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四年级下册作文我学会了什么400字)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四年级下册作文我学会了什么40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4-14 23:12:24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四年级下册作文我学会了什么400字)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一】

以成语故事《滥竽充数》原文,抓住重点内容,侧重人物心理,展开自由想象,把原文扩写成四百字以上的文章,做到语言通顺、具体生动,题目自拟。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二】

寒假作业让写一篇作文《我学会了什么》,我思潮起伏。是呀,在生活中,我学会了许多事情啊:打电脑、骑自行车、打扫卫生、煮汤圆------然而,最使我难忘的是学会了煮汤圆。我羡慕我们班同学尚泽一非常会做饭,还照顾生病的妈妈。我也要学一手,这样才能不饿肚子呀!我想,做什么好呢?煮汤圆吧!

我按照妈妈的样子,把电磁炉插上电源,小锅里接上水,等着水烧开。我看见水中在打滚,像一串串烟花一样,然后我小心翼翼的把汤圆一个一个放到水中。等了一会,哇!我看见白花花的汤圆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并不是的在开水中打滚。记得妈妈说过:只要看到汤圆浮起来,渐渐变大、变软,就说明汤圆煮好了。我发现汤圆完全飘上来了,我关掉电源,拿起小碗盛了一个,用手摸了摸,汤圆确实变软了,快要破开似的。我尝了一下,哇!真甜呀,比妈妈做的还要甜。我赶紧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我今天自已煮的汤圆,可好吃了!妈妈说:是吗?你长大了,真是一个勤劳懂事能干的孩子,以后不用饿肚子啦!

我高兴地笑了,手舞足蹈地蹦了起来。因为我今天很有成就感,品尝了自已的劳动成果,不由得想起了那句名话劳动最有滋味。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三】

最近,我校举行了一个活动让毽子飞起来。

自从有了这个活动,我每天都离不开毽子。早上,我只要一起床,就会用三分之二的时间来联系踢毽子。中午,我经常把毽子带回家,有时,我连饭都没吃上,一个劲的踢毽子。下午就更不用说了,只要我的作业一写完,其余的时间都是用来踢毽子的。总之,我一有时间,毽子就会在我身边飞舞。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次最多能踢十几个了。

通过这几天练习踢毽子,我彻底明白了,只要我们努力、坚持、真正的发挥自己的本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

再有将近一个月就要举行踢毽子比赛了,我还要加紧练习,争取为班级赢个高分!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四】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天鹅吗?你了解天鹅的哪些信息呢?

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谈话:你从图上了解到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天鹅长大后比出生时体重增加了多少?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入,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探索新知

谈话:谁能列出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教师板书:10.5千克-200克=

谈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在计算当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让学生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谈话:怎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呢?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指导。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想法;

①把千克改写成克: ② 把克改写成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就是把10.5扩大到它的1000倍,将小 就是把200缩小到它的 ,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10.5千克=10500克 200克=0.2千克

10500-200=10300克 10.5-0.2=10.3千克

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生予以评价。

教师总结改写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适时小结,帮学生进一步理顺了单名数化单名数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

1.想一想,填一填。

自主练习的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流,让学生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2.比一比,填一填。

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自己填写,同桌互相检查。

3.算一算

自主练习第6题,学生做完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由浅入深地巩固新知。

四、全课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在总结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年级下册我学会了什么作文教案【五】

(一)感知内容情境激趣

1、教师话语导入:《滥竽充数》是一则流传千年的故事,大家一定很有兴趣再次来回味,谁能声情并茂地朗读或者复述课文?学生朗读与复述课文。

2、看课件《滥竽充数》的故事

(二)比较赏析领悟方法

1、讨论动画解说词比较课文内容更为详细的地方?

2、投影解说词文字:“……当时,有个叫南郭的人,家境贫寒,又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壮着胆子冒充吹竽高手,要求参加齐宣王的竽乐队,齐宣王不加考核,就让他参加了竽乐队,从此……”以上片段与原文“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做比较,说说有什么感受?

3、南郭为什么进竽乐队,以及怎样进的乐队?想象其他可能的起因和成因。(答案体现开放多样性)

4、讨论南郭进乐队,原文中哪一个动词概括得最确切?

5、教学小结:“混”字最为确切,围绕“中心词”“混”字,通过自由想象,把南郭进竽乐队的.原因(第一次心理活动)和过程讲述得很明确、丰满了。同学们围绕“滥竽充数”成因——“混”写片段,要求注重心理描写。

6、课堂独立写作,然后交流,评价激励。

(三)方法迁移,以点及面

1、师话语导入:找到中心词

确定扩写点,大家写出了南郭充数的多个原因,请大家以小组展开学习,思考原文中还可以找到哪些类似“混”的中心词,可以作为扩写点?

2、生小组读文讨论,教师引导。

3、小结:“装”字写出了“滥竽充数”的过程,“逃”字,它写出了“滥竽充数”的结果。板书:扩写点装逃

4、说词说句练习。说含有“装”字的词语,结合情境语言“画画”南郭吹竽的形象?

5、想象合奏时,齐宣王、吹竽者的“众生相”?想象南郭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时候,南郭此时的心理?(第二次心理活动)

6、说词说句练习。围绕“逃”来说几个成语?教师引导,学生描摹南郭逃跑的神情、动作形象,揣摩南郭逃跑的心理?(第三次心理活动)

7、选择“滥竽充数”的过程——“装”,或者“滥竽充数”的结果——“逃”为题,写一个片段。

8、交流片段“装”,交流片段“逃”各一、二例。教师学生相机点评。

(四)总结升华联接成篇

1、再次说说南郭人物的特点,成语“滥竽充数”的寓意。(答案体现开放)

2、同学对南郭献上几句劝告的忠言?生写作。过渡语:大家的“警世”暂时不作交流,留给大家把它点睛之笔,写在这次习作中。

师提出本次习作要求。学生连段成篇,前后照应全文写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