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官渡古镇作文怎么写)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官渡古镇作文怎么写)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01 18:15:36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官渡古镇作文怎么写)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一】

??写古镇的1000字

踩在青石路上,伸手便可触碰到那绵绵的春雨,无限的柔情融入心底;走过河畔,两岸的柳枝伴着和煦的微风传来清香,洗净尘浊疲累的心灵;说着吴侬软语的姑娘撑着油纸伞,轻轻巧巧地路过,余下一个柔情似水的身影。

就这样,我在江南的四月踏进那烟雨蒙蒙的古镇,听见它的声音。

你说,古镇的声音在哪?是那带着无限情丝的雨拍打窗户的声音?是那道路两旁小摊贩带着方言的吆喝声?还是那从茶馆里传出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乐声?

我听见的,不止这些。

是夜。在异乡的我无法安眠,心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猛然睁眼,屋子里暖洋洋的灯映照着我模糊的双眼,看见的是窗外深蓝色的天空露出一片鱼肚白,光线洋洋洒洒地洒进我的屋子,跑到我的脸上。那一刻,一束微光透过昏暗的天幕,照见天地的深远,我的心蓦然平静。古镇的清晨,由此开始。

希望。它告诉我的是一天之始的希望。

踏上旅途,经过一幢老房子,真的是老——厚重、高大、斑驳,雨水冲洗下露出岁月的痕迹。我感叹,不知是否有文人墨客曾在这老房子里书写赞叹过江南风光;不知是否有一家人曾坐在这房子里,其乐融融;不知是否有像我这样的过路人匆匆一瞥,却为发现它的古老朴实而惊喜……我想象着它的历史,想象着它一路走来的'岁月。

悄悄地走进院子,一抹别样的红映进我的眼眸,震撼我的心灵——一排光秃秃的老式花盆之间,竟矗立着一枝烈焰玫瑰,淹然百媚而一身傲骨,亭亭独立于这般残旧的老房。那时,雨水落在顶蓬上噼噼啪啪,眼前的景色让我转不开视线——这样生动的寂静,此后是再没遇到过的了。我试着把那沉重的花盆搬到房檐下,使它免受雨水的淋打。尝试几番,却始终无果,莫非它的根竟已长到了地上?我释然,铿锵玫瑰,便是如此罢!无意间抖落花瓣上的几滴露水,晶莹剔透,又似是在诉说它的一片冰心在玉壶。

它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我无从得知。坚贞、宽厚、从容,是它们告诉我的全部。

夕阳西下,摆渡的渔民归岸,摊贩收起货物带着疲惫的笑容归家,几十户人家的灯先后亮起,湖泊上泛起灯光的影子,耀眼却不刺目。

路上,走在前面的是一对祖孙。老爷爷挑着一担梅子,踏着竹板鞋咯吱咯吱地走在青石板上,年幼的小孙子在一旁摇着撒浪鼓,口中唱着甜软的吴语童歌,单纯无邪的眼睛在黄昏中格外夺目,让人有一种看过他的眼,恐怕不会觉得星星亮的感觉。那落日的余晖,将它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人生得以如此,又有何求。

温情的岁月,总有很多的故事,作为匆匆旅客的我,愿意去聆听这些美好。

但这个古镇的故事很多,很长,需要一点耐心来听。我很感谢生命中曾有那么一段温柔时光,让我接触这些美好,听见这么个悠悠古韵、充满情感的奇丽古镇说话。而不是作为平庸无知的行人,错失这丝丝美好语言。

江南的四月,我遇见了最迷人的你,听见了最动人的声音。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二】

牌坊公园就在肇庆市内,重建后,占地面积扩大了很多,增加了好玩的地方!例如新荷花池,新修建的绿道都是挺有趣的好去处。绿道成了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在牌坊公园里,最好玩的游戏就是放风筝。爸爸教我放风筝,他告诉我:“放出风筝后要逆风跑,风筝才会飞到天上去,牵着风筝的线要学会收放自如。”我专心听爸爸的教导,认真放风筝,可不幸的`是很多游人带着小狗来公园玩,就算狗还在离我很远的地方,一旦被我看见了我就被吓得心惊胆战,我担心小狗来咬,就无法集中精神放风筝,所以只好不放风筝,免得不注意时被狗伤到。

接下来,我们就到荷花池看荷花。荷花正在开放,花朵大而又漂亮,色彩明丽,有粉红的、嫩黄的、粉白的;绿油油的荷叶又大又圆,就像一把把撑开在湖面的绿雨伞,荷花就夹杂着开在了绿雨伞中间,太好看了。眼前的美丽景色,让我想到了人们经常说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在赞美荷花的纯洁,却在批评污泥,这对污泥不公平,荷花长得美,是污泥给她输送了营养,不能说污泥不好,荷花长得漂亮,污泥有贡献哦!

牌坊公园的另一个好去处就是绿道。据说肇庆的绿道是中国最美的绿道,所以我们就到绿道上骑自行车。我和表哥比赛谁的车骑得最快。结果,我输给了他,我好不甘心啊!不过,今天能出门玩,我还是很开心的。

肇庆牌坊公园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希望你有时间亲自到肇庆观光游览,我一定给你做导游,陪你细细观赏!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三】

我们来到古镇的大门,来游玩的人可真多呀!我们随着人流缓慢地走进了古镇,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各种各样的声音相互交织在一起,喧闹极了!

走在条石砌成的驿道上,置身于一色的红白仿清建筑的楼群之中,还有那各色鲜艳的挑旗,一个个古香古色的.红灯笼……让人恍如隔世,似乎回到了清朝。

我还看见了六座牌坊。它们大约是12米高,8米宽,四柱三门三重檐。上面的图案雕刻得很精美,仙女飞花、飞禽走兽、花草树木,无不栩栩如生。听妈妈说,有“贞洁坊”“功德坊”“孝节坊”……都是古代帝王下旨修建的,以此来纪念一些伟大的值得赞颂的人,或者是用来宣扬一些优秀品质。我还看见两块高大的直立古碑,上面刻着“除暴安良”“乐善好施”八个大字,大概是号召人们都拥有这两种美德吧!

我们边走边游,天色渐渐暗了,四周响起了古朴典雅韵味十足的音乐。我四处寻找音乐声的来源。终于发现花草地里有一块奇怪的古头。用耳朵听,好像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用手一摸,有震动。瞧着我惊讶的样子,妈妈笑了:“孩子,你观察真仔细,这是工人叔叔别具匠心地创造出的石头音响。”我不由得地说:“工人叔叔可真了不起啊!”

天色更暗了,四周灯火辉煌,红灯笼也次第亮了起来,印红了游人的脸。妈妈带着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古镇。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四】

黎里,一个坐落于江南水乡、流淌着古老气息的小镇,古色古香的老街风貌,便是它的特色。

一年前,我和妈妈曾沿着3里长的镇河,边走边用相机记录着老街上的古建筑、又窄又长的弄堂……还无意中发现了镇河驳岸上的浮雕,那浮雕精美得很。我 后来才知道那是数百年前留存下来的缆船石,分布在河两侧的驳岸和河埠上,是以前人们用来系船的,也称“象鼻眼”。这些雕有图案的缆船石形态各异,有象鼻、 犀角、猫眼、寿桃、暗八仙、如意等图案,还有些复杂的,比如狮子滚绣球、瓶生蜂猴、如意得鹿等,共有20多种花纹雕饰,而且数量很多,共有254个,每隔 五六米就有一个,属江南古镇之最。这些精美的图案都象征着吉祥,表达劳动人民祈求安居乐业、心想事成的美好愿望。

“黎川三里,百米一桥。”横跨在市河上的12座古桥是黎里的另一大特色。每一座桥都有好听的名字,如:青云桥、梯云桥、进登桥、迎祥桥、子来桥、接桂桥、禊湖桥……

小镇似一位迟暮的老人———那古老的建筑是他的外衣,虽陈旧,却别有一番风味;青石板铺就的路是他脸上的皱纹,刻下的是时光的流逝;古老的小镇有着属于它的古朴,它的沉静。

然而,今年4月起,一支支施工队打破了小镇原有的宁静。主干道路“穿衣戴帽”马不停蹄;河道清淤、廊棚古驳岸修复、石板路铺设有序进行;端本园、周公傅祠堂也被一点点的修复……

前些天,我和妈妈再次来到老街,映入眼帘的是正在逐渐修复的老房、小巷、街道等。在分开了40年后,周公傅祠堂内的断头赑屃终于和它之前背了180 多年的石碑“重逢”了,如今,它正在祠内入口的院中坐北向南静静地趴着,似乎在等待迎接祠堂修复后前来参观的客人;端本园也修复完成,在这个园子里,原有 的曲桥荷池、伴月廊、半山亭、双桂楼、平波轩等建筑被一一修复,将重现园子的昔日风采。

看着走着,走着看着,我再一次看到这些图案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缆船石,不禁赞叹起那些别出心裁的能工巧匠,也仿佛看到了多年以前众多的大船小舟满 载而归地停泊在这里,船上的商人买卖着货物,忙得不亦乐乎!那黑黝黝的鸬鹚正安静地和渔夫一起依偎在那窄窄的小船上……夕阳“落”在水里,河流美得就像七 彩的琉璃,也把两岸的缆船石映衬得格外气派!幻想着不久的将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或走在青青石板路上,或坐在悠悠小船上,欣赏着古色古香的建筑,品尝 着美味的黎里特产,谈论着黎里人的勤劳、热情,还用相机记录着这美好的时刻……

黎里———这颗拥有着丰富历史遗存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明珠”,正逐渐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走进古镇一个高大的官渡牌坊作文【五】

一个嵌在砖墙中的木质牌坊。

一座贞节牌坊。

准确地说,它只是一个本质门框。但门楣上镌刻的“旌表江东甫叶氏之门”几个字,经历了600多个风雨春秋,仍完整地保留在门框上,向世人诉说着发生在这个院落中的一个绵延漫长的辛酸故事。

《徽州府志》中记载:

叶氏,名德,歙江东甫妻。年十六归来甫,事姑惟谨。十年,来甫卒,无嗣,以其夫从子昭为后。元末兵乱,奉其姑避寇山谷中,服劳奉养,而姑安之。洪武辛未,群邑奏闻旌表,仍复其家。寿登百龄而终。

不足百字,便刻画了叶氏女一生。至于她到底是如何辛苦,能得以立牌坊旌表,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在歙县的棠樾,有一座规制宏伟的女祠,名为“清懿堂”。这座祠堂和贞节牌坊一样,也是纪念被旌表的贞节妇女的。堂正中一块“贞烈两全”的牌匾,据说还是出自大儒曾国藩之手。

据道光《祁门县志》记载:寡妇再嫁要受到极大的侮辱。出门不准走正门,花轿不准靠近住宅。再嫁的妇女赤着脚,蒙着头,绕道从墙根走。一群孩子跟在后面拍手扔石块。这样的再婚仪式,怕是任何一个妇女不敢面对的。而与之相反的是,康熙年间一个潘姓烈女去世,家里穷得无力安葬。这时,全社会对这位妇女的表现出一种少有的热情。宗族为她准备好棺材和寿衣,全镇的绅士们为她写好了无数传、状、铭、诔、诗、歌,一个有头有脸的地方官为她主持葬礼。“举殡之日,冠盖相望,四方来观者不啻万人,郡邑文武官师赙以礼仪,旌以绰楔,可谓荣矣!”

再嫁与守贞两种选择最终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结果反差,这必然会产生一种社会导向,让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女性们都无时无刻在接受这种社会导向的作用。因此,牌坊也好,女祠也好,都是为了让女人们在礼教的范围内举手投足,而不要越雷池一步。古代的男人们正是借着建牌坊,修女祠这样一些手段,营造出一个女人必须要守节的`社会氛围。

走出汪懿堂,前面不远处就是著名的棠樾牌坊群了,其中有两座是贞节牌坊。这两座牌坊与其它牌坊相比,精美程度毫不逊色。但每当看到那些镌刻在上的诸如“矢贞全孝”,“节劲三冬”之类的赞美辞,总给人一种难以平抑的伤感。只有站在牌坊下面,看到牌坊顶端的石缝里生出的几株嫩芽,倔强地在寒风中摇曳着柔软的躯体,才能稍微让人有一些的安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