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漫画编写作文(用漫画作为题目的作文)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用漫画作为题目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2-26 05:28:03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用漫画作为题目的作文)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一】

田鼠有一个好朋友家鼠。有一天,家鼠看到田鼠在吃掉落在地上的大麦和谷子,便对他说:“田鼠兄弟,你这过的是蚂蚁一样的生活。我家有好吃的东西,让我们一起享受吧!”田鼠不确定要不要去,经过家鼠劝说,它答应了。

家鼠把田鼠领到家里,它拿出了大枣、玉米、面粉、蜂蜜、面包、豆子、奶酪和果子。田鼠看得目瞪口呆,称赞不已,还感叹自己的命运不好。它们正要吃食物,有人打开了门,家鼠立刻躲进洞里。当家鼠要去拿面包时,又有人开门,它又快速地回到洞里。这时,田鼠战战兢兢地说:“再见了,你继续担惊受怕地吃食物,我过我那蚂蚁一样的生活。”

有的人宁可简朴的生活,也不愿意提心吊胆的生活。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二】

一只黄鹂被猎人捕捉到了,放在精美的鸟笼里。

晴朗的早晨,鸟笼突然对黄鹂说:“你这一大早就练你的嗓子有什么用?只有我一个人听,根本就没有人欣赏你,看看你这小小的身板永远也逃不出我的身体,你练了也不会有人欣赏的,没事儿还是歇歇吧。”

小鸟气愤地说:“我一定会从你的身体里出去的,飞上蓝天去寻找我的伙伴。”从那以后,黄鹂除了清晨练自己的嗓音以外,剩下的时间都用来啄鸟笼。鸟笼大笑:”就你那点小力气儿,还是省省吧!我可是上等木材制作而成的,你是永远啄不坏我的。“

黄鹂笑了笑,黄鹂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终究有一天它会达成所愿的。

就这样黄鹂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把鸟笼给啄断了。黄鹂飞上蓝天大声地对鸟笼说:“在我每天不懈的努力下,终于打败了你,我自由了,我自由了!可以去找我的伙伴了。”鸟笼无话可说。

不要小瞧任何人,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三】

82版《西游记》到现在还在年年被重播,成为保证收视的“定海神针”。它首次将《西游记》全部以完整的影视剧作呈现给观众,首次用特技造成了很多解放前不敢想象的“神话境界”,并且同样借鉴杂技、舞蹈、京剧等传统曲艺中《西游记》的表演方式。在“忠于原著,慎于改编”的宗旨下,“着意于突现小说中不畏权势的抗争精神和不避艰险的进取精神。对原作中夹杂的某些因果报应、封建迷信等消极内容,则加以淘汰。”在电视剧还寥寥无几的时代,《西游记》就这样造成了“万人空巷”看“西游”的收视现象。

这部电视剧首开电视改编名著的先河,其巨大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原著奇人异事的生动演绎。《西游记》这部小说在民间流传之广,只要从各种杂剧戏曲的表演曲目就可窥见一斑。对于小说中四个主要人物的形象,长期以来已经在民间有一定的共识。82版电视剧中四位主演的造型和表演,还有妖魔神仙的装扮都极大地符合了这部名著在民间的想象。六小龄童曾说过:“我当年演孙悟空,脚怎么站、棍子怎么拿、眼睛怎么看,都是有讲究的。中国有独一无二的猴戏表演艺术,不是你有名、脸上贴点毛就是孙悟空了。”

86版电视剧《西游记》之所以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具有如此之大的艺术魅力,正是在服装、表演、布景设计、剧情编织等方面借鉴了传统曲艺和民间传说中的表现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游记》原著的民族风格。虽然与现代性的紧密结合也是这两部剧作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当时代更新变换,29年之后这两部剧作依然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不能不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四】

小熊奇奇住在北方的一个树林里。有一天,它在一个树洞里看到一张神秘的`信纸,上面写着:“亲爱的小熊,我是小象壮壮,我住在南方的一个广场上,请你来和我一起玩吧。”奇奇就在纸上写:“好的。”

奇奇就决定到南方和小象壮壮一起玩。可是南方在哪里?它不知道,就一个人往树林外走。

来到树林边。它看见蜜蜂在一张蜘蛛网上挣扎,就赶紧跑过去,把蜜蜂救了下来。蜜蜂拿了一些很好的蜂蜜送给了小熊。

它告别了蜜蜂又出发了。走啊走啊,来到了公路上。小熊奇奇看见来来往往的车,也不知道怎么躲开,就在路中间慢慢走着,眼看有一辆车就要撞过来。一只小狗看见了,向奇奇跑过去,把它拉到了路边。

小熊还是走啊走啊,又看见了树林,感到很熟悉,它竟然又回到自己的家里了。小熊觉得还是家里更安全,就找到那张信纸,在上面写着:“小熊壮壮,我不去南方找你了。”

根据漫画编写作文【五】

《西游记》的整个西行之路是颇具趣味的。人们总是能通过这部小说沉浸于一个魔幻的世界。孩子们更是常常惊羡于孙悟空的本领高强,得趣于猪八戒的贪财好色。鄙人不才,小时候阅读此书也仅是享受其中的情节精彩和文笔风趣。读完后,哈哈一笑便只此了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再阅读此书,却多了一些思考。

漫漫西行路,仨徒弟惹是生非,为何有如此个性?为什么不是三个任劳任怨、鞍前马后的“完美”徒弟?难道作者仅是为了情节精彩才如此塑造人物?实际上吴承恩先生如此塑造人物是有意义的。在佛学中想要成佛是需要克服许多东西的。其中之一便是“意业”。所谓“意业”,简单来讲,就是我们所说的“贪”“嗔”“痴”了。

如此一来,你也许会惊讶的发现,这不就是唐僧的三个徒弟吗!孙悟空性格顽劣,脾气暴躁,这就与“嗔”对应;猪八戒见钱眼开,爱贪小便宜,而且又贪图女色,这便是“贪”了;沙僧不愿思考,痴呆刻板,说的就是“痴”。这三种“意业”或者说是性格特点,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西行之路,这仨徒弟为唐僧招惹了不少事端,特别是他们其貌不扬、常常惊吓到凡夫俗子。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正是这三个满是缺点的徒弟才保全唐僧走完整个的西行求经之路,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这同样说明和体现了人具有这三种性格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手段。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这部小说是根据现实改写而成的。而现实中的唐僧是独自前往印度求得经书的。那么,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我们也可以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同样是集三种性格于一身,只身西行罢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