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把未来写进明天作文600个字)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把未来写进明天作文600个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20 03:31:57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把未来写进明天作文600个字)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一】

亲爱的姑娘,我知道你渴望那深沉的父爱,如水的母爱,也知道你内心深处深爱着你的父亲,你在乎他。哪怕,每一次联系都以争吵结束,哪怕倔强的你表现的无所谓,可我依旧知道他病了你会担心,三个月未联系你会焦急,会因他挂断你的电话而愤怒。

姑娘,坎坷的命运,炼就了你一身的坚强,也让你内心敏感。父亲的.冷漠无情,让你敏感脆弱的心,深深被伤害。即使你每天嘻嘻哈哈,我也知道这只是强颜欢笑,即使你曾说过你不在乎,我也知道这只是你宽慰自己的话语。

姑娘,别太好强了。想哭时,放任自己一回。眼泪不是懦弱,是发泄情绪的方式。撑不住时,别再强撑了。花季少女,不该是这样的成熟,不该是这样的坚强。

姑娘,别去怨恨命运,别去埋怨别人。你要记住:人生不是完美的,最美好的东西,往往最难得。拥有一个家是你这一生的奢望亦是你一生最美好的遗憾。姑娘,谁的人生都不是诗情画意,谁的生活不遭遇冷雨寒冰。别抱怨上天不公,你所经历的是你这一生的勋章。姑娘,不要自卑,比起同龄人你坚强许多。你的经历铸就了你的辉煌!

姑娘,不要沉陷于痛苦深渊,以乐观心态,面对伤痕。不要畏惧,风雨,不要在意他人评价。

姑娘,请常怀一颗感恩之心。虽然你失去爱你的母亲,可你有视你如亲生的小姨,她给予的那份爱比母爱还深沉。看似孤苦伶仃的你,其实有太多人陪伴,太多人疼爱。

漫漫人生路,你有爱你的家人,他们给予你温暖;有陪伴你的好友,他们带给你快乐,给予你鼓励;你还有懂你的知己,教导你的恩师……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将他们留下的感动,永记心间,在爱与被爱的世界里,慢慢成长。别去叛逆,别去任性,别伤了最爱你的人。

爱文字的姑娘,请以一颗宁静,淡然之心,看万丈红尘,平和接受,随和应对。

大起大落时不慌不乱,功成名就时不骄不躁,人生之乐,不在繁华的喧嚣而在内心的宁静,平淡才是人生底色。姑娘,守一颗清心,倚听风雨,淡看尘缘如梦。

姑娘,请记住:每一个懂事淡然的现在,都有一个悲伤而不安的曾经。坎坷路途,给身边一个温暖,风雨人生,给自己一个微笑

嘿,亲爱的姑娘,亲爱的自己,以莲的姿态恬淡,清浅,安然,守护一方清幽,让心灵绽放一抹嫣然……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二】

看《记住乡愁》,我的心立刻被吸引:那一片片古老美丽的村落,那一辈辈勤劳善良的村民,还有那一代代流传的村落文化,无不撞击着我的心灵,牵动着我的灵魂。我想起了一首歌——《那就是我》:

“我思念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噢,妈妈,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展示乡愁的作品好不好,有三个标准。

第一就是能否唤起读者对故乡景色的回忆,如果能,那就是拍得好,因为家乡的景色中印有自己的足迹和身影,它是照刻在心灵的底片,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想起来就浮现眼前,历历在目。何况《记住乡愁》声情并茂,观看之中,这种感觉十分突出。

第二就是能否拨动读者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感琴弦,如果能,那就是拍得好,因为故乡亲人之思,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街坊邻居,家长里短;讲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亲情,在心灵中流过,在时光里飞扬!看《记住乡愁》,眼前就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第三就是能否引发对故乡文化的思考,如果能,那就是拍得好,因为故乡在《诗经》里出现过,在李白的诗歌里出现过,在鲁迅的小说里出现过,在今天的流行歌曲里出现过。你听:“啊,我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这是一种引发,启迪人们对养育自己的故土进行思考。这就是诗歌的感发力量,即所谓艺术张力。《记住乡愁》就具备这样的艺术魅力!

所谓养育,就是指故乡对一个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精神上的,灵魂上的。这种影响是针对那些走出故乡的人说的。为什么一提起乡愁人们就心潮难平?因为故乡的亲人给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故乡的风土塑造了自己的灵魂。一个游子走出故里,奋斗他乡,会时刻感到故乡亲人的眼睛在盯着自己。一个游子漂泊多年,可能会有飘荡无根的感觉,可能会感到疲惫,但一想到故乡,一想到亲人,就踏实多了,就有力量了。当游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创造了业绩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故乡的亲人,感谢故乡的山水;他恨不能立刻回到故乡,向亲人汇报,向故乡的明月诉说,因为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啊!可以说,没有了故乡的期盼与激励,人生的动力就失掉大半。你知道《故乡的云》这首歌吧,你听——“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哟,别再四处飘泊……”故乡,它不仅仅是你生命诞生之地,还是你人生事业的加油站,更是你灵魂的归宿!

去看《记住乡愁》吧,你会收获满满!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三】

央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已播完。

第一二季关注中国古村落,表现父子亲,兄弟恭,朋邻友,夫唱妇随,长幼有序,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为先行,忠则尽命,职分自觉,福缘善庆,祸因恶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生命自觉。通过讲述家风、祖训、族谱、村规民约,邻里亲睦,布施行善,勤俭耕读等乡土故事,彰显中华民族世代遵循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等优良品格。多方位展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们看到山川河流土地麦田稻穗树木花草,看到猪鸡牛羊马驴狗鸟兽等生物,看到老房祠堂庙宇村道小径,看到碾磨犁耧锄镰背篓等农具……

人类成长中不可或缺的悠久深厚的自然因子。阳光春风下的绿色脉动,土壤河流产生的谦卑与柔和风韵,宇宙规律中生命最灵妙的造化,传统生活中形成的真善美品质格局等等。它们或以陈旧过时的残缺形象证明着村庄过去的生计和信仰秩序,或用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与世态人生的沉重感慨描述农耕文明的历史和对人心的协调安顿。这一切构成的声气色相,演替动静,构筑为意识中的气场氛围,情思牵挂,形成“乡愁”情节,一旦失去,便觉无家可归。

第三季以“古镇”为载体,展示中国古镇风貌,梳理古镇文化传统,当今生存状态及风情。继前二季主题,侧重建章立制,遵约守契、义利有度,合作互利,呈现我们缺乏了的精神道德和文化要素。有小巧精致的水乡,也有粗旷大气的北方集镇;商贾云集与朴实无华,个性鲜明与民族风情,清秀灵逸与浪漫幽雅;丰富多彩,交相辉映,各具形态,异呈风情。这是村落与城市的过渡地带,古今中外,公私交汇,仁义商贸思维冲撞,生命义理、民族兴衰水乳交融,家国情怀个人祈求的生态平衡。其内涵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诗书风雅,以文化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礼谦让等价值观与哲学思想。

中国古镇发端于秦汉时商贸、戌边,大户聚居等原因,繁盛于唐宋。悠久的农耕畜牧和商业文化共生共存20多个世纪。形成包容互鉴、开拓进取、精益求精、诚实守信、互利共赢等农业文化内涵和一脉相承的商业操守,为中华文化自信的基底。那些古街道、古院落,古寺庙、道观、城堡、宗祠、牌坊、桥梁、戏院、会馆、字号、商铺,飞檐画栋、青砖红瓦记录桩桩事件。岁月变迁、历史更迭 ,民俗文化、传统美食、手工技艺、工匠品类,分布两河流域,中原大地京畿边塞,形制各具特色,不同于现在的千篇一律、水泥钢筋,勾动人的原始爱恋仰慕之情。

《记住乡愁》将“乡愁”立体化、生活化、追忆化,将中华民族精气神给予跨时空会聚,顺文脉寻找。土地,生于其上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是所有文化、哲学、文学的基础,是人类生活的原点。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上的村落,是历史上存续最为长久的社会自治单位,它具有生存和延续的强大生命力。村落社会的互助合力,人与人之间的紧密相联,成就着社会的事业,推动经济的进步发展。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究其根源,都在乡村生活之中。大地田土所拥有的力量、品格、承载力、传统是我们真正的依托和文化绵延不断之根脉。很多西方解释,丢掉了人类学的寻根追问,势必沦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记住乡愁》所表现的,正是我们今天所缺失或正在丢掉的。它以凝固的诗篇,会动的画面,入心的音符一幕幕揭示心灵深处蕴藏着的美丽深奥东西,将人的“乡愁”情结化为生动故事流泄而出。让人感觉亲近、回味、启迪又温馨而深挚,苍郁辽阔、幽远而高昂的灵魂震撼。

乡愁是中国人热爱家乡,牵挂故里的独特情怀,是一种美好自然的文化观念。社会越是变化,越是浮躁,这种情结越显珍贵。这种寻根意识,回归根本的情愫,让我们可以找到安放灵魂,温暖身心,抚慰忧伤的地方,让游子漂泊的心灵之舟重回港湾。

我一遍一遍地观看,做笔记,用手机相机对准电视荧屏拍照,对天地万物深怀敬畏之心,对厚德风雅投以爱慕之意,对高尚仁义抱以崇仰之情。那些被丢弃的价值观,如夜空中的星斗般重新闪烁,我又看到了它久远轨道发出的光耀。记忆与现实感的冲实,期待值与仪式感的折损,点燃内心熊熊乡愁火焰。但愿它不是流星一样飞逝,但愿抬头仰望跟踪追寻不会形单影只孤掌难鸣。

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加剧,村落乡镇的自然边界和社会边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日趋多元复杂。过去以地缘村落族属等为基础的共同边界,都无法限制社会化甚至全球化的扩展。保留乡村特质,留住乡土风俗风貌越来越不容易。中国以《华严经》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告诫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斧正对传统文明的扭曲,提醒人们基因中的良知。必须在希望中不断探寻奋斗的方向,在全球化特别是西方腐朽文化侵蚀渗透中坚守祖根—中华民族民俗文化与道德伦理,重建乡村本源性美德,稳定和谐田园秩序,同时推进新时代“三农”的发展。

工业文明与城市化浪潮如黄河之水冲刷着传统的田园思维和乡村生活方式,泥沙俱下中人们面临严峻考验和痛苦选择。复兴民族文化的核心,生命之根是故乡,灵魂之泉是“乡愁”。构筑自己的立足之地,始终不能动摇故乡坚实的主根,内心仍然要燃烧乡愁的激情和灵魂庄严的幢幜。踩着农民奋斗的`脚印,心怀热土的沧桑变迁。“振兴乡村”战略找到了平稳发展的支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新启航的按钮,是惊天动地的画卷。将为《记住乡愁》续写崭新的篇章。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四】

今天做早操的时候,校长就已经特别点6到12班做好一点,而我们6到12班后面的那几个动作根本就不会,所以就没有做。我们班以前做早操一个动作都没有做,像木头似的站在那里。我自己也没有做,我自己虽然没做早操,但我的心是在做的。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我在其他班啊,我就可以大大方方地与好多同学一起做早操。没有理由全班都不做早操只有我一个人像傻瓜似的在那里做吧?我们班的.人没有做早操,我自己也不想一个人在那里做,我只是在那里盯住其他班的同学做早操,盯得久了,我就学会了几个动作了。

到九年级,换了班主任了,学校的管理也严格多了。所以上体育课时,老师就教我们做早操。每天的早操,我们班的人就开始做起来了。因为我们6到12班后面那几个动作不会,今天没有做。所以,就罚跑操场,男的跑两圈、女的跑一圈,。在跑操场的过程中,我心里暗暗地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要考出成绩,我要在6到12班中,做一个成绩最棒的!既然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八年级的语文老师让我看到光明,并如此地教导我,教我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我就得坚持,一定不要让他失望,要做他的骄傲。

今天罚跑操场的事,我一定要永远记住,要努力学习!要让所有对6到12班当垃圾看的人,刮目相看。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五】

打开陈旧的书本,一片金菊花瓣散落在地上,我仿佛嗅到了金菊的苦香,桃李的芬芳和旧日的过往。你可能不曾知道,在与你相处的短暂的一年中,你对我有多重要。

与你初遇,在秋。

开学季,你抱着教案走进教室。我抬眼,你的微笑点亮了一方天地。“我的名字叫——”你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大字。“我这次担任大家的语文老师,希望日后可以多多指教。”我知道,在同学们的心里,你更倾向于一个知心的家人,而不仅仅是老师。回忆和你一起走过的这一年,你化成和丽的阳光,照亮我成长的道路。

与你相知,在夏。

那次,我和朋友争执,最后不欢而散。接下来几天,我郁郁寡欢。慧眼如你,终是发现了我们之间的矛盾。在春风醉人的午后,你带着我的朋友,向我款款走来。你和我们一起梳理想法,帮助我们重归于好。你微笑道:“中学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粹而深刻的,一定要好好珍惜!”那一刻,阳光细碎地映在你的面庞上,光暖得恰到好处,不刺眼而暖人心。

与你深交,在春。

我依然面朝着太阳前进,却再一次跌入身后的阴影。你借走了我正在读的《呼兰河传》,几天后,一片金菊的花瓣标本,用古香浸润着祖父园子里的'一草一木。空白处,娟美的字迹写道:“从祖父的园子里,你看到了什么?”随着祖父园子的荒废,伴着呼兰河的哀歌,萧红成长了,而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可知道你对我有多重要?

与你离别,在秋。

你终是不肯带给我一丝一毫的愁绪。你告诉我,既然选择了高山,就要勇于攀登;既然选择了大海,就要勇于面对激浪;既然选择了目标,就注定要风雨兼程。在最后的几天相处中,你的微笑让我明白,你对我的影响已不局限于教室那一方天地。你的微笑,让我记住了你。

如今,我更上一层楼,极目楚天舒,你原路返回,粉笔写春秋。舟已到岸,山高水长,这一程,山水相逢,师恩永念!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六】

2015年元旦在“黄金时段”晚8点播出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看过之后,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重播,觉得很好。

《敬畏之心不可无》是在我的故乡——福建培田村拍的。《敬畏之心不可无》,这个片名起得很好,给培田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了一个很好的解说。

拍这部纪录片时,龙岩市有关部门专程把我和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接去参加拍摄。为什么会叫我参加这次拍摄?我估计是编导看过我的《大屋碎影》一书或我的博客有关文章。我有一篇博文《培田传统文化要略》(曾在《闽西日报》发表过,谈到了培田的“传统文化”的特点。内容和“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崇礼的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即大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不崇拜天地不行。对先祖的尊崇,表达了中国人祖先崇拜和宗族缘纽带的坚韧。崇拜‘君师’,君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者,师是伦理道德的体现者,其关键是对师——圣贤的崇拜。这三条体现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特质。

培田正是继承传统,做到三个尊崇的典型。

培田的先人们崇拜天地,认真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培田村落的'选址、建设很讲究‘风水’,事实上就是讲究‘天人合一’。后垅山的‘风水林’及河源溪上游的茂密山林营造了培田很好的生态环境。在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时代,讲究生态、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崇拜天地的结果。

培田人敬重祖先,培田民居建筑中,最主要最显著的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或堂屋,整个房屋布局都要服从这点,也由此形成了厅庭结合、以‘厅’为主体的建筑风格。所谓‘九厅十八井’即为满足大家族多个祭祀空间而设定的。这里‘厅’指的是正厅或堂屋,正厅供奉的是公众的祖先,各偏房中的堂屋供奉的是各支房的先人。‘井’是为厅提供采光通风用的‘天井’。

培田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祖先上一炷香,因此厅堂香火是常年不断的。逢年过节,一只鸡,买回几斤肉,首先要供奉在厅堂的神桌上,让祖宗先‘品尝’。每年除夕,厅堂上都要挂上祖先画像,没有像的要换上新写的有历代祖先名字的红纸。

传统的‘祖宗崇拜’和缘关系纽带形成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也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宗族社会、宗法制度和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培田小社会即由此来实现村民自治和管理。

客家学者谢重光先生在他的《闽西客家》一书中,写到道德风尚:‘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是贵重于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培田人当然也是如此。其实这个值观不单是闽西客家人所独有,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主要传统之一,‘尊师重教’即是‘礼之三本’之一。当然,以儒学为主导的所谓‘教育’除了‘读书做官’之外还有伦理教化、道德修养等所谓‘修、齐、治、平’。延续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争论的课题。孰是孰非,至今难以论定。

培田人尊师重教,由来已久。培田历史上经济条件较好,有钱的族人热心捐助教育,并有鼓励上学的奖励机制,使培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墨之乡’。‘南山书院’也名声远扬。

培田,这一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院,留给人们研究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有人说培田是一部读不完的书,的确如此。培田何以如此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有‘好大一片屋’,而且有‘文化’、有‘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在《敬畏之心不可无》这部记录片中,上述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解说、补充和发挥,用“敬畏”代替“尊崇”,是十分高明的。

人是要有所“敬畏”的。尤其是敬畏天地(大自然、敬畏祖宗、敬畏圣贤。

我们曾经鼓励过“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敢于“战天斗地”,敢于“无法无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粮为纲,全部砍光”,破坏了生态平衡,最后,我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才知道人应该和大自然和睦相处,“天人合一”,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道路;

我们曾经把孝敬祖宗和有关道德标准作为“封资修”来批判,推崇“亲不亲,阶级分”,毁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现在我们才想到了,人性的败坏,道德的滑坡才是最大的危机;

我们曾经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提倡“大老粗为荣”,批判“师道尊严”,批判“学术权威”、“技术权威”,后来,我们尝到了苦果,再后来,我们把文化和教育变成了“产业”,又造成新的问题……至今,这条路如何走向正轨还很艰难。

所以,我们现在强调“敬畏之心不可无”,是非常及时,非常重要的。它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思考空间。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好大的“一片屋”,是很重要的,挖掘、保护和恢复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重要的。

央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值得看看。 

让未来记住今天作文【七】

从古至今,她是人们永恒的话题,她美丽而不妖艳,大方又透有可爱的气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她,中国魂——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

去年冬日,踱步于这深巷中,扑鼻而来一缕馨香,竟生出几分“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之感,垂了眼帘。只见那墙角几株梅花迎风而立。如深闺秀女,委婉而含蓄地垂目浅笑媚眼嘤嘤处,尽显万千风情,我一时被感动了新神,忘乎所以,只知痴痴上望,蓦然,一阵寒风吹来,冷得我浑身一个战栗,这才惊觉冬的严寒,冬,带着白话凋零的寂寥悄然来临,那些曾经娇美争艳的花儿抵不住萧风的呼唤,耐不住冬的凄寒,早早的凋谢了,谓有梅,不畏严寒,为无味的冬日添了几番韵律。

待到山花烂漫时

遐想于往日之春,鲜花怒放,争奇斗艳,一派好风光。冬日那番寂静早已消失,往日那凋落的花儿,如今早早的探出头来,吐芳媲美,引得蝴蝶驻足观赏。此刻,梅早已离开了,带着微笑悄悄退去,留下淡淡芬芳,那芳香中,闻到了一种坚韧,一种傲骨………若问他为何在这多彩世界中离开,我想他会说: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下,才能把自己打造的更完美,我已享有了一个冬天,何必去享受一个春天。

……

收回思绪,寒风依旧刮着,割得人的脸生疼。而那梅,却随风起舞,越发越摇曳生姿于冰冻的天地间,傲然屹立,它以坚韧的优雅的姿态立于这冰天雪地中,它以不屈而顽强的毅力笑迎风雪的洗礼,唯留那丝丝幽芳,随风一清,宛若那人间正气,于世传承,永垂不朽。

每个人心中都有记在心中的风景,这道风景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也不会因时间的漫长而淡忘,它就是记在我心中的风景,中国魂——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