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水上列车(水上漂浮船的作文)

作文水上列车(水上漂浮船的作文)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6-09 15:16:14
作文水上列车(水上漂浮船的作文)

作文水上列车【一】

“真是一部神奇的影片。对,就是神奇的影片,它会颠覆你现有所有的观影世界观。这种颠覆不是场面和拍摄手法的颠覆,而是拍摄理念和思想的颠覆。”这是我在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写的`一条小微博。随后,我又补充说:“社会、科幻、宗教、人类、自由、救赎以及希望,还有永恒,《雪国列车》真是一部神级电影。”

这是一种现场产生的最直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来自于类似于《魔戒》、《霍比特人》那种大气的欧美特效风,而是一种带着明显奉俊昊式韩国风格的拍摄理念和思想。当然,这部片子的特效也还可以,被严寒的白雪所覆盖的地球,一辆在白雪苍茫的白雪中不停绕地球行驶的列车,都给人太深刻、也太魔幻的印象。这种魔幻,让人会产生一种颠倒时空的错乱,在现实发生于未来的幻想之间,人们对整个人类的未来不知道该悲观,还是该残留最后的一点希望?我最近看一本爽文小说,里面有句话,叫做“大梦几千秋,今夕是何年”,这种感觉在《雪国列车》里隐隐约约的也有。但是《雪国列车》的特效不是在于纯粹的表象视觉,它的精粹在于想法。你比如说列车中海底世界和各种比如说幼儿园、舞蹈厅、小植物园这些场景,其实都很常见,也不是什么特效,但是放到整部影片当中,放到导演的构思之下,却给人一种比特效还特效的感觉。这是奉俊昊的功力。

我上边提到了诺亚方舟。事实上,这部片子的宗教意味很强烈。

在这趟列车上,就是一个充满了严格等级制度的社会。前舱居民,是上流社会;末舱居民,是类似于奴隶的底层社会。当最后男主柯蒂斯为了生存,带领末舱居民一节一节车厢推进和占领,终于到达车头位置列车引擎所在地,与这趟列车的独裁者威尔福德对话,那场景其实很像是在布道。威尔福德在布他的道,他是列车的制造者,他俯瞰甚至是按照自然法则操作列车众生,列车是他的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的上帝。对威尔福德而言,他划分了这个世界人类的等级,他制造了自然,为了能够让这趟列车永久运行下去,他甚至还操纵暴动,让列车里的人类自相残,以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作为起义领袖的柯蒂斯最后差点被威尔福德的“布道”所感化,以接替已经自感要老去的威尔福德的位置。就在他逐渐要迷失自己的时候,是威尔福德把末舱居民的两个小孩子当做机器零件塞进引擎的残酷行为,让他猛醒,让他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威尔福德不是上帝,而是恶魔。而柯蒂斯最后舍弃自己的胳膊去拯救引擎里的小孩子的行为,又充满了救赎的味道。因为从前的柯蒂斯为了活下去,还吃过人,“知道婴儿的味道最好”,当很多人受末舱圣者吉利姆的感召,放下屠刀、放弃人吃人的行为,自己去砍自己的胳膊大腿充饥的时候,柯蒂斯却并没有勇气这么做。此刻,他为了救那个孩子,宁肯舍掉自己的胳膊,这是他的自我救赎和心灵赎罪。

永远不停的列车,以一种全部人类灭亡的形式停了下来。活下来的只有韩国童星出道的高雅星饰演的那个女孩子,还有一个小男孩。当他们裹着厚厚的衣服,走出列车,在积雪的大地上留下人类大灭亡之后的第一个脚印,那场景,不由自主地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事件水退之后,人类的重生和再次繁衍。

科幻是个外衣,反抗是个主事件,宗教是种意境,而人类的自由、希望和永恒却是这部片子的灵魂所在。

这部片子的拍摄制作方就有韩国、美国和法国三个国家,而参与的演员更是集合了亚洲和欧洲、美洲以及非洲好几个大洲的不同肤色。等级仍存在,却不再以肤色划分,文明和野蛮共存,当末舱居民为了活下去一节一节车厢地向前推进,那场景,其实很像遥远时期的人类。里边有个亚洲演员表现很出色,就是宋康昊饰演的南宫民秀,平常看他脸大大的,却不想一身犀利哥的造型做下来,表现还是相当抢眼。

作文水上列车【二】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我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应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作文水上列车【三】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作文水上列车【四】

这部影片以一个农民工家庭为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当代农民工的悲苦。从中我们也看到一个家庭的完整对于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和缘关系,共同生活,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有着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从片子中我们看出,女儿对父母是非常想亲近的,但由于自小分离,感情疏远,双方都无法相互理解。从中我们看到影响他们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家庭成员间的区位距离大,交往和沟通的频率低、次数少。相互关系就较为疏远。影片中的家庭就是如此,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只回来一次,父母也觉得自我跟孩子没有话说,孩子也不听父母的话。相比之下,女儿觉得爷爷奶奶才是更亲近的人,是爷爷奶奶陪伴他们长大。这是一个极大的悲哀,父母以为孩子带给更好的条件的出发点外出打工,换来的却是孩子的不理解甚至是怨恨。最终女儿为了自由或是一种报复也离开学校、远离家乡外出打工。尽管不适应,但她觉得自由就是她的幸福。

影片中的夫妻关系较为良好,我注意到丈夫对妻子是非常关爱的,比如帮妻子洗衣服,给他倒洗脚水等。我想如果妻子没有跟丈夫一齐外出打工,那么女儿与妈妈的关系不会这么糟,而夫妻关系倒是会出些问题,这也给我们以警示,农民工生活的进退两难,以及在金钱与亲人间的艰难选取。

从家庭功能角度来看,这个家庭首要功能肯定是家庭功能,父母为了给儿女更好的生活选取外出打工,赚钱以给予他们好的学习条件,这又是家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庭的情感满足功能,但非常显然,这个家庭没有满足最后这一功能,因为父母与子女的分离造成双方缺乏沟通,非常难理解彼此的心理。(其次,这个家庭也在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这对夫妻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他们外出打工也是无奈之举。我看到家里农田的收割全靠老人与孩子,的确觉得外出打工的代价太大了,让孩子一个人处理这么多事情,不叛逆才怪,这也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的根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家庭的精神生活和个人的心理状况是令人关注的。家庭是给其成员带给情感安全,心里安定的港湾,但显然,影片中的家庭没有做到这一点,女儿外出打工投考的是自我的朋友,而不是自我的父母。

那里我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我的一个亲戚家在黑龙江,现如今在北京打工,小女儿从小随父母搬家,他们在大连工作过3年,随后转战北京,在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中,小女儿的学业非常差,不得不也和父母一样做打工妹,这样的生活中,受伤最大的就是孩子,在还未成年的岁数,就去赚钱养家,是一种潜在的悲哀,或许短暂的自由与快乐让人看不到痛苦在哪里,但在春运回家的人潮中,我们就会深刻到那样一种北京离乡的酸楚。

我认为在赚钱的同时,也要顾及到孩子的成长问题,不能以为孩子打拼的名义,而忽视对孩子的关爱与教育。

以上是我对《归途列车》这部纪录片的一些感悟。

作文水上列车【五】

春节是中国人阖家团圆的大日子,是喜庆而欢欣的;但与此同时,春节意味着春运,而春运对许许多多的普通中国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年中最令人屈辱而沮丧的前奏,因为再没有另一个时刻,能让那么多的中国人同时那么深切地认识到,我们无法找到自我在这个国家的位置。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取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在制衣厂工作,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唯一的期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期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但十五岁的少女张琴却有与父母截然不一样的想法,她不喜欢学校,也不喜欢寂寞的村庄,她听不进爸妈单调而生硬的劝解,一个人坐火车离开家乡来到广东东莞,也成了一家制衣厂年轻女工中的一员。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不再为穷困所扰,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她想要自由,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让这一家三口最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期望。那是怎样汹涌的人潮啊,从空中俯视真可谓壮观,黑压压密集涌动的小点,间或雨雪中红蓝绿的伞盖,蚁群一样没有边际地向视线外伸展、蠕动,伴随着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凝聚不散。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取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他们挤、推、急,他们气得骂人,他们委屈地掉泪。

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应对汹涌人潮,张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貌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五岁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广场上人声鼎沸、群情激愤,每张脸都跟小丑一样夸张生动,没有矜持,不顾形象,个个都仿佛在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殊搏斗,却毫无意外扑了个空,大拳打进棉花堆,捶胸顿足干着急,没头苍蝇一样被支来支去团团乱转。这景象怎样不比电视剧还要搞笑!

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

我不明白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

但他们不说,他们说不出来。从张昌华紧皱的眉头和陈素琴疲惫的眼神中,我只看到活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唯一的处世哲学。没读过几年书的张昌华木讷少言,他想告诉女儿张琴只有上学这一条路能让她脱离土地,活得敞亮,活得不象自我那么低微。但张琴还不懂,她以为只要到了城里人生就能绽放;而张昌华跟张琴都不明白,城里人乡下人读书人种地人,大家都坐着同一辆疯驶的列车,不知何时就将脱轨。

我从不怀疑这个国家的伟大,但我想明白在一个国民生产总值已居界第二位的强大国度,为什么那些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总要一次次遭受这样的羞辱、痛苦和不堪?为什么出身农民便要烙上低人一等的印记,为了生计被迫离开土地,在拥挤的厂房中挥汗如雨?为什么他们的下一代不是躺在废料堆中嗷嗷待哺,便在千里之外一年也无法骨肉相见?是谁让一个农民的孩子漠视土地,迫切投入陌生的城市将自我的灵魂交于野兽般的夜色?而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究竟又做错了什么,只能一年又一年地在生活的夹缝中憋屈、气短?是什么让我们不惜欺骗、打压、相互推搡,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尊严?

我能够发问,但不能回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有在故乡的土地上讲出真相的权利,就算讲了,也会瞬间被淹没进和谐的洪流中,淹没在空洞的赞歌与严厉的管制中。

现实的铁幕前,命运的夹缝里,只有一些虚弱的影像与文字,为这个国家的爱与伤留下耻辱的印记。

但我相信,这不是最后的结局。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