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16 08:23:58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一】

看完《家》已经两天了,心中还是空空的,宛如“一波绿水”。

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我”是世界,还是“你”是世界?而“世界”,又是什么?是忘记吗?我沉陷在其中无法自拔,我不知谁对谁错,我只能去想……我仍会努力去做。

一部1931年创作的作品,正如巴金自己说的,有些激进,有些不妥,有些幼稚。它让我开始明白“时代”的意义,时代改变人的意义。但或许当初作者若“给人指出一条道路”了,我就没现在那么喜欢它了。

同为“新时代”的人,我是不喜欢觉慧的。甚至没有过多的好感。他是个什么人?叛逆,造反甚至是疯狂的。他试图改变一切,改变礼教,改变家庭,改变社会,但他手无缚鸡之力。他只能用文字抒发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带给我们什么了?星星之火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所有的星星之火都跑到了一处,组成了大火,固然好。但是,其他地方不还是冰冷的么?若真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有远大的抱负,这点欠缺,也许就是所谓的“幼稚”吧。

觉慧另外让我深恶到痛恨的几个地方,就是:一个正面人物,一个需要讴歌的人物,竟然也会忘记!竟然会为他的所谓的无知的“事业”而忘记一个为他甘愿也确实付出一切的人。鸣凤后的第一句描写竟然是“觉慧终于写完了”,之后的那句“他决定放弃她”又是什么;他从不三思,当觉新饱含热泪说出“你想过我的感受没有……”,我相信所有的读者此时都难以抑制心中的怜悯,我甚至以为他会打消出走的念头,谁知,他说:我不管……这是什么?这是耍孩子气,觉新此时也不生气,反生歉意的泪光。唉……这是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当时是一个气沉沉的时代,可正如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新思想没有错。新思想的发展势必会遭到遏制,所以激进一些也未尝不可。但,以上两个片段,一个是深爱的人,一个是手足情深的兄长。难道,新思想就是抛弃一切吗?人们说忍耐到了极点就是反抗,这种反抗的力量是惊人的。可如果一个人没有忍耐,总是爆发,会长久么?……我说不下去了。

……

舒了两口气的我觉得刚才的我确实有些气愤,过于冲动。现在,我以一颗平静的心首先梳理一下过程:首先讲一下我对每个人的感觉,再详细作感想,最后,我对于“忘记”和“你我”以及“社会”做一个议论……

……

文章里的主人公无疑是觉慧,他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人,但是,我想,他也许过于偏激,起的作用适得其反,而他自己却还茫然不知甚至以为成功~对于他,要说的太多,却不是主要的,没准后边还会谈及吧。但是,这里要做重点说明的是,我认为,他毁了鸣凤。换句话说,鸣凤爱上觉慧是个错误,是个“宿命”。也许我这个人不习惯走中间,反而爱去两边。爱去亲身体会最上层鱼最下层人的感受,尚且不说。我觉得我要是从《家》这部小说中找出一个最正面的人物,莫过于鸣凤了。她有什么?她什么都懂。这一点第二章就有体现:她坐在床上,想着自己的未来,想着自己的“宿命”,哑然失笑。

说到苦笑,我还要岔开一下,巴金在《家》中用了过多的苦笑、凄然地笑、忧伤的笑,不知为何,总之我觉得有的地方真的难以这样抛弃自己本身意愿的“笑”,有些地方真的连哭都哭不出来或是根本不用苦笑……唉,我不懂。

话说回来,正因为鸣凤懂得太多了,所以她会不自觉地瞎想,甚至想到。但是聪颖而不是传统的她怎么会爱上偏激好动异想天开的觉慧呢?!也许这真是宿命吧。后文会提到,我有两三次看不下去。《家》我是一直以一种不屑的眼光去看的,直到鸣凤的,我突然感觉到了奇妙的痛苦,这也是我读说有书以来第一次痛苦憋闷的看不下去的时候。当时仿佛大石压心口,抑郁、烦闷、焦躁使我真正无法看下那一行行字,我歇了眼,甚至因此休息了一天。当我再次拿起书时“觉慧终于写完了”一行厌恶的字现了出来。我很想再歇息一会儿,但强咬着牙看了下去。居然看到了觉慧的“一丝”毁意,紧接着“他决定放弃她”使我刚刚舒下的心又激动起来,咽下的吐沫呛在嗓子里。从此,我越来越看不懂觉慧了,也越来越“厌恶”他了。大家若有谁为觉慧而不平,不要说我,找鸣凤吧……之后的半部小说,我是在行尸走肉的状态下看完的,瑞钰的,老太爷的,的确也让我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波澜,也让我有时看不下去,但我都强忍了,鸣凤后的那种惊天动地的痛却再也没有了。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二】

怀特女士的生活十分富裕,她独自居住在一所宽大而舒适的房子里,她的儿女会带着孩子们偶尔来看望她,尽管如此,她并不开心。她总是花大量的时间来追忆早年美好时光或缅怀她去世的丈夫。为此,她的.孩子们十分担心,就请格林医生去开导她。

格林医生是一位丰富的心理医生。她知道老年人往往做事循规蹈矩,并且不喜欢听别人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于是她决定在充分了解怀特女士后再提出建议。在造访怀特女士期间,格林医生让她带着自己参观了她的房子。怀特女士对这房子十分自豪,于是愉快地答应了。当她们穿行于一个又一个房间时,格林医生注意到每个窗台上都摆放着许多漂亮的紫罗兰,就问怀特女士为什么要栽种这么多紫罗兰。怀特女士回答说:“我喜欢这种花而且它们生长得很快,所以我有了越来越多的紫罗兰。”当参观结束后,格林医生说:“我有一个提议,无论什么时候你听说自己的朋友或邻居生病了或结婚了,就送他(她一束紫罗兰。”

怀特女士当时对医生的提议没有作出任何反应,而且在此后的几个月中,她没有送出一束花。直到那天,她被邀请去参加邻居女儿的婚礼, 用丝带绑了一大束她亲手种的紫罗兰带到了聚会上,为新人送去了芬芳的祝福。不久后,她的朋友生病了,她就带着一束紫罗兰去医院看望他。渐渐的她开始将越来越多的紫罗兰送给邻居、朋友。

年复一年,因为她送出了无数的紫罗兰花,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紫罗兰女士”。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三】

今年,再回故园,站在秋风萧瑟的院落里,看着满园的残枝败叶,还有那株在墙角盘踞着的藤萝枝干,看着曾经拥有花容月貌的花园如今却在深秋的冷风中瑟瑟发抖,突然感到,时间,竟然可以改变这么多。

纵然时间飞逝,那墙角的紫藤萝花在我眼前已化作春泥,难觅一丝踪影,但是,可以想象在初夏时,那一串串紫色的花骨朵儿缀满枝头的盛景。

花依旧开,人是否还在?

我以前从不知道什么叫“物是人非”,可是这一切都在外婆去逝后被改写。

那座庭院是外婆开垦的,而那株紫藤萝则是她最珍爱的宝物。因为那是外公和她一起种下的,外婆是那么珍爱那株紫藤萝,就如同疼爱她的孩子一般。自从数年前外公辞世,她便更是爱护这株陪伴也见证了她与外公几十年爱情的树。年幼的我摘下几朵来把玩,也会被她严厉地斥责一番。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除了外婆,就是那株紫藤萝了。

夏天,外婆会坐在那藤萝花下,轻摇躺椅,笑着招手让我坐在她膝盖上,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让我看着天,看着那星星,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外婆文化程度不高,尽管如此,她还是尽自己的能力,用最生动、最丰富的.语言来修饰她讲的故事,每一次都不尽相同。听着那和蔼亲切的声音,数着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我每次总会津津有味地听着,然后被外婆拥在怀里甜蜜地入睡,那淡淡的紫藤萝花香总能让我心安。

童年时外婆讲的故事内容我已记不清,只有那清幽的花香,那亲切的声音,还有外婆永远都像是笑吟吟的慈祥面庞,却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在梦中,我常会梦见童年时嬉戏的紫藤萝,花串如同紫色的瀑布般倾泻而下。在那一片被紫色渲染的梦里,外婆的脸庞依稀可见,那充满爱的笑容和被爱浇灌的紫藤萝相印生辉,让我的心永远充盈着爱,让我的记忆永远被紫藤萝的清香所萦绕,让我忘不了外婆,也忘不了那株紫藤萝。

写紫罗兰的作文450字以上【四】

今天,通过《名人传》,我认识了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出生于夫拉芒家族,一个音乐世家。

父亲总是用暴力迫使贝多芬学习。在他四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整天坐在洋琴前,或是把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一间屋子里。十一岁时,贝多芬加入了戏院的乐队。十三岁时,他当上了大风琴手。贝多芬一生写下了十首交响曲,都非常的优美。他是在1822年的一次指挥时才发现自己的耳朵聋了的。从此,他与世隔绝,完全进入自己的音乐王国。

贝多芬告诉我们,热爱与坚持是成功的全部内涵。他曾说过:“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他发自内心对音乐有一种崇敬,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把他的艺术奉献给“可怜的人类”,唤醒沉睡的心灵,给他们以斗争的勇气。所以,当贫穷和疾病困扰他时,他并没有退缩,反而从艺术的世界里寻找生命的快乐。在他的音乐里,有田园的气息,有英雄的战歌,有欢乐的.主题,更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世界没有给他欢乐,他却为世界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给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笔丰厚的音乐遗产,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财富。从他身上我们懂得了,一个人也许身有缺陷,生活会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个自由、丰富的精神领地,那么你一定不会被打垮,因为一但精神领地被侵略,你整个人都会塌了,每日生活在悲伤之中,事事无成。所以,我们应该用热爱和乐观来做为人生大厦的基石,让欢乐成为生命的主题,让坚持化作最好的建材,来成就我们美好的人生。

贝多芬,一个用痛苦成就辉煌的音乐圣人,每当我们在艰难和困顿中迷茫时,我们就会想到,人类中最优秀的人正在与自己同行,这时我们便会有了生活的勇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