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关于勇敢的作文750字)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关于勇敢的作文750字)

首页笔记更新时间:2024-05-10 00:41:33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关于勇敢的作文750字)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一】

《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最初认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卡迪亚从事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后,发现它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怎样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亚工作,感觉自己是永远且完全被接纳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认且不接纳的)但仍被卡迪亚接纳。

自己也愿意不断地完善自我,追随幼儿园成长的步伐,从内心真正地顺从。而且工作中时常会反思,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够好,处理问题不够那么有爱时就会反问自己“爱在哪儿?”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产生时反问自己“理解在哪儿?”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二】

前几天,爸爸妈妈下班了,他们再在回家的路上捡了一只受伤的小鸟,把它带回家后,我给它取名为“咕叽”,我们都非常喜欢它。

咕叽在我们家养了几天,经过我们的照料,伤已经好了。妈妈说:“把咕叽放飞吧,它已经恢复了,该回去找它妈妈了。”而我却对妈妈说:“我舍不得它走,它要是走了,我一个人在家会很孤单的。”妈妈也只好尊重我的意愿,把咕叽留在了家里。

有一次,小区树上的鸟儿正叽叽喳喳地鸣叫着,在屋内的咕叽望着窗外,也欢乐地啼叫起来。顿时,屋内屋外的叫声融为一体,彷佛一首清脆的歌谣在耳边回荡。唱完了歌,小鸟们又开始在天空中盘旋,咕叽也在笼中使劲地扇动翅膀,发出“呼呼”的声音。或许,咕叽觉得自己在和小鸟们一起玩呢!小鸟们飞走了,而咕叽仍然望着窗外,好像是在期待着小鸟们会来陪它玩。

自那以后,咕叽不吃饭了,每天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等待着它的朋友。有时候,它看到外面有小鸟,就会不停地扇着翅膀,不停地鸣叫,甚至不停地用喙啄门。起初,我们以为它只是太无聊了。后来,我们发现,它是渴望自由!

咕叽一天比一天虚弱,爸爸妈妈也开始担心起咕叽。我在心里猜测:如果放飞咕叽,它就可以见到妈妈,可以见到朋友,可以见到屋内见不到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它就可以重新获得自由,回到那个属于它的家,湛蓝的天空。

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所有的生物都是渴望自由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而剥夺了其他生物的自由。人类只有触犯法律才会失去自由,那其他的小动物呢?它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包括咕叽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应该让它们拥有自由,那让我们来把咕叽送回家吧。”“嗯!”妈妈和我把笼子门和窗户打开了,就像是给咕叽打开了一扇大门,这扇大门是通往哪里的呢?这条路是通往“自由”的!咕叽走过了这扇大门,找到了属于它的自由,望着咕叽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身影,我彷佛明白了什么。

自由!是每个生物都渴望拥有的;自由!是每个生物都应该拥有的。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三】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他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

关于自由和勇敢的作文【四】

余心言老作家的《游泳的不自由》一文主要写的是一个男孩学游泳的感悟,读第一遍后我没有读懂,再读几遍,觉得越看越有意思。文章通过学游泳这件事,讲述了“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深入浅出,让我受益匪浅。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话虽是这么说,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鱼在水,鸟上天,看上去都很“自由”,其实都有“不自由”——鱼儿受环境局限,只能在水中畅游;鸟儿也只能在低空中翱翔,飞不出大气层。“自由”与“不自由”是相对的,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想“自由”,必须要“不自由”,只有做到“不自由”,才能达到理想状态的“自由”。

每项事物都是局限于“自由”与“不自由”两者之间。比如齐天大圣孙悟空,他虽然法力无边,自由自在,可是还有阎王爷管着他的生。他学有所成后,大闹天宫,却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他被唐僧救出后,头上便有了一个“金箍”,如果不听命令,唐僧便会念“紧箍咒”。于是,他明白之前的“自由”是任性而为,不是好事,要追寻更大的“自由”,必须专心向佛,才能修成正果。最后,孙悟空作了斗战胜佛,“金箍”自动脱落了,从此他拥有真正的“自由”,变得更加强大,但此时的他已经懂得如何运用“自由”,限制自己的个性了。

生活环境给予我们很多“不自由”,但是只要有毅力和决心,通过自身努力便能获得更多的“自由”。比如先天聋盲的海伦·凯勒,她看不见光,便用鼻子呼吸阳光;她听不见雨声,便用手指捕捉风向;她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便勤奋刻苦学会读书写字。她虽然有身处黑暗的“不自由”,却通过不懈奋斗从黑暗中得到了“自由”,成为闻名世界的女作家。再比如天才物理学家霍金,年轻时患了运动神经元疾病,全身除了三个手指头外都不能运动,但他没有怨天尤人,反而突破身体的极限,完成了《时间简史》等巨著,为人类作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思想的“自由”。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将面对“自由”和“不自由”两种选择,就像文中的小男孩,没学游泳时身子总往水下沉,还会呛水,处处“不自由”。学会后,男孩能感受到游泳的“自由”,但同时发现,纵使自己会许多样式,也要按照一定姿式来,才能游好,越是乱扑腾,越游不好,想游好,就不能随心所欲。所以,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技能知识和客观规律,我们才能逐渐摆脱“不自由”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zuowencangku.com,All Rights Reserved.