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睡前给儿子读(儿子写作文把心声讲出来了)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儿子写作文把心声讲出来了)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1-23 09:53:20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儿子写作文把心声讲出来了)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一】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说读书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最起码学习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占着不可或缺的位置。青春可以挥洒,但不能挥霍。其中滋味只有你自己慢慢体会,也许这也是我们娘俩现在最大的分歧,漫漫人生路,希望你一直保持你的热情,刻苦学习,勤奋努力。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二】

不管是家人还是师长,都是你人生路上的过客,他们谁都无法陪你走到最后,而这些人是上天派下来给你引路的使者,你要孝顺他们,尊重他们。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三】

儿子:

没有参加过中国高考的中国孩子,就没有完整的人生。奔着我们家这个共同目标,我们娘俩的“战争”也将告一段落,回想你求学的这一路,你承载了我们无比美好的幻想和憧憬,一路伴着欢声笑语,也伴着痛苦和折磨。一岁时,妈妈为了工作远征芜湖农村,不得已把你放在湖南农村老家,跟随奶奶长大。直至七岁娘俩才在一起,无奈单位离家太远,基本还是奶奶带的多。现在看来,当年那个轻率的举动,是多年来妈妈一直无法释怀,难以言说的痛。

小时候上幼儿园,别人都是爸妈接送,你是奶奶接送。上学第一天自我介绍:“我爸爸妈妈都姓‘李’,是‘大经理’,都在‘大上海’上班。”,引得小朋友一阵狂笑。现在想想你的“强调”,是怕别人误解你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小时候奶奶带你出去玩,见不着奶奶就嚎啕大哭,说:“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奶奶也不要我了”。也许是我们分离太久,一度你对我们并不亲近。

在初中的几年里,你表现的格外标新立异,从听话的孩子变得叛逆、敏感。甚至怀疑我们对你的爱是不是真的,个头、脾气见长。一次又一次我们娘俩唇枪舌剑。我终是难言苦痛,败下阵来。著名作家麦家说陪着青春期儿子就像是陪一只老虎,切如曾经的老妈。老妈一直小心翼翼的陪伴你,守护着青春叛逆的你。也不得不重新定位家长,不得不拿起久违的书本,只为离你不至于太远;为了影响你,一路奔跑,只为跟上你矫健的步伐。

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把奶奶劝回老家,为了节约你的学习时间,开始了租房陪读。老妈要上班,又要照顾你,开始了犹如打仗般的陀螺生活。用你的话说:“我们娘仨都在断奶”爸爸经常不在家。你和别人说:“我妈四十岁才开始做饭,做啥都行”。在你的肯定鼓励下,老妈学习厨艺,慢慢从咸淡不知到驾轻就熟。你学会了更多的包容。确实爸爸妈妈也需要成长,你一下子长大了。开始承担家里的家务,每天放学回来负责煮饭,收衣服,也会主动帮忙提东西,你在无形中给了老妈很多安慰。不知不觉你悄然长成七尺男儿,如愿进入理想高中,无论是心智还是性情改变了许多。你爸又去远征,我们娘俩相扶相持。我嘴上老说在陪你,其实更多的是你在陪我。老妈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晚上看你快乐的跑出来。1.86米的大个子还摸一下老妈的头,说最开心看到这个老妈在门口等你,觉得一天的劳累都没有了。说以后会有年轻漂亮的女人等你,人生就有了盼头。老妈挽着你的胳膊,倍感自豪。

高考在即,老妈想给你写这封信,一方面表达在你磕磕绊绊的求学生涯中,妈妈带给你的负面情绪表示歉意。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你有你的烦恼,我有我的困惑。正如大多数母亲一样,在对待儿女的问题上像没头的苍蝇横冲直撞。对你大呼小叫,让你到处培优,身心疲惫。其次表达对你殷切的期望,希望你坚持最初的梦想,不管前方的路多么坎坷,也不问未来结果如何,自己努力了也就无憾了。高中毕业,你终会成为翩翩少年,要开始新的人生,希望你永远记得,妈妈终是爱你的,让你好好读书,就是让你以后体面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路是你自己的,这条路怎么走永远在你足下。妈妈希望你在未来的人生中做好以下几件事:

作文睡前给儿子读【四】

你好!

这是我刚才从网上摘录的一则社会调查文章。

细细读一读这份报道,你就会懂得现实社会中,不管是天南地北,还是本地外地,人们都在各式各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感觉到“很累”——因此,希望你也就能理解你们目前军营生活的“苦”和“累”吧。因为苦和累是全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这样,我们有何必在乎自己眼前的“苦累”呢?你说对吧?

媒体调查2013年中国人年度感受:累累累 各种累

2013个人的2013年度心情

2013年11月,《小康》杂志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这一调查,共2013人参与。因版面原因,我们无法将这2013个人对于心情的表达一一呈现,不过,从我们摘取的各个区域中被提及最多的关键字词中,亦能看出一部分公众的生活状态

调查:《小康》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

采访:《小康》记者谭畅、尤蕾、刘建华、曹伟、谈乐炎、齐岳峰、鄂璠国人年度感受:累、累、累

2013年,中国人的最大感受是“累”: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当然,也有少数人“累并快乐”或者“累并幸福”着七年之“累”

已经连续7年了,在每年年底做年终总结的时候,习惯于回顾一下年度感受的李艳,都会有些伤感,因为她觉得自己太累了。

这个家境不错的成都姑娘从小就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父母亲戚都很宠她,但她却有着一种不甘于平淡、不甘愿享受、喜欢争强好胜的性格,初二的时候去北京旅游,游览了颐和园、长城,参观了北大、清华后,她就做起了“首都梦”。后来,李艳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重点高校,毕业后留在了北京,进入一家外企工作。

从那以后,李艳就过上了每天早出晚归、租房子、挤地铁的生活,工作的第一年,她就感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累”,但她想,反正自己还年轻,这点累算什么!于是,咬咬牙,她又开始奋斗了。

但北京的生活并没有李艳在过去的“梦”中想象的那么轻松,随着年龄的增大,在一次次和家人的长途电话交流中,“找对象”、“结婚”、“生孩子”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了,父母担心她成为“剩女”,催她赶紧找对象、结婚,然后赶紧生个宝宝,老家邻居的孩子、父母同事的孩子,在此时此刻,都成了父母“教育”李艳时,列举出的好榜样,而以前,她们都只有羡慕李艳的份儿——家境好、漂亮、优秀、名校毕业、外企工作、留在了大城市北京??

但“漂”的滋味只有李艳自己清楚,2011年,李艳终于结婚了,但她并没有那种成家之后的安稳感,父母的心也并没有踏实下来——因为李艳和老公还没有买房。李艳的老公也是四川人,老家在绵阳,虽然李艳和老公的家境在当地都还算不错,但若在北京买房,还是比较艰难,而且,这两个要强的孩子都不愿意让父母掏钱。

于是,李艳和老公都过上了“越来越累”的生活,他们要考虑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长期租房是否现实、没有北京户口的生活会不会越来越艰难??“越来越累”的同时,李艳还真切地到了究竟什么才是“心累”。

今年年初,李艳和老公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回成都发展了。“本以为成都的生活能轻松些,但没想到,离开家乡这么多年后,再回去的时候,已经找不到原来的那种轻松、悠闲的感觉了。”2013年年末,李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停地抱怨说,“今年的'感受还是累!”

北京、广东累,四川、甘肃也累

累,并不是李艳一个人的感受,在四川省,参与《小康》“2013个人的年度心情”调查的74个人中,共有6人提到“累”字。而在全国参与这项调查的2013个人中,“累”字被提及的频率更是达到了80多次,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并且,人们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累”的感受:有人“身累”,有人“心累”,有人“特别累”,还有人“越来越累”??当然,也有少数人“累并快乐”或者“累并幸福”着。

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傅春胜分析认为,“累”是一部分中国人迷失了自我价值观的表现,当自我价值观迷失的时候,人们就会缺乏生活目标,甚至不知道“我是谁”,这个时候,就会不知道我们每天在为谁做事情,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做事情。“另外,社会生活的一些不确定性会让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增强,内心不安全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退行,例如三十多岁的人,本应该结婚生子了,却因为没车没房而不能结婚,这种不由自主的退行会造成压力源的增强,心里自然会不舒服,人们往往会用‘累’字来表达这种不舒服。”一首被称为“音乐版的‘蜗居’”的歌曲《累啊累》,唱出了不少中国人的心声:房价越来越高累啊累啊累、钞票越来越少累啊累啊累、每天地铁公交累啊累啊累、老婆还没找到累啊累啊累??

《小康》调查发现,不仅北京人、广东人普遍感觉累,在人们心目中还算是比较休闲的地方四川,以及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甘肃,人们也都喊着“累、累、累”。

此外,在河南、江苏、湖北、陕西、天津、海南、海外,“累”都是被受访者提及最多的感受,黑龙江人更是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表达了他们的真实感受——老累了。云南人幸福知足,湖南人热爱生活

累,只是国人普遍的年度感受之一。“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2013年11月,《小康》在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当中开展这一调查,共2013人参与。除了“累”之外,“淡”、“好”、“忙”、“烦”等感受也被频频提及。

傅春胜建议大家,当有“累”、“淡”、“忙”、“烦”等感受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更好地觉察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放个假,促进内心的和谐,让我们的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在云南和湖南进行调查访问的时候,《小康》记者则听到了更多充满正能量的词汇。云南人虽然也两次提到了“压抑”这个词,但他们更多地表达的是“幸福快乐”和“满足”,另外也分别有两个人提到了“平静”和“很赞”。

湖南人则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热爱,分别有三个人提到了“平安”和“幸福”,“平淡”、“平静”均被两次提及,此外,湖南人也有“累”的感觉,他们还用“愁婚”“恨嫁”等词来表达了对婚姻生活的向往。

儿子,看了这篇报道,我不知道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但给我的启发就是:累是一个中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人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只有努力地去适应社会,努力地去改变生活,但在没有“适应”、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会忍耐!

你认为我说得有道理吗?

此致

祝你快乐进步!

xx亲笔

20xx年xx月xx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