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跟规矩的作文(规矩和自由作文例子)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规矩和自由作文例子)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3-12-28 05:21:56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规矩和自由作文例子)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一】

规,圈不出岁月年轮的大小;矩,丈不准岁月旅程的长短。

——题记

呦呦鹿鸣,十四年的光阴悄悄流去,浅浅的阅历愿能亵渎岁月的真正含义。有时它化作缕缕嫩芽,甚或粒粒冰晶,为漫长而乏味的岁月添上点点生机。挥洒才华,屹立于世,便是有志者眼中无与伦比的光辉岁月。只可惜还未尝珠峰甘雪,便屈服于昆仑气势,任凭空想的岁月随温柔的阳光奔流而去,无力挣脱,无力挽回。

盯着花茶中被禁锢的满园秋色,看着四周狼藉片片,咀嚼着飘香的野菊,任凭芳香四溢。融于心神,才感到无比清爽。突然间,眼界开明,笑叹人生迷茫的可悲,心想,这不便是自己苦苦寻找的感觉吗?纵然杯内万花齐放,声形处处散发着美丽,但是要一层薄薄的廉价的容器,怒放的满园秋景便嫣然藏在杯中,丝毫未溢。这高低宽窄各不相同的玻璃杯,不便是束缚人生的“规”吗?集自身的灵气为一体,若是越过了高高在上的“规”,这原本富有无限生机的花茶,还如何寻觅当初的那份美好呢?

分两脚而立旋转一周,一个完美无缺的圆便现出了近在眼前的美好。在圆中任意挥洒笔墨,溢出界面的山水,浓过青云的密林。在圆的周围渐隐渐没,没有了光与影的两极冲突,也没有了放荡不羁的肆意,不论何情何景,便都是岁月最美好的图画。

也不知从何时起,人们便开始用“矩”在衡量着岁月的长短,追名逐利,争权夺位,甚至在自己将尽的岁月中,取下了多少无暇的生命!

方方正正的“矩”造就了代代传承,光复的汉字,在框框架架的无形阻拦中,一字,一句……越写越长,书写着岁月,书写着逝去的年华,丈量着生命的长度。

“规”和“矩”,一位束缚岁月,一位书写岁月,也不知何时还会在渐行渐远的岁月中伸手,触碰到“规”“矩”之下理想的天空。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二】

“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笑不露齿、话不高声……”当这些逐渐被人们淡忘的老规矩被重提时,突然间恢复了生机,并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老规矩为什么正逐渐被人们忽视与遗忘?于其自身而言,并非所有老规矩都值得人们遵从与传承。相反,有些老规矩属于繁文缛节,有些属于迂腐教条,有些属于歧视妇女的封建礼教,还有一些带有迷信色彩和江湖习气的陈规陋习。就像《乌合之众》中所说:“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对这些已经被淘汰了的老规矩,我们也就没有拾起的必要。

而于时代而言,如今人们更多地崇尚自由,个性张扬。尤其是思想活跃、渴望自由的年轻人,对那些礼教和老规矩向来给予蔑视,冲破礼教的樊篱和枷锁,是他们获得思想解放的理想。

老规矩有着旧时代的烙印,这是不可否认的。但它的合理成分,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不同时代社会向前发展的“润滑剂”,维系着人与人的关系,在道德层面上的和睦相处。任何一个时代都离不开这些有道德意义和行为规范的老规矩,发掘其背后蕴含的真正价值,成为当下人们的使命。

对于个人而言,老规矩是百姓教育的人生信条。在过去教育还未普及的时代,百姓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熟读一本《论语》、《孟子》《弟子规》是百姓受传统儒学思想浸润的最快途径,各种规矩也在“仁、义、礼、智、信”下潜移默化地形成……

对于社会而言,这又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上的精炼概括。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千百年来这些道德规范的孕育于弘扬促成了今日中国人的普世价值观。长辈们常常教导我们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那一声声淳淳教诲,都激起我们心中的民族归属感,让我们沉浸于其中。

然而,文化的冲击加速了规矩的流失,规矩背后的文化也被人遗忘。新文化冲蚀着传统文化,人们以自由的名义拒老规矩于门外,殊不知,我们内心缺失了因束缚和因文化冲击而带来的日渐明显的冷漠与轻慢,孤独与反省。过去的餐桌礼仪“吃饭要等长辈先动筷”,“夹菜时不能挑来挑去”、“吃饭不能东张西望,发出声音”等虽约束着我们,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用餐氛围增添了份庄重与仪式感。反观今日,人们要么边吃边刷手机,要么边吃边与朋友相谈甚欢,唾沫飞溅,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能奏出一首交响曲……祖辈们的老规矩,早已被抛出九霄云外。

没有规矩,才是最可怕的沦丧,城市也是如此。当城市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时,当诺大的一座座现代化都市存在许多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时,我们是否应该低头审视一番:规矩都去哪了呢?如果懂得“笑不露齿,话不高声”,那么地铁飞机上就会少一些横飞的拳头;如果懂得“不许乱动他人的东西”,那么就不会出现“神庙前刻字”的现象;如果懂得“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那么“中国躺”、“中国蹲”就不会出现在国外的街头……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规矩在约束着人们的一言一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正义与善良的坚持。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去复兴那些被我们遗忘的老规矩,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三】

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看校园中芳草吐绿,杏树花、桃树花次第开过,杨柳树的叶子也随即跃出身影在风中晃动着身子,舞蹈着,摇曳着。我知道,冬天已渐渐地远去,春天已经降临到人间。看着这般宁静的校园,阵阵和暖的风,给予了归乡心切的人儿,暖暖的心安。

近日,学校掀起了学法,懂法,守法的热潮。关于法律,我首先想到的,它是正义与完美的化身,代表着公平公正,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圣神不可侵犯的信仰。我们社会的安定得益于它的生成以及日益的规范化。

古有周公制法,韩非定法,无不体现着孟子的精华——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同时,良好的稳定的社会秩序也一定是靠大家的共同遵守和维护。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机构的本质不是培养一个又一个的考试机器也不是是为了迎接考试而考试,更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凭自己的刻苦努力能进去大学深造,而是培养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教育的方针,是让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中,平衡发展,古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这个物质横流的社会,德尤为重要。

德为本,先做人,后做事。近年来,频繁曝出的校园安全事件,不无触犯法律的底线。在社会上轰动一时,不得不让社会以及教育机构反思。试想,作为天之骄子的他们,只身走过残酷的高考,功成名就。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残忍,以致滑落到犯罪的深渊不能自已。这应该不只犯罪人本身的问题吧,在我认为学校教育责无旁贷,过度的在意学生的成绩,过分在乎升学率。在学校只要学习好,其他的所谓的小事儿,老师,学校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殊不知,就是这些所谓的不起眼的小事儿,促使着他们一步步的踏入法律的底线,导致在违法犯罪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有人说: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的教条。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我们心中应拥有两盏明灯,一盏明灯叫“信仰”,一盏明灯叫”法律”。未来的`路上,无论坎坷万千,还是诱惑万千,只要心中这两盏灯不灭,梦就不会破,路就不会弯。

自由跟规矩的作文【四】

小时候过年,望着餐桌上肥美的鸡腿,我总忍不住想偷偷拿一个止馋,可往往手还没伸到盘子边,妈妈的筷子就先飞过来打在我手背上:爷爷奶奶还没动筷呢,不能吃!而当长大后的我再去一些聚餐时,看见熊孩子在开席前就抄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对着荤菜风卷残云,而一旁的妈妈却用略含歉意但理直气壮的眼神注视着孩子时,我总感觉手背上又传来被筷子打后火辣辣的疼。难道随着新时代的到来,这些老规矩就会消失在历史的车轮之下吗?

不可否认,老规矩中有糟粕,例如夫为妻纲,三叩九拜等。这些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老规矩,就送它们到历史博物馆堆着即可。而随着上个世纪国门的对外敞开,无数的新思想涌入中国:天赋人权,人文主义这些思想无疑为当时僵硬,固化的封建社会吹入阵阵清风。受到封建礼教思想荼毒的青年们在见过光明的新思想后再也无法忍受黑暗的封建社会,奋力挣脱了束缚,创造了一个更加自由的时代。但当我们将封建礼教击碎,拥抱新思想时,是否也误伤了一些值得保留的老规矩?是否进入了一个喜新厌旧的误区?

这是希望之春:我们的国家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每年的GDP都增长迅猛;这是伦理之冬:人心越发冷淡,礼仪似乎已成为最不重要的东西,钱才是一切的核心。一个个谦谦君子,大家闺秀渐渐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而在这种畸形的大环境下,对孩童的教育自然就会更偏重于应试,而对于规矩、礼仪的教育就会有所下降甚至消失。没了传承者,我们又如何传承老规矩?

有人说:卢梭说:人生来自由。我大可以选择我的生活方式,不遵守这些老规矩。但可别忘了,卢梭这句话还有下句:人生来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放肆追求自己内心的我;自我则略有克制;超我则是能为了自己的追求或大众的利益而压制自己内心的我。这些老规矩,正是从古至今被大家认同的枷锁,用来束缚住如野兽般的本我,使自我甚至超我能占据内心,以求得道德的自我完善,亦是求得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如果每个人能在餐桌前遵守餐桌礼仪,在生活中忠厚持家勤俭持家,在公共场合行为得体,那么我们不仅能得到个人修养的提高,还能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更能创造一个美好的社会。

所以,让我们放下对老规矩的误解,理解并执行它们。它们其实并不复杂,仅是笑不露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等日常举动。让社会重拾对老规矩的重视,多教育孩子礼仪规矩,加强礼仪宣传,让老规矩能薪火相传。

孔子曰: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老规矩,新意义,它能让现代社会充满着真、善、美。大地在沉睡,而我们正在路上。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