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900(七年级作文600字十篇)

七年级作文900(七年级作文600字十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31 00:17:06
七年级作文900(七年级作文600字十篇)

七年级作文900【一】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像快乐的小鸟,来到校园里,来到知识的海洋;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跳呀跳呀跳呀,亲爱的爸爸妈妈请和我一起,一起来观赏我们的书香校园随着这轻快的节奏,我和爸爸妈妈走进了校园。

刚进校园,只要头微微一侧便可以看见一尊塑像——一本打开的书,书上雕刻这些和四个大大的英语单词CHARITYENTHUSIASMSUCCESSLUNN CVATION。这几个英语单词的含义是爱心,热情,成功,创新。校园大道的两旁都栽了树。路旁的花园里有一尊塑像——一尊孟母三迁像,这尊塑像告诉我们:孟母为了让孟子长大成人,搬了三次家。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着实付出了很多很多

往前直走一小段路后,你就可以看见一位老者捧着一本书在向一位小孩请教,塑像的名字是不耻下问。面对着它,我面有愧色。古人尚且能够不耻下问,我们又怎能不这样做呢?学习需要不耻下问,而不是要顾及颜面不懂装懂。在这两尊塑像的后面是一幢教师办公室。沿着校园大道北拐,就可以看全市独一无二的香樟大道。这条香樟大道贯穿南北200米,共有74棵枝繁叶茂的樟树排列于两侧。东侧是几幢教学楼,西侧是我校的文化长廊。文化长廊上不仅挂有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还有我们学校老师的一些发自内心的关于教育方面的感慨。文化长廊的尽头,紧挨着篮球操场,食堂,浴室、仓库等。在香樟大道的两侧安放了一些石凳。夜幕降临的时候,文化长廊围墙上的镁光灯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了。

瞧!这就是我们的校园,一个充满问心充满温暖充满爱心的第二个家!我们拥有这样的书香校园,难道还不应该发奋学习争取用最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一关心我们的人吗?

七年级作文900【二】

凡卡在美梦当中遨游,但梦总有醒的时候。“嗒,嗒,嗒”一阵急促的走路声吵醒了凡卡。难道是老板回来了?!凡卡睁开他朦胧的睡眼环视了一下四周。突然,老板那凶神恶煞的脸出现在了凡卡的视线里。凡卡想起作台上还未收起的笔墨,心头不禁微微一怔,提心吊胆的望着老板。

“好你个小畜牲,竟敢睡我的作台,你不知道这张作台有多贵吗?看看!天哪!你把它弄脏了。”说完,老板扫视了一下作台。凡卡心里又是一怔。“小兔崽子,你是不是用我的纸,墨水和笔了!说啊!这些天我都白养你了。我给你吃,给你住,你还偷用我的东西,看我今天不好好教训你一下。”凡卡可怜巴巴的望着老板,希望他能发发慈悲。可老板并没有理会凡卡祈祷的眼神,揪着他的头发,把他拖到后院,拿皮带把他结结实实的揍了一顿。凡卡疼得又一次昏了过去,可老板并不在意,只是收起了皮带,去干自己的活了。

第二天清晨,凡卡醒了过来。他慢慢睁开眼睛,轻轻揉了揉还在疼痛的地方。这是他唯一能够休息的时候了,不幸的是刚才的一切都被老板娘看到了。“臭小子,你既然醒了就快去把衣服给我洗了,别偷懒,不然你就别想吃饭!”老板娘用手指着凡卡,吼叫着说。无可奈何的凡卡只得乖乖听话,不然就连他早餐那么一丁点儿的干面包也吃不上。

店里的伙计们也还是经常捉弄他。“凡卡有人给你回信,你去酒店打酒我们就把信给你。”伙计晃了晃手里皱巴巴的信封。天真的凡卡以为是爷爷给他的信,跑了许多路才把酒打来,可到头来却只是一张什么也没有的信封。

凡卡还是在盼望爷爷能来接他。他的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破灭。这对于九岁的他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可凡卡还是在想:爷爷一定会来接我的,幸福的日子会回来的……

七年级作文900【三】

《失火之后》这篇作文语言生动,文章有理有据,说服力强,上下文过渡自然,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尾点题,不失为一篇佳作。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看了第一句忍不住接着往下读。交代失火原因以及救火时的危险时,加入人物行为,生活中的画面跃然纸上,并以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相结合的手法,把故事写得生动感人。然后引出居民的议论,最后得出“我”的思考,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结尾部分正是作者要表达的,即写作此文的宗旨,换言之,中心思想。一个中学生能有这样的体会,令人刮目相看。精彩的结尾可谓点睛之笔,看似平常,却最奇特,这便是作品的艺术特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该文采用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语言很有特点,虽然不华丽,但却极为准确、生动、形象,情感丰富而真实,读来津津有味,这是很难得的。在描写火势时,“火焰足足有半层楼高,那气势,就算是火红的`太阳也要逊色几分”;在叙述失火后的景象时,“原来白色的墙已经变成了一片漆黑,像是被刷了油漆似的”,类似可圈可点的佳句不少,给文章增添了些文学情趣。

该文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结构合理,作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十分深刻透彻,加上语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人过目不忘。本文题目“失火之后”,但在叙述“失火”的事情时,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失火的过程,后面的结尾简练,只用了一个很小的自然段。其实这是一种很巧妙的写作手法,前面进行了充分的铺垫,结尾的点题才能水到渠成,前因后果娓娓道来,很自然,让读者信服,且毫无造作之感。如果能把失火后人们灭火时的细节描写出来(不仅仅是“一桶接一桶的水往火上浇去”,把失火造成的损失着重叙述一下(不仅仅是电瓶车烧毁,把墙壁熏黑,则更有说服力,更能震撼人,作品就会显得更有思想深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