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03 18:59:49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一】

进入腊月之后,“年”的脚步虽然越来越近了,可年味和往年比起来却不见丝毫浓厚,望着街道上和往常变化并不大的喧哗,忽然让我想起小时候置办年货的点点滴滴……

那时的我,最喜欢跟着母亲逛街备年货。每逢临近春节之时,老城那不甚宽阔的街道仿佛立马变得车水马龙,人潮人海。一条条街道张灯结彩,平时不怎么出滩的商贩们也早早在大街两旁摆满了过年的商品,有铺地而放的春联,有大大小小的中国结,有各种各样的烟花炮竹,有琳琅满目的糖果糕点等等。破旧的菜市场里,更是热闹非凡,卖菜的小贩不停地吆喝着菜名,买菜的不停地讨价还价。走在街上置办年货的男女老少们,也个个衣着光鲜,喜气洋洋的。那时的我,跟着母亲悠然自得的推着自行车,在拥挤的街道上挤来挤去,看到家里缺少的年货,便挤上前去开始口若悬河的讲价,然后再大把大把的年货往家里送,有时一天赶集都要两三趟。总之,不把春节期间需要的年货买齐是不会罢休的。

家家户户过年除了逛街备年货外,还要抽空连续几天忙着蒸馒头、蒸扣肉、炸丸子、炸酥肉、做腊肠、包饺子……那浓浓的诱人的漂散在空中的香味总是引诱着我,偷偷的把一块还散发热气的丸子放在嘴里咀嚼。然后在春节过后的许多天里,家里就不用再上街买菜,依然可以靠着年货吃上个十天半月。

至今,购买年货所带来的浓浓的年味,一直是曾经关于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作为八零后,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物质匮乏,各家各户勒紧裤腰带,省着把攒起来的粮票油票肉票置办年货的年代,不知道那时的年味是不是比我们的“年味”更难忘。但儿时过年的热闹与喜庆,却是现在所不曾有的。

也许是现在的物质条件好了,物品的流通频率变快了,生活节奏也加快了,往往春节刚过,各大超市便开始正常营业了。于是现在过年,很多家庭已不怎么上街购置年货,有些家庭更是把自己动手要做的年货也省略变成直接超市采购了,更有的家庭已难觅“包饺子”的踪影……似乎只有那感觉一年不如一年的春晚,还如往年一样播放着。春节气氛的不断缺失,不得不让人产生“年味淡了”的慨叹。真的不知道若干年后,春节会不会成为一个尴尬的存在。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二】

小时候最盼望的过年环节是“发钱”。不过可惜发的钱多数要上缴,妈妈的说辞总是不一样。最早说他们要给对方的小孩压岁钱,只有不用“回给”钱的才是我的;后来又说,钱会帮我攒着,还是我的,至于攒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用就完全不知道了。后来反应过来了,只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给的压岁钱才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间段一般发生在大年三十到初二之前,必须不能错过!爷爷很大方,从我有记忆时已是一张崭新的50元了,后来渐渐“涨”到1张大团结,2张大团结,包里揣了钱就马上上街各种暗爽,上了街又各种舍不得动,最后还是买烟花,买大头菜,买平时妈妈总也不给买的小玩意。最好笑的是,小时候对钱没概念。一次,一位阿姨给了一张20元,因为只有薄薄的一张,便忍不住大哭了起来,谁都劝不住,最后大姨为我换成了20张一元钱,手里厚厚的一摞,才终于高兴了。

过年时,小孩不像大人那样忙,每天就做一件事情:各种玩。那时,卖鞭炮的摊子热闹得很:有冲天炮、旋转炮、刺花炮、摔炮、礼花炮、黑蜘蛛炮,还有大炸雷……女孩喜欢买比较安全的摔炮和刺花炮,男孩喜欢二踢脚,以及五颜六色的礼花炮……到了夜晚,整个天空灯火通明,闪耀着五彩的礼花……

那时的除夕夜,特别是零点前后,电视里的春晚即使开着最大音量也完全听不清楚,因为到处都是隆隆作响的鞭炮声。“从小就听长辈讲放爆竹驱逐‘年’兽的老故事。如果停了鞭炮声,会很不习惯地觉得没有了年味。”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三】

??忆中的兰草

为什么天空总是蓝的?为什么家里总是空的?这是我小时候对于这个世界唯一的疑问。很可惜,我一直没得到回答。

那一年的冬天似乎很冷,天上雪花乱飞,把人的心搅得更乱。黑夜,多漫长,迷路的孩子,可还记得家的方向?一个人坐在爸妈房中,昏黄的灯光是我此时唯一的玩伴。隔着房门,听见一大堆人在不停的争吵。灯光越来越暗,外边的声音却越来越大。我想睡觉了,伸手把高高的开关费力的按下。一瞬间,就陷入黑暗中。争吵声在门框的震动中结束了。我缓缓闭上了眼睛,陷入无边的梦境,那梦带着丝丝兰草的味道……

“小凡,妈妈带你去卖衣服好不好?”

“就知道我家小凡最乖了,可是怎么办,你越是乖,妈心里就不好受……”“爸爸,爸爸,为什么别的孩子一直说我没有妈妈?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感觉自己透不过气来,好像坠入了大海,要了吗?不,我不能,我今年还没有见到妈妈呢。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大口呼吸了几口空气。我没,只是梦。

望着空荡荡的房子,看见阳光从窗口挤了进来。这才想起今天不正是妈妈回来的日子吗?我要美美的去见她。我拉开自己的衣柜,把衣服一件一件的拿出来在试衣镜前比划着。平常喜欢的衣服,现在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别扭。来来回回换了几乎所有的衣服,就是没有一件满意的,这可怎么办?妈妈马上就要来了。有了,就穿妈妈上一年给我买的`公主裙吧!

阳光一点一点的移动,树影已经短的遮不住我的身影了。妈妈怎么还不来?腿都站累了,想蹲下来歇一会,弄脏了妈妈买的裙子怎么办?可是妈妈怎么还不来?她是不要我了吗?不会的不会的。

远出传来一股子轻轻柔柔的香味。一定是妈妈来了,一个鹅黄色身影走进我的视线,是妈妈。我飞快的向她跑去,紧紧抱住她的脖子,把头埋在她的脖颈里,让兰草的香味充斥在我的鼻息中。

“小凡,妈妈,带你买衣服好不好?”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四】

年味,似乎总是和童年靠得很近很近。

童年的家,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住着我的奶奶、二奶奶、大伯、叔叔们等九家人。九家人围成一个圆,青灰色的瓦一片连着一片,组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进入腊月,院子里热闹起来,母亲和婶婶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厨房、井台、灶炉间,她们或是炒花生、瓜子;或是穿针引线为我们几个小毛头做衣服和鞋子;或是揉面、蒸馒头;或是制作着各自拿手的年糕、风味小吃……

衣服做得最好的是三婶,她是个天生的裁缝,做的衣服又挺括又合体,所以直到除夕夜,她都在飞针走线。

母亲会做一种很好吃的点心,叫散子。母亲和父亲一起把配好的水、面、糖等均匀地揉和在一起,面揉好、饧好后,母亲切下一小块,用刀划一下,把中间划出一条条的缝,散开,再弄另外一小块面,两块面合在一起拧一下,一个散子就制作好了。锅里的油热后,母亲把散子放进锅里,一会儿那拧着的小面片,就在锅里变成了金黄色,中间划的小缝经油一炸也裂开了,就像一把小扇子。等母亲捞出,我就迫不及待地拿一根送进嘴里:甜甜的、酥脆酥脆的,真香!面全部做完后,母亲吩咐我挨家挨户给送去,听着别人的称赞,我替母亲谦虚地应承着,心里美美的。

过了腊月二十,爷爷去赶年集,买回来红红的春联、彩色的福禄寿禧,还有鞭炮、糖果。奶奶把鞭炮分给那些男孩子,给他们不太多的糖果;分给女孩子很多糖果,如果想要鞭炮她也会分给几个。我们得了“便宜”,一溜烟地跑到街上找伙伴们炫耀、嬉戏,满足而幸福。

除夕夜,我们九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浓浓的亲情伴着欢声笑语,热热闹闹庆祝普天团圆。

除夕的钟声敲响新年的时候,我们晚辈一起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欣喜地接过长辈们递过来的红包装在口袋里,还不时地摸啊摸,怕它会飞走……

年味,渗透其中的是浓浓的爱,这爱回味悠长,每次想起,都让心里升腾起别样的温情。

“欢乐欢乐中国年,欢欢喜喜过大年……”你看,每个人的脸上都透着喜气,街道边已挂起红火的灯笼,我们和年靠得很近很近,呼吸间,年的香味飘进了心里……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五】

那时候的她是个成绩不好,长相不是很好的一个女生。老师把我安排和她做同桌。起初我很讨厌她,她上课不断找我讲话。直到那一节课,那一瞬间,我改变了对她的看法。

那一天天气暖暖的。老师叫我们上自习。同学们一直不停的讲话,我实在忍不住了。便下座位去提醒她们。当我提醒到一个同学时,她不但不停止讲话,反而说我长了喉结。我气愤极了,的盯着她。她仍然继续肆无惮忌的说我长了喉结。我火冒三丈,伤心的回到座位。

同桌她似乎发现了我的不高兴,并没说什么,而在一旁用便利贴做娃娃。做好了那是一个极其丑陋的娃娃。她望着我笑眯眯的说: 你的名字怎么写? 我刚平静下来的心,顿时又悲愤了起来。心想:哼,这么丑的娃娃,居然是我,我一定要报复她。我微笑着接过便利贴娃娃,在一旁,写上了:我叫向丹(她的名字。她微笑的\'拿了过去。又在一旁摆弄了许久。

这里向丹如同珍宝似的递给了我。接过她的便利贴娃娃,上面写了 不要伤心了 望着手中的娃娃。我震撼了。也羞愧极了。

这就是我的那个同桌,尽管她是那样的平凡,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她却显得那样的不平凡。

记忆中的她作文200字左右【六】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客厅总是摆着各种糖果、巧克力、坚果,平时父母不让多吃,只有在过年时能够小小的“放肆”一把,口袋里揣着糖果那种甜蜜滋味至今都无法忘怀,再来回味一下那些记忆中的年货美食吧。

酥糖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酥糖是一种传统的春节应时糕点,呈长条和麻将形,块型整齐,用蜡纸包好,酥糖中均匀分布着麦芽糖骨子,吃时酥糖入口即化,香甜腻口,还记得那种满口留香的感觉。

糖瓜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北京有句民谣—“糖瓜祭灶”,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便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糖瓜外形圆圆胖胖,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是很好的零食,可惜现在已不多见了。

金币巧克力

流行地域:全国范围

很多糖果品牌都会在过年时将巧克力包装成金币的样子,人们喜欢购买这样的巧克力放在客厅招呼来串门的客人,小时候总被那“金灿灿”的样子吸引,现如今我们只是拿来逗小孩子一笑罢了。

糖莲子

流行地域:两广地区

广东人过年爱吃糖莲子,白白的莲子外裹上一层糖霜,莲子的内芯有点苦,但裹上糖后,甜甜的,既好吃又不会上火。

酥炸开口笑

流行地域:老北京

色泽金黄,口感酥脆,油润绵甜的小食品。将和好的面团摘成小剂子,喷上适量的水,然后沾上白芝麻炸至其浮上油面时,表面裂开口就出锅了,仿佛吃一个开口笑在新的一年就能笑口常开。

炸蛋散

流行地域:广东地区

炸蛋散也是过年不可缺少的香酥小吃,主要原料就是鸡蛋和面粉,炸蛋散有甜口和咸口两种,刚出锅时那种香香脆脆的口感非常好。

猫耳朵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顾名思义就是长着像小猫耳朵一样的油炸小零食,裹着白糖,有的软乎儿,有的焦脆。毕竟那时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小时候也只有过年才吃得到。

芝麻酥、花生酥

流行地域:全国大部分地区

制作方法和打炒米相类似,以芝麻和花生仁为原料,将川糖煎成糊状再与炒熟的芝麻和花生仁搅拌,倒入锡盒内铺平压实,用刀切成小方块。芝麻酥和花生酥也是过年不可缺乏的食物。

甘蔗

流行地域:北方地区

过年正好是吃甘蔗的时节,而且寓意节节高。象征着人们希望能够一年甜到头,对来年的美好期盼。

物质缺乏的年代,蔬果的选择比较单一,几样寓意吉祥的蔬果一直都是过年家中的常客。现在冬天也能吃到反季水果,再加上年轻人不那么在意摆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有某些吉祥的寓意,自然而然,这些过年专属的蔬果的地位渐渐不那么重要。像火龙果、龙眼、蛇果这些或反季或进口的水果更受追捧。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