茧和烫伤。

“老爷爷,我抽中了一只龙。”我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抬头看了看是我,他和蔼地笑了笑,低头开始工作。老爷爷打了一小勺灿金色的糖浆,在银色的案板上笔走龙蛇。他先做了龙头,金色巨大的龙头,龙嘴凶猛的`张开着,龙角、龙须张扬肆意。老爷爷的手放慢了一点,留出了比较粗的龙身轮廓,接着他在龙身上画龙鳞,纤细的金丝,顺着老爷爷娴熟稳定的手法,黏在龙身的轮廓上。龙头、龙身、龙鳞、龙尾一气呵成,老爷爷速度很快,在糖浆变硬之前,有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这只龙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的龙头高高扬起,好似真龙降临。金色的糖画,在灿烂的阳光下映出金色的影子。我把龙头放入口中,甜滋滋的味道在口中渗开,甜意充满口腔,细腻的龙纹入口即化。

糖画吃完了就不再有痕迹,只留下丝丝甜意,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是也像这糖画一样,这代过后就没有人再传承下去了?

妈妈还没来找我,我老人也暂时没有客人,我吃着糖和老爷爷聊着天。

“老爷爷,做糖画苦吗?累吗?”我舔着龙身问老爷爷,老爷爷看着我笑了笑:“怎么,你也想学吗?做糖化画可是很辛苦的,孩子,有时一个动作要不断地重复,练个成百上千次,才可以达到标准。”我听这话打消了自己心中的念头,又问老爷爷:“来爷爷,最开始其实我挺想学的,可是听你一说就不想学了,可是老爷爷既然这么苦,赚的又不多,你为什么还要卖呀?”“我这一辈子,都在做糖画,糖画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我已经离不开它了。如果有一天不做就浑身难受。孩子啊,我最喜欢的,就是看着你们吃着糖画露出幸福的微笑。哎,现在糖画都没人学了,算了不说了。”老爷爷叹了口气,神色有些黯然。“哟,有客人来!”我吃着糖,默默地走开。刹那间,我觉得这甜腻的糖画中,有一丝淡淡的苦味。

寄托着无数人美好童年记忆的谈话,正在慢慢消失,糖画早已超越了食品,成了艺术品,可这艺术品却在渐渐地消失。

糖画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食物,它记载了一辈人一生注入的情感,一代人对童年的回忆。总有那些人默默无言地守护着中华:军人守护国家的和平,警察守护着社会的和谐,非遗传人,守护着中华源远流长的艺术……非遗传人在不断消失,化成黑白照片印在人的心中,或许数十年后,当最后一位非遗传人离世,我们就只能在书上摸索着回望那天真无邪的童年。

总有人隐在市井繁华中,守护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的火种,不让它们只存在于书本与记忆的深处。

糖画制作抒情作文【五】

“啊!终于考完了!”坐在车上,我伸了一个懒汉的懒腰!与此同时,刚刚考完试的同学们也和我一样发出共鸣。妈妈带我去了银泰,我高兴的手舞足蹈!

一走进银泰,人山人海,有和我一样大的小学生,有青年妇女,还有年老的爷爷、奶奶……好不热闹。顺着电梯,我来到了五楼,走进了“手工DTY”教室,制作可爱的软陶娃娃“mocmoc”。

“呀!”我发出一声惊叹!没想到这软陶还真硬啊!过了一会儿,我终于把它捏软了,可手里却出现了一大把一大把的油。我把软陶慢慢的搓成了一个圆,等待老师的教导。老师来了,她告诉我只要搓出形状,然后一层一层的包上去。我一听,心想:这么简单,不到一小时,我就可以做好了,到时候让妈妈下一跳。

这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为什么娃娃总是站不起来?”老师对我说:”你这样怎么让它立起来啊?你做的娃娃头大身子小,比例4:2 ,明显不同,当然立不住楼。这样,你把它拆开,然后把这两根棒插进去就好了!“老师一边说着,一边给了我两根棒子。我极不情愿地把手放了上去,用一只手捏住,拆了开来。我拿起两根棒子,放入身体里,再小心翼翼的将另一半合上。

一分钟,10分钟……45分钟过去了,娃娃终于烤好了:圆圆的脸蛋后面是一头乌黑发亮的卷发;一顶黄色的帽子上还有一个小蝴蝶结;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放大镜;红色的衣服外披着一件紫色的小披风……使人一看就生爱慕之情。

回家的路上,我捧着她软陶娃娃不放,通过制作,我明白了:自己用双手创造出来的“果实”,会比别人所给予的更加甜美!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